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赎罪》的接受美学浅读:接受美学读诗三个层次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品《赎罪》自2001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同时获得2002年的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能如愿获奖,但评论界却给予了其很多很动听的溢美之词,认为其内容丰满,并且好读。《赎罪》既有讨好读者的动人情节和喜剧因素,又不乏冷色调,是在是让人爱不释手。本文拟从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伍尔夫刚伊瑟尔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基本观点,分析布里奥妮从犯错到自我纠正的转变以及她不懈地自我救赎的过程。
  关键词:《赎罪》,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 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2
  
  这是一个关于宽恕和忏悔的故事,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其众多优秀的小说中,《赎罪》是最为优秀的,充满着悬念和戏剧张力。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上映就成为评论家评为2007年最值得关注的影片之一。这是一部典型的英国式的小说,散发出浓厚的“英国味”。里面既有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乡间风情,也有残忍的战争场景。一向以简洁著称的麦克尤恩,以其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洞察力,探讨了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一、《赎罪》
  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夏天,宁静悠闲的英国乡村。生活富足且地位显赫的泰丽思一家正在这里躲避着近年来英国少有的酷暑。这天,家里年仅十三岁的小姑娘布里奥妮?泰丽思在农庄闲逛时偶然看到了自己不该看到的一切――管家的儿子罗比?特纳和姐姐塞西莉亚?泰丽思的亲密行为。年幼无知的小姑娘以为高大的罗比要对美丽的姐姐欲行不轨。恰巧在同一天夜里,招风的表姐劳拉?昆西又被人强暴,这一切更让布里奥妮认定罗比就是那个无恶不作的罪犯。事实上,受过良好教育的罗比?特纳早就对性格坚毅的塞西莉亚情有独钟,而塞西莉亚同时对志向远大的小伙子颇为看重。此时的两人已然处在了恋情当中。但小布里奥尼的突然出现加上此次对罗比堪称致命的误会,最终断送了塞西莉亚与罗比青梅竹马的爱情。倒霉的罗比蒙冤入狱。只留下伤心欲绝的塞西莉亚独自一人承受失去爱人的痛苦与内心愧疚的折磨。而贪慕虚荣的表姐劳拉竟然“一蹴而就”地嫁给了那个当年强暴自己的有钱人保罗?马歇尔。多年后,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同这场致命的误会一般袭击并蹂躏着带给姐姐无尽痛苦的布里奥妮生活和内心。自我救赎成了她此生最大的心愿。然而,无情的战火最终将一对未成眷属的有情人相继吞没。而心结难开的布里奥尼则花费了她毕生的经历将这场致命误会写成情真意切的小说,期待有朝一日能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一对有情人清白。
  二、接受美学:伊瑟尔
  而兴起于60年代的德国接受美学在现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占有独特的低位。它对主导西方文论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形式主义文评进行了最为有力的攻击,并最终结束了形式主义的使命,开当今“读者时代”之先河。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美学承上启下,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他和姚斯在60年代末同时对统治德国文学研究和大学课堂的形式主义文本研究发起批判,由于他主修的是英美文学,使他得以把自己主要的学术著作很快在美国出版,并一直活跃在美国的理论界,所以学术影响比姚斯更大。本文将用伊瑟尔的阅读理论来评析文本。伊瑟尔现象学阅读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文学阅读中的主要因素一一做了现象学阐释,建构了一套最为完整的现象学阅读理论体系。在对阅读过程进行现象学探讨之前,伊瑟尔必须对阅读过程的基本因素文本与读者进行现象学阐述,因此首先便有了伊瑟尔的现象学文本理论。
  (一)召唤结构
  伊瑟尔的文本观则集中体现在下面这段话中:
  ……文学作品有两极,我们不妨称作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指的是作家创作的文本,审美极指的是读者对前者的实现。依据这种两极观,文学作品本身明显地既不可以等同于文本也不可以等同于它的实现,而是居于两者之间。它必定以虚在为特征,因为它即不能化约成文本现实,也不能等同于读者的主观活动,正是这种虚在性才使文本具备了能动性。由此可见,作为艺术极的文本是作家创作的结果,作为审美极的文本是读者阅读的结果,两者都是终极产品,不具备继续进行主客体意向性活动的可能性,也说明不了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不可或缺性。伊瑟尔的“文学作品”则是文本―读者互动的产物,是文本意义产生的过程。为了表现文本的开放性,伊瑟尔对文本进行了现象学透视,从中发现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个结构由两部分构成:文本的“内容存储”和“策略”。内容存储指文本取自于现实社会的文化现象,尤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这些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被文本接纳,不是要表现其合法性,恰恰相反,是要对这种合法性提出质疑,“召唤”读者对此予以否定。
