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作为话语的新闻读书笔记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第一章

传播的传递观:传播被认为是一种过程和技术,它达到控制空间和人的目的,更远、更快、传送、散播知识、思想和信息。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至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时间上的一个社会的维度,不是信息分享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传播的起源以及至高经济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的、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社会作为世界的替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它是社会共同体所创造的理想的投影。”

符号体系不是为了提供信息,而是为了确认。不是为了改变态度或思想,而是代表食物的基本秩序;不是为了旅行功能,而是为了表明一个正在进行的、易逝的社会过程。

美国,传播的仪式观变成了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展现了权力的纷争。所以,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对经验的渴望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中产阶级趣味,不具有普遍性)

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

艺术就是使现象陌生化,迫使其成为我们思考的前景。

现实是由命名系统创造的。这并不是符号形态的唯一功能,以特定的命名强调了存在。

传播再造提供一种途径,为重塑共同文化提供价值。

第二章: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传播学的质疑:1、把传播看作行为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规律

2、把传播看作正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结构

3、把传播看作文化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意义。

在行为科学中,因果理论(利益理论)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结构的立场

在功能解释中(紧张理论),意识形态被认为并不是由结构型性力量引起的,

而是为了满足人格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功能。——释放紧张。强调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以上都存在用命名来解释现象的科学形式的疏忽。

文化研究不是预测人类的行为,时而试图诊断人类的意义。

理解意味着能够领会行为者的行为作为符号所呈现出来的想象空间。

传播的文化把人类的行为看作一种可以去理解的文本。

笛卡尔的客观主义:世界并不被当作一种宇宙秩序,而是一个只有当人作为旁观者与实际发生联系时的中性的、偶然的事实领域。这一领域最终被人的意图所操纵。

一直相对的是表现主义:现实有所表现。表现了人类的目的、愿望、意图。

文化的自然化。现实为人造就。思维最重要的产物是对现实的生产与维系。

功利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的目的是随机的或由外因造成的。人类价值或目标不可能由理性知识获得。我们最多能用理性判断目的和手段是否相符。自由的环境就能获得完善的信息。

李普曼认为自由的环境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自由的敌人不再是国家和不完善的市场,而恰恰是新闻采集的不能只、受众的心理以及现代社会的模型。李普曼认为,真实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示,不是通过语言来展示。

杜威觉得听觉隐喻比视觉隐喻更加重要。

杜威提出的是交流而不是照相。即我们不能将新闻当做交换刻板印象的科学的退化形式甲乙评判,而是将新闻当做可以听到另一种声音的公开讨论和行为甲乙评判。我们缺乏的是开展交流的公众得以形成并能够产生意见的公共生活机制。

李普曼认为当个体的大脑拥有对外部世界的准确再现时,才可能出现有效

作为话语的新闻读书笔记

的舆论。当报纸这传递了关于世界的准确信息室,报纸履行了他的民主功能。在统计学上可以形成有效的舆论。尽管有很多相关局限,但是最大的局限就是新闻的本质不具备足够的再现性,只是许多时间的信号灌输并引起刻板陈见。所以需要社会科学骨干在公共机构。认为公众是二等旁观者。 杜威认为:个体在拥有环境准确再现时也无法形成舆论。舆论只能在讨论中才能得以形成。新闻的主要缺陷不在于他无法再现事实。令人满意的图像与刻板陈见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分,新闻的目的并不是再现或者告知,而是发出讯号,讲述事件以及引发对真相的调查。我们缺乏的是商讨观点的能力。我们不是既定世界的观察者和旁观者,我们是真正创造这一世界的参与者。(对于民主的构想是一个平等的社会。)

传播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人们要么寻求影响要么逃避焦虑,它们分别根源于社会科学的因果模式和功能主义模式。这些构成了新闻已经一切文化产品。

