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对偶句 > 正文

锦囊策:高考临场作文的战略与战术 策应战术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孙 婷 庞 洁 赵国荣      要目点睛:   Part Ⅰ:名师锦囊   1、临场作文13问   2、怎能放弃“秀”一回的机会?――关于高考作文的标题
  3、高考作文的考前准备与应试技巧
  PartⅡ:我们这样走过高考
  1、解除心灵的监禁――2007我这样取得高考作文高分
  2、那一场作茧自缚的考试
  3、走钢丝的代价
  
  名师简介:
  周 宏: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长期担任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
  张大文: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逢夏季,又是高考,又到了千百万学子摩肩擦踵、拼搏战场的关节点,这是梦想的一次真实呈现,是战略的一次长远部署,是战术的一次真正实施。
  继上期我们做了“高考填报志愿”的话题,本期我们直指高考作文现场,特?邀请到了全国不同省市重点中学的语文名师,来给大家做一次考前茶话会;名师纷纷锦囊献计,助你轻松应对高考作文的“七十二变”,其他高中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从中汲取临场作文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聆听了三位经历过高考的朋友的心声,他们是如何对付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喜怒哀乐尽在不言中。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能让你们走得更好!
  亲爱的考生,祝你好运!愿你一马当先!
  闫宏斐: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
  曾 琦: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崇有民:西安铁一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陕西省中语会会员。
  魏建宽:江西省余干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陈友中: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文学研究会理事。
  章阿朋: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朱伯荣:浙江嘉兴一中高级语文教师。《语文新圃》杂志特邀编辑、专栏主持人。
  周传福: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徐立钧: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周 红:湖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长沙市作协会员。
  冯海燕:广东省廉江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Part Ⅰ:名师锦囊
  
  临场作文13问
  
  1 高考在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就作文方面,同学们还应该做哪些准备?
  崇有民:(1)重温、整理已有的写作资料,作进一步的巩固,尤其是写作素材的分类整理。
  (2)进行新的材料积累,读一些报刊,关注时事与青春成长的话题,适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有关学生自身的热门话题,日日磨砺思维。
  (3)对名句的背诵不能拘泥于记忆,应理解大意,活学活用。
  (4)揣摩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材、构思。
  曾琦:每天看看高考满分试卷,知道满分试卷的特点。把做过的所有模拟题作文整理到一起,按教育题材、感情题材、社会题材等进行归类,每一类中挑选一篇较好的,认真修改一遍,使之接近满分试卷。
  朱伯荣:主要是温习材料和热身练习。
  我要求学生平时做作文卡片。冲刺阶段应当整理这些卡片按不同主题编排,像玩扑克牌“接龙”游戏,可以证明相同观点的作文材料卡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相关材料后面加上一些分析论证,想一想材料之间怎样过渡,一篇文章的轮廓就出来了。再试着换一个论题,“洗牌”再玩,这样可以快速高效地锻炼审题、立论、取材和构思等的能力。
  如有些同学先前没有做那样的卡片,不妨在复习迎考时试做几张,会耳目一新,收到很好的锻炼思维的效果。
  
  2 有些同学习惯在考前背诵几篇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范文,等应战的时候可以套用一些语句,这种“权宜之计”是否有利于高考的临场考试?
  周宏:仅仅是套用“一些语句”的话,倘若能够有机地融入作文未尝不可,但大段借用,甚至基本照搬便得不偿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看出套题的痕迹。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同学套题痕迹明显,很难获得高分。
  朱伯荣:考前背几篇范文,对于刚恢复高考制度?,有些实在不会作文的考生,可能会捞到一二根“救命稻草”;对于前几年一些作文能力很差的考生,也可能对他在考场里组织句子有所帮助。现在有些同学还想在考前背诵几篇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范文,到考场里套用一些语句,如果只是套用一些句子,而不是抄袭全文,也未尝不可。但即使是套用一些句子,也要防止生搬硬套。
  我还是认为有背“范文”的时间,不如做作文的“热身练习”,自己动手写几篇。毕竟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有了一定的作文功底,不像文革刚结束时的一些考生根本不会写文章,才出那样的下下策。
  闫宏斐:考场作文受到时间和字数的限制,受到题目要求的限制,很难深入展开。需要主旨明确,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明快,说理透彻。切入点要小,相对挖掘才能深入。写作水平不错的学生说明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独特的心理感受,这些学生只要掌握了考场作文的规律写好考场作文是有优势的。
  这些学生有的是立意偏,有的是思考的太复杂很难在800字内展开,有的过于含蓄。
  
