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保送生 > 正文

哈佛保送生条件

时间:2017-04-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小白必看如何变身研究僧

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就读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是保研,二是出国留学读研,三是读研。

保研,严格的说法叫做“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免生”。每年一般在秋季学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这项工作。学校不同,保研情况也各有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

●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一般称为普通推免生。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例如学分成绩几点几以上,或者是学分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在20%或40%以内),有的高校还规定要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大学英语四级达到多少分以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名额比例下发到各院系,由院系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专业前几名或前十几名才有可能保研。

●文体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他们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非常少,要求很严。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此类政策。

●特殊学术专长生免试直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或在全国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可以作为有潜质的学术专长生获得保研资格,前提是需要至少三名同行专家(教授级别及以上)的联名推荐信。

●校际间免试直推。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跨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文件规定各高校不允许设置保内和保外的名额分配限制。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本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却可能如愿以偿。因此,如果你成绩很好,排名也比较靠前,但估计本校保研希望不大的,可以试一试跨校保研。不过需指出的是,多数学校对于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外校保研并不积极,也没有义务给你做好事,因此如果你坐等天上掉馅饼的话,恐怕要误事。时候一到,自己应该去寻求有关信息,并主动与对方研究生招生办、专业老师取得联系,联系的方法有很多,官网信息、大学问网、考研相关贴吧论坛等都可以。

●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由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俗称“工保”、“支保”。此类保送资格对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但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

大多数时候极有可能是内定的。同时,这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毕竟要耽误一、两年的大好青春。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推免生。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条件的推免生,须取得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设有民教处的由民教处负责,未设民教处的由高教处负责)同意并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向协议书”。

注意:免试推荐并不代表不参加考试。许多学校为了确保推荐质量,还会加试一些科目,例如英语、专业课等。另外,复试也是必须参加的。

出国留学:近年来,随着留学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各国留学政策对中国留学生的倾向性,出国读研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

国外的(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哈佛保送生条件)研究生教育差别很大,每个国家都在学制、费用、申请条件等方面有自己的相关规定。并且,相对国内研究生教育而言,出国读研市场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等性和非透明性,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学校和专业。下面是对各国的研究生教育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点的一个简单的分析:

英国

优势:学制短 劣势:费用高

赴英国留学读硕士,最大的优点就是学制短,只需一年。但到英国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费和生活费相对较高,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约为17万元~25万元人民币,在全世界接受留学的国家中,以英国的费用为最高。英国允许学生打工,最低工资为每小时5英镑,可大多数读硕士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打工。英国学风严谨,学校课程安排紧凑,学生很少有娱乐时间,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学习。

加拿大

优势:可申请奖学金 劣势:入学要求高

加拿大硕士学制2年,每年学费大约1万加币。加拿大不允许学生打工,但学生可帮助导师做项目,得到一些补贴。加拿大高校对硕士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英语托福成绩在90分以上,大学成绩要在B+以上。另外,大学招收硕士,教授的意见起决定作用,理科学生申请相对容易,也容易拿到奖学金。

澳大利亚

优势:教育水平很高 劣势:费用相对高

去澳大利亚读研,雅思成绩一般要求在6.5以上。澳大利亚院校教学质量很高,且遍布全国各地,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地域选择。硕士生可申请许可工作的小时数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在本国已经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课程的,必须出具学校提供的证明。

学生签证工作许可证申请费为55澳元,但该费用每年审查,可能会有变化。澳大利亚读研学费支出每年约为75000元人民币,生活费约60000元人民币。

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地区

优势:费用低 劣势:学制长

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学校用英文授课。学费相对便宜:公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约为1.5万元-3万元人民币,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约为12万元人民币。但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读书,一是学制较长,一般需3年;二是当地华人为主,尽管用英文授课,但出了校门之后仍然无法完全找到英文环境和体会西方的文化与生活。

法国、德国

优势:专业课免费 劣势:要学第二外语

赴法国、德国留学的优势是专业课程免学费,目前学校仅向学生收注册费。学制为2年。每年的学习费用加生活费约为4万元人民币。另外,法国政府对留学生有很多补贴,如房贴、伙食补贴等。劣势是必须学第二外语,对大多数中国

学生来说,在英语还未完全熟练的情况下又学二外,需要一个过程。但对在国内就学法语或者德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意大利

优势:入学条件较低、费用不高 劣势:语言关难过

意大利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有罗马大学、米兰大学、佛罗伦萨大学、都灵大学等一批世界名校。该国公立、私立大学在教学质量、

文凭认可度等方面差别不大。意大利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意大利对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收费标准一致,本科生一年的学费不超过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万元),同时,在意大利就读的生活费也比其他欧洲国家低。

