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对偶句 > 正文

送友人中的对偶句

时间:2017-04-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虹口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虹口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 (《岳阳楼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4.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一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空人心”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

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 选文的作者是_____,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______。(2分)

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 (3分) (l)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弗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伺: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l)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寄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靖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学无止境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迁“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难怪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

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我不知道。”“您认为发现暗物质的价值往哪里?”“我不知道。”

④其次,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任何门类的知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要想通晓一门学问,往往需要涉猎许多领域。挂一漏万,知识面狭窄是现代科学家经常性的困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哲学著作,可是为了写这本书他却研究自然科学达十多年。即使这样,他还是错把鸭嘴喜当成了爬行动物,为此曾向鸭嘴兽“公开道歉”。而且,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常常是错综复杂的。

⑤再次,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对矛盾,而人类正是在解决这种矛盾中获得新知的。学而后疑,疑而后学,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人类不断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然而人类的认知无论怎样发展,比起尚未认识的部分仍是有限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⑥“问渠哪得清如许”,面对无限的未知,我们如何才能清明如许呢?源头活水又在何方?这个问题的永恒存在,引无数哲人竞折腰。

⑦东坡少有名气,书后尝自作一联:“识完天下字,读通人间书。”口气颇大。苏洵见了,不是简单地摘下对联,而是语重心长地给两句分别添了词语“勤奋”和“刻苦”。事实证明,苏东坡终身受用于此。

⑧汽车大王福特年当年只是个店员,月薪才10美元,但他却每周都要花2美元来买书。新婚之时,家中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值钱的东西一概没有。就凭这些,福特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福特晚年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勤奋学习刻苦读书,为将来积累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敛财重要。”

⑨以上两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15.获得“源头活水”的方法是____(2分)

16.第①段到第⑤段的基本观点是____,这个观点之所以成立,是因为: (8分)

(l)___ _ (2)__ __ (3)__ __

17.下面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选择()。(2分)

菊败不落瓣,独黄州之菊不同。王安石为此写下“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苏东坡续作“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笑王安石无知。

后来苏东坡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老夫聊发少年狂”之余赏菊,只见菊花棚下落英缤纷,枝上全无一朵,顿时目瞪口呆。

A.第③段B第④段 C第⑤段 D第⑥段

18.第⑥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上文____,引出下文____。(4分)

19.在第⑨殷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___。(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1分)

画在手腕上的表

①小时候,由于个头过于矮小,自卑让我变得孤僻内向,一个朋友都没有。父母担心我长此以往,会得忧郁症,变着法儿想让我走出家门。

②一天,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然后偷偷把家门锁上,借故有事离开了。有孩子把我当怪物,对我指指点点,说一些难听的话。我气急了,捡起地上的石块扔去,不巧砸到一个小孩的头,鲜血直流。受伤孩子的家长找上门来,与父亲理论。父亲小心地赔着不是,并赔了不少医药费。我怯怯地蹲在墙角,等着父亲的责骂。可我只听到了他沉重的叹息。

③一次老师来家访,对父亲说,“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孤僻,太不爱说话,几乎从来不与别的孩子交流。”

④父亲的叹息声越来越沉重……

⑤生日的时候,父亲破例给我买了一个礼物——足球。对于我们这个穷困家庭,这真是一个很奢侈的礼物。父亲的良苦用心我懂,我却不那么惊喜,因为足球要好几个人踢,而我只有和我自己的影子踢……

⑥我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父亲开导我说:“个子矮怕什么,别说你还会长身体,就算不长了,就这么高了,也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潘长江还矮呢,可人家没有看不起自己,还说自己是浓缩的精品,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笑星呢。”

⑦父亲拿出一支圆珠笔,轻轻地在我的手腕上画了一块表。然后说:“你看啊,这画在手腕上的手表,虽然不动,却不耽误时间在走啊。”父亲摸摸我的头,接着说:“孩子,你就是这块画在手腕上的手表,你停留在自己的时间和世界里,不知道外面是何种天气,什么样的景致,我希望有一天,送你一块真正的手表,那样就能和世界同步了。别忘了,这个世界不光只有你自己。你要融进这个世界,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⑧看着画在手腕上的表,仿佛被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一样,我的心一下明亮起来。我开始试着与别人交流。从向同桌借一块橡皮开始,到帮助别的同学讲一道习题,我发现,当我主动与他们交往,他们不但没有排斥我,反而给了我极大的热情,就像那红彤彤的阳光,泼了我满满的一身。我那黑暗的角落,终于金光闪闪。同学们不再把我当孤僻的“怪物”,我回到了阳光里。

⑨终于懂得,不管疼痛还是快乐,都不该一个人。要学会承担和分享,有人与你承担疼痛,疼痛就减轻了一半,有人与你分享快乐,那快乐就成了海洋。

⑩拿出我的足球,和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草地上,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快乐的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原来,生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绽放啊!

⑾又一个生日,家里的经济条件依然是捉jīn见肘。父亲依然没给我买来一块手表。我学着他的样子,在自己的手腕上画了一块手表。父亲看到,摸摸我的头说:“你听见手表走动的声音吗?”

⑿“爸爸,它已经在走,不信你听。”我把手腕送到父亲耳边……

⒀我真的听到了它在走动,走得不疾不徐,不卑不亢。那就是我的脉搏,正与世界同步。

篇二:送友人练习

《送友人》练习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解释词语

孤蓬( ) 班马( ) 二、填空

1、本诗作者是朝的 。

2、这首诗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 环境,渲染了 的气氛,表达出对友人的 之意。 三、选择题

1、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2、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

A "绕东城"点明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B"孤蓬"写出友人孤单无依的形象

C"落日"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D全诗声色俱佳,带有浓浓的哀伤情调

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 “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 “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 “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4、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5、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B三、四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C五、六句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D七八句说明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及时分手。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

送友人中的对偶句

项是( )

A“绕东城”点明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B“孤蓬”写出了友人孤单无依的形象。

C“落日”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D全诗声色俱佳,带有浓浓的哀伤之情。

李白《送友人》阅读训练附答案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阅读训练】: (说明:以下阅读题为综合各处习题整理而成,囊括了本诗相关知识点,特此说明。)

(1)首联写景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4)如何用颔联写送别之事。 (5)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尾句“班马鸣”的作用?

(8)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0)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分) (1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1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1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14)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1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动静结合,“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2)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3)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4)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5)“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7)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8)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意思对即可)(9)“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分)

(10)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3分)

(13)“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14)“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15)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篇三:《送友人》薛涛 阅读答案(2015年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送友人 薛涛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 ②离梦:离人的梦。8.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 ”一

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2分)9.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

句中“杳”的理解。(3分) 阅读答案:8.(2分)月寒9.(3分)“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对友 人的思

念(离梦)如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写出了思念之深。或者:“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

意思。诗中是指离别后遥远的连“梦魂”也难以飞越,写出了思念之苦。答出“杳”的含义

的,给1分; 结合诗歌具体分析的,给2分。

标签:对偶 送友人 送友人中的名句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