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导学案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1、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学案 (人民版必修1)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学案

学习指南: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2.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演变过程中呈现的基本规律。

问题设计:1.列举汉到元为强化君主专制采取的政治制度。说明皇帝加强了什么方面的权力?

汉: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刺史制和察举制;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州、郡、县制。 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地方实行道、州、县制;

宋朝:为了分散宰相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地方实行路、州、县制;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和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综上说述,皇帝分化了相权,削弱了地方权力,强化了监察权和选拔人才的权力。

1.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等同于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宰相 D.刺史

2.西汉时期,负责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郡守 B.太尉 C.刺史 D.县令

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4.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行省 D.宣政院

5.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 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 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6.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

B.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7.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尚书台

(二) 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⑴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⑵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⑶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⑷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一) 选择题

1. C 2.C 3.D 4.C 5.D 6.C 7.B

(二)材料选择题

8.⑴.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身。

⑵.皇帝决断和宰相等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

⑶.中央政治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

⑷.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而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看待,因此得出不同结论。

课堂学习

合作释疑:1.简述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总体特征及表现。

(1)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表现: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被不断分割。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③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促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④封建政治制度逐渐完善,封建法网日趋严密.

2.结合史实说明科举制的作用:

解答一: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否定特权制度,这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其次,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

第三,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了根据人的教育程度来分配社会地位的知识优先的准则,可以说是一

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是一种先进的精英治国理念,也是1000余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

第四,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十年寒窗”依然是激励现代人发奋读(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导学案)书的至理名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永远是偏远山区孩子惟一的梦想。

第五,科举对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的梦想, “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

第六,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科举制度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

首先,科举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士子们志在功名利禄,非为探讨学理,读经、考试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皆成了下策。因而所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

其次,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

最后,科举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现代中国仍然是官本位社会,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

时至今日,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我们正在逐渐地吸取并加以效法。但是,它遗留的消极阴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考试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注重知识的扩展与融合,改善教育理念,提倡终极人文关怀。

解答二:(1)积极: ①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行政效率。③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④严格的考试保证了一定的公平公正。

(2)消极: ①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②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弊端

(一)特点:(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对层次、多渠道管理;(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考核;

(二)弊端:(1)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2)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4.整体把握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发展

(1)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分别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2)两个“趋势”:一是从汉至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三个“创新”:从汉至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都有重要影响。

史论共识

从汉到元,中国官僚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的演变,都紧紧围绕着服务于皇权需要、维护皇权至高无上这一核心。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机构。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机构都与削弱相权有关,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可知A项正确。

2.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答案 B

解析 A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B项反映的是科举制;C项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反映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世袭制;D项反映的是察举制。故选B。

3.“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答案 B

解析 从“防范”“制约”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法宝”的核心是通过各个部门、官员之间的相互牵制来防患于未然,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B项。A项是唐朝实行的;C、D两项是“法宝”的具体体现。

4.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 )

A.谏诤权 B.弹劾权

C.司法权 D.审计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四个选项所述的权力,古代监察机构都拥有,最符合题意的是弹劾权。弹劾权指弹劾群僚结党营私、贪污渎职等非法行为的权力。本题易错选A。谏诤权指凡遇朝廷决策,谏官有权听闻政事,并对政策得失发表意见。

5.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审题突破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为选官不能只重才学,还要注重品行,否则会导致官员日后滥用职权,危害百姓,故D项说法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6.2012年5月,学者马未都在其《中央集权与牵制管理》一文中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行机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一些主张片断:

片断一 谈到秦始皇

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

片断二 谈到唐太宗

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片断三 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

“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必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四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3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

请回答:

(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的?

(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

(3)结合片断三,说一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 (1)贡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

理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失误决策,有利于皇权专制。

(2)制度变化:①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②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作用: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四:“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依据材料评价科举制。

A.积极性: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了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通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篇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里,首先要明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从汉至元的历史时空中去筛选史实说明这一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最大特点。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做好铺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剖析秦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运用图示、引文等材料,比较古代政治发展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制表及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教学方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法导入,熟悉学生,又同为咸阳人,引入秦始皇及皇帝制度,进而导入本课题。

教学

(一)法令出一

1.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便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政体 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2)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3)秦朝以后,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史料链接: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二)君权与相权

1.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废除。

史料链接: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行省制度的设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1、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

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

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四)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古代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设置,在秦代已经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在中央和地方(郡),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汉代创刺史制度,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古代监察体制的局限

(五)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2.察举制的演变和实质

(1)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6年之后,再次下诏策试贤良,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

(2)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员,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3)察举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3、科举制及其实质

(1)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2)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

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4)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1)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3)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5)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小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过程。这一制度一方面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

篇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学设计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前期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第一专题的第三课。从宏观上看,本课

