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初中洋务运动说课稿

时间:2017-04-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洋务运动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初中洋务运动说课稿)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3)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篇二: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洋务运动》,这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构思。我说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七大部分: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新课讲授、板书设计、当堂训练、课堂小结。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与”求富”的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领域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全面

把握洋务运动的能力。

B、了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在洋务运动中的活动,培养学生

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C、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初步树

立”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概括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结果来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教给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活动,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积极作用应充分肯定,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洋务运动,并能在新的时代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3、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和评价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示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创设情景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等学习方法,从教材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历史作用。

四、讲授新课

在导入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看第二单元目录,本单元的课题是《近代化的起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近代化”,然后指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分为三个部分: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的评价。为了有效地学习这三个部分,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1)洋务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主要目的是什么?

(2)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洋务运动有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其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6)如何全面评价洋务运动?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洋务运动,既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也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局面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 张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建立海军;培养人才

结果:在甲午战争中宣告失败

历史功绩: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洋务运动概况

六、当堂训练 通过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环节。师生根据整课的板

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要以开放的态度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评价 历史局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篇三: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讲述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一些有识之士为抵御外来危机而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该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的作用:本课与本单元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学习好本课有利学生提高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统治。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而且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第一步的重要地位。

三、说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储备,具备基础的分析能力,老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训练,且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因势利导,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教学方法:1.提问法2. 自主探究法 3.讨论法4.图示法

五、说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为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能在与学过的知识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采用复习旧课、引出洋务运动背景,进而导入新课。

2、新课的学习。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出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物照片,加深学生对洋务派代表人物的认识。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的基本主张、目的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内容。

抓住洋务运动前后”自强、求富”两个不同的口号,引导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时期创办的企业性质不同。

(3)洋务运动的失败。

1.明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2.洋务运动的评价,用多媒体补充几段材料,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方面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

(4)巩固知识,强化认识。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5)说板书,板书的设计要体现知识的归纳与联系,故设计如下

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的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自强):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军用工业)

后期(求富):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民用工业)

洋务派代表人物:奕䜣(中央)、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 洋务运动的评价

结果:失败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课堂作业,能力提升。课本配套习题使学生能巩固新知。

农车九年制学校:张镇山

2016年9月16号

标签:洋务运动 初中 说课稿 初中洋务运动教案 第6课洋务运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