  3 应试作文和平常作文的区别在哪里?有些同学平时读书很多,写作水平也不错,甚至还发表过文章,但是在高考作文中却难取高分,因此失利的情况也不少,能分析一下这个原因吗?
  周宏:高考的一类卷作文靠应试是很难写出来的。失利的原因一般不在考试作文的限制,而在于审题的错误,或者卖弄“学问”,掉书袋,以文害意,或者过分含蓄,短时间难以读懂。只要审题正确,有独立见解的议论文或构思巧妙、描写细致生动的记叙类文体都能得高分。以应试的态度去应对高考作文,在片面理解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去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可能得高分。
  闫宏斐:阅读优秀作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改变平时作文中不好的地方,修改已写过的作文。一定让老师给你指出作文存在的问题,在这段时间有所提高。考场作文只要不偏离题意求新取胜和用平常思路都可以。考场作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于立意、内容和语言表达。
  曾琦:因为平时作文属自由式创作,慢悠悠入题,铺满较开,结尾以蕴藉含蓄为美,读者属消遣型阅读,主要为审美。考场作文以展现自己最大本事给阅卷老师看为目的:如何正确立意、如何恰当选材等,在有限时间有限空间表现一种思想、一种情感,读者届强制型阅读,任务是评出档次。
  
  4 考场写作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章阿朋:1、审题要快,不说废话,不卖弄。2、文体明确,不写“四不象”文体。3、适时点题,不过度“朦胧”。4、观点鲜明,主旨突出。
  周传福:1、有时间观念和速度意识,保证速度是考 场作文必需的。
  2、要有“思想”观念和语言意识。作文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要把思想化作语言的“链条”,再动笔行文,写出来的是思想点,是完整流畅的语句,而不是一个一个“蹦”出来的个体汉字。
  3、要有创新观念和规范意识。这里的创新是指在作文中显示亮点,有亮点的作文才能获得高分。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文体的规范,卷面的规范等。
  4、要有条理观念和周全意识。清晰的层次,条理的思路,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思想,快速流畅地完成作文。要不漏题目,不出现漏字错字现象。
  朱伯荣:内容和形式要稳妥,不要过分追求奇特。符合“阅卷模式”。字迹要清楚,“壮大”一些,笔迹细小的字,阅卷者看起来费劲很难打高。现在网上阅卷,字迹不清尤其吃亏。
  
  5 三段论式的作文一定能得高分吗?
  张大文:关于三段论首先需要明确定义。在我看来,三段论的段不是指三个自然段,也不是指各不相联的并列的三个层次,而是指有三个级差的三段。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好,都有三个层次的。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第一层写老妇人被车夫挂倒了,“我”与车夫对老妇人慢慢倒下去不会受伤这一点上没有分歧。到第二层时分歧来了,“我”怪车夫多事,心想他只要给妇人一些钱就好了,但车夫非常尊重老妇人,不是私了这件事,而是搀着她一步步到巡警分驻所(要公了),希望对他做出处分。车夫的行动教育了“我”,使“我”看到车夫的高尚,看到自己的渺小。到这一层,“我”受到教育,觉悟了,从车夫的尊重人反思到自己和看不起人。如果仅到这里文章就结束,那么这个主题是很浅薄的,但是鲁迅的高明就在于他还有第三层,这个第三层使文章主题得到飞跃。第三层写到巡警通知“我”车夫要在巡警分驻所呆一段时间,“我”因车夫行为所感,拿出一大把铜钱让巡警转交给车夫。但是“我”拿一大把铜钱是什么意思呢?是奖励车夫还是裁判他?刚才“我”自以为受到教育,看他高大,尊敬他,可是我这一大把铜钱又暴露出“我”还是看不起人,所以“我”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这样一来,“我”看不起人的劣根性就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因此,这一件小事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我”以后要更好地向车夫学习的主题就深化了。这是记叙文的例子。议论文就更是这样了。
  记叙文的背后要有理论的支撑,文章要一等,必须有三段,一两段太单薄,四五段太?嗦,三段论又深厚又不?嗦,而且不是公式化,是认识过程的需要和反映,不可小觑。有人说三段论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性,这可能是对三段论定义的不同理解形成的吧。我对我的学生们说,做好三段论,保证能得一等奖。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说不定三段论还是作文高分的潜规则呢。
  
  6 高考作文审题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周红:审题,即弄清题目内涵及相关要求。从形式上看,高考作文题型大体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任何类型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高考作文审题应从两个方面人手:
  
  1 审题要全面
  审题要全面,即凡是命题者给出的材料、提示语、要求、及注意事项,都要一一看清楚,看明白,不能疏忽,不能遗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审命题形式。分清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题意作文;所供题目是完整题、半拟题,还是自选题、自拟题;所供材料是文字、图像,还是文图兼有;是单则材料,还是两则材料、三则材料;是一题一作,还是一题两作。
  (2)审写作方式。分清命题是要求写完整作文、片断作文、续写作文,还是要求改写、缩写、扩写。因为写作方式不同,写法也就不同,不审写作方式,也就写不出符合要求特点的文章。
  (3)审文章体裁。有的文体不限,有的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的要求写记叙文,有的要求写议论文,有的则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我们一定要看清命题者对文体的限制,千万马虎不得!
  (4)审文题命意。弄明白文题深层的含义,找到命题者的意图,要求作者写什么,从什么角度写。这是审题的核心。不能只满足于明白字面上的意思,而要挖掘它的内涵。材料作文要细心体会文字材料的含意或图像材料的寓意,把握其中心主旨,挖掘出其中深含的道理,找到命意的角度。
  (5)审写作要求。各类作文题都有一个“注意”(或“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也要细读,千万不能忽视。如果写作字数上有“不少于800字”的要求,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不能少于800字,否则就要扣分。“不得抄袭”,则是要求考生写作时引述材料要特别小心,不可去“穿靴戴帽”进行套作,更不可完整地搬用别人的文章。
  
