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则通,拘则滞]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曾经听过一个青年教师执教的《珍珠鸟》,这位老师做了精心的设计,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解决“珍珠鸟为什么和人这样亲密?”这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是“依赖”、“相信”等等,但是这个老师课件上所写的是“信赖”。于是他就在那反复引导学生说出“信赖”两个字,不敢越“案”半步。结果这节课延误了很多时间。
  为什么这节语文课会失败呢?原因在于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老师没有随机应变,他的课堂是封闭呆滞的。拘则滞,变则通,顺学而导,语文课堂要提倡“动态生成”。
  
  一、善于捕捉精彩瞬间,使之锦上添花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碰撞、生命的活力。
  在李镇西老师的经典课《孔乙己》中,李老师让学生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个男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这个问题在课刚开始就提出来,是李老师没有估计到的,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紧紧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引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外貌,性格,生活习惯,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形成一个高潮,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文学习中。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或许有些“意外”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捕捉住这些精彩的瞬间,就有可能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构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展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
  
  二、巧妙利用差错资源,使之变错为宝
  
  “水至清则无鱼”,没有差错的课堂是不存在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课堂差错也是教学资源。作为老师就要艺术地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
  譬如在教《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分析到“两小儿笑曰”中时,一个学生站起来翻译到:“两个小孩子嘲笑着说”,面对着这个差错,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而是让学生回忆起刚学过的《论语》。
  师:“孔子不能断定谁对谁错,这和孔予的哪句话照应起来了?”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这句话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精神?”
  生:“实事求是。”
  师:“孔子在当时是一个大名人,但是他面对着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面对着两个小孩子,他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处理这个问题,是应该嘲笑的吗?”
  学生恍然大悟,我就乘胜追击,让他们讨论了一下自己的感悟。有的说:“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学习。”有的说:“连孔子这样一个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我们学生更要努力学习。”这个小差错为这堂语文课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适时点拨偏离资源,使之豁然开朗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当学生的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外时,教师是置之不理还是一直帮着解答呢?如何在发生偏离时点拨和引导,我想下面这个案例是值得鉴戒的。
  [案例]:钱梦龙老师上鲁迅的《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成功教学实现生成的镜头。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是偏离原教学中心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通过“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引导学生思考,突出了原教学中心又及时收拢。一切自然而然,收放自如。正因为教师的灵活引导,将课堂学习变成学生放飞思维、展现自我的场所
  譬如在教《黔之驴》这篇课文时,在分析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的时候,一个学生就在下面小声嘀咕:“唉!可怜的驴子。”听到这个“不和谐的音符”,我灵机一动:或者这就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契机。于是,我放弃了本来的教学思路,围绕着“驴子值得同情吗”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师:“可怜在哪?”
  生:“这个驴子没有做坏事,被老虎吃掉了,不是很可怜吗?”
  师:“的确很可怜,但是它也可以和老虎搏斗啊。”
  生:“驴子没有本事,不是老虎的对手。”
  师:“那老虎有哪些本事呢?”
  学生纷纷回答:“谨慎、机智、勇敢……”
  到这个地方,可以“收马”了,我让学生总结一下驴子是怎样的一头驴子,并和老虎对照一下。在议论纷纷中,学生水到渠成的走进了课本,思维得到了锻炼,思想经受了洗礼。
  变则通、拘则滞,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让课堂中的“插曲”演绎出精彩!

标签:变则通 拘则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