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管华诗【人文管华诗】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他不是画家,却在为蓝色半岛、生态山东的壮丽画卷添彩;他不是医生,但研制的海洋药物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是工程院院士,也是地道的“金庸迷”。近日,管华诗院士向笔者展现了作为科学家的另一面……
  拼命拔草挣学费
  问:您在17岁的时候,到德州二中读书。您父亲送您上学,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后全凭你自己了。”您现在自强自立的精神,是否受您父亲的影响特别大?
  管华诗:人生成长的道路,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系统教育、社会感化教育。这些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虽然是孩童时期,留下的却是终生的记忆。我出身的家庭呢,不是很富裕,也不是很贫寒。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感觉受益最大的是受到了农民那种勤劳朴实性格的长期陶冶。直到如今,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真诚。王蒙先生也给我写了两个字“真诚”。真诚是我对人、对事、对物、对事业的宗旨,也是我交友、科研的原则。
  我感到,成长过程中,家境稍微贫寒一些,对性格的形成是有益的。我兄弟姐妹5人,我排行老大,家中仅有的积蓄只能供我一个人读书。如果家庭富裕的话,我的弟弟妹妹也能走出来。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如果小孩懂事,他会记住这种在农村家庭成长的不易,会产生种发自内心的前进的驱动力,鼓舞他去拼搏去奋斗。
  初中阶段,在武城县运河中学时,我属于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后,有时候我就不想去上学了。那时父亲就非常严厉地批评我,督促我去上学。
  由于家境困难,自我17岁上高中,一直到大学,在暑假中,我都是拼命拔草挣学费。大热的天,光着的膀子蒙个包袱,穿着短裤,到田间地头拔草。日头也毒,晒得皮肤都褪了皮,玉米、高梁、谷子叶子划得身上一道道的。中午也不回家,午饭就由妹妹送到地里。一天能拔三四百公斤鲜草,晒出干草垛成垛,等到来年春天卖出去,够我半年多的学费、生活费。1962年我弟弟结婚,其中大部分钱就是卖的干草。
  问:您为何干得那样起劲呢?
  管华诗:一个是尽量给家里减轻负担,再一个就跟现在的学习入迷样,深入进去就出不来了,越干越有劲儿,主导思想还是多拔一些草,少让家里作难,但是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减轻负担这个词。我称不起大师,也千万不要自称大师
  问:您虽然不是医生,但是您研制的海洋药物却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1985年,您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问世。这项成果获得了山东省、青岛市的科技重奖以及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新发明金牌奖等15项大奖。当成功降临的时候,您是什么感觉?
  管华诗:当一项工作得到大家和社会的认可,我总想到两点,一是,噢,这个事情我们成功了;第二个想到的是,这个成功也不是属于我个人的,因为我们海洋药物是多学科的结晶,几百人在为它努力。
  患者在服用我们的海洋药物后,变得健康起来,对我们研制者来说自然是很大的欣慰,就感到自己是做了一大善事,做了一点好事。
  问:可不可以称呼您是“中国海洋药物大师?”
  管华诗:我称不起大师,也千万不要自称大师。我自己的学识也没有达到大师的水平。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在中国从事海洋药物研究较早的科技工作者。
  问:您从校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工作作息表是怎样安排的?对工作、科研有何打算?
  管华诗:2005年7月从校长岗位上卸任以后,应该说完成了我那一段任职的历史使命。退下来以后,包括教育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身体还不错,想集中精力投入到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去,和我的同事、学生道,为我国的海洋药物事业再做点工作和贡献。我想在这些方面多作一些贡献,其中包括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的工作。
  为何诚聘王蒙
  问:2004年11月和2011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两次组织“科学、人文、未来”讲座,许多知名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面对面研讨。王蒙先生说您对发展人文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于人文学科抱着近乎浪漫主义的热情和追求。您是怎样与王蒙先生结缘的?
  管华诗:当初聘请王蒙先生是出自几方面考虑,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从1999年学校定位于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其中强调要协调发展综合。校领导意识到,在过去发展理科和工科的基础上,如果强化我们的特色的话,没有大文科(文经管法)进行综合不行。虽然过去老山东大学曾经有一些底蕴,但是现在我们的大文科起步晚,积淀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到要请大师,借用大师的影响力,用他们的智慧、才识来汇集一些国内领军人物,使文学院能够实现一个相对跨越式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决定聘请王蒙老师。
  问:中间有没有曲折的经历?
  管华诗:基本没有。我们学校的老师对王蒙文学有些研究,与他有一面之识。于是,我们就贸然拜访王蒙先生,说了我们的想法。
  后来我就直接和王蒙先生接触,非常坦诚地向他介绍了情况,还邀请他到学校来开了两次座谈会。到会的教师和学生表达了对王先生的尊敬,表达了邀请他加盟“海大”的迫切心情和殷切求知的愿望。王蒙先生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海大”的请求,来到“海大”担任顾问、教授和文学院院长。这在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王蒙先生就任文学院院长以后,确确实实将文学院发展向前推进了大步。利用王先生的影响,我们组建了名家课程体系,建立了驻校作家制度,以至于我们将这两项制度由国内推到国外。“海大”还邀请了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教授做客“海大”,访问讲学。我们已经把汉学研究推向到广邀国际领军人物讲学,让我们的学生不出校门就享受到国内一流大家的知识熏陶,开萄视野。
  特别喜欢金庸的小说
  问:您以前有没有做过作家梦?