  2 审题要准确
  审题要准确,即要确切理地解题目的含义。如“尝试”不同于“品尝”,更不同于“感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记忆”不同于“思维”,更不同于“身份”“地位”“品格”“相貌”;“移植”是有“移”有“植”,而不是单方面的“删除”或“植入”,更不能与“恢复”混为一谈。“心灵的选择”,必有触动“心灵”之事,且面对两难之矛盾,非如此则无“选择”之必要。“相信自己”不同于“夜郎自大”“刚愎自用”“固执已见”等心理感受;“听取别人的意见”则不同于“失去自我”“迷失自我”,而是要客观理智地分析别人的意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周传福:1 审标志,定文体
  审题首先要抓特征明显,直观看到的内容,一些有标志性特征的词句是审题关注的第一步。这些标志往往能显示命题的文体要求,因此,看标志能大致确定应该选用的文体。
  2 审题眼,定立意
  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要求中最能代表题旨的字或词。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或话题)的中心,立意就有了相对明确的目标。
  3 审限制,定范围
  尽管近几年的作文命题开发性、灵活性比较大,但它总是会有一些或隐或显的限制的。显性的限制就是命题中的一些明确要求,隐性的限制就是题目中暗含的一些规定性因素。明确了这些限制,就能基本确定文体选择的范围,立意的范围,选材的范围等等。
  
  7 如果有些同学审题不严谨,写到大半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跑题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处理和补救而不至于损失惨重?还希望有经验的老师们能谈谈,教教我们的同学在现场如何让“覆水”易收?
  周宏:在有限的剩余文字中呼应开头,或能挽救一二,但得高分已经不可能。
  周传福:将错就错,顺水推舟。顺着偏离的方向,迂回到题目。
  明扭暗扭,双管齐下。采用议论抒情的语言,强化题旨。
  反复点题,创造错觉。抓住关键词,不同角度反复强调。
  忽然逆转,反话正说。在恰当的茬口,以否定前文思想的方式从正面或侧面扣题。
  
  8 对于作文分数一直在中游徘徊的考生们,有什么 好的建议?这些学生在考场作文时,以求新取胜,还是延续平时课堂训练时写作文的思路?
  周宏:先做到文体规范,用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内容充实,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联系较为、紧密,在中心突出(指议论文)的前提下,结尾部分有辩证论述。可以上升一个等级。
  朱伯荣:可以在提炼思想内容和结构安排以及形式新颖等方面下功夫,因为语言能力非短期内会有大的改观。对于那些平时课堂训练质量较高的考生,可以延续平时课堂训练时写作文的思路;如平时课堂练习不咋样,那应该求新。但是,这种求新也应该在临考前做一些“热身练习”。
  
  9 说“万事开头难”,对于高考作文,文章开头如何写才能博得头彩?又如何收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没有点石成金术让我们同学在考场上有备无患。
  周传福:开头:1 巧借它山之石。直接或间接引用名句、典故、广告、俗语、经典歌词等,富有文学色彩或切近生活,能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读者联想和对文章内容的猜测。引用或化用的语句要具有经典性,为大众所熟知。2 点化文词样式。工整的对句,简洁的并列,新颖的修辞,易读易记,引人注目,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作文留给阅卷入离打分距离最近的印象。结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阅卷入落笔打分时的心态,故需尽力为阅卷入留下最佳的临界印象。方法:1 应开头之声。用与开头一致或相似的语言形式呼应开头,给人首尾贯通,自然?合,紧凑完整之感。2 穿他人嫁衣。借经典名句名段收尾。3 留绕梁余音。用含蓄的语句,撞击人们的心灵,引起深深的思考。4 抒浪漫情怀。用绚丽的抒情性语言创造情感氛围,感动阅卷入。5 造铺排声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格,创造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形成不可抗拒的感染力。
  
  10 作文的字数是不是越多就越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周传福:高考作文虽然没有规定字数的上限,但阅卷老师心中是有一个大致标准的,一般来说,以850字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900字。正好800字,容易给阅卷人造成呆板,不充分的感觉;超过900字,又容易形成烦琐和冗长之感。作文过长会多占用考场上的时间,影响做其他的题目,况且,阅卷入一般不愿看过长的作文。
  那么,怎样控制文章的字数呢?
  1 用列提纲的形式有目标地标明文章各个部分需要写的大致字数,让自己写作时心中有数,不至于到作文写了大半时,才发现字数不好控制。
  2 尉文章要使用的素材的字数有一个大致的核算,并对详写和略写内容有一个相对明朗的定位。
  3 平时训练时就培养恰当控制字数的观念。但也要注意,不要因控制字数而影响正常的表达,毕竟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
  
