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出国留学中心

时间:2017-05-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交换生学分转换和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交换生学分转换和

成绩认定暂行管理办法

随着我校本科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加强,国外、境外校际交换生不断增加。为进一步规范我校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工作,特制定以下暂行管理办法。

一、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基本原则

(一)交流学校的学术(考察)水平、办学条件、学术声誉及地位与我校相当或高于我校。

(二)交流学校的课程符合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三)学生在国外所获学分认定参照我校学分与学时对应关系,即1学分对应17或16学时。

(四)交流学生所修学分不能转换为在我校辅修的第二学位的学分。

二、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范围

(一)经学生所在院系及学校教务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批准备案的课程。

(二)经学生所在院系及学校教务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批准,学生本人联系的赴境外学习的交流项目(含暑期学校)所修课程,如学生本人提出学分转换申请,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三)以自费出国留学形式赴国外大学学习、实习的学生,自办理离校手续之日起,学校可为其保留一年学籍,但保留学籍期间学生所修课程及学分不予认可和转换。

(四)学生不允许将在交流学校所学课程成绩学分转换为在本校已获得学分的课程成绩和学分。

三、课程成绩评定和学分、学时数转换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转换程序

1.学生申请赴国外学校学习之前,需充分了解接收学校相关学期或学年的课程设置,并对照我校教学计划,妥善安排课程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交学校教务处。

2.学生交流回国后需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审批表》(教务处网站学生专区可下载)一式两份,先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审查认定学生资格以及课程中文翻译,然后由学生所在院系主管教学领导审核认定申请的课程能否转换成本专业相应的课程及学分,最后附上交流学校所出具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送交教务处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分别由学生所在院系和教务处备案存档。

3.学生在国外所修学分若确实因课程相同或相近,学生需要将在国外所得部分学分转换为专业必修学分,须向院系提出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转换的书面申请,同时附交流学校提供的成绩单复印件两份、所修课程大纲及简介,提交所在院系,由所在院系主管教学领导审核该门课程能否转换为专业必修课,认定同意后将申请材料连同《审批表》一并送交教务处审核。

4.教务处审批后,根据转换表认定的结果,按转换课程的课程编号、成绩、学时、学

分如实登录学生成绩。

(二)课程成绩转换方法和原则

百分制换算成一般成绩等级和五级制按上述方式进行;一般成绩等级和五级制成绩等级换算成百分制则按优为A=95,A-=88,B+=82,良好=80,B=77,B-=72,中=70,C+=67,及格=65和C=62的标准进行。

四、申请处理时间

教务处接受处理学生成绩转换申请的时间为每学期的第2—4周,其他时间不予办理。

五、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校赴国外大学短期学习期限不超过两年,只修取学分不获取对方学位的学生。

六、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源自华师行字〔2008〕497号)

篇二:教职工申请因私出国(境) - 欢迎访问华中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

篇三: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

国际视野中的外语课程开发

一.背景分析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第四十八条明确提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教授所言: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还贮存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知识创造,蕴含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世界(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华中师范大学出国留学中心)观,渗透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民族情感。就个人而言,外语与活动半径、信息能力、生活水平皆有关系。掌握一门外语就是多了一种新的交际工具,可以同另一民族交换信息、交流情感;就是多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多了一个宏大的知识库。就国家而言,外语已经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需要用外语对在华的外国人员进行服务与管理;在海外,一切事务的处理、利益的维护、国际义务的履行都需要外语。就世界而言,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建立人类的文化互信,共同应对国际问题,促进世界和平进步,需要不同族群相互学习语言。当改革该开放发展到今天,当中国更加坚定地走入国际社会,当中外交流的范围日渐拓展、频度快速加密,当海外事务在国家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语已经成为公民的素养和“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受到了来自于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层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但与些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今年4月,“外语特色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中外名师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鲁子问指出:近两年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中产阶层数量逐年增加,家庭支付能力日益增强,中国学生也随之掀起了新一轮出国留学热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些年因成绩不够好担心高考不利而出国读书不同,目前,许多地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放弃