  管华诗:我初中以后比较喜欢文学,看了一些小说,像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等。作品中一些漂亮的句子,我都摘抄下来,总感觉到里面有很多哲理。特别是像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哲理性非常强,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些社会道理,受到很多启发。我虽然比较喜欢文学,但是缺乏作家细胞。
  问:我看到您听讲座的时候,非常仔细,就像小学生一样。
  管华诗:我听他们任何一个学者的讲座,都做笔记,而且很认真。记得听了叶嘉莹教授精彩的讲演后,借助她的逻辑思维,我就给一名研究生勾画了一个研究题目。叶教授解释一首词,她可以引用若干词来解释,而且追溯的时间跨度非常远。在理科中,一个现象、一个概念的形成,同样要有充分的根据。我们的海洋药物发展史,在过去发展过程中,有它形成和存在的一些观点,如果把这些观点罗列出来,从中发现它发展的轨迹和逻辑,都会发现与当代研究相联系的点。
  对任何一个讲座,我都是比较认真去听,聚精会神地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就给同事和学生讲,会议,请大家都不要放过,无论是领导还是科学家,层次越高越要听。为什么7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相当艰苦的组织,是他思想当中在这个问题上的精华的反映。我们应该捕捉任何人的思想亮点。
  问:听说您除了喜爱读武侠小说之外,还有听京剧和音乐的爱好。
  管华诗:京剧只会听不会唱。京剧作为国粹,其美妙的唱腔,听起来真是人生中的享受,而且台词不仅漂亮,还富含哲理。想一想,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是非常高的。
  问:您从小说和京剧里都读出了人生哲理。
  管华诗:其实,人生哲学是交织在各行各业当中。王蒙先生写的《我的人生哲学》,我也拜读了,然后跟王先生交流,非常受益。
  建设人海和谐的文明海洋
  问:您从运河走向海洋,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请谈谈您心目中的海洋。
  管华诗: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与海洋打交道,学习海洋知识,从事海洋研究事业,在老师的启发之下,我为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工作而感到非常自豪。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带给我们的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带给人类的是优质的环境。海洋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第二疆土
  然而海洋的未知数太多,需要我们科技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海洋是人类生存第二空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人类认识海洋的一个质的飞跃。它要求人们必须树立牢固的现代海洋价值观,爱护海洋、保护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这意味着在向海洋发展过程中,要以海洋为基点来设计人类开展活动的模式、行为方式及交往方式,亦即从海洋而非从陆地的角度来安排这个家园建设。
  问:这些是从科学方面谈海洋,请您谈谈如何建设一个人海和谐的文明海洋?
  管华诗:人文海洋方面,海洋是开放的,首先给人一种非常开阔的胸怀,海洋文化应该更适于担纲当代文化。当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就像海洋大学的校训一样“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有海纳百川的容量。从文化角度讲,海洋汹涌澎湃,容易给人以激情,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刺激。海洋的无边无际,实际上就像人们开阔的心胸,能克服些小团体、小利益、自我封闭的思想的影响,容易打破学科壁垒。长期受到海洋文化的陶冶之后,很容易融合,能容识容人。海洋文化更适合当代社会进步的要求,如果说文化底蕴的话,应该说海洋文化是底蕴。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世界,共同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过去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过多地注意了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缺失了海洋文化这一内在因素的引导。在新的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海洋的价值,增强海洋意识,强化历史责任,规范个人行为。人类海洋意识的升华之时,就是人海和谐的文明海洋到来之时。
  海洋的思维方式意味着开放、有序、沟通和交流等等。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世人对海洋价值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西方世界以征服和剥夺为特征的海洋文化,影响了真正海洋的思维。因此,建设理想家园的任务任重道远。
  问:您研究大海,又靠着大海,是不是经常去海边走走,放松―下心情7
  管华诗:生活在海边,如果有朋友来做客,陪朋友到海边漫步,自然是心旷神怡。有时候也和家人一块到海边散散步,领略海洋的风采。
  寄语贫困生
  问: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工作倾注多了,对家人的倾注自然就少了。您觉得有时候是否对家人有些歉疚?
  管华诗:我有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很温馨。我老伴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她跟我同乡,也是农家子女,和我一块到了青岛。有个温馨的家庭,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在家中可以得到安慰和释放。
  问:您多年来资助了30多名贫困女童重返课堂,并且鼓励她们自强不息,对此您是怎样想的?
  管华诗:我觉得资助这些学生是应当的,因为我是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哪怕是一分钱,对她们来说也能起作用。其实不光我这样做,大部分有条件的人都这样做,这是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我有了条件以后,资助贫困的学生,资助贫困地区的小孩,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做得还不够。我还将山东省委、省政府给我的些奖金,设立海洋药物奖学金,奖励研究生。
  问:作为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的前辈和长者,作为从农家子弟到院士的成功典型,您对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管华诗:国家出台了资助救助贫困生的政策,学校也会非常恰当、忠实地执行这些政策。但是作为这些同学的话,不要因为家境贫困而气馁,困难是一时的,用不着在这些问题上消耗自己的精力,特别是自己的意志,应该记住国家的恩惠,记住父母的艰辛,沉下心来,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我想任何有出息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贫困或困难而消极,反而要增加自己的内部驱动力。
  口编辑/李平

标签:人文 管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