  11 考场应战的心理关。有的考生一到考试,精力总是不能很好地集中,尤其是写作文时,要么天马行空,要么真个思维乱了阵脚,看了半天题目,也不能很快进入状态。如果高考时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崇有民:高考作文一直在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语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乃至影响学生考试的总成绩。在时间紧、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要想写好考场作文,除了构思、立意、选材等因素外,做好正确的心理调适也很重要。
  首先,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
  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一些学生很看重考试,认为考不好影响前途、很丢人、对不起家人,这样就给自己套上了考试的精神枷锁。只有改变对考试的错误认识,以平和正确的心态对待它,淡化考试意识,视考为练,才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况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不上,还有许多路可走,并不是只有考试一条道。只有把考试的心态调适到最佳状态,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其次,要克服畏难情绪。
  由于平时繁重的学习压力挤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导致他们知识贫乏、思维滞涩,再加上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考场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成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这时不要忙于动笔,可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不要怕,既然作文摆在我面前,我就得写好它。”然后从学过的课本和老师平时的补充中,寻找相关的素材,写进作文。这样,鼓舞自己的士气,调动内存,自然会缓解畏难情绪,也就会越写越有信心。也可用作文三字经勉励自己:“作文难,莫心烦,我觉难,大家难。”这样想。你心理就平衡了,心态也就放宽了。
  最后,要克服紧张心理。
  考场上,做好前面的选择和阅读之后,所剩时间已不多,考生身心也疲劳了。这时作文更容易导致紧张,紧张就容易出现思维混乱,出现咬破笔杆也写不出来的现象,甚至心悸发慌、头脑晕沉、出冷汗等。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镇定,可暂时停下笔,一边深呼吸,活动一下手腕和头颈,一边按太阳穴和眼睛。这样放松几分钟,等静下心来,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把心理情绪尽可能调到最好的状态,再下笔成文。只有心理平衡稳定了,头脑中内存的知识才能充分的调动出来,情感才能很好的抒发,才会文思泉涌,下笔千言。
  
  12 高考作文中最容易被学生忽略,但也最容易失分的情况有哪些?
  周宏:思想肤浅、情感虚假、过分注意语言的华美而忽视思想的深刻和内容的充实。例子雷同,不注重分析。
  陈友中:有几种情况:一,缺少文题。在高考中,作文没有文题原则上要扣分2分。其实缺题的作文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会影响主题的表达,阅卷老师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扣分,考生可能会因此失分更多。二,字数达不到要求。高考作文是限制时空去完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近年的高考作文都对字数做了不少于800字的规定,这一般考生能达到。可也有的考生不重视这一要求,作文字数过少,造成每50字扣一分的失分硬伤。三,书写潦草,乱涂乱改。书写规范字是语文能力重要的一项。如果草率无度、书写不工,卷面涂改得脏兮兮,让人无法辨认,肯定会影响得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书写规范、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就好。那么是否要求落笔成文,一字不改呢?那是不现实的,但是错了,要用标准的“修改符号”改(中学生作文本封三都有),即改得规范,整洁,虽然多处改动,但还是一目了然。这样评卷老师就不会计较了。
  崇有民: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冯海燕:作文中夹带外语单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文白夹杂,标点书写不规范等这些不规范的表达 或书写都会给阅卷老师有不良印象,造成隐性丢分。错别字从去年开始成为扣分点,考生写完作文之后最好回头检查一下有无错别字,避免无谓的丢分。
  
  13 各位老师还有什么小窍门要给我们同学强调的,或者说最后谈一下各位的“考前寄语”吧。相信定能对同学们启发不小。
  朱伯荣:考场作文一定要一边构思一边列简要的提纲,这比单纯打腹稿要好。
  要有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写好应试作文,能得到一个起码的分数。而且,心态好了,会超水平发挥。
  崇有民:开头结尾,精心描画,,巧设题目,画龙点睛,结合热点,彰显胸臆。
  冯海燕: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因为难做才做不到,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才变得困难。要相信自己!希望你们能用手中的笔为自己书写高考美文,为自己书写下灿烂的明天!
  
