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地下洞穴见“幼龙”] 龙的山洞住在哪里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尽管现在科学还没有办法证明龙是否真的存在,但人们至今对此还在争论不休。不过,对于斯洛文尼亚人来说,被称为“幼龙”的动物却实实在在生活在他们国家的洞穴里。当地人相信,龙是导致罗马尼亚贝拉河周期性出现洪灾的罪魁祸首。这些“幼龙”在1689年刚发现的时候,被认为是传说中龙的幼体。它们之所以没有长大,之前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斯洛文尼亚水洞内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
  远古生命
  这些“幼龙”后来因达尔文而闻名于世。达尔文在他的的著作《物种起源:用进废退》第五章中描述洞穴生物时记载过,他称它们为“远古生命的残骸”。
  “幼龙”长着类似于人类一样粉红色的皮肤,因被认为是龙的婴儿阶段,使得这种动物更具神秘色彩。它们不同于青蛙和蟾蜍,看上去在幼体时期就已达到生殖期,它们的成年体表现出稚虫态延长。像多数洞中栖息的动物一样,它们长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非常适宜漆黑的环境,眼睛和皮肤的色素已逐渐褪去。
  “幼龙”除了繁殖期外,多数时间都是在水中度过,是为数不多主要在水中栖息的两栖动物。“幼龙”现生活在斯洛文尼亚的喀尔巴干山脉中的山窟溶洞中。美国东部河川湖沼也有分布,由于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而现在水质污染严重,这种生物已濒临灭绝。300年来,“幼龙”一直让科学家们着迷,却从不轻易吐露它的秘密。在20世纪,斯洛文尼亚政府送给世界上的一些公共机构活的“幼龙”,但是只输出雄体,防止繁殖。为了揭开“幼龙”身上的谜团,60年前的1952年,科学家在法国一个洞穴中放入了类河床的盆,尽可能地希望此环境能够重现“幼龙”的自然栖息地。这一地点在法国的穆里林,具体研究工作是由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他们在洞穴中放入了400条“幼龙”,希望这一繁殖计划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成功的“幼龙”繁殖项目。在不同的洞穴中放置“幼龙”,来测定微小的环境差异对其影响。大多数的放置点成功了,在那些既有雄体又有雌体的地方,种群稳定。通过汇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培育实验室所有的珍贵数据,直至今日,经过漫长岁月积累起来的相关信息,才使人们得以深入了解“幼龙”不同寻常的生存方式。
  不老神话
  “幼龙”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为了适应洞窟里的黑暗生活而作出的种种调整。刚出生的“幼龙”视力非常好,但出生4个月后,它的眼睛逐渐被一层皮肤覆盖,使它一点点失明。“幼龙”提供了一个器官退化的完美案例,即活器官的某些部分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功能。在《动物史》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曾提到鼹鼠逐渐萎缩的眼睛,他认为原因是“在出生时受到了伤害”。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幼龙”的眼睛举例,来支持他的进化理论。他强调,作为穴居动物,“幼龙”的眼睛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功能,表明生存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某些能力的丧失。退化的眼使“幼龙”看不见,但它的其他感官,特别是嗅觉及听觉,则变得更加灵敏,以补偿视觉上的缺憾。因此它也成为非视觉定位和感光性方面的研究对象。
  “幼龙”背上有一条鳍褶,扁平的尾巴被一层薄薄的鳍包围着。终生栖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内,时常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在光照下肤色可变成黑色,回暗洞后肤色又恢复原状。“幼龙”寿命可超过100岁,甚至它们可以在长达10年内不吃任何食物。虽然“幼龙”的代谢率不是特别低,但是究其一生来说,它们的运动量极小。在洞穴里,这种穴居动物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没有天敌,因此也没有了被捕的压力,它们平均每12年产一次卵,卵的数量大概在35个,分散粘附在洞穴的石下。“幼龙”所做的事只是每12年动一动,繁殖下一代。“幼龙”的性成熟期在16岁,哪怕到了80岁的高龄,“幼龙”依然可以产卵。“幼龙”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身体也不会有任何衰老的迹象。
  “幼龙”生活在深邃岩洞内的水中,却非常脆弱,尤其是那层非常薄的皮肤,难以承受哪怕是轻微的抓伤。一旦受伤,病原因子就会侵入到它们的机体内造成伤害。“幼龙”生性谨慎,每天的活动时间只有5分钟,足以使哪怕最有耐心的科研观察人员都感到泄气,更何况获取的“幼龙”根本不足以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此外,“幼龙”对水污染也很敏感,如果遭遇,只能坐以待毙。尽管存在这种意外死亡的概率,但生物学家依然认为“幼龙”拥有永葆青春的秘诀,才能使它们在衰老的过程中保持年轻的容貌,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
  长寿之谜
  对冷血脊椎动物来说,寿命长短通常与体型大小紧密相关:动物体型越大,它的寿命就越长。按照这个推论,“幼龙”的特性更为惊人。究竟是什么永葆青春的秘密使得这种小小的两栖动物的寿命不亚于寿命可达130年的日本大鲵?而它的体重只有日本大鲵的千分之一。这种身长只有20多厘米的小动物是通过何种生物奇迹与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在寿命方面相媲美呢?因为,一般来说,体积较小的动物没有体积较大动物的寿命长,而约有20厘米长,20克左右重的“幼龙”却能长寿,不禁让人感到惊奇,因为新陈代谢相对较高的小型生物体“走”得都较早。
  法国里昂大学的研究人员猜测,“幼龙”是否拥有特殊的技能,用于清理当细胞线粒体将营养转化为能量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等。自由基积聚与衰老有很大关系,氧化衍生物的自由基在经过大量聚集后,会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对细胞产生损害,加速细胞的老化。现在这种假设已经被排除了:它的抗氧化活动与其他寿命更短的物种没有区别。那么,它的长寿是否可能与它慢吞吞的生活节奏直接相关呢?然而,经过对它的基本代谢即能量消耗水平进行测试,也没有发现任何特别之处。“幼龙”与其他两栖动物的新陈代谢相似,如非洲牛蛙以及可以存活40年的欧洲蟾蜍等。
  为什么“幼龙”的寿命如此之长呢?这使得科学家对年龄有了新的理解。虽然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对“幼龙”进行研究,可是这需要他们提取“幼龙”体内大量的组织。如果这样的话,没等研究成功,这些“长寿怪”就灭绝了,因为它们的数量目前很有限。所以,研究人员希望尽量找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不伤害“幼龙”的情况下,对它们展开深入的研究。关于它们长寿的内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研究小组希望通过对“幼龙”长寿机制的研究,能够尽快找到人类防衰老机制,延长人类寿命。

标签:洞穴 地下 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