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大学排名 > 正文

父亲的来信阅读答案_父亲的来信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我收到过无数封或长或短、或远或近的信件。写信者有同学、战友,也有冒昧相求的陌生人;有所属单位的领导,也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姐妹。还有一些奉承的、求办事的信件。这些信我大都保留着,并时不时地翻阅一下,目的是让我更清醒地理解人生,更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这些信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同时也是翻阅最频繁的,就要数父亲那一封封言简意赅的来信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的变迁,有些信已经褪了颜色,有的字迹也不如原来那般清新了,有的因保管不善出现了破损,但信的内容依然真实完整,主线依然清晰可辨。
  第一次收到父亲的来信是在入伍后的第十六天。刚从关中平原来到塞外高原宁夏青铜峡的我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鼻孔流血,肚子发胀,刺骨的风从早晨吼到晚上,训练又牛似的累。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其实经常是熄了灯还不能上床,还得到训练场再练上个把钟头。我们这些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知青兵哪能受得了。听说有两个一块来的新兵逃离了部队,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知青点上的。我的第一封家信除了向家里诉苦、简要汇报部队的情况以外,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一些打退堂鼓的念头。父亲的信是伴着飞舞的雪花飞来的。没有训斥,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从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说起。厚厚的六页信,既循循善诱,又语重心长,有父亲对儿子的要求,也有一位老战士对新兵的期望。这封信,班长看了后也大受启发,当晚就在班务会上作了宣读;后来,又被指导员发现了,还在全连会上作了宜讲。这封信,留给我的记忆太深了,它带给我的力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至今,我还完好的保存着这封倌,并时时揣摩,常常阅读,岁月虽逝,但它的份量越来越重。
  父亲的信从外表到内容,就如他的人,庄重严肃,而又和蔼可亲;朴实无华,而又寓意深刻,同时又易读易懂,遣词造句绝不马虎,错字别字更是极少见到。就连信封也总是平平整整,邮票总是端端正正的贴在规定的地方,对我的信,总是及时回复,从不拖延。有时我因为忙未能及时写信,他准会来信询问的。我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用自己的言行来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这些,对我养戒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始终有这样的感觉,父亲的倌就好像和煦的阳光,淅沥的春雨,严厉的秋风,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飘然而至,浸人心肺,惊我自醒。记得当我向家里寄回第一张立功喜报的时候,当我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宜誓的时候,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的时候,当我被选凋到大军区机关担任重要工作的时候,父亲那凝重恳切语重心长的来信就会不失时机地越过千山万水飞临我的身过,虽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些许自豪和满足,但更多的仍是鞭策、提醒和鼓励。
  1993年,我经受了有生以来一次最沉重的打击。被诬陷遭到排挤的我从大军区机关下到基层,好像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那时,不少人对我冷眼看待,从军区大门口去到我住的破旧筒子楼,也不过五六分钟的路,我的感觉却是很漫长的一段路,正当我方分悲苦,几乎陷于绝望的时候,收到了父亲从太白山下写来的信。那是一封长信,一封至今仍叫我难以忘怀的信。在父亲写给我的近千封信中,这样的长倌是不多见的。父亲是花了三天时间才写好这封倌的;在对我遭受的不公正略表同情之后,他非常坦诚地谈起了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从县委主要领导下放为普通社员,戴高帽子游街、常常遭受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攻击辱骂等,并列举自己参加革命45年来大大小小的挫折,鼓励我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组织,相信部队,相信历史,相信自己,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他要求我鼓足勇气,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叫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叫做什么工作就做好什么工作,一定要能上能下,经得起摔打。在信的结尾,父亲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诗: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并告诉我一句话:经不起逆境和挫折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父亲信中所写的话,像钟声,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畔振聋发聩。我擦干了眼泪,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尽管我在大军区机关工作10年,一家三口还住在很简陋的筒子楼里),毅然决然地到基层单位报到上班了。尽管这种调动是“非正常调动”。到基层以后,我放弃了领导叫我挑选工作的机会,担负起了干部工作中难度最大、难题最多、最易得罪人,也最不容易出成绩的转业干部工作,一干就是4年。4年转业干部工作的酸甜苦辣虽然一言难尽,但我运用自己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较好地处理了六七个转业干部滞留部队两三年的老大难问题,领导是满意的,转业干部对我的工作是肯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能力,重新得到了组织的好评,那些一度对我有些看法的人也渐渐改变了。如今,当我翻出父亲那几封重要信件细细揣摩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用任何语言表达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几年,随着现代化通信事业的发展,许多地方都通了程控电话,打起来不但方便快捷,声音也十分清晰,几千里之外通话,就如对面交谈一般;手机的普及更是如此。许多人因此都懒得写信了。现在的年轻官兵已经很少动笔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跟家里一讲就完事。我这几年也自觉不自觉地随了大流,给父亲汇报情况也是电话多信件少,有时因为忙,好长时间连个电话都忘了打,父亲几次在电话中批评我,要求我过一段时间,就写一封倌来,谈谈思想,说说工作,报报平安,交流一些看法,千万不要懒得连信也不愿意写了。父亲的批评让我脸红了好一阵子。父亲现如今仍然写信,除了给我的以外,还不例外的有写给我正在上小学、中学的女儿的一封,这已是这几年父亲写信的惯例了。
  说实话,由于年事已高,这几年父亲的信比过去少了,但他仍时时挂记着漂泊在千里异乡之外的我和我的家人们,每年总会有一两封信来,虽然字数少,内容短,却依旧是那么整洁,依旧是那么殷切,依旧是那么慈爱,依旧是那么语重心长。
  父亲的来信,是那么叫人难以忘记。

标签:来信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