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周记 > 正文

【重庆卷满分作文(4篇)】 2018年中考重庆b卷满分作文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秘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零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清醒时分想想,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应为‘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无暇顾及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般地解读他固守的精神世界时,才发现在他凄美与冷艳的作品中,惟独没有世俗的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不被人重视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人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却以叙述故事开头,既能吸引读者,又具体形象地揭示出“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二者之间的矛盾。接着。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拿古人与今人对比。举例与说理结合,深刻论述了面对别人的期望,有的坚守自我,终于“走向辉煌”;有的却被外人期望所囿,最终放弃了自我认同和为之奋斗的理想。充分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结尾的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韵味绵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有的地方语言欠通畅。个别论据不能紧扣文章观点.如“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这儿的“在他人眼里”,只能是别人的看法,而不是“期望”,这就与下旬“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不相吻合。该文分别选取了两组人物,他们面对别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通过自我认识,有的坚守自我,有的“走向辉煌”。充分地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主旨突出。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丰富。(推荐、点评:唐仕伦)
  
  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甜酸挂满枝头时;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吹拂,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平凡人一样,你也能对他期望很高吗?你也敢劝他入仕吗?你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世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的平凡之人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那“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悠闲生活,千万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行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他虽拥有举世无双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始终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人世出仕,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诚然,不少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有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生在自己的乐园中的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长青树。如果有人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不要勉为其难吧,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让那傲岸的菊花永沅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也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期望项王忍辱负重,如果项王果真不负重望的话,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还是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虽然从此枯萎了,但花香却永留世间啊!
  项王随滚滚东逝的乌江而去了,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不懈去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这才是无悔的人生。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让人忆起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点评】文章开篇精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金秋菊花飘香时节的美景图,紧扣题目,在美丽迷人的背景中展开深情的叙述,浓烈的抒情,深刻的议论,从而,巧解话题。然后,作者用三个别致的小标题串缀成篇,把视野投向滚滚历史长河,从英雄人物中去淘金。分别选取稽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富个性、极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以“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分别象征他们的品格和命运,将他们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其中,驰骋想象,真情述说。叙述中,作者饱含敬仰、叹惋与爱怜的挚情,写得声情并茂,令人感佩。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文章结尾作者单独用了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升华主题。行文中,作者表现出的扎实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精当的选材能力,不但显示了深厚的文化积累和知识储备,而且也是本文成为佳作的重要原因。(推荐、点评:唐仕伦)
  
  独上高楼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了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唱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旅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如今,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因此,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怨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泣清泪长泣热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也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下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你执著地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啊。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你们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你们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只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今天,你们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在我们面前巍然屹立。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不朽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点评】文章精心选取唐宋两代三位著名诗人鄙弃世俗的期待,特立独行,光照史册的事迹来巧解话题。是他们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用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人格,非凡的学识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守护自我,守护住了历史的期许。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的形象光昭日月,永垂青史。本文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文章选取文学史上三位成功名人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文章开篇引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中的名句作题记,统领全篇.暗示文章背景和主旨。别开生面。并在开头一段连用两个问句,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三个小标题简洁直白。毫无雕饰。恰到好处。另外,文章在观照历史,评说古人中一唱三叹,表现出的幽默调侃,使文章诗意浓郁。作者对史实的娴熟掌握,对史料的自如运用,是这篇文章获得掌声的重要原因。文章,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真是文采斐然。另外,文章所引“香车宝马香满路”应为“宝马雕车香满路”。
  
  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点评】作者从我国万万千千的古代文人中,选取了两个同为“诗人”的“重量级”人物――苏东坡和李清照,概写他们的人生足迹。剖析他们的人生态度。作者赞扬了他们:都找准了人生的坐标,保持了鲜明的个性,从而,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以之突出了这篇考场作文的主题。选苏东坡和李清照为题材的文章看得多了,但本文用材的角度选得很巧。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写每个人物都以一首词开头,更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两首词既是两位诗人的“速写”画,而又有“入木三分”之效,且最大限度地模仿了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当然,严格地讲,两首词多有不合平仄之处,但作为一名当代小青年。已不必苛求他了。本文凝炼而概括性极强的标题也值得称道:“诗人”是文中两位主人公身份最为重要的“公因式”,“明月”是苏东坡最负盛名的《水调歌头?中秋兼怀子由》一词的“主题词”。“黄花”则是李清照最负盛名的《醉花阴》一词的“主题词”。两个主题词用在这里。俨然是两位诗人形象的活化与浓缩,点睛之笔,不可谓不传神!一句多余的话:两首词如果同作于考场上,那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但事先写好亦无妨,书读多了,随时有感而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丰富积累任调遗,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推荐、点评:童华池)

标签:重庆 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