但赴意留学有三大“障碍”:语言门槛、签证手续以及信息渠道。到意大利留学必须在意学习7个月的意大利语,语言通过之后才能进意大利的高校学习。

并且随着中国留学市场的不断开发,各国也都不断推出对中国留学生有利的留学新政策,所以出国读研以前一定要了解各国最新的留学动态,才能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如果你的成绩估计难以直接保研,又没有什么突出的体育或文艺特长,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重要“干部”,也没有办法留学,而你又非常想上研究生,这时候就只剩下自古华山一条路——考研了。

考研首先要考虑的是报考的类型:学术型和专业型。

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academic degree)。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学位分类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

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 目前学术学位的教育情况?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学术型研究生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 学术学位的优势与劣势?

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学位的基本情况

>> 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的教育情况?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博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学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篇二:名校风采(大学自主招生的十年巨变)

〔2012〕第22期(总第80期)

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编2012年12月15日

【热点聚焦】

1 大学自主招生的十年巨变

2 三大自主招生联盟明年同时招优

3 新华每日电讯:三大联考还有多大存在价值

【人才培养】

5 复旦等三校每年将遴选12名医学生去哈佛学习

6 东北大学:50%以上的学生参与科研

6 西安交大博士生招生将实行“申请考核制”

【队伍建设】

7 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海归教师比例已占多数

8 武大鼓励师生“下海” 教师创业保留岗位8年

8 浙大面向基础学科教师推行长聘任制

9 西安交大将设立教学终身成就奖 激励潜心育人

10 北京高校辅导员今后将持证上岗

【热点聚焦】

大学自主招生的十年巨变

追溯各大学在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的政策演变,无论是学校间的角力、抱团,还是致力于选拔拔尖人才的种种尝试——自主招生走过的10年路,也是大学苦苦求索人才培养改革的10年探索。

2003年,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国内22所高校率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其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不超过试点学校当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故俗称“5%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

在上海,复旦交大等高校曾各有自己的选才思路。比如,复旦曾圈定三种学生,一种是参加复旦大学自行组织的“保送生暨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拔测试”的学生中的优秀者,一种是部分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一种是自荐的优秀生。上海交大则通过冬令营进行第一轮选拔,之后再经过面试或测试等方式确定自主招生对象。有资格入围的考生多是学科竞赛的优胜者。

2006年,复旦、交大两校开始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与2003年22所高校开始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两所高校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而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依据,此举当时被称为“破冰之举”。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复旦大学正式推出了“千分考”。

仅仅两年之后,富有特色的“单兵作战”,不得不让位于抱团掐尖的高校“联盟”。

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五校联考”,并在2010年1月16日进行了自主招生选拔的联合笔试,形成了最早的“华约”五校。2010年10月23日和11月20日,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加入了“华约”。

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六所高校同时在

招生网上发布公告,宣称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华约”与“北约”的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当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宣布加入“北约”,“北约”联盟扩充至13所高校。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宣布将合作自主招生,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同盟”(或称“卓约”)的诞生。之后随着重庆大学的加入,“同盟”扩至9校。

到2010年,全国已有80所一本院校取得自主招生特权。一批重点高校更获权突破5%的名额限制,比例可达10%。

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形成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争议,甚至被称为“小高考”。 (《文汇报》2012年11月23日)

三大自主招生联盟明年同时招优

12月11日,国内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华约”“北约”和“卓越联盟”几乎同时发布招生公告,将自主招生笔试时间定于明年3月2日。与去年相比,三大联盟阵容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测试科目却纷纷“瘦身”,均减为两门。其中,数学成为三大联盟的必考科目,语文和物理成为选考科目,而过去必考的英文不再列为考试内容。

由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华约”将继续推出“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由7校统一组织命题,考生可报考其中任意两所。与2012年必考科目为阅读与写作(含中文和英文)、数学,选考科目为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可能涉及生物)、人文与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的科目设置相比,2013年考试科目大幅缩减。考生只需参加两门考试,其中数学与逻辑为必考科目,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为选考科目,每门科目长度均为90分钟。

2013年由北京大学领衔的“北约”继续保持11校阵容,这些高校将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测试科目也为两门。2012年其笔试科目理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而2013年则分为理工类专业和文史类专业,前者考数学和物理,后者考语文和

数学。每位考生最多可平行报考3所高校,志愿不分先后。各高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独立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参加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资格。“北约”同时承诺,各高校面试时间将尽量错开。

