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之读后感学生序号:59023111123 姜超 题记: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都有时代的使命,这种时代的使命是通过他的作品变现出

来的。 今日有幸,得老师推荐阅读徐大师《中国近代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我静下

心好好的欣赏。

徐中约是华裔美国历史学者,毕业于燕京大学,上世纪50年代前往美国,师从费正清大

师,但却与费大师在观念上大相径庭,以费正清为首的美国汉学界认为从19世纪末期到20

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源流在西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形成冲击,这

是一个挑战,对于中国是好的。这是名副其实的西方中心论。徐中约认为中国近代史不应以

西方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而是从中国内部原因来深入挖掘?? 总所周知,写历史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很多资料,而且更要从中辨明真假。写个一部

气势宏伟的通史巨著更是绝非微观历史,小历史可比。在当时的这个费正清的绝对权威之下

写出这样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很是不易,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历史总是大浪淘沙,

他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科书,成为一本极

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对于一个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这本书丰富全面,分析事情客观独

特,却又不走极端,很好的补充了课堂的局限性,通过此书可以全面领略中国是如何从康乾

盛世转而列强入侵,继而又重新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书以清朝入关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这

样的做法虽然是略显冗长,但是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对西方

冲击的研究必须要先对这个冲击承担者清朝机构制度进行研究。中国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

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进逼不得不然的转型变化。最主要的是与世界史从1500年开始

可以接轨,以此能有个比较。拥有四千多年的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外部世界如何

变动对他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古往今来所传承的独立之人格,一方面

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进不来我们出不去。近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教士,探险家等前往

中国,打开了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变化是那个时代的主

旋律,实际统治者在变,制度在变,思想在变,敌人在变等等。当时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正在

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以推动中国不断向前。从鸦片战争以前对

西方的排斥到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到1898-1912年间的政治改造和革命、再到

1917-1923年间的思想革命,最后到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掌权。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

要的里程碑,构建起概念的框架。与政治变化同时进行的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的根本转型。在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自强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和企业开始发展,而外国人则在“不平等条约”

保护下在条约口岸开办制造业、航运业、银行业和贸易商号。这种半殖民主义的特征延续中

国近一个世纪,是中国近代经济的显著特征。 总体说来,这部书描述了中华民族近四百年的痛苦挣扎到剥茧而出的过程,讲述了平民

大众如何度过那个悲欢离合的时代,表达了一位旅美历史学家以中国人的身份对于中国的深

深情愫。

中国现在犹如一只涅盘中翱翔而起的凤凰,转世重生。正如拿破仑所说“中国?那里躺

着一个酣睡的巨人。让他睡着吧。 因为他若是醒来,将会改变世界。”中国是中华文明的继

承者,美国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身,中西的交织,使两国将在未来将极大的制约整个世界。

篇二:《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

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

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

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

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

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

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

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

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

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

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

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

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

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

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

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

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

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

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

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

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

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

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

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

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

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

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

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

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

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

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

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

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

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

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

位大 家。曾国藩读书,却不读死书,他跳出了困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泥沼。他明白,在一

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下,谁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别人所没有利用到的潜力,势必能高人一

头。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孔孟之道、家族观念、以身作则,全成了他的湘军的兵

刃。其实洪、曾二人是相当相似的,他们都懂得建军之本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然

而曾国藩始终高洪秀全一筹,他在精神层面给与众将士感召之余,更从客观实际出发,务虚

不忘务实,才是其制胜的关键。救中国于内忧之中后,他亦欲救华夏于外患之外。利用平内

乱所取得的资本,他开始了其革新与守旧并举的尝试。但他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恪守儒道,

因而无法开拓,能胜洪之天平天国,却未必能胜西方之坚船利炮。那么革新与守旧矛盾乎?

