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时间:2017-04-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新闻的基本知识,了解作者所写消息的背景。

2、把握作者的叙事角度,领会这样叙述的好处。

3、品味语言,找出震撼你心灵的细节,体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4、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2、了解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预习作业】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毛骨悚然和煦 废墟 不寒而栗 ....踉跄 祷告 呆滞 婆娑 ......噩梦 嬉笑 撰写处决 ....步履焚烧 雏菊 塞进 窒息 .....

2.解释词语

婆娑: 噩梦:

嬉笑: 撰写:

处决: 窒息:

祷告:

二、初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1、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个标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这是一篇消息,请快速划分出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导语(1 - )

(2)主体( - )

(3)结语( )

探究案

一、文本探究

1.人们依次参观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时有什么反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品读课文: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文学链接】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你在读文学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微的情节打动你的心,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仍然鲜明地镶嵌在你的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它分外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普利策新闻奖曾经这样评价《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请品读下列细节,谈一谈为什么打动了你。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

(3).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哪些感情?

3.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二、中心主旨

解析: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

作业案

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面对残忍,不忍再看。 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 字左右)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拓展阅读】

共同慰藉110万亡灵 世界永远记住奥斯威辛

新华社奥斯威辛(波兰)1月27日电(记者邵进)今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道长拜奥斯威辛,共同慰藉110万亡灵,表达后人六十年不衰的哀思、感悟世人六十年不变的希望。

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原址布热津卡空旷的原野上,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这里所有的一切。下午2时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集中营,拉响了汽笛。当年,火车就是这样拉着汽笛,沿着这条“死亡之路”把无数无辜的平民带到人间地狱。二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打开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的苏联红军战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集中营幸存者、许多国家青年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群众数千人在哀鸣的汽笛声中俯首默哀。

布热津卡集中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也是3个分营中面积最大的。这里的二号和三号焚尸炉臭名昭著,在1942年春夏建成以后,主营的焚尸炉逐渐停止使用,几十万人在布热津卡的焚尸炉被杀害。

一条笔直的铁路线穿过布热津卡二号营大门直通营区,二号和三号焚尸炉废墟赫然立于营区主路的两旁——纳粹德国为掩盖令人发指的罪行,在苏联红军解放前将他们炸毁。铁路的尽头是集中营死难者国际纪念碑,碑文用二十种文字纪念着为自由而遇害的人们。今天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前举行。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存在期间,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吉普赛人、被侵略国家的战俘、反希特勒的政治犯等,囚犯分别来自欧美、亚洲等30多个国家。集中营还关押过一名中国囚犯,编号是181292。

1940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10万多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

悼念的人们走在布热津卡营地残留的柏油路上。许多幸存者披挂着象征当年囚服的蓝白相间的三角巾。一名以色列青年悲痛而又语速缓慢地念起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和编号,营地上空的气氛在他低沉的嗓音中变得更加凝重。年轻人将写有警句的小木牌插在铁路路基上:“不知你是谁,如何来,又如何去。但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和今天的生活。”凄凉的语言让人平添无尽哀思。

人们点起白色的蜡烛,为亡灵祈祷的悲戚曲调在寒冬中响起,荧荧烛火沿着幽幽的铁路通向远方,打破了黑暗,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但愿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训能为人类永远接受。但愿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讲话成为永远的现实:“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25日,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维辛参加纪念活动。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如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后者进行沉痛检讨。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后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后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他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并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他指出,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当人们追忆奥斯维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引起邻国的抗议”。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于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另一个译本。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牧师。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铭文。1945年。

篇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含答案)

编号: 班级:小组: 姓名 编写人:景婷婷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一、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曾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成就),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见报。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3、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

(1)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二、基础自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和煦(xù) 枯萎(wěī) 废墟(xū) 雏菊(chú)呆滞(zhì) .....

扼住(è) 踉跄(liàng qiàng) 毛骨悚然(sǒng)不寒而栗(lì) .....

2、解释下面成语。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1)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2)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A、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B、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

C、时效性不强。这就是标题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

但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B )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

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篇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新闻的基本知识,了解作者所写消息的背景。

2、把握作者的叙事角度,领会这样叙述的好处。

3、品味语言,找出震撼你心灵的细节,体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4、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2、了解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预习作业】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毛骨悚然和煦废墟不寒而栗

踉跄祷告呆滞婆娑

噩梦嬉笑撰写处决

步履焚烧雏菊塞进窒息

2.解释词语

婆娑:噩梦:

嬉笑:撰写:

处决:窒息:

祷告:

二、初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1、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个标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这是一篇消息,请快速划分出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导语(1 - )

(2)主体( - )

(3)结语()

探究案

一、文本探究

1.人们依次参观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时有什么反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品读课文: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文学链接】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你在读文学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微的情节打动你的心,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仍然鲜明地镶嵌在你的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它分外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普利策新闻奖曾经这样评价《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请品读下列细节,谈一谈为什么打动了你。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

(3).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哪些感情?

3.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二、中心主旨

解析: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

作业案

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面对残忍,不忍再看。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 字左右)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拓展阅读】

共同慰藉110万亡灵世界永远记住奥斯威辛

新华社奥斯威辛(波兰)1月27日电(记者邵进)今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道长拜奥斯威辛,共同慰藉110万亡灵,表达后人六十年不衰的哀思、感悟世人六十年不变的希望。

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原址布热津卡空旷的原野上,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这里所有的一切。下午2时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集中营,拉响了汽笛。当年,火车就是这样拉着汽笛,沿着这条“死亡之路”把无数无辜的平民带到人间地狱。二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打开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的苏联红军战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集中营幸存者、许多国家青年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群众数千人在哀鸣的汽笛声中俯首默哀。

布热津卡集中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也是3个分营中面积最大的。这里的二号和三号焚尸炉臭名昭著,在1942年春夏建成以后,主营的焚尸炉逐渐停止使用,几十万人在布热津卡的焚尸炉被杀害。

一条笔直的铁路线穿过布热津卡二号营大门直通营区,二号和三号焚尸炉废墟赫然立于营区主路的两旁——纳粹德国为掩盖令人发指的罪行,在苏联红军解放前将他们炸毁。铁路的尽头是集中营死难者国际纪念碑,碑文用二十种文字纪念着为自由而遇害的人们。今天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前举行。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存在期间,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吉普赛人、被侵略国家的战俘、反希特勒的政治犯等,囚犯分别来自欧美、亚洲等30多个国家。集中营还关押过一名中国囚犯,编号是181292。

1940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10万多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

悼念的人们走在布热津卡营地残留的柏油路上。许多幸存者披挂着象征当年囚服的蓝白相间的三角巾。一名以色列青年悲痛而又语速缓慢地念起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和编号,营地上空的气氛在他低沉的嗓音中变得更加凝重。年轻人将写有警句的小木牌插在铁路路基上:“不知你是谁,如何来,又如何去。但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和今天的生活。”凄凉的语言让人平添无尽哀思。

人们点起白色的蜡烛,为亡灵祈祷的悲戚曲调在寒冬中响起,荧荧烛火沿着幽幽的铁路通向远方,打破了黑暗,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但愿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训能为人类永远接受。但愿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讲话成为永远的现实:“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25日,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维辛参加纪念活动。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

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如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后者进行沉痛检讨。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后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后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

蛮暴行”。他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并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他指出,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人们追忆奥斯维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引起邻国的抗议”。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于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标签:没有什么 学案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