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革命烈士的读后感

时间:2017-04-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烈士馆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

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

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

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

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

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

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

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

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

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

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

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

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

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

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他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

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

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

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

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

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

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

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

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

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

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

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篇二:东北烈

士纪念馆观后感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 经我班团支部组织,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参观和学

习。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经历了一 场灵魂的洗礼和纯粹生命的感动。在纪念馆

里面我真正见识到了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日军在东北的残暴统治。 那些逝去的

生命, 那些无助的哀嚎, 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穿越那些历史的伤痕来到我的 面前,心痛与

辛酸交揉在一起。在这些极度的悲伤里心中突然升腾起 一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生气不如

争气,落后就要挨打。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将老师和同学们带回到那烽

火连天的黑土地,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忘记过去就意

味着背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缅怀先烈,自强不息,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学习革

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哈尔滨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推

进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返回学校后,政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法学081班团支部立即组织召开了座谈讨论,许多

同学还写了心得体会或观后感与大家交流。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师生们更加深刻而清晰地了

解了东北抗日地史实,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使政法

学院的学习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针对性、教育性。临近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我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九点开馆,我

们大约参观了接近50分钟。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志都注意力非常集中,东北革命烈士在艰苦卓

绝的岁月里,面对敌人惨绝人寰的迫害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和顽强斗志,深深地感动

了所有参观的同志。

纪念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和《伪满哈

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直观的图片、雕塑、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自九一八事迹

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十四年的东北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真实的感受之一:什么叫抛家舍业?赵一曼同志的一首《滨江述怀》:誓志为人不为家,

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国家和民族存亡之际巾帼不让

须眉,誓为救亡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豪迈胸怀。尤其是即将就义前 的一封留给儿子的遗书,更是打动了参观的人群。现复制如下:“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

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

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当听到录音中女播音员如泣如诉的念着这封遗书时,我的眼里

噙满了泪水,这是一位革命母亲曾经弃子从戎的无奈,这是一位革命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希望,

这是一位革命母亲对儿子骄傲的告白。还有一位要李世超的烈士,是吉林省的一位教员,他

把家产全部卖掉,换了3000银元参加了革命,牺牲时才31岁。这两位同志让我明白了什么

是抛家舍业。

感受之二:什么叫艰苦卓绝?听讲解员介绍,我们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才三万多人,不

像南方的抗日部队人数众多,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更多的后续力量,而造成这一切的原

因就是东北严酷的环境造成的。过去的东北,严冬时最低温度通达到零下四十多度,野外的

环境根本不适宜进行革命活动。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很难有更多的前仆后继。最有名的抗

日将领杨靖宇同志在深山老林中与敌人进行多日战斗后,最终因弹尽粮绝而牺牲,当敌人割

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胸膛后,发现他的胃里有的只是杂草、树叶和棉花。而日本小鬼子的

武器比我们先进,他们有机枪,而我们只有普通的枪支,我们同志用的是铁饭盒,风餐露宿,

日本子的饭盒却带保暖的,保障充足。然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战胜了日本鬼子,

不能不说明我们革命意志的坚定和反抗侵略者的决心。

感受之三:什么叫坚贞不屈?当别人如何介绍革命同志的坚贞不屈时,你可能都无法想

革命烈士的读后感

像。但当你亲眼看到伪警察厅地下的刑讯室里面摆满了诸如老虎凳、钉子笼、烧红的火炉等

刑具时,当讲解员介绍日本人及汉奸使用老虎凳、灌辣椒水、绞刑等刑具时,你就会感到毛

骨悚然,不寒而栗,尤其是讲解员说到这里只进不出,被绞刑处死的人直接掉到下面的绞肉

机里排放到松花江里时,更让人感到恐怖,也更痛恨日本人的惨绝人寰。然而就是面对敌人

的百般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如赵一曼、侯小古等同志却是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忠于

党的事业和心中的理想。

回顾过去,我们深深地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之不易,深情地缅怀革命烈士,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以祖国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

的幸福为最大幸福。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你们的义无反顾的抛家舍业,无愧于你们艰

苦卓绝的斗争,无愧于你们的坚贞不屈。—————— 昨天,我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近距离地与历史接触,感受那烽火

连天的岁月中,我们的革命先烈为国、为民族舍小家为大家、舍生忘死的英雄气节,仿佛走

近那冰天雪地深山老林,看到杨靖宇将军与日本鬼子殊死搏斗,仿佛看到赵一曼在敌人的审

讯室里坚贞不屈。当你看到墙壁上那一个个为革命而牺牲的陌生的名字时,心灵 不禁为之震撼,无数的革命青年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面对艰苦的环境,面

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坚贞不屈。他们是民族的英雄,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我能做到的就是向英雄

致敬!!!敌寇入侵烽烟起,

民族存亡救难时。

抛家舍业毅从戎,

誓志报国除日鬼。

艰难困苦意志坚,

严刑拷打视如归。

白山黑水埋忠骨,

英雄事迹照丹青。篇三: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的一些感受其实,在来到哈尔滨的第一个学期,班级就以团活的形式组织大家参观了这栋路边并不