语言逐渐被定义为操纵客体的工具,它不是确立真理的装置。对话的个人关系已经被宣传和攻歼所替代。因此我们切断了通过语言建立真正关系或者创建公共领域的威力。

语言应该是对世界的塑造和构建。

第四章: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

功利主义观点:促进人类行动的欲望是个体的、主观的。主观欲望的作用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弊端:没有考虑社会秩序的问题;另外一种客观功利:对功利的追求能够产生进步的社会秩序)

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J.B.)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of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

知识分子意识到,他们的地位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在社会结构中队权力和影响的垄断能力上。

第五章 电子革命神话

19世纪7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过了一段和平发展和繁荣时期,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到80年代初,资本主义危机来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同情劳动人民,希望推动社会改革,但又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前景感到恐惧的知识分子,于1884年在伦敦创立了“费边社”,其宗旨是在英国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借用善于采用回避决战、待机缓进策略的古罗马名将Q.费边的名字,意在效法费边的策略实行社会改革。费边社提出的社会改革思想被称为费边社会主义。

对伊尼斯的评价:空间上偏向的商业主义,最终发展成技术专家治国论。

时间束缚上的偏向偏爱关系亲近等等群体、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传统的权威。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

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伊尼斯认为:只有通过刻意减少技术和技术挂钩的机构的影响;通过艺术、伦理、政治领域的教化,才能阻止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消亡。

伊尼斯认为电子通讯的速度和距离的扩大了社会组织的规模,极大提高了文化和政治领域集权化和帝国主义的可能性。

人文主义与技术分离,而不是提供“人文化技术”这一自相矛盾的概念。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提高了控制空间的能力。

新技术乌托邦

措施:去除电子至上论的神秘性。技术只是手段而已。(政治的问题不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民主化的问题。不是代表性权力对参与性机构的问题,而是以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协调权力和财富的问题。)

米勒:机械文明时代的思想责任

确保听到去神秘化的民主的语言,政治词语要与政治目标和政治过程联系起来。思想的团体。

第六章: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

芝加哥学派:1、在方法论上反对形式主义 2、迷恋边境理论。认为社会重建和机构设立过程就是美国民主的成型过程。传播的能动过程单过社会秩序与凝聚力的源泉。(对公众生活的性质密切关注)4、设法找出公共空间产生理性、批判性话语和行为的条件(消失得公众:

大众媒介使得公众得以产生,但他们后来威胁到公共生活,以及随之产生的理性话语和启迪公共舆论的可能性)

拉扎斯菲尔德:传播作为一种控制的方式,标志着传播被纳入一种统治机制。独立知识分子批判功能的丧失。

传播作为一种疗法。

伊尼斯认为,学识不是产生于历史与文化的真空中,而是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希望、渴求与离经叛道。(伊尼斯的传播理论是历史的、经验的、阐述的、批判的)

铁路的发展使个别城市的文化覆盖了其他地域的文化,于是个别特殊地区认识世界的方式逐渐界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甚至界定了国际的文化。

伊尼斯认为,地方社区的建立对形成民主经验很关键。

现代传播媒介大多处于商业的利益,建立了本质上私人的传播体系。私人悦读和悦读受众代替了阅读公众以及讨论和争论的公共性。

传播的偏向理论:任何形式的传播都有偏向,它擅长缩短发送信息的时间并控制空间,当有些团体开始控制传播形式并在政治上将他们的利益与传播性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偏向就固定成为一种垄断。

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窄化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程度增强。网络的社交化带来的信息窄化,本质上就是排除一种“信息偶遇”:你获得的信息都是你想要的。常年厮混在一个意见趋同的群体中,反过来会使得这个群体越来越“小团体思考”,而天下所有的原教旨主义群体和激进主义者群体,都来源于这种思想结构。信息窄化的极度深化(所幸现在还没发生),将破坏一个社会的基本共识,普世价值观也将会荡然无存。受众依赖于集中化的供应源,知识与构成知识的结构呈垄断性,同时也在衰退获取知识的能力,通向传统的权力丧失。

未来传媒性帝国的扩张是技术完美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社会。

第七章:未来的历史 未来成为一种解决方式。于是,时间的迁移等同于从过去的问题和当前的困难中得以脱身。未来超越了人类的局限,不再有政治,实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幸福阶段。

三次传播革命:印刷业革命:信息生产的机械化(识字率的提高扩大了政治统治);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

控制论革命:通过量子跃迁提高可获得的信息,保证对政策选择权的明确界定、对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准确预见,还来自于社会的反馈机制??

