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倡导绿色GDP 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国家平台吗?

时间:2019-03-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进行绿色GDP核算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重视其增长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绿色GDP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并力求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而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是关键。如今,绿色GDP核算正在并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一、倡导绿色GDP
  
  1.GDP的局限性
  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GDP?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正因如此,在中国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着一个很大误区,就是把GDP当成了惟一追求的目标。从历史上看,并不是GDP增长越高越是好事。例如,秦始皇时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GDP增长最高的时期。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修造了一系列巨大的建筑工程,其动员程度是全国性的,造陵寝、修阿房宫、修长城。这种GDP的高增长对老百姓没有一点好处,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大泽乡农民起义,秦王朝灭亡。
  从现实上看,GDP指标也有缺陷,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如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现在的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它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在国民财富之中。在他看来,现在的GDP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的退化,并且只记录了看得见、可以价格化的劳务,对其他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劳务则视而不见。他认为,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份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的。资料显示,1985年~2000年的15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即自然部份的虚数和人文部份的虚数后,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中国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中国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2.什么是绿色GDP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因此,我们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待现有的GDP核算制度,摆正GDP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又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片面、刻意追求,反对“惟GDP论”,但又不能否定GDP增长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从现实看,解决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也必须使GDP增长保持适当的速度;从长远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绿色GDP与其说它是一种新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新态度,一种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态度,一种对人类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反思。
  
  二、发展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去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开放型的单向物质流动模式,其特征是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即在这种经济中,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是高强度的,而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且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三低一高”。即在这种经济中,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减量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量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从生态角度解决产品自身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比如尽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尽量使用修复、翻新后的产品,提高产品及零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各种资源投入;再循环是指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重新变为资源,进行全面循环利用。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第一、资源短缺。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城市,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从资源消耗看,我国能源工业的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从能源利用上看,我国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除能源外,其他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化工部曾对200个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每年投入的原料,只有三分之一转化为产品。从1952年~1987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能源消耗却增长了14.9倍,有色金属消耗量增长了23倍,铁矿石消耗量增长了24倍。从资源再生角度看,比如水资源,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另外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想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同时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想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
  第三、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全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26条,重度污染的有11条,中度污染的有28条,流经城市河段80%被污染,严重制约了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大气环境严重污染。全国500多座城市的大气环境,几乎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标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遭到酸雨的危害。三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不力。工业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三、倡导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一、转变发展观念。一些地方一面抱怨“经济没搞好”,一面仍在指望通过无限度地“开发”资源来提升经济总量,原因就在于发展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湖南的永兴县虽说有金银冶炼的“祖传”技术,但300多年来不仅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还造成资源浪费和严重污染。这几年县里循环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就是彻底转变了经济增长观念,把握住了废物利用、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些关键环节。
  第二、根本扭转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要将环保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环保的投入力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纳入各级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体系,以确保绿色GDP能发挥正常作用。
  第三、加强政府引导机制。要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创新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赢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环节有利可图,从而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如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此后虽不断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一直围绕三点:一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三是鼓励节能。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纳入基础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内容,树立绿色价值观,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
  第五、循环经济推行的关键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在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上,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开发废弃物再利用装备,通过引进技术和扶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发研究,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第六、制订详尽的政策、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经验,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之路 倡导 发展循环经济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