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增强就业竞争力视角下大学生外语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万君宝 文化竞争力的五种视角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英语水平的高低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也逐渐深入,外企抢滩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随之日益加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是否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成为衡量毕业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的高校英语教育体制还不能反映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能适应全球化过程中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没有反映社会与市场的真正需求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以国家四、六级考试及格率作为追求目标,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目的,甚至将通过四级考试与学位证书挂钩,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单纯以应付和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为目标和动力,丧失了对英语这门应用语言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导致四、六级考试中作弊现行难以根除;同时也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上逐步脱节,虽然通过了四、六级,但仍然听不懂、说不出,在与外国人交谈或就业面试时存在着较大的障碍。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加入WTO、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四、六级,能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而更要求大学毕业生能了解本专业的英语知识,能与外国人进行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这充分说明高校现行的外语教学目标所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严重脱节。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当前大学英语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比较充分地认识,往往被看成是非常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没有与学生就业关系非常密切的专业课形成比较实效的互动关系,不能完全发挥大学英语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当中的基础作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来设置的,严重忽视了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就业方向的指导。许多高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一般都是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及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测评标准,形成了教考合一的固定测评模式。而单一的闭卷笔试又比较偏重于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度的考核,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使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得不到全面地评估。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
   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对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观,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视同为认知过程,只注重英语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组织上,仍采取以六、七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语法教学为主体;在授课方式上,大部分仍采用简单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忽视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忽视学习者内在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和成就感。
   三、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适应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的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改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要坚持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基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学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要考虑企业用人的计划与标准,充分参考主要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高校还应根据学生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情况,对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级别的外语教学,进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多元化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要善于采用形成性评价,而并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比如客观化的考试方法、实践性能力的模拟检测方法、英语素质的指标评价方法和实践技能的社会考察方法等。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面对职业的序列化、多元化以及人才层次的日益细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删去那些严重滞后的部分,增设一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又符合现代社会急需的、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凸显其职业性和实用性。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增设专业英语课程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贸英语,在法学专业开设法律英语,在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英语,在导游专业开设导游英语等等,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获得双重知识,为他们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运用英语的实践环节,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拥有语言知识并不等于习得语言技能,它要求学习者本人的大量实践才能获得英语语言技能。著名英语专家张中载先生曾说过:“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大学生拥有语言知识后必须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而转化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反复训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还应该有计划地贯穿学生就业前的一些英语求职技巧训练以
   及健康心理指导。要使学生学习正确的英文简历写作以及一些熟练的英语口语交流技巧,使其能够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并教育学生,使其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让其在就业中拥有成功的求职能力。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就业导向――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是高职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一线工作需要的英语实用能力。就业导向作为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主体多元化
   课程设计体现课程基本理念。高职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就业。因此,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模式,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前景、职业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结构。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将过去以学校为课程设计的单一主体模式转换成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多主体模式,实现课程设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建立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并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法等。教学场地、考核方法都可以是开放式、弹性较强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样学生会尽早地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行业规则,提高职业适应性。
   (2)教学内容技能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要打破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密性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中心,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教学的选择根据其实用性,能用即讲,不用不讲,讲多少以够用为度,够用即可。课程内容重点设计一线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即能就业。课程内容在排列顺序上以职业活动或岗位需求程序进行排列组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考核方法过程化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设计的课程适合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实施一般按照职业活动程序安排教学环节。教学场地不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可能是实验实训室、近似于职业环境的其他场地、企业车间等有利于学生“做中学”的场所均可作为教学实施的场地。这种情况下,课程的考核方法要随之调整,不再只考核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是考核学生能不能“做”,“做”得如何。考核贯穿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因此考核方法要过程化、全程化、开放式。
   2、基于任务――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方法
   英语语言是一种技能,英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因此英语语言能力的获得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为途径,实现英语课程的目标。高职学生情感、态度、认知等均具有其特殊性。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在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提出的有重要影响的当代教学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能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何进行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首先,任务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应该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其次,任务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最后,任务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审美情趣、合作、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完成任务后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总之,任务设计必须遵循真实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原则。
   3、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实践
   笔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任务型教学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理念,在教学中进行了具体的实施,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在贯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本地区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特殊性,组织研讨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真正做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为区域经济、为行业企业、为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就业导向目标。
   第二,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参照《基本要求》,以任务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为主线,制定基于任务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根据任务型课程教学大纲;选择适于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教材;并有机地融合相关内容;编写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设计英语语言训练和实践的任务活动。
   第四,课程的实施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在我校2008级学生中进行具体实施,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实施任务教学的具体语言学习和训练方法。
   第五,分析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的构成因素,设计基于任务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估方案,并实施检验。上述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效果显著,任务活动在教学中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实用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在遵循高职教育总的原则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了以任务为核心,适合高职层次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任务活动实现了语言教学的形式与意义的高效有机融合。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输入,更重要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和创造性辩证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话动的管理者、组织者、设计者。教师可通过设计、组织两人对练,分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话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网络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主动培养学生多种职业素质,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提升他们的职场竞争力。总之,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和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英语教学,2004(4).
   [2]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校“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14).
   [3]彭丽玲.浅谈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5]宗雪萍.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及构想[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6]徐静?.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04(6):45-46.
   [7]徐海铭.近30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之检讨及其
   现实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9-36.
   (责任编辑:贡瑞娟)
  
   收稿日期:2011-11-21
   课题项目:此文章为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民生调研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1101134。

标签:视角 竞争力 增强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