还有一种更为严格的知识垄断。对整个思想和范式体系的垄断,这种体系决定了什么事宗教的事实,决定了评估任何阐释这些事实之真实性的标准,界定了什么才能构成知识。现代计算机拥有者分项数据,垄断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一种被认同、被确认的模式。这就是信息与

知识的混乱。

政治组织(政治共同体)分崩离析。我们仍然处在精英主义的统治之下。技术精英意味着社会的原子化(孤独的个体)

知识是范式的,不像数据存在于经验之中。他们是元信息。

修正的原意是改正、修改使正确。中文中修正主义特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反对修正主义的人认为:修正主义的反动性在于,它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真理的修正。“修正主义”中的修正是贬义,涵讽刺的意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思潮。19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

未来只不过是乌托邦传统的一部分。乌托邦就是无处,在空间上不存在的,通常在时间上也不存在。

现代知识界在解构任何作为某种价值观的过去意向都是粗暴的,但是未来只不过是修辞上与政治上替代了过去,它并没有改变这两个意向的社会含义。未来变成了永远被修正的东西。

一个有效的、真正的参与公共领域的丧失,杜威说,这种真正参与的共同的政治生活回避了控制。就我们处在田园分为来看,对未来的怀恋是有害的,因为缺乏自觉。

第八章: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

电报的作用:1、被第一个大型工业垄断着——西屋联合电报公司所控制,随之出现了第一个通讯王国和许多工业王国的雏形。电报+铁路——现代技术工业的综合管理

2、电报是电子工业的第一个真正奠基品。经济信息问题。

3、电报带来了语言性质的转变,带来了日常知识与意识解构的变化。

电报不仅改变了传播与运输的关系,还改变了人们想到传播一词的思维方式。割裂了城邦资本主义的模式。

电报与意识形态:

电报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生产力的机构化。匿名者之间的买卖关系,需要第三方管理机构的维护。(加剧了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巧更科学,垄断控制发展趋于合法)

电报与公众的想象:技术至上论(电子至上论:对和平、和谐和自我满足的渴望,加之对能量、利润和生产力的希冀,电报消除时空,意味着国家将联成一体;莫尔斯的地球村理论),电报看不见的神秘力量,颇具宗教色彩。(身体二元论的神秘性)

传播的宗教观是一种中介物——一种渐渐消失得中介物——介于中场阶级的渴望与资本主义及日渐滋生的帝国主义之间。

通讯社要求一种不带地方性或区域性且通俗化的语言形式。它们要求采用一种科学的语言,一种严格意义上含义明确的语言,并将口语中所含的言外之意得到严格控制。语言平实且标准化。电报导致了方言形式、新闻及报道风格——即夸张的报道的消失,更多依赖符号在传统意义上的作用。即信用作用。电报语言以对等性关系,替代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篇二:新媒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

二、全文框架

研究缘由

事件背景及过程

案例分析

研究结论

三、逻辑线索

(一)研究缘由

风险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知识争议的过程,知识争议涉及话语表达。风险界定特别有赖于专家知识的鉴定,专家是知识争论的核心角色,普通公众对风险的判断虽往往依赖於具体的日常经验知识,但最后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知识与专家提供的科学知识相验证,信任与其经验知识相一致的专家意见。公众社会参与和表达的扩大是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选择之一。如何扩大公眾意见表达的渠道,这实际意味着公众话语权如何实现,这正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路径

