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思维断裂_思维的断裂带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之所以给自己的文章冠名《思维的断裂带》,不是没有理由。   承袭庄子遗风,我喜欢风马牛不相及。   众所周知,苏洵和苏辙父子都写过一篇名为《六国论》的策论。对六国灭亡评头论足。可惜得很,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实在良莠不齐优劣昭彰,像极了儿子苏辙在打老爹苏老泉的耳光。啪啪作响。这声音穿透了华夏近一千年的苦难史,至今仍不绝于耳,清脆依旧。
  苏洵。我对他没啥印象。要是真得找点印象出来,好像就只有,他给老婆写的祭文缠绵悱恻肝肠寸断。再有就是,他是我偶像苏东坡的老太爷,我给苏氏兄弟供香的时候自然让他占个便宜。其它的,挖空心思也想不出许多。上学期学了他老人家的《六国论》,对他的印象由漠视转而到了鄙视。我想,这个定义应该不太夸张。我虽不济,没有什么识人的慧眼,但干才滑吏,巨擘鼠辈,泰斗竖子之类,我想我还分得开。
  可以毫不避讳,苏老泉的文章让我看来总带有一种“意气为文”的成分。就像他写的《六国论》,虽然是借古讽今之作,但也不能颠倒是非黑白吧。“当使六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破灭的原因当真只这么简单吗?韩魏楚不割地赂秦,在没有其他三国援兵的情况下。难道等着“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的强秦来把他们一个个囫囵吃掉吗?至于燕赵,难道太子丹不派荆轲刺秦王,燕国就能永享国祚,与秦无事吗?难道赵国死一个李牧,秦将白起就突然人品爆发攻无不克,使“邯郸为郡”了吗?苏老泉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不感觉好笑吗?
  “少年意气”并不让人嫌恶,但苏老泉这样的“老年意气”却让人觉得有失长者的风范。至于长者应该有什么样的风范呢?苏洵真应该跟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好好学习!
  (说到长者风范我不能不想起余秋雨先生的《长者》一文。那个时代的文人,在遭受了诡谲命运恶意的袭扰后竟能始终保持一份心中的大宁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的风度。大哉,张可老师,王元化先生!)
  史学界有这样一句话:春秋无义战。
  关于这类的文章真可谓是过江之鲫。其数量的庞大程度让我在惊叹的同时不得不退避三舍。我是一无名小卒,再不敢在相关领域作甚专著了。但是,今天在看一些史学著作时,发现了一些东西,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读一下,何为“春秋无义战”。
  高二课本里节选了屈原的《离骚》。老夫子一开篇就炫耀开了家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
  他说他是高阳帝的子孙。高阳帝是谁呢?就是黄帝的孙子颛项。
  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楚国贵族。那也就是说,楚国一脉是颛顼的后代。这就有点说头了。《史记》中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颛顼帝一脉的一个支系。也就是说,秦人和楚人追本溯源,祖宗是一样的。他们是兄弟邦的关系。
  可惜啊,惋惜啊。秦国和楚国在大国之争中向来不怎么和睦。虽然是晋国死死扼住秦人东顾之路,虽然楚国离秦国很远,根本不必惧惮秦国的淫威,但是谁又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个能与之争锋的大患呢?……不管两国的统治者是怎么考虑,秦楚之争从未断绝。无论是小的武装冲突还是大型的会战,秦楚拉锯式的玩了近三百年。并且还有些乐此不疲的感觉。
  这就是传说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吧。不过估计他们彼此也都不会承认敌酋与自己曾经同系一脉。
  今天上午才写到blog上,说我有很多书没读完,包括当时加进去的一本《美文》。其实,7月份的那期《美文》我差不多是看过的,只有少数内容未看,也因为专攻方向不对口,懒得再费思量。但是没想到我在博客上的随口一说竟一语成谶,中午的时候妈妈回来兴致冲冲地说:“你订的《美文》来了。”
  这个世界果真疯狂,我的所有举动都像是在为以后的人生埋伏笔似的。如果真是这样,我要天天亲亲monev,希望以后可以腰缠万贯。
  关于“谶语”一说,看似没道理,但真的很诡异。它让人除了对科学敬仰以外,也对鬼神之事,保留有些许小心翼翼的敬畏。
