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初三化学上册 初三化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时间:2018-09-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努力的拼搏写就出孜孜不倦,辛勤的汗水洒落处点点花开,寂静的无人处蕴含着丝丝心声,美好的画卷中展现出似锦前程,胜利的号角在耳边回响,祝你九年级化学期中考顺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三化学上期中试卷,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初三化学上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民以食为天,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将苹果晾成苹果干 B. 将大米酿成酒曲

  C. 将面团擀成饺子皮 D. 将茄子切成小丁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将苹果晾成苹果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将大米酿成酒曲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将面团擀成饺子皮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将茄子切成小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老师让同学们判断其实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张达说:“这可能是二氧化碳”.李琳说:“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就能检验”就张达的话来说,其属于实验探究过程中的(  )

  A. 实验 B. 结论与解释 C. 证据 D. 猜想与假设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题意,张达说:“这可能是二氧化碳”,在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猜想与假设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想与假设的环节.

  A、“这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与预测,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

  B、“这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与预测,不是解释与结论,故选项错误.

  C、“这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与预测,不是搜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D、“这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加热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二氧化碳验满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向试管内加入固体的方法分析解答;

  B、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的方法分析解答;

  C、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分析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试管不能直立,且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正确;

  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要将火柴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分)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即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是(  )

  A. 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B. 反应都需要加热

  C. 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D. 都是固体物质的分解反应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A、由于过氧化氢常温下可以分解,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而氯酸钾必须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必须选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B、过氧化氢可以在常温下分解,不需要进行加热;氯酸钾在常温下不能分解,分解氯酸钾时必须进行加热;

  C、为加快过氧化氢和氯酸钾的分解速率,通常加入二氧化锰催化两物质的分解;

  D、根据过氧化氢属于液体,而氯酸钾属于固体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氯酸钾需要进行加热才能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在常温下分解而不需加热,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不需要加热也就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而氯酸钾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分解氯酸钾时需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B错误;

  C、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和氯酸钾的分解,加快分解速率,故C正确;

  D、过氧化氢属于液体,而氯酸钾属于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对比过氧化氢与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异同,需要对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操作较为熟悉.

  5.(2分)据报道,由锦江区花卉协会举办的“2014成都三圣花卉展百合花节”于5月27日至6月5日在白鹭湾湿地举行.该百合花节是目前西南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品种最全的一次百合花盛会.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其原因是(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百合花节,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是因为百合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百合花花香.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游客们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花香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如图所示的是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这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发生了变化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观察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

  解答: 解:A、由氢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错误;

  C、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7.(2分)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粒子是阳离子 B. 乙粒子是阴离子

  C. 两种粒子不属于同种元素 D. 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微粒的性质.

  解答: 解:A、甲粒子的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是16,属于原子.故A说法不正确;

  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是18,属于阴离子.故B说法正确;

  C、由于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C说法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得到的信息的能力.对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分析是学好化学很重要的一步,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往往比较难理解,要多强化训练.

  8.(2分)金属钕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钕元素(Nd)的到来活跃了稀土领域,在稀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左右着稀土市场,已知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60,则下列关于钕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其核电荷数为60 B. 其核内质子数为60

  C.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0 D. 其核外电子数为60

  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即可解决.

  解答: 解: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60,则

  A、由于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其核电荷数为60,故说法正确;

  B、由于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其质子数为60,故说法正确;

  C、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此题中不知道钕元素的核内中子数,无法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故说法错误;

  D、由于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为60,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这常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两个等式.

  9.(2分)2014年5月22日,四川省政府网站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三条红线”严管用水,并分批启动建设10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市、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淡水储量很丰富 B. 地球上的水污染全部来自工业污染

  C. 明矾可以除去水中的臭味 D.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考点: 水资源状况;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判断;

  C、根据明矾的特性分析判断;

  D、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地球上总水储蓄量很丰富,但淡水是有限的.故A错误;

  B、地球上的水污染有一部分来自工业污染.故B错误;

  C、明矾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故C错误;

  D、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分布、净化、组成、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等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判断.

  10.(2分)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青蒿素(C15H22O5)属于(  )

  A. 化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混合物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青蒿素(C15H22O5)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A.

  点评: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1.(2分)下列关于化学式“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

  B. 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 表示氯化钠是由Na原子核Cl原子构成的

  D. 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NaCl可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属于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NaCl可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页分享>>>初三化学上期中试卷答案

标签: 初三化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化学期中试卷 初三化学期中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