博客传播与话语权理论

1. 博客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网路深度交流方式(刘津,2008),与传统媒介相比,虽然博客传播在形式、内容、受眾、效果等诸多方面不及传统媒介,但与传统媒介相比,它又少了诸如空间不足和媒介守门机制等限制,实现了一些平等互动的传播本质。与网路论坛相比,属於个人的博客主页更有利於培养公众

的自主理性,有利于意见的深入交流和理性表达、更有利於保障意见表达的品质和可信度,博客使「参与式新闻」进入一个脱离专业媒体的新阶段。

2. 本文以博客传播为考察对象,是基於博客為扩大公眾的意见表达提供了新契机。

3. 博主在公共平台上进行资讯发布,特别是以公众身分来关注、评论公共生活,这关乎博客话语权问题。

4. 博客为博主提供了一个主动述说的空间,然而博客话语权「并不是指博客技术所能提供的自言自语式的表达和展示权,而是在公共空间的意义上,博客的声音能否被听见,被多少人听见,以及能否产生共鸣和影响他人。

(三)案例分析

特仑苏(OMP)风波与知识争议回顾

作者以表格的形式,分作者、针对方、博客标题(时间)、内容、争议核心等五个方面整理了特仑苏风波和知识争议时期的博客,从而勾勒出整个事件的脉络。

1.特仑苏之争话语文本分析

概要:风险社会,专家扮演极重要的角色,风险源于科学知识,其解释与确认也主要依靠专家系统;特仑苏的知识之争主要发生在专家之间,他们通过科技文献资料、实验证明、逻辑推理证明程式合理性等来加强说服力,二普通民众一般通过博客转帖引述专家意见反映对知识之争的关注;专家通过资料、实验论证或逻辑推理来说理,主要运用科技理性和知识,而普通大众只是泛泛而谈OMP,他们大多谈论与特仑苏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

2.知识之争中专家博客话语权的具体表现

概要:首先分析普通公众和专家博客的关注度;其次,研究与事件相关的网易财经博客、搜狐财经博客,衡量博客话语权指标进一步研究其话语权;再次博客话语权可以通过其他媒体的引导力来体现。

3.知识之争专家博客话语权如何生成

概要:首先,专家选择博客有着传播的饿一员,希望其博客意见能被更多人知晓;其次,话语权是多元分散和流动的,并具有积极生产性;再次,博客往往就同一个话题各自发表意见,他们的互动性低;其次,源于方舟子的理性表达和追踪特仑苏的决心和耐心;最后,方舟子博客话语权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

4.网名信任表达中的专家话语权

概要:首先分析网名在博客跟帖中的表现出来的信任状况;其次分析普通大众在博客中表现出的对专家的信任状况。

四、结论

博客话语权以专家为核心,专家话语权的生成基于专家在现实中的话语权、独立的立场、可以依赖的专业知识、可被信任的内容以及创痛媒体对其的关注等;普通公众博客的意见在于他们在博客空间所表明的信任态度,折射出专家话语权状况;绝大多数普通命中博主有了发言的平台,虽然其话语权微弱,但有着话语权生成的可能,这都反映了博客话语权是多元分散以及积极生成的;专家话语权的实现可俚语意见的深入交流和理性表达,促进自由谈论的氛围,这都为奉献社会的民主传播提供了新契机。

五、心得体会

(一)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定性)和内容分析(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分析,作者得出特仑苏风波整个知识争论的脉络,明确各个时段专家争论的主题,从而会从细节反映博主的心理变化。本文同时采用定量研究的内容分析法,作者以表格的形式整理了各个时期专家博客的核心内容、针对方等信息,再对博客的话语的生成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使研究实证充分,逻辑清晰。具体启发如下:

1. 广泛的搜集材料,抽取科学合理的样本,然后有序、有目的组织材料;

2. 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保证逻辑清晰,论证严谨;