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依我看来,矫枉必先过正。决不存在一步

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着旧观点的破除,至于恢复传统之良性则需留待之后

进行,否则结果只有四个字:积弊难除。 之后的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变革,恭亲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名字推动了又一次

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终的风暴中心,无疑落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之上。这次变革与以往之最

大不同即是终于认清了一点:强大国力,不但需要改革军务器械,也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

式。确定了目标,于是步步向前进,近代化学校、机构纷纷应运而生。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

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一轮的变革,以甲午之战中国完败日本而告终。这一战成为了又一

重大的分水岭,一败涂地之后,清政府难逃被列强瓜分的命运。那么这一战为什么会败呢?为什么蒸蒸日上的国家会败得如此惨呢?蒋先生的观点很明

朗:“政治领袖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

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方面,虽然改革领袖们最

终意识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他们能作为领袖引领改革,

因为他们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近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为之束缚,虽然比之曾国藩又进

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彻底的改革。而这也正是为何李鸿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时局,却最终

难逃甲午完败的原因。与其把这场失败归结为是天灾人祸的叠加,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即

使没有士大夫的妄动,没有慈禧太后的飞扬跋扈,也未必能扭转这段历史悲剧。历史的巨轮

只是无情地碾过那些先驱,清政府运行的轨迹却只改变了分毫。之后是被列强瓜分,李鸿章

毕竟还只是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终究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中俄密约》铸成了他终身的

打错。但试想,倘若换一个识局势而动的人,结果又会怎样呢?结局未必真会改变,因为评

判标准由后人而定,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失败却早已注定。 随后康有为、西太后、义和团又写下了各自的篇章。康有为的变法比之前诸人,更进一

步。他抓住了时机,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绪,戊戌变法一

时间声势浩大。遗憾的是维新最终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谭嗣同的碧血。

有趣的是,顽固派之后也进行了改革,只是这个改革只见倒退不见前进,失败亦在所难免。

终于1911年,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终于打倒了清政府,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绩,之后革命

的成果迅速被窃取??

蒋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近代化,如何近

代化?做了尝试的人数不胜数,虽均未成功,但毕竟留下了个人的印记。虽然先行者的探索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先行者做出过的探索,没有探索哪有成功?每一次探索

都有它的重要意义,至少它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做了林则徐想而未做之

事,康有为完成了李鸿章愿而不能的梦想,凡此种种,不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虽无法螳臂

当车,毕竟稍许改变了呼啸的历史巨轮前进的方向。只要有人在,有爱国之心,方向终究能

得以修正。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国不能亡,中国必将继续前进。 合上《中国近代史》,历史巨轮仍在呼啸,中国的今天,明日前进之方向,正由我辈续写。

今天的探索终将换取未来的希望。篇三:《近代历史纵横谈》读书笔记 《近代历史纵横谈》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近代历史纵横谈》,作者为林华国,这本书主要从近代史研究中

的重大理论分歧、鸦片战前中国社会性质及发展趋向、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斗

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四个部分对中国的近代历史进行了评价与细致的分析。 近代史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分歧这部分分为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中国近

代史研究中两种历史观的论争、试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近代史

的开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与半封建化之间的关系这五部分。我读后感触最深刻的是“评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这部分里的“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按照传统

观点,我们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是采取否定态度的。对此,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

为,殖民侵略虽然给中国等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苦难,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打破了这些国家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把它们拉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这些

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评论殖民侵略时,应该首先强调它的

进步性。那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从不否认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起过积

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殖民帝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命运

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通过压榨后者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后者在殖民主义的重压下

根本无法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地。落后国家被拉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绝不等于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而只是变成了殖民帝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垫脚石。这不是一条进步之路,而是一

条没有前途的歧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只有通过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统治,才能离开这条歧路,

走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获得进步与发展。 第二部分讲了鸦片战前中国社会性质及发展趋向、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和中国对

工业革命反应迟钝的原因这几方面。多年来,许多人为中国这一不幸的历史命运叹息,并努

力探寻中国对工业革命反应迟钝的原因,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中国封建

统治者历来重农轻商;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一贯偏重政治、伦理而鄙视科学、技术;

中国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以“天朝”自居,闭眼不看西方的长处等。这些解释都有一定道

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这个问题。诚然,思想、政策等上层建筑因素能对经济发展生产

重大影响,但这些因素本身归根到底还要受经济因素的支配。一个国家对工业革命反应灵敏

还是迟钝,主要决定于工业革命对它的经济有多大的冲击力。中国对革命反应迟钝,最根本

的原因是:直到19世纪中叶,外国机器工业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力还十分微弱,不足以引起人

们的注意。

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斗争这部分从如何看待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中国的反

侵略斗争、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中国近代对外战争的“和”与

“战”、近代的反洋教斗争、有关八国联军战争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中的“和”与“战”这部分。中国近代历次对外战