  怎能放弃“秀”一回的机会?――关于高考作文的标题  魏建宽 江西省余干中学
  
  高考作文是一场只有两个观众的“T台秀”,高考作文是一场与两个人的“战争”,高考作文是一场如何使才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争奇斗妍的表演赛。
  每位考生的高考作文只有两位阅卷老师评阅,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是一场只有两个观众的“T台秀”,是一场与两个人的“战争”。所谓的“抓人眼球”,也就是、抓住两位阅卷老师的眼球。
  用什么去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用才情,用智慧,而一个好的题目往往就能集中地展现一位考生的才情与智慧。
  贾平凹的散文名篇《读张爱玲》中有这样的文字:
  “先读的文字,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
  请注意贾先生用了一个“劈面惊艳”四个字,评说的是张爱玲的书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来评说作文如何拟题。“流言”二字含蓄地流露出了张爱玲作品题材的市井气息,可谓有意蕴;“张看”二字,更是表明书中的文字全是我张爱玲视角下的文字,可谓有个性。这就是自信而又自负的张爱玲的才情与智慧。这不,两个书名、四个字就抓住了贾平凹先生的眼球!
  高考作文拟题,主要是针对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而言的,命题作文就不存在拟题的问题了。
  从实战的角度上看,考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拟题要有文体意识
  写作“文体不限”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时,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从一而终”。题目能体现文体特征,正是考生审题能力强的表现。
  如选择记叙文,可以拟线索型、事件型、人物型、场景型的题目,不妨以课文名篇为例。
  线索型:有《珍珠鸟》《项链》《小桔灯》《促织》。
  人物型:《守财奴》《我的叔叔于勒》。
  场景型:《荷花淀》。
  重点说说“事件型”,我曾拟过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的成人礼”,有一位同学写了篇《哥哥的成人礼》的习作,写得很感人。为了能让弟弟“我”读完高三,哥哥决定不复读去沿海打工,父亲于是带着哥哥去县城买了一套西装,母亲按家乡的习俗专为哥哥炖了一只公鸡吃。手足之情、骨肉之情在一个个细节中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如选择议论文,题目有论点型、论题型之分,考场上最好还是采用论点式,因为论点式能集中地体现考生的观点,好的论点型题目能迅速让阅卷老师发现考生的思想深度与高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一个论点型的题目,表现了鲁迅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而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就是一个论题型的题目,题目中见不出作者的态度观点。
  2006年浙江一满分作文的考生面对“生有所息”的话题,拟出了“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的好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论点式题目。
  
  掌握几点实用的拟题小技巧
  
  (一)妙喻法:当代散文作家周涛写时间,没有直接以“时间”为题,而是以“捉不住的鼬鼠”为题,多精当的比喻啊!
  (二)化用诗词名句法:关注一下当代文化散文的几位名家吧!卞毓方写鲁迅,化用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拟了一个好题――“凝望那道横眉”;梁衡先生写辛弃疾,化用辛弃疾的诗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拟了一个好题――“把栏杆拍遍。
  2007年《美文》杂志,刊发了一篇以“底线”为话题的学生习作,题目拟的是“坚守心中的明月”,这个同学就是化用了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句子,化用得很成功。当然,也可以直接以古典诗词名句拟题。如写高考后回乡的复杂心情的故事,就不妨以“近乡情更怯”为题;如作文话题是赏析一首名曲,就可以选“此曲只应天上有”为题。
  (三)警句式:警句式多用于议论文。比如,人们赞美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她会点燃一根蜡烛,而不是诅咒黑暗。”我们身边常常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仅凭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爱心,很难改变这个世界。埃莉诺发起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时,很多人也担心:“这行得通吗?人人都会按照宣言的规定来为人处世吗?”如果以这样类似的材料出题,我们就能以“点燃一支蜡烛吧”为题目,阐发“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人人都应是行动者”的主题。
  (四)悬念式:多用于叙述性的文体。利比亚作家穆罕默德?扎维有一篇叙事散文《震撼人心的纸条》,拟题方式用的就是悬念式。悬念式是很能抓人眼球的,一张纸条为何能震撼人心?读完扎维的散文,你才明白,扎维是借一位加拿大女郎给他留言条的故事,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表达了阿拉伯民族渴望得到世界理解与尊重的愿望。
  (五)大题能小“作”,小题能大“作”:有的高考话题作文题目很大,这就要选一个小的切入点。如北京考题――“北京的符号”就是一道很大的题目,有一满分作文卷的考生就拟了一个副标题――“老舍与北京”,就这样增加了五个字,大题就化小了,笔墨就集中了,材料也便于组织了,结构也就容易变得严谨了,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浙江高考题“生有所息”,从立意点来说,是限定得很死,但有一位满分卷作文的考生。却能拟出一个“栖息江南”的好题,写出了让生活在紧张节奏的现代人栖息于诗意的江南的大主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说到这里,该简要地说说拟题的几个大忌了。一是忌文字太长,二是忌直接将话题当作文题,三是忌过于朦胧,四是忌与正文的风格不符,五是忌拟出的题目不切合材料的立意点。兵法有“三十六计”,我想高考作文既有“三十六计”,也有“三十六忌”,避免大的失误,这也是坚守自己的“底线”啊。
  还是借贾平凹先生《读张爱玲》篇尾的文字收个尾吧!贾先生说:“《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
  我衷心地祝愿即将走近2008高考考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在拟标题这一环节,放弃“秀”一回的机会。力争拟 出一道让阅卷老师“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的好题吧,写出一篇令阅卷老师不得不给你高分的作文。
  