3. 论证过程,可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保证论证的全面性。

(二)关于“风险的知识构成”一点思考

本文提供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概念,即风险社会建构的概念。传统的风险譬如地震、海啸、暴雨等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的,而现代社会的风险譬如基因食品安全,它不是一个直觉和感知的范围,而是源自人类的理解力,认知此类风险需要的一个过程,现代社会的风险的理解重要来自于知识。该论文研究的是食品风险中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来分析专家博客话语权的生成和表达。该研究过程,可以看出风险中知识的构成起决定作用的是专家。专家的言论也要求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赢得受众的信任,从而能够建构风险知识。

这种过程,伴随着争论和探讨,是科学知识下放与民众的实际感知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而整个知识的构建,也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风险的知识建构也不代表着就完全科学正确,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当下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是谬误的风险。风险中知识的建构,是科学知识与民众意识想结合的一个产物。

(三)关于论文不足的一点思考

文章认为,关注公共事务的博客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博客都是在书写个人生活,表达感性情感,作为自媒体的博客其公信力、影响力、关注度也不如传统

的专业组织媒体。在鄙人看来,对虚拟空间的研究,以博客作为代表,有其典型性,也存在不足之处。博客是精英阶层话语场,它符合精英人士话语表达得习惯和思维风格。普通受众很难在这样一个精英文化场域实现自己的话语权。而2007年在中国的兴起的微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引来亿万大众的热捧,成为大众表达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博客的案例分析,可以折射出一个虚拟空间中专家话语生成的一个方面,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专家的话语权表达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从而会使该论文的涵盖面缩小,显得不够全面。

篇三:我们的时代读书笔记

我们的未来去向何方?

------读《我们的时代》有感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同时,读一本好书,也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从全面的升华。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我阅读了《我们的时代》一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感受颇多。

我们拥有一个怎样的历史?面对着什么样的现实?我们将如何获得一个发展的中国、和谐的中国?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也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我们的时代》一书中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三位学者——社会学家黄平、经济学家姚洋和文学批评家韩毓海,以对话的方式来讨论现实中国,也让我对中国问题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这一政策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对外封闭的局面,令中国对外敞开国门实施自由贸易,从而一举扭转了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改善了国际形象,使得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大为丰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巨大成就的光环笼罩下,有些失误与矛盾却被掩盖了起来,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被束之高阁。

在农业方面,公社制度的解体与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农业机械化完全停止,大型水利设施无人维护,同时,依托在公社基础之上的合作医疗迅速消失,使得农民社会保障形同虚设。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使得城乡差距不断加大,这导致了中国出现了令世界关注的贫富差距问题,很难想象这事会发生在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由于90年代政府并没有给予这个问题很多关注,于是城乡问题愈演愈烈,演变为实现高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三农问题。

在城市方面,由于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间破产兼并,使得原先众多的国有企业大量破产,数百万工人失业,严重动摇了共产党在工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社会矛盾激化。直到政府引入下岗再就业政策,努力减少失业人口,才有效缓解了与工人矛盾,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与理论却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同时,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中所暴露出的严重问题,动摇着社会稳定的基石,使得社会心理日益扭曲,冷漠、拜金、官僚化盛行。

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使得民众的普遍觉醒度大幅提升,民众观点逐渐多元化,社会思想混乱。人们开始质疑人民民主专政的合理性,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向往与追求也导致了80年代末的大规模运动。党内左右翼分歧日益加大:有人主张实施资本主义多党选举制度;有人主张将共产党一分为二实行轮换执政;有人主张应当共产党执政,维护人民民主专政;有人主张将中国转变为社会民主主义国家??

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之前,面对一系列问题,很多人都开始思考:我们该怎

么做?我们该坚持什么?我们又该相信什么?