  张爱玲在17岁时曾经说过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而在她晚年的时候,因为躲避“虱子”而频繁搬家。据她说,“那是一种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东西。’,但除她之外,没有人能感觉到那些所谓“虱子”的存在。少年时代的一句话竟成了折磨她晚年生活的一句谶语。这让我有些害怕。
  (其实,我怀疑她是得了癔病。)
  风流才子秦少游曾经娶了一房偏室。侍妾叫边朝华。新婚之夜,他为她美丽的新娘写了一首诗,赞叹她如织女一般美貌,而自己此刻不像是在人间而是在天上。他也许没有注意到,织女与牛郎纵使相遇也终有别期。这首诗最后也成为了他二遣朝华的谶语。这让我脊背有些发凉。我本来就不怎么信任这个世间有所谓天长地久的真情。看了这段掌故,不禁也担心起自己的未来和前途。
  看来以后得慎言了。祸从口出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谶语存在。
  将谶语之妙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当然首推《红楼梦》。只可惜那些是虚构的。要不然肯定会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家族奇案”。至于红楼梦怎么谶,我不想说太多。只是有感于海棠和芙蓉的凋零。“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黛玉生前就为自己选好了埋骨的地点;而湘云也注定要只影漂泊,红颜老死他乡。
  
  花开无声
  向 翔
  
  那是一朵不起眼的花,无论她的色、香、容都是平淡的,但就在太阳温暖地照射的时候,她悄无声息地绽放了,而且开得很艳,开得那么精彩又耀眼。
  作为90后的女孩,我对爱的理解很肤浅,多是从报刊影视上看到的感人事例,或认为是炒作或认为是做秀或认为仅仅是表演,真正感心动情者甚少。我真正理解爱是从我的舞蹈老师开始的。
  我六岁学舞蹈,在训练班中,我的舞蹈功底不算优秀也不算差劲,以致10岁那年我就过了舞蹈八级考试。我记得很清楚,那年班上来了一个女生,说是仰慕我们舞蹈老师才转学来的。她叫雪,微胖,肤白,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因在北方的雪天出生,故名。她爱雪,她说喜欢雪的单纯灵动。
  其实,我不以为然。我之所以记得很清楚,倒是因为她的不灵动。训练时,雪经常出洋相,有时还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自然挨批评的次数也很多。雪真的没有多少舞蹈天分,很简单的动作,我们看上两三遍揣摩着就会了,而她却很久都不能完成。同学们都觉得她笨手笨脚,认为她学舞蹈是不可思议的事。雪像迷路的小孩,有些仓皇失措。
  我们的老师教学相当严格,颇有点像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做得很到位。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还经常纠正雪,但后来似乎不大关心了,老师的视线好像只会跃过她的头顶落到别人身上。
  那时的我,正是正义感很强的时候,我不喜欢如此严厉的老师,我为雪悲怆,雪笑起来很甜很灿烂,但我不愿看到她的笑脸,她越是笑我越觉得凄楚伤感,我甚至为雪抱打不平。学不好又不是她的错,谁都看得出来雪已经很努力了,做老师的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她呢?
  有一天,老师欣喜地告诉我们,说争取到了参加县上演出的机会。我们练到很晚才放学。我和其他同学都欢呼着跑下楼,不料外面却大雨滂沱,我才记起雨伞没有带走。当我返回时,突然听到老师在训练室里喊着“一、二、……”的声音。我心升疑窦,小心翼翼地从虚开的后门往教室里张望,哇!老师正手把手地在昏黄的灯光下教雪的动作呢。“不错,不错!”老师连连赞赏:“这段时间你进步很大,这次演出我把你安排在最前排,你好好努力吧!”原来老师并没有放弃雪啊!我惊讶不已,我为曾经的想法懊悔。我看得出来雪的动作还是那个老样,但现在看上去却是那么完美。不知何时,没带雨伞的十几个同学都回来了。我们不约而同地爆以雷鸣般的掌声,为雪!为老师!几周后,我们果然参加了那次演出,得了第一名。老师说雪的功劳最大,雪笑得依然灿烂,我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后来,我读初中升到了另一所学校,离开了那个训练班。雪还是那位老师教着,听说仍经常为雪开“小灶”,第二年雪就过了舞蹈八级,也参加了一些市县文艺调演。雪真的是灵动的呢,我始信然,并为她祝福。
  爱无声,花开无声。只要有阳光的照耀,万物就会生机盎然。雪的故事,改变了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标签:断裂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