  在文本中,当时的英国是保守而封建的,社会中其实有着很严格的阶层分别的。而布里奥妮的表姐罗拉被强奸这件事情,对于当时的英国社会,这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是对封建的英国制度和社会道德的违背。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大家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布里奥妮的妈妈相信布里奥妮说的话,认为就是罗比强奸了罗拉。泰利斯女士心里认为,罗比是他们家仆人的儿子,他的社会阶层如此的低下。并且,她也完全不能赞同罗比和西西莉亚之间的感情,对于她而言,罗比根本就不是她这个世界的。西西莉亚却认为是老仆人的儿子干的,她心里也一直就是这么断定的。这些都说明了当时的资产阶级对于工人阶级的偏见,认为他们就低人一等,并且会做出肮脏龌龊的事情。这不符合我们的社会的文化现象及道德标准。
  而文本策略指的则是作品对其内容存储进行艺术加工,即安排文本视角,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但伊瑟尔的形式与内容联系紧密,而且形式的存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在读者身上产生效果。整部作品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主要以布里奥妮的视角来叙事事件的,而第二部分是由罗比来叙述的。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叙述视角在乡村宅第的几个主要人物之间交替,既有少年时期的布里奥妮、青春期的罗比、西西莉亚,也有成年人塔利斯太太。但在这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从布里奥妮的所见、所为、所说去观察这个世界,看到了儿童眼中所谓的爱情,也进一步看出了少年朦胧的爱意与基督,以及潜意识里产生的复仇情绪。第三部分是以老年的布里奥妮的视角叙述的,讲述她为了弥补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耗尽其一生的时间来自我救赎。第二部分是从罗比的视角来讲述二战时期的战况和人民的疾苦等等。
  (二)隐含的读者
  为了使文本的召唤结构能对读者真正起作用,伊瑟尔需要再对读者进行现象学透视,其结果便是他精心建造的现象学读者结构,即著名的“隐含的读者”。伊瑟尔本人对这个现象学读者并没有做过多少解释,下面这段话也许是他最完整的定义:
  如果我们要文学作品产生效果并引起反应,就必须允许读者的存在,同时又不以任何方式事先决定他的性格和历史境况。由于缺少恰当的词汇,我们不妨把他称作隐含的读者。他预含使文学作品产生效果所必须的一切情感,这些情感不是由外部客观现实所造成,而是由文学所设置。因此隐含的读者观深深植根于文本结构之中,它表明一种构造,不可等同于实际读者。伊瑟尔的“文学作品”和他的“隐含的读者”逗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不定性原则。文本的召唤结构之所以能保证读者的介入,依赖的就是“内容存储”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文化传统进行质疑而造成不定状态;文本策略则通过对文本视角的安排强化这种不定状态,使之充盈于文本阅读的全过程。同样,隐含的读者中文本结构的生成也由不定因素促成,并激发起结构化行为。由此可见,文本结构的召唤强度和结构化行为的活跃强度完全依赖于不定状态的存在及其在文本中的安排。
  这种不确定性,或者说是“空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里奥妮对于罗比与西西莉亚之间的感情的态度变化。1、站在窗外的布里奥妮,还太无知懵懂,还不懂得爱,所以当布里奥妮在楼上注意到窗外嗡嗡作响的蜂,意外惊见姐姐西西莉亚在水池边对着管家的儿子罗比脱去外衣,再回神之间姐姐自池水而出,湿淋淋的衬衣贴身透明宛若她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时,她认为这两个青年做出的是放荡之举。这种景象在一个早熟敏感而又深沉的13岁少女眼中便具有了一番迥然不同的意味。2、当她看到遗落在地毯上的姐姐的发卡时,她循着灯光来到书房,发现罗比和姐姐扭结在一起,在她的眼中,姐姐双臂被按在书柜上的景象犹如耶稣被痛苦地钉在十字架上,扭曲可怖,痛苦万状。本来两厢情愿的事情,在她眼里姐姐西西莉亚成了受害者,然后她联想起喷水池边的一幕、情色信的一幕,所以在她眼中,姐姐是被侵犯了,这更加重了她对罗比“性虐狂”的判断。这两个场景充分说明了布里奥妮的态度变化以及这种想法对后来她姐姐与罗比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悲剧埋下了隐患。二是不同的人眼中的对于罗拉被强奸这件事的施暴者。在布里奥妮和塔利斯太太看来,罗比就是那个施暴者。而对于西西莉亚来看,那个老仆人的儿子才是强暴罗拉的人。但是在最后,故事的真相却出人意料,这个强暴罗拉的“施暴者”直到小说的结尾才显露出来。对于读者而言,在他们的阅读过程中,这个“施暴者”一直是个“空白”。空白的作用不仅是召唤读者介入文本,引发阅读行为,而且还为读者提供阅读的控制机制,因为读者的阅读活动始终追随空白的引导,从而保证了阅读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通过伊瑟尔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理论,结合文本,本文突出了读者的低位,并且揭示了读者如何在其阅读过程中作用的,以及布里奥妮思想的转变和她不懈地自我救赎。在此基础上,它启示我们在面对无法避免的悲剧时应当勇敢和以平常心态去面对,并且做出努力去弥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和平静。
  
  
  
  参考文献:
  [1]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2]Iser, Wolfgang.Implied Reader: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M].Baltimore&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78.
  [3]Ian McEwan.Atonement.Anchor Press,2003
  [4](英)伊恩麦克尤恩著,郭国良译:《赎罪》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小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金元浦:《接受反映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9](美)马格廖拉著,周宁译:《现象学与文学》沈阳:春等文艺出版社,1988
  [10]黄怡怡.简论读者接受与作家创作.[M ]外国文学研究

标签:赎罪 美学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