  高考作文的考前准备与应试技巧  徐立钧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一中
  
  一、考前准备
  高考之前,有许多同学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知识上,这是丢西瓜抓芝麻的错误做法。其实,在高考之前,最应该准备的是作文。具体说,要从三个方面做准备:
  (一)思想准备:高考之前,一定要不断地找一些好作文题,审一审。议论文要写个题目,写个论点,跟同学讨论一下,找老师评点一下,让自己的思想活起来。记叙文要有个构思,找老师谈谈。
  (二)材料准备:越临近高考,越要争取时间看点东西,所有媒体的家国之事都入我眼、都入我心。从内容上说,高考语文八字原则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技巧上讲,议论文材料的要求之一是“新”,要有时代感。
  (三)语感准备:高考之前一定要选部分好文章熟读或背诵,这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同时你也会在熟读或背诵这些优秀文章的过程中感悟到它的内容、结构、语言的精妙之处。这样会使你受益匪浅。
  
  二、应试技巧
  (一)要有足够的时间。举山东的例子,近几年来,山东卷量大、难度大,许多同学答完前面的题,作文只剩下四十分钟左右,甚至有的同学不足三十分钟。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还要审题、构思,立意、搜集材料,能写好才怪呢。这是不明智的。一篇考试作文,科学的时间应该50至60分钟。
  (二)审题。
  1、审题目的要素。如:“诚信”,是有“诚实”和“守信”两个要素组成的。
  2、审判断的重心。如“柔和的力量”。这个题目是以“柔和”作基点,最终落脚在“力量”上。
  3、审材料的主旨。任何材料,不管他是什么性质的材料都会有个主旨。在主旨上做文章,永远是最保险的。
  4、审材料的性质。比如有一个材料“珍珠与黑点”,谈珍珠有个天然的眼,渔民得到这颗大珍珠,中间有个黑点就想把它磨去,结果珍珠磨小了黑点还存在。我们在此题的立意上,一定不要忽视珍珠这个缺点是天然的这个性质。
  5、审要求和提示。尽管近年来大多数高考作文题不限文体,可同学们不能有固定思维,突然一限文体,或者加上什么特殊要求,许多同学会吃大亏的。
  (三)文体的选择。文体选择一看作文题,二看自己优势。比如07年山东语文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实际上写“记难忘的事”。稍有记叙文功底的同学,得一个较高的分数是不难的,而大部分同学一直习惯于写议论文。这个题目写议论文是比较难的,文章写出来容易平庸。
  (四)简单强调一点:议论文写作一定要明确、集中。文章的开头引出中心论点之后每段开头先把分论点摆上去,再展开论述,这是考试议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点,然后,每个论证层次都要紧紧围绕中心,绝不乱说。比如:“柔和的力量”,中心论点: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分论一:柔和的力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分论二:柔和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一己之见,供同学们参考。
  
  PartⅡ:我们这样走过考场
  
  解除心灵的监禁――2007我这样取得高考作文高分  孟鸿鹄 吉林大学
  
  07年的高考我大获丰收,尤其是语文成绩非常优秀,作文分数取得将近满分的好成绩。我知道在人才济济的高考考场,面对那么多满分试卷,甚至作文大奖赛的获得者。这并不算什么,可是作为一个平时作文成绩平平的理工科学生,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要谈经验也许我还没有什么资格,但是可以有一些所谓的应试小窍门吧,和大家分享。
  我所在的学校是省重点中学,每年送往重点大学的学生很多,学校平时也非常抓应试作文这一块。周末都会请一些语文名师或曾经有高考阅卷经历的老师来进行讲座。其实对于学习方法,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我相信高三的同学肯定都已经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这个不必过于强调去怎样借鉴别人,因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式都不同。至于老师讲的很多应试经验,我们也未必是全盘吸纳,应当着重避免自己容易发生的错误,同时要挖掘自己的特点,人云亦云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理科班的语文水平肯定比不过文科生,就算高分获得者也仅限于对试卷和试题的训练有素而已,平时由于学业繁重,也没有大量的时间阅读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接近高考,所能汲取的就只能是除了课本而外有限的课外杂志。其实我觉得多读些文摘类综合性的杂志或者说优秀的期刊是非常有好处的,像《读者》、《青年文摘》、《美文》等,如果我们很功利性地对待,那么未必我们看过的文章都能用到写作中,或者说那些文章也都和应试作文关联不大,但是很多优秀的短篇是富含哲理又文笔相当美妙的,在枯燥的高三最后备考阶段,我几乎每天都要读一篇杂志上的文章,包括考试前的头一天晚上,我实在无心在看试题了,就专心地读了一期《美文》杂志。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也积累了很多写作资料。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许说的就是这种累积。因为考场上有限的几十分钟,确实是需要动员起大脑库存中全部存储的资料,这就和平时的累积有关。
  平时语文老师也强调我们应该多做读书笔记,没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读些作品评论也可以,我高中三年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到毕业也有厚厚的好几本了,平时报头、杂志上的优秀文章也都做一些摘抄,每次写作文之前会翻出来看看,然后筛选一下看有没有可用的,或者说从中寻找一下灵感。也许这是一种“偷懒”的方法,可是,每次这样偷懒,我的作文成绩居然也有长进,坦白地讲,我的理科成绩很优秀,我酷爱物理和化学,但语文成绩只能算是中上,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我自己也很少练笔,我想很多学理科的同学也会有此体会。我们无法像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文采盎然,下笔千言,也许文字也未必很有新意。但是如果注意细节,文火才能煲出好汤,稳中求胜也是高考考场上最实际的做法。
  去年全国卷I是看图作文,图画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读懂图画的寓意。这幅漫画不难看懂,画面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认真审视(包括题目“摔了一跤”,包括“出事了吧”的发问和这一问都是对倒地的孩子发出的,包括地上西瓜皮的含意等)。所以我决定选择从孩子的角度看:(1)在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很正常的,不必手足无措,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而应主动地站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增强未来克服更大困难的勇气。
  (2)“摔跤”后不能怨天怨地,责怪“西瓜皮”害人或“道路”不平,而应多找自身原因;从“摔跤”中汲取教训,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一路走好,顺利抵达目的地。我这样审题后就开始写作,因为平时看过一些文章也是讲青少年的独立以及社会、家庭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所以引文论述不是很难,我想还是用我一贯的理工科朴实严谨的文风来写作,因为虽然我也背过一些华丽的文字和名言 哲理这些,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未必适用于任何文章和任何话题,如果看到的文题并不陌生,就更应该抛弃一些另类诡异的想法,珍惜你现有的思考和宝贵的时间,用最熟悉的文笔、文风来写作。
  事实证明我对这个话题的把握以及我的做法还是比较贴切的,当时估分的时候和语文老师谈,他得知我这样写的就非常高兴,其它成绩也估算出来后,他就说“可以大胆地报考你钟爱的学校及院系了”。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做《解除心灵的监禁》,是讲一个普通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自我救赎,事实上当时看的时候我并不懂得其涵义,上大学之后回想起我的高三和高考,我才渐渐明白了那涵义。一个人无论多么普通,都不应该放弃对卓越的追求,都应该以超越自我为目标,心灵是没有框架的,如果画地为牢,自己将自己监禁在心灵的桎梏中,那么这个人是可悲的。幸好,我的高三,一样的繁重一样的压力和苦恼。可是我总能从那些题海战中钻出来去享受哪怕一丝的云淡风轻和亲朋好友的劝慰,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也丝毫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如果这种人生经历可以用到作文上,那就是,任何平淡的状态中,都不要保守自己的心灵,放宽眼界,也许我们都会收获更丰厚的人生。
  