争中,统治集团内部常有“主和”、“主战”之争。曾在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点认为:

反抗近代强敌,固然极其艰难,但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只应誓死抵抗,不应屈辱乞和。

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认为以落后的中世纪的中国抵抗先进的近代强国,“战则必败”,最后

仍需求和。 战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绝不能把它简单化、公式化。战争的胜负受很多因

素影响,绝非单凭对双方军事力量进行评估就能判断的。在美国与越南的战争、苏联与阿富

汗的 战争中,美苏的军事力量均占压倒优势,但他们都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被迫撤

军,实际上是遭到了失败。其原因在于越、阿领导者和民众不甘屈服,坚持长期的游击战,

而美苏民众反战情绪却日益高涨,政府无法把这种旷日持久、代价高昂、丧失民心的战争长

期坚持下去。而腐朽的清朝当权集团既不愿承担长期抗战的艰苦和牺牲,又与民众处于尖锐

对立的地位,不敢让民众武装起来,自然也就不可能领导民众进行持久抵抗。 抵抗的要求本

应是变革图强的动力,抵抗的实践本应使人们更清楚、更具体地看到中西差距,看清学习西

方、变革图强的必要和变革的目标。但腐朽的清政府当权集团并无抵抗侵略的决心,也就没

有发愤图强、改弦更张的欲望,而是苟且偷安,不思振作。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部分讲了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近代军用工业的性质、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这部分提到了一个问题,戊戌变法是不是改良主义运动?改良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呢?(1)从追求的目标看,列宁指出:“一般说来,改良主义就在于,人们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清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存这些基础相容的变更。”“改良主义无非是要统治阶级让步而不是推翻统治阶级”。(2)从使用的方法来看,列宁在对比革命的方法和改良主义的方法时指出:“革命是一种最基本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的改造,而不是审视地、缓慢地,逐渐地来改造旧事物,尽可能少加以破坏。”无论是从追求的目标看还是从使用的方法看,戊戌变法都完全符合改良主义的基本特征。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同时也使我明白应该辩证地看待事物,我以后将以更加科学地眼光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篇二:《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摘要:《重说中国近代史》书名中“重说”这两个字有些许颠覆的含义,作者张鸣教授想通过这本书把某些观点表达出来,也许这些观点会带有汹涌地叛逆,但这样的书看起来更让人带劲,因为冲击力有时候有点强。我记得这样一句话:“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抱着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的我们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当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是的,有太多的人希望给历史找罪人,希望中国最阴暗,最屈辱的时光有一批人为此肩负起责任,这样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撇清一切,向他们投出肮脏的菜叶,鸡蛋与不屑的言语,这副场面就是活生生的罪犯被当街斩首,老百姓在一旁做着落井下石行为的翻版。

张鸣先生在第一讲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开场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这就令人很困惑。”这让我想到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节课在讲中国近代史分期时,老师曾说过从科学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结束,但是在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习惯上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前段(1840~1919)作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1919~1949)归入“中国现代史”。真的很令人困惑,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分到哪不是根据现代与近代的性质,特点区分的吗,既然知道1840到1949才是科学的,那为什么还要因为惯性而屈服,从而去依赖它,去麻痹自己,蒙住自己的眼睛跟着大家走。许多人都在强调中国的近代史一直在改革,革命。从物器,到制度再到思想都在改,都在变。但是变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