起眼的警察厅。不过既然老师再次留下这次实践任务,借此契机再认真参观一次倒也是不错

的机会。9月22日早晨9点,班级集合完毕以后,我们就乘公交前往了一曼街241号。关于

一曼街名字的由来,我也是上一次参观完烈士纪念馆才知道的,这里曾是抗日民族女英雄赵

一曼遭受酷刑后走上刑场的地方,为了纪念她的事迹,命名此街为“一曼街”。来到熟悉的门

口,安保工作依旧很严格,水和包都不让带进去,再次走进宏伟的大厅,闻到了浓浓历史的

味道。 纪念馆大体内容分为两部分:《黑土英魂——东北抗日烈士事迹陈列》和《伪满警察厅遗

址复原展》,从那些展出的图片、烈士留下来的实物、信件,特别是通过放的大屏幕图像故事

及采访介绍资料,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赵尚志及解放战争

时期的董存瑞、杨子荣等英烈的英雄事迹再次震撼。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赵一曼写给儿子的手

书,上次被我可能是被我略过了,趴在展窗前一字一句的读,感受到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

真挚的爱和期望,那种笔迹之下,像是能感觉到赵一曼当时复杂的情感一样,让我久久不能

平静。 我们参观的那天,馆内有很多黑科技的学生做志愿者,年龄也与我们相仿。他们工作的

很认真,当我们太过接近文物的时候,或者接电话的时候都会过来提示我们。事后我问了他

们的感受,他们也说,长时间呆在里面,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东西,真的有些压抑。临走之

前,我看了一下当天来参观者的留言,上面有很多人写了些东西,明显看得出有一些是老人,

更多的还是像我们一样的学生,写得很感人。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篇四: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

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

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

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

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

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

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

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

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

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

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

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

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

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

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

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

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

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

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

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

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

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

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

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

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

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

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

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

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

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

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

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

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

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

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

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

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

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

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

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

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

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

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

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

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

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 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

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

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感受红色

革命精神,后人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别在物质追求中丢失了民族心,感恩

的心,对用鲜血染红的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角落,都要有一颗民族的

心,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拥护感。排斥一切外来势力对国家稳定影响的思想煽动

和挑拨,站在革命先辈的的先驱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篇五:杭州革

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杭州革命纪念馆,是浙江省、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钱塘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

山上。建于1968年10月。1983年4月,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将蔡永祥事迹陈列馆改为杭州

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杭州市革命烈士事迹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馆内陈列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

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蔡永祥,是一位我们值得敬仰的烈士。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

给自己。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

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

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

离他40多米远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不加思索地抱住大木

头跃出铁轨。列车安全地停在大桥上,而蔡永祥却在火车强大气流冲撞下壮烈牺牲了。蔡永

祥烈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虽然我们做不到他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

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杭州,这座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纪以来饱经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

幸有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继,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

幸福。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以历史为线索,穿插革命烈士的事迹的形式展示了2500多名

英烈的英勇事迹。从而让我们在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过程,也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篇二:读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有感

读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有感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他们英勇事迹我们依然铭记在心中。

黄继光,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是,在上甘岭战斗中,为了为队伍争取宝贵的时间,用身体去挡住敌人的机枪发射孔,等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已经牺牲了。但是,他的身躯依然压着敌人的枪口,可见黄继光当时是何等地坚毅,何等地勇敢。我想黄继光快要牺牲时,看见自己的队伍占领了敌人的阵地时,嘴上一定挂着一丝微笑。

像黄继光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杨开慧烈士、毛岸英烈士、诺尔曼·白求恩烈士、刘胡兰烈士??他们不畏牺牲,一心想着人民,他们的死,就是死得其所。

在生活中,看到别人被欺负了,就像黄继光那样勇敢,走上前去调解。生活中,想这样的人很少;袖手旁观,看热闹的人很多,世界上就会有战争;像黄继光这样的人越多,战争就会“灭亡“,和平之神就会永驻人间。

篇三:读《革命先烈诗文故事》有感

读《革命先烈诗文故事》有感

五年一班 宋雨芃

同学们,当你们在游乐场玩耍时,当你们在餐桌前享受美食时,当你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你们可曾想过那些为了祖国英勇奋斗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革命先烈诗文故事》一书,一起去回顾那些革命先烈的事迹吧。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革命烈士遗孀任锐写的两首诗:《重庆赴延安途中口占寄儿》和《送儿上前线》。这两首诗是她在她的丈夫孙炳文牺牲后写给她的儿子的。孙炳文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在一次前往武汉就职时,由于叛徒的告密被敌人逮捕。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和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人要把他杀害,他在刑场上高呼:“我今就义亦从容”。他牺牲后,他的爱人任锐继续和敌人作斗争。在这两首诗中,她告诉儿子“莫将血恨付秋风”,并含着泪把儿子送上前线参加革命军,继承父亲的遗志。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触。任锐为了祖国复兴和人民解放,在丈夫牺牲后仍然鼓励下一代去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学到的本领建设好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伟大祖国。

标签:读后感 烈士 革命 关于革命烈士的读后感 小学生革命烈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