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浅谈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物理学习中,其研究的科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等,通过这些科学方法的单一运用或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呢?对此,笔者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提出了几种常见的物理科学方法.?
  一、重视转换法,帮助学生发现物理运动规律?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摸不着与看不见的抽象化的微观现象,当我们对其运动等规律进行研究时,则可以通过转换法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宏观现象,然后对其进行认知.如电流的存在、分子的运动等.在动能与何因素相关的回答中,学生会回答:平面上小球,其滑动越远,动能则越远,即把动能大小变为小球运动远近.这都是运用了转换法的科学方法.?
  例如,分子运动的研究,分子运动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不容易研究,而科学家则是以墨水的扩散现象的研究来认识这一内容的,这一方法则于科学上成为转换法.?
  在学习中,学生遇到如下研究问题,也可运用转换法进行解决:①电流是看不见且摸不着的,当判断电路中是不是存在电流时,可利用电路中灯泡能否发光进行确定;②通过磁感应线对磁场问题进行研究;③在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首先让电阻保持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电压保持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④电流的研究,可将其比喻成水流;等等.?
  二、把握类比法,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与联系?
  在学习抽象化的物理量时,因难以理解,教师有时会拿出学生比较熟知的、看得见的、与其类似的量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学习.?
  例如,电流形成的教学,教师则可用学生所熟知的水流展开对比,进而获得结论:电流形成的原因是电压的作用.在教学电学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水在水压的迫使下而沿一定方向流动,水管中则形成水流. 展开类比,自由电荷在电压的迫使下而定向移动,电路中则形成电流;抽水机是水压的提供水装置,当水流于涡轮经过时,所耗水能则转为涡轮动能.展开类比,电流于电灯中通过时,所耗电能则转为内能.?
  同样的,在分子动能的学习中,可类比于物体动能;在功率的学习中,可将功率类比于速度.?
  三、注重推理法与理想化物理模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推理与模型建立?
  推理法即以逻辑推理法来说出因果关系获得结果的一种方法.通常我们对某一观察现象加以解释时就是在展开推理,抑或作出推论.在物理学习中,通过合理推理可以揭示出规律本质.如“真空能否传声”、“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等.?
  在物理学习中,其现象与过程通常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通过模型法可以简化与纯化物理学习与研究.但在简化后,其模型必须体现原型中反映的知识与特点.同时,模型法的灵活性是较大的,每一模型有其限定的运用范围与条件.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有些知识采用了这一方法,如求液体对某一容器底的压强,可选一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简化后物理模型仍保留原特点与知识.?
  四、注重积累法与放大法,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效?
  果?
  在科学方法中,积累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在微小量的测量时,可把一微小量进行积累而得到较大的量.如对一张纸厚度的测量,可先对一百张纸的厚度加以测量, 然后把结果除以100, 会让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更为接近.这一策略就是运用了积累法.此外,测量导线直径、每次心跳的时间、一张邮票的质量等,都可以利用积累法完成.?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现象虽能看见,却不清晰,这时我们需将其效果加以放大,然后展开研究.这一方法称为放大法.?
  例如,对于声音的震动,常常难以观察,我们可借助小泡沫放大其现象.?
  又如,压力作用于玻璃瓶,在观察中,可把玻璃瓶形变导致液面变化进行放大,使其成为小玻璃管的液面变化.?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与效果,并体验实验的乐趣.?
  五、注重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在某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过程中,对影响其变化规律的条件或因素进行人为控制,让事物中的某些条件根据特定要求而发生变化或不变,最后解决问题.对于任何物理实验,均应根据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目的控制一些条件进行研究.如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长度、材料的关系的研究等.控制变量法侧重知识形成过程, 有助于改变轻过程、重结论的倾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标签:物理 培养 科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