“卓越联盟”依旧保持9校阵容,但2013年选拔办法进行了大幅改革。理科学生将参加学科基础测试一,内容涵盖数学与物理等方面知识,注重考查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计算能力、探究能力等;文科学生将参加学科基础测试二,内容涵盖数学和语文等方面知识,注重考查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等。笔试将在半天内完成。

另据了解,被称为“学院路系”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五校联考”也于昨日发布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招生简章,跟2012年对比,笔试取消了英语和语文科目的考查。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3日)

新华每日电讯:三大联考还有多大存在价值

12月11日下午,“华约”、“北约”等三大大学自主招生公布2013年的方案,与去年相比,考试科目大幅减少和三大联考安排在同一天是最大的变化。三大联考的考试科目都变为两门,文科为语文和数学,理科为数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安排在3月2日。

多个联考的存在,本来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联考之间可以互相竞争,这可以提高考试评价质量,评价质量高的联考会获得更多学校、更多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联考可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参加一次联考,就可以这一成绩去申请多所学校。但是,现在看来,多个联考并没有体现出积极意义来。

首先,我国的自主招生联考,不是社会化考试,也不是联考学校委托社会机构命题,据笔者所知,三大联考,都由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命题,这就很难让联考竞争起来。而在国外,考试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命题,靠市场竞争赢得生存空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SAT之外,还有ACT,在TOEFL之外,还有雅思。考试的竞争,促使考试质量提高,考试机构都用心研究怎样命题,可以为学校招生提供更科学的评价依据。

笔者曾设想,我国的三大联考,有的可以借鉴美国SAT1的方式,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的可以像SAT2那样,测试学生的学科能力,学校可以认可多个联考,考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多个联考,这样,我国考生的考试选择机会增加,考试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学校选拔、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变得多元。但这并没有出现在我国的联考中,三大联考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学科考。

其次,我国的自主招生联考,是和学校绑定的,而不是由学校自主认可。如此一来,联考成为学校集团圈地“抢生源”的手段,从三大联考诞生起,联考学校之间就搞对抗,故意把考试时间放在同一天,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导致联考的价值大打折扣。

这既和联考的性质有关,也和联考的作用有关。如果联考是社会化考试,考试机构会做这样的对抗吗?这不是故意减少自己的市场份额吗?另外,我国的自主招生的程序设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求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时必须把相关高校填报在A志愿位置才能获得事先承诺的录取优惠——决定自主招生并没有给学生选择权,而是只是给学校有限的自主权(高考录取优惠加分),因此,不被选择的大学,将这一自主权变为了抢生源的手段。去年,清华在解释为何两个联考放在同一天时说,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最终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填报志愿,因此,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参加联考时就做选择。

如今,三大联考在教育部门的要求下,考试科目都定位两门,时间也放在同一天,联考的生命力也在这样的安排中减弱。一方面,由于所有联考的考试内容没有多大差别,考生也就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而自主招生学校也很难利用联考成绩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三大联考涉及27所学校的几百个专业,这些学校、专业难道都用规定的两门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吗?另一方面,在前年,三大联考考试时间虽然很靠近,但好歹都错开了;在去年,“华约”和“北约”把时间安排在了同一天,而同济所在的联考把考试时间错开,今年这三大联考则把时间放在同一天,这让考生如何选择?

据此看来,多个联考的价值已经荡然无存,还不如统一为一个联考,允许学生用这一联考成绩去申请多所大学自主招生。而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打破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嫁接,只有这样,高校才能获得充分的自主权,而学

篇三: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 .cn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陈放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第17期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作为一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世界各国高校争相效仿的榜样。文章对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办学理念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总和。总体来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制度三个方面。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一、培养目标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GSE)创办于1920年,目前共有100多名教师,每年大约招收9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13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别是艺术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高等教育学、人类发展和心理学、国际教育政策、语言和文学、教与学、心脑与教育、风险与防范、学校领导力、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另外还有5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分别为教育政策、领导和教学实践,人类发展与教育,文化、社区和教育,教育政策定量分析,高等教育学,城镇教育管理项目[1]。教育研究生院的学生来源主要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有兴趣进入教育领域的人员和少量在本科阶段具有极高成就与才艺的保送生。[2]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或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在培养模式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卓越性。自创办以来,教育研究生院秉承“培养教育方面的领导人才,为学生的成功做准备”的理念,致力于为美国和全球培养教育改革的领袖人物和卓越人才。二是通识性。教育研究生院认为毕业生将来会进入不同的领域,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并且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频繁变换工作的情况,因此培养重点并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的工作技能,而是着眼于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实践性。教育研究生院旨在培养能够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者。

二、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器材等中介手段,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课程设置

标签:哈佛 保送生 条件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 哈佛大学入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