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不存在的世界_世界让诗人不得不存在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偶然看到自己的一首旧作,发表在九十年代的一本文学杂志里,是它的题目引起我注意――“世界要诗人干什么”。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在一条上坡的路上/踩着沉重的踏板……我脚上不懈的努力/用一句问话做动力/世界要诗人干――什――么……”时间已过去十几年了,“世界要诗人干什么”的确是我时不时就会想一想的问题。写诗是我一生所为的事,所以得有依据,不能盲目。
  经过多年的生活和个人诗歌实践。这个依据逐渐明确起来。首先应感激与我息息相关的周遭的现实世界――比如那一声鸟叫,真的就像在叫我,有什么要告诉似的;那蝴蝶是要飞给我看的;还有那突然的一阵风,怎么就如此疼痛地穿进割进五脏六腑:那海就是一定要在我面前把白浪无止境地翻卷上来:那一片又一片的工地,无法回避的劳苦、隐忍,不能轻一点的声音、不能慢一点的动作,多粗的钢筋都要折弯,钉子一定要扎到规定的深处……一首一首的诗,通过最初的发现――探求互动――立体呈现,定格了一个个蕴涵和联系颇为宽广的瞬间情境。也使我感觉到作为一个诗人的意义,也可以说诗人因自身的特质,使自己的创作有着实际的作用,不是无病呻吟,假情假意的抒发。
  世界博大无限,人们紧张繁忙地生活和工作,很多东西都被忽略或粗心地对待着,由此缺少了对生存更全面合理的认知,比如,在城市和乡村关系上,常常习惯性或简单化地把两者对立起来,其实自然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即使在拥挤的楼房间/也有鸟儿飞临仪有的树上鸣叫”,是我们没有去领受它美好的恩惠。这是无可挽救的浪费和遗憾。大地上的一切都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隔开的,在人与自然之间自有其深远密切、鲜活又神秘的交流方式。
  诗人得把那些跨越得比较远或掩埋比较深的、幽微不易觉察、一闪即逝、最新鲜的妙境展现出来。而只要诗人有心有意,似也无需辛苦地寻找,会自发地互相感应、吸引,像火苗一样亮进生命里来。我常常会自言自语地说,谢谢!谢谢先赏赐于我!这种感动同时激发了语言的觉醒和表达要求,因此我觉得语言也几乎是它们给的,没有它们就没有如此的语言。是它们调动了我身心的全部,千路万径一起响应,一个个涌动的小盒子在打开,促使我把它们整体――像一座屋宇般捧移出来。我的每一首诗都不是没来由的,所以每一首都珍贵,不能丢掉。
  世界大福大贵又苦难无边。因此,一个诗人所经历的一切――受冻、挨饿、生病、挫折、爱、痛苦、委屈、隐忍都是必须的,因为世界也是这样子,只是它严重无数倍,涵盖一切的生物的命运。如果世界是个巨大的痛,写诗的人也应该是一个痛,只有痛才能体会痛、揭示痛,那毋须加一粒盐就会痛死过去的伤口,不要因重重叠叠而遮蔽麻木。可是啊,世界更是有无限丰沛的爱!以最根本的各种方式一样不少地呵护着、养育着每个人,不然你一天也活不下去,那诗人又怎能不是一个爱,只有爱才能感受爱,获得爱,说出爱,保护爱,生发更多的爱。
  一个负重沉沉的球体,还牵连着它在宇宙里的地位和关系。它除了自身的繁衍、创造、矛盾和倾轧,还有来自无法预知的外围空间里的恩泽和伤损。它强大却又渺如弱卵,难以自主地掌控命运,它为此又要付出多少力量去修正和平衡。住在屋子里的人,永远无法像山岳、海洋、溪流、石头、树、尘埃那样,浑然于万象中,也无法像飞鸟、虫鱼、走兽那样以身相识,它们的感知是全息的。而作为诗人则只能更自觉地静心修为,使心灵更宽大明晰,增强客观探求的能力。使自己的诗歌有更多直接的声音,不可替代的第一感觉,像喜鹊的叫声般天然和有穿透力。让人们能领会感动。如果每个人都能珍视自己在这样的世界上做一个人的机会和意义,一切会好得多。
  是世界使诗人不得不存在。但诗人的表达永远意犹未尽,因为世界永远意犹未尽。

标签:诗人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