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我与春天的对话 [对话春天]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春天,是旧年与新岁的交流。两个年度的碰撞,对话出了一场春回。    当春发的勃勃生机对话着冬藏的冷寂萧瑟,人们也忍不住要以各种方式,对话生命的春天。    身心交流
   绿色在春风中苏醒,鸟鸣在春晖中苏醒,人们蜗居于寒冬的身心也在春天里苏醒。于是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就成为古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古人最愿意亲近解冻后温暖的河水,在沐浴中荡涤污垢、驱虫消灾,全面唤醒蛰伏了一冬的身心,以健康振奋的状态迎接春暖。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曾问起学生们的志向,曾皙说出的场景唯独令他神往。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穿起春装,与成年朋友和少年儿郎一起到沂水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归来――孔子感叹道:这也是我的向往啊!
   这样的追求,与儒家一贯提倡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沉重并不矛盾。沐浴时,是真正将身心完全投入给了春天,融入了天地之道。在新一年的萌发时段,用天地间的洗礼涤荡身心,像是禅宗说的“时时勤拂拭”,掸去心里尘埋的阴暗。这种洗礼,也类似于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自身的清理,理至身正心诚,而后才可任重道远的启程。
   河水川流代表着春天的走来,身与心在清清的水中实现了融融的交流,春的向新、向美、向生力量,都经由身体淌入了人的心内。当告别了水岸,行走在春天里时,一段新的生命风貌,已是徐徐打开。
   社会交流
   神清气爽后,一个自我身心完备的人更乐于在春华中走向人群,走向社会。于是,众多的文人雅集活动都乐陶陶地开放在春天里。
   春江水暖,这种友人间的社会交流也舍不得离开水的环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雅集,要算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九年,在兰亭清溪旁的游春活动。那一次的参与者,有王羲之、谢安等42人,他们沿溪水两岸席地而坐,游戏着三月里的古老习俗――曲水流觞。酒觞被放置溪中,顺着弯曲的水流徐徐而下,如果恰巧停在了某人的面前,那人就要饮酒赋诗。永和九年的这次集会,就在春浓酒酣的水岸边诞生了一部诗集,王羲之还乘兴落笔,为这部诗集挥洒出了一篇序文,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兰亭集序》。
   灿烂春光促发了社会群体间文思和酒意的交流,交流出的作品,为我们后世人留住了那一年的惠风和畅,那一季的茂林修竹,那一日的天朗气清,和那一群人游目骋怀之下,书写在春天里的生命诗情。
   情感交流
   友人相知,是一种肝胆相照、意气风发的交流。而在旖旎春色里,随着长长柳丝攀扯着思绪、灼灼花颜亮丽着娇羞,心灵的深情诉说也往往在此时草长莺飞,灵魂需要一段刻骨的交流,来开启情感的春天。
   《牡丹亭》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杜丽娘就是在她十六岁那一年的春天,于摇漾春如线的光景里觉醒了青春的需要,是潜意识的渴盼,转化为一段春梦,而后引来她与柳梦梅缘定三生的纠缠。
   《西厢记》中美丽勇敢的崔莺莺,她的春心萌动也适逢暮春:“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春天道,好烦恼人也呵!”古代文人多伤春悲秋,所谓伤春,正是一种闲愁无处排遣的闷闷不乐。也就是伴随春发时节,内心升起的一种情感需求。春天,是适于爱情生发的季节。
   爱情是一种毕生渴盼的交流,而春日的温煦柔化人心,所以这时候大大增加了寻找到诉求对象的几率。《诗经》里说:“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就在青草染绿大地的春光普照下,一个人怀着露水般清澈真诚的心施施然而来,就此惊艳了另一个人的生命。
   自然交流
   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节,既是农历的节气,也是生活的节日。清明时节,人们祭祖扫墓、怀思追远,但也种瓜点豆、踏青游春,一方面是逝去的悼念与沉重,一方面又是新生的活力与憧憬。这两种极为对立的情绪在清明时分被艺术地交融在一起,不但不矛盾,反而交织成生命在一年里最为有力的起点。
   其实,无论是追思故人,还是解放新生,都是在这个天清气朗、四野明净的季节里,与大自然全方位的相融。追忆先人的奉献,是提醒我们的感恩;看到生命的终点,是唤起我们的珍惜;游赏自然的山石,是舒展我们的活力;投入农物的耕种,是播撒我们的希望。动用自己的四肢,走到崇山峻岭中,走到田耕农园中,走到料峭春寒中,走到鸟语花香中……是走到了交替观复、天人合一中。
   春天以天清地朗的美丽诱惑,提供给人一年一次的良好契机,让人们得以在这个时节放下苦寒时的寂寥、放下炙热时的繁忙、放下秋落时的焦虑,用天然的生命力,实行人与大自然的充分交流。

标签:对话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