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100字日记 > 正文

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学习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到愉悦,产生新的兴趣,推动学习不断前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把知识具体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联系起来,创设各抒己见的宽松环境,在争论声中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让学生用多种感观参与到课内与课外的认知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课,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兴趣;百家争鸣;手脑并用;体验成功;实践活动
  
  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是后天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改变等各种情况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多来源于学生的好奇心,如果这种好奇心没有目标就很容易得到满足,但也会很快消失;而有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学习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到愉悦,产生新的兴趣,推动学习不断前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因素,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一、联系实际,引发兴趣
  教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更大限度地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实际,组织好教学内容,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准备了一个小故事制作成课件,同学们边听边看,注意力非常集中。主要故事情节是:星期天的早晨,三只小熊到外婆家去玩。他们分别乘坐在车轮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车中,无法前进,小熊向学生们求助,请同学们出个主意。在这个故事中,学生们看到小熊坐在车上行进时的状态,课堂内一派欢声笑语。此时,我及时引导说:“我们把汽车的车轮换成什么形状的好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圆形?”引出本课主题。此时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与热情,还培养了应用意识。
  二、辩论交流,激发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在争论声中激发兴趣,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二年级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把一张长方形桌子去掉一角后,还剩几个角?我先让学生试做,再进行全班交流,结果出现了多种答案。此时学生情绪激动,借着这个机会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开展讨论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向对方提出质疑,在辩论中探索知识,认识到正确的答案不只有一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拓宽了数学思维,增强了主动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手脑并用,促进兴趣
  小学生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让学生用多种感观参与认知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充分调动起对学习的热情,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的关系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
  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手中拿一元钱,另一人手中有5角、2角、1角的纸币数张,让两人进行等值交换,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换法,用同样的做法进行角与分的等值交换。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我完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渗透了数学思维方法。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内化。
  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教学难点,我调整了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先让学生观察款式不同的钟表,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看我做的钟表模型,提问:“你想做一做吗?”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我和学生们一起一步一步地制作模型,并适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进行教学“认识时、分、秒”,学生注意力集中、持久,教学效果倍增。
  四、增强信心,稳定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便会感到愉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信心越强,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循环反复,有利于培养稳定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适时地安排一些小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例如:教学“乘法口诀”后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口诀接龙游戏,哪个组用时最短,回答最准确,就为获胜组。在游戏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如:“小组对抗赛”、“小能手”、“争夺小红旗”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小就训练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五、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课外以课内为基础,是课内的延续,当学生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不再满足于课内的学习。因而,课外活动可以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发挥特长。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又会大大促进其求知欲望。比如开展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在一年级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开展一次模拟活动“今天我当家”在班级中开展。邀请一些教师和家长配合参与,让学生进入到模拟市场中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真正当一回家走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同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尝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研究,采取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争取教学的最佳效果。

标签: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探索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