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以永泰公主墓壁画说唐代妇女服饰]章怀太子墓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王朝,富强的唐帝国也造就了灿烂的唐文化。其中的唐代服饰很值得我们去研究,而其中妇女服饰因其别具特色的造型从而具有了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唐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她的服饰必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很大影响,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融为一体造就了唐代服饰独特展现样式,而永泰公主墓所出土的壁画是研究唐代妇女服饰的精品,其壁画保存完整,内容材料丰富,无论是从其产生年代上还是其出土后的壁画内容上都可以说是研究唐代服饰不可多得材料。研究唐代服饰不仅能反映中华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从借鉴和创新的视角去挖掘以唐代服饰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对我国现代服饰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服饰;妇女;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永泰公主墓,位于陕西乾县北部。乃中宗李显第七个女儿,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名仙蕙,死于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年仅17岁。死后与丈夫武延基合葬一起,陪葬乾陵。
  永泰公主墓虽被盗过亦出土珍贵文物计1000余件。其中的墓室壁画保存相对完好,是研究唐代生活的珍贵文物,壁画虽已过千年之久,色泽却依然艳丽如新,其中尤以侍女图画为多,现就李仙蕙墓(即永泰公主墓)壁画作品来谈一下唐代妇女服饰。
  唐帝国过于富裕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审美情趣的特殊性,即崇尚丰腴之美。白居易有诗云“风流薄梳洗,时世宽装束”。诗中所描绘的服装是整个人不见腰身,一步一摇,妖娆多姿,柔美至极,充满了美感。这一形象生动的反映在了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侍女形象中,壁画中侍女形象发髻高挽,身着长裙,身披彩帛,手执各种器具,侍奉于宫室。画中人物在肃穆宁静中缓缓徐行,个个神态庄重,体态丰润,惟妙惟肖。
  永泰公主墓壁画以人物为主,且以描绘女性成分居多。在女性人物的造型上,人物面庞丰满圆润,身材修长,婉丽动人,身体比例协调,显得十分匀称。骨秀肌丰,且丰满中带有秀气,千年前的妇女时尚在这里的画面上得到了体现。所有侍女发式、服饰均无替花等图案装饰,面部亦似未施额黄或妆庸,尤其是均无耳环、手镯及金翠首饰,妆,饰均无,大方明净,朴实无华,人物于朴素中更能显示出青春的自然秀美。
  裙、衫、帔的统一是唐代女装的特点。在永泰公主墓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唐诗有对这一形象的生动描绘。 “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唐诗中“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唐代,仅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晚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慢束罗裙半露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同时也说明了服装造型样式也是表达社会等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方领、圆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裙类中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更甚者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美感。“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奇斗艳,其中尤以红裙为最。
  据沈从文先生考证,初唐妇女“平居一般多小袖长裙,裙上束至乳部以上,外著半臂。裙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间道裥褶效果。”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六幅裙的周长可达3.18米,八幅裙的周长可达到4.15米。这样的裙子拖在地上,难怪诗人们会发出“坐时衣带紫纤草,行即裙据扫落梅”、“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这类的感叹,足可见裙子的宽大及行动时所造成的美丽效果。
  在这个开放的国度里,唐代女性对面颜的美丽则尤为重视,不同等级身份和经济条件唐朝妇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妆饰都达到了最完美的程度,唐代妇女妆饰的八个环节一敷铅粉、二抹胭脂、三画眉黛、四染额黄或贴花钿、五点面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八戴发饰佩饰。
  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执各种器具的侍女皆着曳地长裙,上穿半臂或半袖上衣并结带于胸前,肩披披帛,脚穿昂头重台履子,并在履头上翻部分有金花为修饰。“半臂”由魏晋时期的上襦演变而来,因其袖长及肘,故称之为“半臂”,又称之为“半袖”。衣长仅至腰间,有无领,翻领,套头,对襦等不同的式样,中间用小带子结至胸前。这种称为“半臂”的短上衣,在初唐前期壁画并未发现,而永泰公主墓中的上衣穿着则成了上衣的主要样式。可见其并非从有唐时即出现,而是从初唐后期开始流行,直至开元天宝时仍十分普遍。
  在壁画中贵族妇女所着上襦己出现袒领样式,领口袒胸处呈双桃形,其中有的侍女袒露处隐约可见胸部。单就样式而言,初唐后期女服比前期更为精巧,衣着风格也由保守趋于开放,笔者认为这与武周时期女主执政,世风突变有着很大关系。画中侍女皆发髻高耸,其形式也多有不同,有“高髻”、“半翻髻”、“反绾髻”、“螺髻”、“双螺髻”等,有别于前期李寿墓壁画中女子发式的单调平实。唐?宇文氏《妆台记》一书中言曰:“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正与此壁画相互印证。
  在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侍女并末佩带任何首饰,可见当时女子着装之风虽比建唐初期华富,但就其风格而言还是偏于朴实。此外,在礼法道德相对较严的初唐,妇女出门仍要将身体遮蔽住。在当时女子出门时常带“幕离”。“幕离”源自胡地,它能将全身遮住,用以防路人窥视。
  唐代女子首服经历了幕离、帷帽、胡帽三个比较明显的嬗递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唐代女子服饰逐渐走向开放的审美趣味,产生这样的结果也是有很深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幕离是胡文化和儒家文化融合的表现;着胡帽,这是着服观念走向开放,胡汉文化深层融合的缘故。走向盛唐服饰文化更加开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服饰从侧面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唐朝是一个鼎盛王朝,其贞观、开元间,政治统治宽松,人民安居乐业。当时中国的长安是世界的文化,商业中心,与唐朝政府交往的国家超过300多个。辉煌的中国文化,被传送到了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着衣风格,还保留有唐代的一服饰特色。辉煌的唐王朝创造了中国服饰史上的又一个辉煌,她是我们的骄傲。
  唐代女性服饰不仅反映了唐帝国繁荣富强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展现她在美学领域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在这个国度里人民所表现出的惊人的美学思想,也揭示了唐人以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创新,正因如此唐代女性的服饰才显得多姿多彩,并形成了中国服饰和化妆史色彩最浓烈的一笔,成为中国妇女最美丽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宇文士及:《妆台记》,国学扶轮社民国三年,1914年版。
  [3]彭定求、曹寅等编:《全唐诗》(共二十五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标签:永泰 唐代 壁画 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