处于本专题的中间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地位和作用。上好了本课,不仅是对前面诸课的总结,也为下面课程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思路。从微观上看,本课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条目也很多,从内容上看,本课可以分为“法令出一”“君权与相权”“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以及“行省的设置”等四目相互关联的内容。课表要求为:知道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理解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过程。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特点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并且本课的主要内容“君主专制政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所闻,学生并不陌生;而且,从教育心理学上看,高一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再者,我们学校是浙江省一所典型的示范性高中,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基础知识尤其扎实。但是,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在教学过程当中,时刻把握上课的难度与节奏,适当扩充课堂的历史知识容量,为学生打底,活化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学史、识史、用史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及主要弊端;

② 概述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演变;

③ 阐明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大致过程。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肯定积极因素的同时,

应该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消极一面;

② 深刻理解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对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重

要,从而关注当今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 加深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

感和热爱之情,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取其精华的同时,

去其糟粕。

关注引文、图示等历史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研读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初步学会在分析、比较、概括中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正确客观评价,学会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创设、亲身体验的模式,配以叙述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表格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四、教学用具

①电脑平台、投影及音响设备;

②有关“嬴政统一天下”的视频资料片段,本课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及认知发展水平水平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自由选取一个方面,试着探讨“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原因,重点

关注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初步尝试。

②引导学生课前熟悉课文内容,重点关注课文中的图示和引文等历史材料。

导入部分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有关“嬴政统一天下”的视频资料片段约两三分钟,并在适当时候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秦王嬴政能够在短短10年间就一统天下呢?”(有关“嬴政统一天下的原因”,由于课前探究时学生已经分小组讨论过,相信应该不能回答,万一碰见学生卡壳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结合多媒体视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在疑问中导入新课。

展开部分

[板书]:“法令出一”

[承接设疑]:承接上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且李斯曾经说过:‘(皇帝)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那么请同学在看书的基础上,试着分析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主要的弊端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关于皇帝制度的特征这一块知识点,教材已经交代的比较详细,且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的设疑引导下,学生自主地从书中找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弊端,既节省了时间,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知识落实]: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 皇位世袭 ②皇权至上 ③高度集权 ④家天下——人治色彩浓厚

皇帝制度的主要弊端:皇帝的随意性和独断性往往影响到政治决策,有可能导致腐败。 在皇帝制度下,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重点深入

[板书]:“发展和演变(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

[合作探究,图示梳理]:教师在向学生简单介绍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涉及到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等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其中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在看书的基础上讨论以下,并试着用示意图的方法概括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根据课前已经分好的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每一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做补充和评价,最后教师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例作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此处教师应该适当控制学生讨论时间,大致以8-10分钟为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加入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设计意图]:关于本课的教学难点——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过程,教

材交代的虽然计较详细,但略显繁杂,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理解这个问题,通过让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生合作讨论,集思广益,交换不同的意见,并结合生生探究、师生探究的方式,达到一人讲,多人评,最后教师归纳的教学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知识落实]: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地位仕人为相建立中朝制度 君权与相权唐代三省六部制

发展演变:宋代设置“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结果: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发展演变:御史大夫御史台察院(逐步完善)

监察制度

评价:实际效能非常有限

演进与强化 发展演变: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选官制度

结果: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趋势: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重点:元代行省的设置(内容、意义)

中央与地方

作用:行省制的创设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落实难点

[板书]:“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的影响”

[引导复习,叙述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刚刚所学过的有关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去强化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重点向学生讲解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设计意图]:打破教学常规,先复习,再落实难点,先引导学生复习刚刚所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点,以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叙述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落实本课的难点。

[知识落实]: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的影响

① 君主专制政体自秦建立后不断强化,不断加强监察制度、改进选官制度及加强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与国家统一,政局稳固和社会安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 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强化使得皇帝的随意性和独断性更加突出,封建王权对人民的

控制和奴役不断加强,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延伸

[创设情境,角色代入]:假设你是一名唐代的寒门知识分子,你对当时新出现的科举制度是欢迎还是不欢迎呢?

[设计意图]:有关科举制的意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本节课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创设情境,通过角色代入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隋唐科举制创立的相关史实,从活生生的史实中认识并深刻理解到当时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

[知识落实]: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①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② 较高文化素质人才通过科举制得以参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官场的局面,提高了庶族仕人的地位。

[板书]:“行省制度”

[趣味活动]:向学生展示一幅元代的空白地图,引导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完成以下趣味活动

“巧填地图”:请同学们将元代相应的行省名称,如将“江浙行省”填到元代的空白地图中相应的正确位置,并重点标明哪些是当时不属于行省区划的范围,即元代“腹里”和“宣政院”的管辖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通过趣味活动的形式,经过学生的分析、对比和判断,从亲身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元代行省制设置的相关史实。

收束部分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主要的一些政治制度及其特点,重点从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关注了秦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发展的过程,并分析和讨论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认识到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即明清时代,我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又会有怎样的发展的变化,从而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下节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设计意图]:结束语的设计,主要帮助学生回顾了本节上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设疑悬疑,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的愿望,并激发对新课的期待,在新的疑问中结束本课。

标签:君主专制 政体 演进 君主政体 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