  那一场作茧自缚的考试  易 扬 北京工商大学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那个没有硝烟、只有笔纸飞走的高考战场。十年苦读,终于坐在了考场,用自己的笔写未来的人生。我内心的目标很明确:北京大学。为了去那心中的殿堂,我一直期待高考的快点到来。当走过了几多年月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高中时代踌躇满志的自信模样――多么固执的一个想法,多么单纯的一个女生。然而,高考作文的失误却使信心百倍的我掉进一场作茧自缚的陷阱。人生,在此转弯。
  2000年,我和全国的高三学子一样,走进了高考考场。记得当年的作文题目是给了一段材料,并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下笔写我最擅长的议论文。三段论――总分总,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写起来得心应手,并且以数次作文模拟的成绩来看,应该会得一个高分。然而人有时候偏偏执拗于自己突如其来的古怪想法,考场上的我就是如此。手上的笔不停地旋转着,大脑也飞速思考着如何将这篇作文写得出彩。回想起来,那一刻的我定是让自负迷蒙了双眼,被未知的未来施了咒语,陷入了即将到来的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罗网中。我的脑子转着转着,不知怎地就想到了伊索寓言。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以寓言的形式写出自己哲理性的思考,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想好后,我开始下笔。文章开头倒还算顺利,自己编的也很来劲,但毕竟我在历次的模拟考试中,从未写过童话、寓言等文体形式的作文,所以文章写到一半时,加上考试难免心里紧张,我竟不知该如何将故事进行到底了。越急越紧张,越紧张就越想不出如何下笔。纸上的各种动物都傻傻地看着我,等待我宣判它们的命运。就这么大眼瞪着小眼,在磕磕绊绊的煎熬中,我完成了自己第一篇“寓言故事”。
  走下考场,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恐惧感紧紧揪住我。7月流火放肆地炫耀着它的灼热,似乎在张扬我从考场带来的失利。出门看到在外一直等候着我的父亲,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接下来的考试,我答得心不在焉。班主任发现我的状态明显不对,立刻找我谈话,才挽救了我随后几门考试的“沦陷”(2000年高考仍是3天,3+2模式),但无可挽回地错误已经发生了,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下阵来,而且,是糊涂地败给了自己。
  我终究还是上大学了,终究还是去了北京,但却不是未名湖畔。常常想,如果高考作文时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那么未名湖畔边会不会多一个留恋它的人;如果发现失误后,能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那么我的第一篇“寓言”也不至于在慌乱中草草结束;如果心理素质过硬,不盲目自负,也不急切焦躁,那么我的人生又会如何舞动出它的优美?如果的如果……当然,没有如果。
  
