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选择坚守就意味着放弃和_独立坚守中的选择与放弃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与标榜先锋、新锐写作不同,姜树臣依然选择的是对传统的坚守。近年来,姜树臣似乎有意尝试回到“一个人”的情境之中,其诗歌写作也逐渐转向内在的书写,从浅表状态向深层的柔性过滤,使姜树臣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平实的理性色彩,他的视域更加开阔而放达,跨越了平面的乡土,思考更加厚重沉雄,经常有某种回归后的清醒和独特的美学发现。
  诗人雷抒雁说,诗的选择不同于历史,诗的细微常常是一片草叶、一道擦痕甚或一条逝去的波纹,让人们认识时间在心灵里留下的真实足印。姜树臣擅长通过这些“细微”的生长表达内心的感应,他的诗意空间并没有遭到压缩,诗歌让姜树臣学会了坦诚地思考个人命运在时空中产生的局促和焦虑,他认识到,美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思想的局促和焦虑不仅促进人的改变――因为人已经成为习惯美的势力――这就是审美的力量。
  说姜树臣独立坚守似乎并不准确,因为大凡许多优秀的诗人差不多都处在这样的状态,只不过大家各自坚守的文化观念存在差别,信念却是相同的。诗人写诗是因为爱诗,只是指向上各有侧重。姜树臣近年来的诗歌创作至少是实现了对自己的一种超越,他更倾向于通过价值判断表达内心的向往与关切。他寻访拉丁美洲的一些诗篇多是将一位中国诗人的“本土意志”整合成对“当地”地理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一种诗性维护。从个人地理的角度讲,他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因为他投放了自己的人子情感和诗人情怀,从而变成了自己的故乡,因而那里本来存在的全部陌生瞬间就变得亲切起来,仿佛儿时家乡的山林与河流……
  
  我用东方黑土地的语言/触摸你的浪花你默默无语/少了玛瑙斯少女的火辣与奔放/热带丛林的风没有野性悄悄/绕过身边轻轻滑向黑色的水面/蓝天绿树白云黑水/我的目光一时有些迷茫/不知所措的情感随波逐浪/……
  
  在这首《亚马逊河》中,“东方黑土地的语言”在亚马逊河“黑色的水面”上翩翩起舞,这让我忽然想到聂鲁达的一句诗:“南方,像一匹白马。正以缓慢的树木和露珠加冕。”
  姜树臣特别注重营造诗性氛围,他的笔触具备一种慈祥的关注与温暖的善意,他是通过属于自己的语言方式为那些闪动的意象轻轻加冕。注意这样的诗句:你的眼睛像一根钉子/把我钉在一个世纪的途中/从此,我将失去自由……是谁的眼睛孵化出一柄刀/刺进这如幻如水的夜/我的梦里流出殷红的血(《眼睛》)
  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在不遗余力地表达爱和恨这个核心主题,其实这两种情感总是在互相转换,很难说得清楚。诗在表现它们的时候相对比较理性和客观,连恐怖的表达都让人感觉到一种超现实的唯美。它不像电影,情节是直观的,观众容易进入现场;也不同于音乐,旋律进入身体的时候很像是扎进来一根刺,触及灵魂后所有的痛感已经被美感取代了,所以诗的语言比眼神和行为更具备“安慰”的效果。
  姜树臣的诗不乏这种效果,因为他太善于感受这种人性中的诸多情感了,他很性情地抓住了诗歌这种“疗伤”的方式散布自己的情绪,所以他的诗中总是带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忏悔与忧伤。
  《夜的那边》流露出来的“互联网批判”意识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很有普遍性。网络让所有的人颠覆了自己现实中的文化身份。剧中人?梦中人?前些年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制造了这样一句话:“你看得见我屏幕上的字,却看不见我掉在键盘上的泪。”啊,虚拟多么动人。诗人实际上是最理智的人,也许我们都是这位煽情网友的对象方,只不过我们的反应就是“那个夜晚我睡的很香/但醒了几次”罢了。
  诗歌是最敏锐的哲学,它总是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真实更接近真理,或者真相。它传达给我们朴素的精神,像一种简单的犒劳和奖赏。好的诗歌决不是煽动或怂恿,也不是说教和指责,好诗是一种抚摸或推动,是在我们慌乱的时候及时伸过来的一只有方向感的手……
  朴素不是“土”,“土”也不一定就是朴素,这是姜树臣诗歌的一个根本性的认知模式。在《用白纸写诗》中,姜树臣就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土”的语调揭示了一个最简单的行为方式,写诗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亦步亦趋与拾人牙慧不是诗人所为,他坚定地指出,我们要学小溪流,进不进大海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独特性。它像是一个真情告白,率真中透着执著坚守的纯净与可爱。
  姜树臣近年的诗更加注重表达真情实感,他努力把自身的现实最大化,和盘托出自己,而且不用思想来伪装。有人说,思想是最性感的器官。没有思想,诗就没有看点。诗人也许是最不轻信“思想”的。说出我们的内心就足够了,也许,这,就是思想。诗的看点表面上看在于诗人的时代性,其本质还是诗人的文化立场以及他是否具备一颗悲悯的诗心。诗人的心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他是不是愿意和普通甚至卑微的人们的心脏同时跳动,是不是同样流着会赞美会同情会洗涤会燃烧的血……
  《雄山鸡》依然对应的不是单纯的个体,那里面有对全体的忧患。姜树臣继承了我们文化传统中现实主义重视“普遍意义”的文脉,这里,他依然选择“细微”――对一只雄山鸡所处险境的现实观照――深切地表达了内心深处对生命本能的热爱。关注周围就是关注自我,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守护理应得到应有的关切。姜树臣向内的审视中没有回避对人性“恶”的袒护,这当然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良知。在现阶段,这两样东西是最需要提醒的,而现在,它由一个诗人来完成。
  