作者介绍了“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第一种是怨妇心态,觉得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史,被西方列强期虐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面对中国近代史都存在这种感觉,我在初中,高中每每读到不平等条约,各种赔款时我都会悲愤不满,从正面看这是一种民族情结在影响着你,可是如果过多地强调我们所受的屈辱,常常揭露伤口,暗自悲悯,那就是怨妇心态在作祟。第二种是泼妇心态。“凡是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是作者对这种心态的生动描写。这种心态在近年来更加猖獗,电视上那些抗战正是这些泼妇心态完美地体现。我常常调侃那些抗战片,把那些抗战片的主角联合起来,组一支军队,中国抗日哪用得了八年,八个月中国就能称霸世界。也有人讽刺地说那些抗战片:“每年死在横店的日本人可绕地球八圈。”中国共产党是在抗日战争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并不是所有的胜仗都是共产党的功劳,而中国在抗日战争的伤亡人数达到了2200万左右,虽然最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这胜利绝非电视剧那么神乎其技。第三种心态是情妇心态,这种心态更像患上“斯德哥尔综合症”对殖民者抱有感激之情,而忽视了殖民本身强烈的残暴,血腥与迫害。张鸣教授认为看待中国近代史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心态问题。纵然他在文章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从他对三种妇人心态的批判,我们就可以得知我们应该不卑不亢地对待这段历史,即使充满屈辱,但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尊重历史。而非子虚乌有地渲染这段历史,不要为它选择“美图秀秀”,而是尊重事实,面对不足。对于西方殖民的侵略不要太过称赞,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了自身的利益,有些影响只是附加品,衍生物。挨打就会改变这是人自身机能地设置,并不需要过大地放大“挨打”的作用。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这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当时英国为首的西方体系,这是一个向外输出的体系,拥有一个不断侵噬,吞纳他人进入自己的体系中来的特点;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天下体系(朝贡体系),这个天下是内敛的是内缩的,它习惯以一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国家自行前来朝贡,有一种“你来不来,我就在这里”的深意。他们之间第一次直接的碰撞就发生在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发生在乾隆末年,虽然当时已经踏入康乾盛世的晚期,但是中国人还停留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之下,沾沾自喜。所以面对英国人的工业革命成果和商量通商事宜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乾隆皇帝只是挥一挥衣袖,说了一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最终马嘎尔尼的炫耀与通商的两个目的都没有得到,不过他还收获了一批副产品——中国真正的国情,军事实力与海防要塞等。这就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军队送上了重要的砝码。

人们总习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填加上一个“血腥”的词汇,而中国也是这“血肉钱”的出资者。鸦片就是英国人放在中国身上最初的那只水蛭。这只水蛭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历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但是过程往往让人忽视了,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本末倒置,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结果除了告知的作用什么都无法显示。英国的舰队在攻打了广州之后,觉得广州离北京太远了,无法到达恐吓的作用于是他们在北上期间寻找第二个攻击目标长江三角洲,最终打到了南京,签订了城下之盟。英军从虎门战役的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到陈化成都打败了,而且战绩显著。只有在镇海战役中损失的人比较多有100多人。可见鸦片战争打得多么窝囊,张鸣教授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境界比别人差太远。”

是的,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思想与策略,同时中国在当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国家,在面对海战等方面经验,技术与策略差得太远了。这种缺陷在鸦片战争中也体现出来了,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在军事硬实力方面与日本并没有差距,可以说在舰艇,武器等方面还超过日本,但这场战中国还是被打败了。其中就是因为中国一昧地以为“夷狄”强的是技,这个技术只是器物上的先进,而忽视这个技术还包括军事纪律,策略与知识,就像北洋水师,他们以为能开船就能打战,因而把总教习威理赶走了,也不遵守《北洋水师章程》了。但是中国人并不是真正懂得军舰的性能和海战的规律,中国总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不肯踏踏实实学习别的国家打了多少场战,损失了多少士兵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但是日本不一样,他们从来都有一个保持学习的心,他们一板一样都认认真真地做,可能就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才能让日本比中国少走很多弯路,有时候中国就是总想着走捷径,每一条路都没走透就急急忙忙换另外一条,或者总是匆匆忙忙地选择,没有长远的目光,规划好道路然后从一而终。“其实,中国的变化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每次改革都没有走完它应该走的路,然后很多人就喜欢跳出来对改革进行反思,反思道路选择得正确与否,进而怀疑变革本身的正当性。”为什么不能在改革中遇到什么问题一起解决,而是一遇到问题大家就一起来批判,谁用能从一开始就设计出最完美的方案与道路,英国也是一次次在修整,完善它的制度。连美国到现在都没有重新颁布宪法的国家,都还预留了宪法修正案。而中国又为何总想着一触而就,走捷径,而不愿踏踏实实去学。

诚如张鸣教授所:“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还没有到世界第二大强国,新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所以只有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才不会迷茫,不会重蹈覆辙。这里的历史不仅单纯指中国近代史,还有整个世界的发展史,因为中国现在面对的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遭遇过。