在书中,韩毓海老师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通过交谈,达成差异的互补。”也就是说,在这个困惑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应该主动站出来,通过不同学科、方法、流派、观点等等之间的一个争论,在讨论中把一个个问题“是什么”和“怎么做”的方法讨论清楚。而这就要求中国知识分子现在应该从书堆拉回到现实,从象牙塔拉回到街头巷尾,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重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

根据书中黄平老师的观点,学术界耗费精力所研究、谈论的东西既不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常识,也不应该简单弄出一些媒体记者都能弄出甚至犹有过之的一些问题,更不能像文学作家那那样发发脑骚就留下千古绝唱。而是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做出独特的贡献和发现。

而书中韩毓海老师提到了现在学术研究中越来越严重的实证化偏向,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学生应当着重关注一下。所谓学术实证化,描述稍微极端一点就是学术研究无目的,但是试问学术研究如果毫无目的性,那不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吗?如果我们学习、研究的东西都与现实社会完全脱节,不去注意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那这样的学习最后又能有什么价值呢?

打个比喻,假设某人为历史学的考据专家,对某朝某代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写一篇考证论据的文章,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或用一个比较恭敬一点的说法,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就好比如一个科学家,整天待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除此之外对外界一切都毫不关心并且一无所知。这样一个人,或许可以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再进一步来说,今日学术界的分科越来越细,而且并不仅仅局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在过去,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同时为古文学、经济学、政治学专家,甚至是某一时代的古文学史、经济史、政治史专家,或着甚至就是一个文史哲大家。而在现在的细化分科之后,不只对历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其所专门研究的历史部分以外的历史学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这类人或许可称为历史专家,但绝对不能算为历史家。因为对知识片段的研究无论再怎么重要,但若是真想正确研究问题并能应用于现实,却非得注意全局的学习不可。

今日学术界常常会遗忘了一点,就是一个人除了作为专家生活之外,也要作一个“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喜欢公开发言的专家们,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旦离开本专业的知识,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研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研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也就是说,我们的时代,学术界经常会面临着学术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及其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有很多,书中的观点主要为三点:一为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社会构成”的决定作用,二为阶级斗争理论,三为文章的文学或者戏剧的思维。特别是对于我们中文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文章的文学或者戏剧的思维尤其重要。

马克思的戏剧思维充满了创造力和戏剧性,书中提到马克思经常说实践大于规律,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重要,并且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也经常着眼于历史过程当中那些偶然的因素,注意这些因素是如何变成了“必然”。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文章通过与现实的结合,又融入了富有戏剧性思维色彩的理论核心点,才能让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文字的空洞化。只有让自己的语言既能够接地气又反映了深刻的现实问题,或许我们的文字才能算是合格了。

最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这本书反复告诉我,不要仅仅着眼于当下。现在的社会各个流派纷争。在媒体上可以看到各种似乎自相矛盾的说法证据。每个专家、学者都想告诉你,“除了我以外,他们都是不对的”应该相信谁?书中三位老师都是比较豁达的人,都很清楚本学科的弱点,善于从别人那里吸收观点。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时的上风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真是太渺小了。哪怕是现在主流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也并不是掌握了话语权就掌握了一切。心态放平,了解各方面才能做出做好的判断。

这本《我们的时代》,我觉得它就像是一本对于现在社会的精辟总结。这本书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社会的现象与对未来的思索有极大的帮助,作为一个处于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我们真的有必要先认清自己。同时要在生活中经常提醒自己,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独立人格、能独立思考的人。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需要一个历史的梳理,因为从中可以找到理解社会的依据以及自身立足的立场。这应该是现在新一辈的很多学生所缺乏的。而对于一个普通人,哪怕只是根据自己最切实的经验,也需要一个根据来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时间零零散散,这些优秀的学者通过他们自己的学养帮助我们把这一切片段链接起来,看清历史的真相。它虽然是一部学术性杂糅的著作,但语言却生动流畅,道理分析也极为深入。因此,《我们的时代》值得你我一读。

标签:话语 读书笔记 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pdf 发掘新闻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