  一只火蝈蝈爬上金黄的/麦芒瓜就熟了/八月乡村天空有几朵云/乡村是苦的瓜是甜的/那年我错过了人生的瓜季/在玉米的田边走失/总忘不了那片瓜地/那个看瓜的窝棚和老人
  
  如果我们错过了这首《瓜地》,但不应错过其中这句话:“乡村是苦的,瓜是甜的。”所有的苦涩似乎都可以原谅,但这句看似漫不经心的“回忆”是很有想法的,它不容忽略。长期以来,中国乡村的现实处境怎一个“苦”字了得呀,农民的生存压力让我们无法和“甜”联系到一起。姜树臣不仅看到了,而且也设身处地地体察到了。他竟然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反差里发出了自己颤动的强音,点燃了高远的憧憬,我们从这样的诗句里体会到的不只是苦涩,还有努力让乡村变“甜”的希望。
  姜树臣的诗歌语言不明快,而且缺乏节奏感,但它们决不是小调,像独自一人的哼唱,他用自己的心跳为自己伴奏,因此又是不缺乏尊严的声音。《黄鹤楼》里的深思令人伤感,在用今天和历史的对照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原在意境似乎浮现出来了,物化的社会环境麻痹了人们感悟生活的能力,诗人的内心不免生出崔灏那样隔世的悲凉……
  
  月亮月亮里的嫦娥/喝桂花酒一袭白裙/婀娜着酒香十五的夜晚/有一双眼睛如醉如痴/轻轻地抚一下手掌/月色洒了满地夜色渐浓/忽而雨来一片云/有一片雨在头上走/我知道回家的时候到了/明天明天以后还有很多事情/比如我的女儿约我/去草地看一只蝴蝶飞舞的表情
  
  我很欣赏《放弃》这首诗中营造的那种迷离的幻境,放弃后羿的嫦娥实际上并不是个好女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诗人美好的猜测。放弃爱情和家园的嫦娥走进月亮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幸福,她偷去的“灵药”变成了地老天荒的后悔药,其警示意义不言而喻。这首诗的高明在于,诗人没有明白告诉你放弃什么,但他的确透露了什么该放弃,什么是不该放弃的。这样的表现手法在过去姜树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这一点很有些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的味道。“回家的时候到了”,意在引出下文,引出“明天的事”――比如我的女儿约我/去草地看一只蝴蝶飞舞的表情(《放弃》)。在所有不该放弃的东西中,“责任”是潜隐着的一个核心语汇,比如,从社会责任到家庭责任,等等,如果读者无法从中读出这样的意味来,显然不是诗人和这首诗的问题了。
  学会放弃必须首先学会担承,学会甄别和选择,恰好姜树臣又写了一首名叫《选择》的诗――
  
  放弃是选择的一种疼痛/走在风雨人生的路上/拥抱大地祈祷白云分享阳光/一株玉米在夜晚拔节/秋天是实实在在的看南去的大雁/有些忧伤看河边落日/不知不觉想到了天堂/几朵小花在秋风中摇曳/没有停息的意思缤纷着/而我累了在一座大山的腹部/感觉到了大山的颤抖/一切那么自然而又离奇/顺着河流的方向看到了大海/站在大海边我的目光有些迷茫/我突然想起了那几朵小花/在秋风后的日子一切可好
  
  “放弃是选择的一种疼痛”。在这里,“是”依然表明一种判断,在选择中放弃,这样的“疼痛”在所有人的经历中都能找到,自然是因人而宜了。玉米放弃胚芽时期的温暖而选择拔节,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痛”。大雁放弃安逸而选择迁徙翔集于天的漫漫苦旅自然也是痛苦的。花朵放弃缤纷的招摇而选择红硕的果实。河流放弃涸聚一隅而选择流淌奔向大海……姜树臣钟情于通过营造意境来表情达意,这不仅避免了空洞和苍白,更重要的是,他真正理解了诗歌究竟应该怎样表现内在的丰盈。诗歌需要诗的元素,而“非诗元素”正是需要我们必须唾弃的。
  有人评价蒋方舟,说她是非80后颠覆传统写作的新旗手,思想大于才华。姜树臣不想当什么旗手,自然也并不是因为他“思想小于才华”,他只想安安静静地释放心中的全部美好和善意。诗人不是政客,没必要培育野心,所以还是老实点好。我突然想起王立纯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圣光里的凡鸟》,文字虽落点于巴黎圣母院上空聒噪的麻雀,想说的到底还是对平凡生灵的由衷赞美。我不想把姜树臣的诗意人生比喻成凡鸟的啁啾或歌唱,但他沐浴在人性的圣光里,所以他的诗歌才令我们欣喜和感动,藉此,他的生命才更显出华美和价值。

标签:坚守 独立 放弃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