篇三: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铭 记 历 史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上周我阅读了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原著于1938年艺文研究会作为《艺文丛书》的一种出版发行,我所阅读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发行的版本。三天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并深深折服于作者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深刻而不失风趣的文笔。他对中国近代史所做的透彻的分析不同于一般的史书读物,读完后让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下是我结合作者的叙述,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出的各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为剿夷与抚夷,专讲外患。处在“中古”状态的清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侵略者,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被西方列强打败而不知民族危机,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这期间,清政府内分为剿夷派与抚夷派,剿夷派虚骄自大,抚夷派服输不图振作。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末同初时,恭亲王奕䜣与文祥认识到时代的不同才想到改革。 本章中让我有深刻体会的是以下几点:

一.近代的邦交是一把双刃剑,是当时的大困难,也是大机会。如果当时能进行高度的改革,而不是否认日益强盛的西方国家,这样也许可以继续维持历代我们在东方的光荣

地位。

二.在鸦片战争以后没有人立即维新。我想中国人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士大夫阶级又缺乏大无畏精神与独立性,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动摇的。这就使我们民族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在更多年的以后让民族受到压迫与歧视。

三.这期间我们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不平等条约的根源我认为是当时民族的无知,我们的法制达不到近代文明的水平,放弃了一些很重要的主权却以为无关紧要。

在看到民族浪费了20年光阴后,我感到痛心,近代中国人迂腐的思想阻碍了民族的进步,让国家在以后备受压迫。

第二章为洪秀全与曾国藩,专讲内忧。清王朝受到了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曾国藩领导湘军为了清王朝的统治而战。洪秀全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却忽视了社会革命,最终以太平天国的失败告终。曾国藩在维持清政府为政治中心的前提下,一方面革新,接受部分的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守旧,恢复中国固有的美德。

我认为太平军在初期顺利的原因不是本身的优点,而是因为是一股新兴的势力,而洪秀全并不是想建设一个新国家,他想建立一个新朝代,他的失败,证明了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

物,他最注重精神教育,认为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其次他利用宗族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最重要的是他注重为人,不忽略做事,对所做的事情尽心尽力。他的事业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虽然他进行革新守旧,对我国近代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他不明白清朝是不能救中国的,而他所操练的湘军私有军队的精神更是传给了以后的北洋军阀,阻碍了国家未来的统一,这些都是曾国藩守旧的弊端。

第三章为自强极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失败。奕䜣与文祥从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认识到中国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军事部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成立北洋海军,以国防为目的开设学堂、造船厂、招商局等设施。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不彻底,最后还是失败了,而后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们全面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了近代化的军器,要培养技术人才去驾驶,为了近代化的交通,要有电报局与造船厂的设立,而新式国防需要更多的费用,所以创办招商局。而他们却忘了近代化的国防最需要的是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所以洋务运动进行的并不彻底。不仅领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无需改革,时代与人民更是不允许他们彻底改革,民众的迷信是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极大阻碍。

书中还讲到了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而这种投资混合政治作用的就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商业的推销,而国际贸易的自由减小,就会引进市场竞争。最后资本主义国家要竞争原料,绝大部分要行使帝国主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在由于朝鲜的内乱而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因为在战略战术上都低于日本,我国最后只能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为以后的瓜分狂潮埋下了伏笔。

第四章为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讲了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割据和北伐战争。其实主要讲了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三个救国方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

康有为等人在变法运动中抓住孔子作为思想傀儡,因为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其次他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就是抓住了政治中心,他调整了行政机构,废除了考试中的八股文,但是由于满清皇室顽固派势力庞大,康有为还是失败了。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对民族近代化的,与洋务运动及变法运动是背道而驰的,失败是其必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则应时而生。

孙中山对近代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受过科学的教育,他的革命方案是精密可行的。他提出革命应分为军政、训政、

宪政三个阶段,而这是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倒了清朝,扫除了民族复兴的障碍,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湘军演变的北洋军阀是民族宗族观念的体现,而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是让我们国家走上正规的方法,但是当时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军和革命党支持他,很少的人可以真正了解他的思想。民国十三年时,他曾改组国民党,联俄容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未来革命军的骨干。

这本书前两章叙述了我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后两章讲述了四个救国方案,脉络清楚,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重新的了解。这本书如同讲故事,让我快速读完并受益匪浅,在现代社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应该铭记历史教给我们的一切。

毛雅菲

英语0904班

学号:2009111635

2010年5月7日

标签: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读书笔记 重读近代史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