高考准备留学的人数激增,并且已经从过去的个案凸显成为一种现象。蓝皮书介绍,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为7.68万,占当年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蓝皮书还显示,高中毕业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显著增加,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高考弃考人数增加。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接近4年报考总人数的一成。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近4年来除了报考人数连续下降,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2年预计超40万。根据美国大使馆发布的数字,2010年发放赴美留学签证127000张,其中40%以上是高中和高中以下学生,预计今年签证发放量增加40%,并且高中和高中以下将第一次超过一半。赴美留学就读本科和高中已经成为留学市场的主力。

2012年10月25日杜克国际教育发布了《2012年中国SAT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序言中指出:基于对中国近十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与高考录取人数对比的趋势分析,国际教育在中国正在走向国际教育大众化时代。在国际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国际教育的特点凸显显著变化:国际教育不再只是国家为了培养人才而选送一部分出国学习、回国为国家服务为主要形态的精英教育,而是

正在转变为众多中国的学习者个人为了自身发展、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甚至只是规避国内过于残酷的高考备考)为主要形态的教育。此一趋势必然要求国际教育服务转变方式,从基于众多候选者选拔国际教育所需人才,转变为基于学习者个人的国际教育学习优势,为其提供国际教育。

二.外语课程开发现状

在这种国际教育大众化的态势下,外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众多学校都在课程开发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专门成立了课程研究院,他认为教育是服务业,学校必须不断开发产品才能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纵观各个学校课程开发,基本上具备以下特点:

1. 课程开发呈现校本化和多样化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作了明确,并进一步下放和扩大地方和学校的自主权。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再次肯定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将课程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

近年来各校将课程开发的视角定位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上,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外语类校本课程,如《英文报刊阅读》、《英美文学选读》、《走进英美文化》、《英语听说课程》、《英文写作》、《英语影视赏析》等。这些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涉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

许多外语特色学校,或是普通高中还开设了IB,AP, A-Level、雅思、托福、SAT等国际课程,有的还成立了国际学校,甚至提供国际远程选修课程。还有的学校已经在开始尝试开发多语种外语课程,如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促进国际理解、拓宽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2. 课程实施体现选择性和自主性

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 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 “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所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21世纪之后兴起的基于优势的教学(Strength-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认为,教师应基于学生具有优势的学习要素进行教学,应引导学生基于学生自己的优势做出学习的选择。今年6月份,首届世界未来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作了题为《学校的新定义》的报告,认为学校的重要使命是发现孩子,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宽度和跨度的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他认为,因材施教如果仅仅从教学方法上去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为学生提供选择,通过选择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校本课程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也使学生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了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 课程评价遵从多元化和过程化

校本课程在评价方面一般不采用书面的考试的方式,但会从学生的态度、行为、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多元化和过程化评价。比如评价内容会涉及到学生参加活动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善于合作,乐于助人,是否积极配合,善于倾听,是否具有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否具有探索创新之精神,如质疑,大胆的设想、独特的建议等等。学生的考勤记录、听课笔记、学习小结、成果汇报、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 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等都是评价学生的依据。

三.外语课程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外语课程在开发上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课程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学生的参与。有些学校课程开发前忽略了调查分析。学校在开发中考虑较多的是学校的现状、能力,学校办学特色;教师考虑最多的是自身特长,没有发挥学生作为开发主体的作用。例如,学校由于开发课程的门数过少,学生不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课程;

或是学校没有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开发出的课程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有些学校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学术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果较差等等。

2. 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跟不上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需求。一方面,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知识面较窄,常常局限于自己所教的科目。另一方面,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 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200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谈到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误区是将校本课程异化为师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个人可以随意决定开设某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是否契合学校整体的课程方案和学生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单单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很容易游离于学校的教育哲学之外。

标签:华中师范大学 出国 留学 华中师范大学资助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