  走钢丝的代价  张 雯 中山大学
  
  离我参加高考已经有两年了,虽然如今的我也坐在重点大学的教室里,可以不用再去被那些灰色氤氲的空气包围,我也可以随意地在图书馆找我喜欢的书读,而不是像当年那样背范文摘题海战,但是想起高考,心中还是隐隐作痛,就因为当时语文成绩,确切地说是作文成绩的失利,我才没有进自己喜欢的中文系,而是被调剂到了一个我不怎么喜欢的专业。
  2006年我参加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看到这个题目,我心中暗喜,觉得这个可以好好发挥发挥写得诗意一点,脑子里已经蹦出了“雕刻时光”之类的字眼儿,因为我从小喜欢美术,也业余上过艺术课,对雕塑绘画之类的东西很迷恋,刚好前阵子读过大师罗丹的传记,里面记录了他和他的情人卡缪的一些经历,卡缪也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但更多的人只是因为他是罗丹的情人而了解她,而忽视了她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就这样,我在考场上非常不合时宜地思想抛锚了老远,半天还沉迷在罗丹和卡缪身上,鬼使神差地居然忘记了这是高考的考场啊,也顾不上审题,就把作文写成了一首诗《致卡缪》,当时还为自己的激情盎然兴奋不已,幻想着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题目肯定会给一个很高的分数,毕竟我平时在写作中成绩也很不错。虽然我冥冥之中有种预感觉得还是不要写诗歌,可是片刻的激情已无法遏制,我记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岁月在你手中游动
  青春、爱情和向善的一切
  都被你裹在泥巴里
  你耗尽终生
  却没有为自己雕刻一个合格的情人
  ……
  当时写作的过程真的和走钢丝一样,而且是技巧非常蹩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丧命,事实证明我为之付出了代价,语文成绩最后出来我差点就是不及格,所以作文成绩是非常低的,幸好老师手下留情没有给我打零。而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作文,确实是非常凌乱,激情有余,表达却心有余力不足。
  凭心而论,我并不是把高考当儿戏,我平时在学校的成绩也算优等生,而且从小热爱写作,因为受家庭熏陶也读了很多书,参加作文竞赛之类的也获过奖,对于诗歌我是偏爱的,虽然我知道诗歌技巧很难把握好,达到精湛的诗艺更是当时我一个高中学生远远达不到的,虽然平时老师也多次教导,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何就鬼迷心窍了,正是我的过于发散的思维和侥幸心理导致了作文的惨败。
  当时自命不凡,答完第一门语文考试后,状态还不错,稀里糊涂的很快考试就过去了,填报志愿,等成绩揭晓。我当时报的是中山大学中文系,虽然总分出来也是 够线的,可是还是没能被录取。
  上大学后,有幸能参加文学社等活动,没有了高考作文那样的藩篱,写作长进也很快,业余练笔发表文章也逐渐弥补了我没有读中文系的遗憾。有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曾给我们开讲座时谈到了这个问题,诗歌是文学殿堂的阳春白雪,但是因为诗歌艺术的复杂性,就短短的数行诗,是很难检验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和思想认知的;而且,作为老师,很多平时并不亲自创作诗歌,所以评卷的标准也难把握,“诗有别裁”,写诗的如此,评诗的也需具备一种别才。所以尽量不提倡在考试中写诗。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学生都喜欢诗歌,也写诗,甚至他们还写戏剧、话剧,更有甚者用古文写作。这些东西我们在乎时的习作中是应该鼓励的,但是并不提倡高考作文中去用这些独特的文体冒险,一步失误造成遗憾。
  听了老师的讲座,我如醍醐灌顶,一想到当年的考场,简直是“冲动的惩罚”,幸亏其他成绩考得没有太差,不然说不定连大学都考不上。后来我又看到报道,说某征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在高考时作文才得了25分,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对于类似于此的现象,我有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即将参加高考的诸位不要走我走过的钢丝,要走阳关大道,稳中求胜。
  首先,高考作文不是作文征文大赛,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竞争”,就必须遵守一条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竞赛规则”,那便是: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说白了,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譬如叫你比赛足球,你就只能去踢足球,万万不可自行其是,去打排球,打乒乓球。排球、乒乓球打得再好,统统不算数。否则,对广大踢足球的考生来说,就很不公平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第二,高考作文不只是考验一个人的文学才华,我们有“新概念”征文,有“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等全国知名的征文活动,这些完全可以去检验你的才华。但是,如果高考作文仅文学性的角度去进行评价是不妥的。著名作家苏童将学生的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作文型作文,按一定的要求去立意作文,这类占90%;另一类是创作型作文,试图从更高层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情感,更富有文学性和人文气息。但是,创作型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因为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你很难把握你创作出来的东西是否合格。
  第三,审题清楚之后,如果你确定了你不会写跑题,而又游刃有余,那不妨发挥你的风采,但是切忌:不要被激情冲昏了头脑。因为,高考只有一次,如果拿高考作文当儿戏,抱着侥幸心理求得高分,那我们的冒险就太大了些。

标签:高考 作文 临场 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