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成就;中国近代史;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74一01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现代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充分展示中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不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科学成就方面也令世人赞叹不已。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报刊、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资料。然后,组织历史兴趣小组成员对全班收集的资料予以编辑、整理,并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要求他们对中国古代取得的科学成就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进行比较,使其深刻地感受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魅力。如,在我国商朝时期,有世界上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最早记录;在春秋时期,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这比欧洲要早1700多年等。最后,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中国现当代科学成就的资料,师生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如,笔者曾鼓励学生在课余收集有关新中国航天重大事件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并对学生的资料整理能力加以培养,与学生共同讨论了课件的制作形式。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套反映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轨迹的课件――《新中国航天史》得以完成。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锻炼了他们收集、整理、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深入讲解中国近代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抗争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深入讲解中国近代史,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把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如,在教学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首先,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一诗:“我好比风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嚎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其次,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七子之歌?香港》一诗及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中,“我”、“母亲”、“海狮”各指什么?两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诗和歌曲中的“我”指代香港和澳门,“母亲”指代中国,“海狮”指代英、法等西方帝国主义列强;这两首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表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然后,我为学生阐释了当时的历史背景:1840年,英国利用炮舰首先打开了中国国门,随后,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得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香港则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最后,我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在1997年成功收复香港呢?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点拨,达成了以下共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说明“落后就要挨打”。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洗刷百年耻辱,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而且也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胜利,更是中国发展壮大的有力证明。中华民族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在学习、感受这段屈辱史的同时,历史使命感得以增强。
  编辑:孟刚

标签: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