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岳阳楼记导学案

时间:2017-04-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

设计人:杨惠珍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

2、增其旧制 增: 制: ..

3、前人之述备矣 备: .

4、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

5、连月不开开: .

6、则有去国怀乡 去:国: ..

7、沙鸥翔集集: .

8、而或长烟一空一: .

9、把酒临风 把: 临:..

10、不以己悲 以: .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归: ..

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4、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答案

1、 D

2、 略

3、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篇二: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

(一)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

岳阳楼记导学案

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二)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三)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官名。这里名词作动词,做.....的太守。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倒装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

一、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 增:扩展 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全 详尽

4、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 开:放晴

6、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国:国都 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 把:持,执 临:迎着,对着

10、不以. 己悲 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 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3、极 南极潇湘 直到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4、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六、翻译句子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每课一练

一、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 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 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衔远山??气象万千

(6)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7)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

(8)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9)文中与“以物喜”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去国还乡??感极而悲者矣”

(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以上两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在朝廷做官,“退”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1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骚人”指:诗人 ,它出自战国时期 屈原写的《离骚》。

(14)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 的期望之情。

(15)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

百废俱兴。

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C

二、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比较阅读:(24)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绕白,外与天际,回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翻译: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王西山,始指异之:感到惊异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从前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并从学过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出一个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写在下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是:这。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句子:

3、阅读选文,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悟?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之右志存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有所作为。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甚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只有躬身实践,善于探索发现,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篇三:《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

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著

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降职,远调 .

2、增其旧制增:扩展 制:规模 ..

3、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全 详尽 .

4、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

5、连月不开 开:放晴.

6、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国:国都 京城 ..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

9、把酒临风 把:持,执 临:迎着,对着 ..

10、不以己悲 以:因为 .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

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 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3、极南极潇湘 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六、翻译句子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

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

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

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

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气象万千。

(6)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

唐贤今人诗赋 。

(7)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

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

(8)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

原因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9)文中与“以物喜”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去国还乡……感极而悲者矣”

(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

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以上两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

在朝廷做官,“退”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1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骚人”指:诗人 ,它出

自战国时期 屈原写的《离骚》。

(14) 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

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 的期望之情。

(15) 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C.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8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1)山岳潜形 潜:——(2)薄暮冥冥 薄:—— ..

(3)把酒临风 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标签:学案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导学案对偶句 范仲淹岳阳楼记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