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论语读书笔记3000

时间:2017-06-0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礼”“义”“仁”“智”的思想,其内容广泛,涉及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道德行为、做人准则等。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必读书目。流传至今,下至5、6岁的孩童,上至70、80岁的老人,也几乎人人知晓此书。我也毫不例外是看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语》名言长大的。小时候看的是只言片语,也只靠生硬的翻译去浅显地理解《论语》。而今已为大学生 的我,终于认真地看了一遍《论语》,联系现实,对它也有了很多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或许有偏差也或许不够深刻,但还是让我一一道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学好知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只是最低境界罢了。细细品味,里面却蕴含了处世的哲学。随着年纪增长,步入复杂变幻的社会,为了取悦他人,也或是因为不得不迎合社会,许多人选择了伪装自己,伪装自己的能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肆意吹嘘,工于心计。他们流连在灯红酒绿之中,虚伪地弯起嘴角的弧度,却忘了交友处世的首要准则,诚实(当然,这种诚实是相对意义上而言的,比如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并不算是违背了诚实的原则)。看看古往今来朋友甚多的谦谦公子,谁不是以诚实待人为准则的。古时的伯牙子期若不是坦诚相待怕仅是因才华相吸也难成知音吧,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不仅是在做学问上诚实,还有为人处世上诚恳,这应当也是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其中还是蕴含有大智慧的。

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对于你要说得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有多少呢。大多数人都是言语大于行动,包括最初的我。总是在最开始给自己定下宏伟的目标,然后大声地告诉世界,我要开始做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懈怠直至放弃。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博学多才的君子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不倦的目标,而这句话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之道,不能只说不做。我想对于现在而言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你成功地做到之后再说出来。这不仅是一种不凡气度,更是一种君子之道。

3、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不应该你祭奠的鬼神你却祭奠他,这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懦弱”。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孔子对“谄”“义”“勇”下了一个定义,纵使世事变迁,这些定义于今世却也是适用的。谄媚的人,嘴脸如此让人恶心,做着不该自己做的事,孔子对此的描述“非其鬼而祭之”十分形象甚至还有些诙谐幽默,让人读后心里不禁小小地敲起了警钟——莫做此类人,只会遭人鄙夷唾弃。再看现在“小悦悦”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冷漠旁观甚至见死不救者大有人在,这不就是孔子所言的“无勇”么。我们都应做一个孔子所说的“见义敢为”的人。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而文采多余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搭配得当,才是君子“。此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人与质的辩证关系以及君子的人格模式,这句话对我有很大启示。就简单从写作上来

说,如果语言直白,则显得平淡没有内涵;若又一味追求夺人眼球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文章,则会变得空洞浮夸。放到人格模式上来说,一个人应该不断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以免落入俗套,流于粗野。但同时也要怀有质朴的心,不能因此而盛气凌人看不起周遭事物。只有兼具一身才华与赤子之心(也就是质朴与文采),才能成为谦谦君子。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解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我想这句话用现代的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吧。懂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件事,喜欢这件事的人则能圆满地完成,可以此为乐的人却能超凡地完成。因为以此为乐,便能全身心投入,甚至是“融”入。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是,如果你要学习某样东西(甚至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请你把它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个任务。这样,就一定能够将它做到最好,同时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升华。

当然,虽然《论语》字字珠玑,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有些观点我还是不认同的,比如以下两句。

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什么是“异端”呢,或许在孔子等人眼里不正确的东西就是异端,可是他们就是绝对的权威么他们就是完全正确的么?答案是不。在百家争鸣的年代,一味地否认他人的观点,未免有些自以为是甚至是专制了吧。或许就是这些对所谓“异端”的攻击,而导致了许多正确或新奇的想法遭到压制甚至消失。再者说,攻击“不正确”的言论,祸害真的就可以消除了吗?未免想得太过简单了罢。

2、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书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礼”千年传承,作为儒家文化的结晶,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我却不认同这里的“礼”,我认为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君子博学,便定会产生自己的新思想,却硬生生地用“礼”来约束,还将一种有创新的潜质称作是离经叛道,这是何等地忽视人性啊。

读完《论语》,感触颇多,却不能悉数表达,寥寥两千余字,希望能记录下自己一些深刻的想法。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一)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二)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之后才知道,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来是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于丹通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吾与点也!的故事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篇三:《论语》读书笔记

浅析《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13教育学勷勤创新班 黄芷晴 20130011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论语》及相关译释的阅读,对其中的君子之道进行了浅析。君子之道,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君子必须是一个内心坦然、与世无争的人;其次,君子善于加强自身修养,内心厚道而薄责于人;再者,君子必须坚持原则;最后,君子还必须是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君子之道,放在今日,也依然有助于我们为人处世,修身律己。

【关键词】 论语 君子之道

孔子,是我国人民所熟知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以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而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

一。其为我们研究孔子处事为人与思想学说,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料。

在徐澍注译的《论语 译释》中,作者认为《论语》一书的内容可分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处事为人两大部分。其中,君子之道是贯穿两大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一都在追求完美的人格。孔子的人生目的,在于修己、行仁、遵礼,而他的君子之道,也渗透在他的思想言行之中。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而后表现于其一言一行之中,为君子之所为。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之道,其内容是丰富而深刻的。 其次,君子善于加强自身修养,内心厚道而薄责于人。在《学而》篇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

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肯学习就不会

论语读书笔记3000

少见寡闻;为人要立足于忠信为主;不要和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而在《为政》篇中亦有相关内容。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作为一个君子,先将要说的事情做好,然后再说出来,这样才能令人信服。"的确,君子总是在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人格得以完善,做到自重、自谦、忠信、勇敢、诚实,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别人,令人信服。在加强了自身修养后,君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内心厚道而薄责于人。在《卫灵公》篇中,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君子不会过多地苛责外在的世界,而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检视自己的内心。他们不会怨天尤人,而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样就不会随意苛责别人,就能成为一个宽容而厚道的人。

再者,君子必须坚持原则,志在“得道”。在《子路》篇中,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孔子说:"君子容易共事而难以讨他喜欢。不以正道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待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能量才使用。小人难以共事而容易讨他喜欢。虽然不以正道讨他喜欢,但它还是喜欢的。待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的。"在《卫灵公》篇也有相关的内容,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说:"君子并不依据一个

人所说的漂亮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就不采纳他的好意见。"这两句话其实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君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是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原则的。每个人都有私心,但君子却可以做到不以自己的喜恶去随便评判他人,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去给予他人客观的评价,能做到这样是十分不容易的。坚持原则,还体现在一个人他能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里仁》篇中,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无所谓可以做,也无所谓不可以做,而是怎样符合义就怎么做。"君子,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义。在义面前,没有薄厚,没有远近,也没有亲疏,只有道义,只有规范。生活中总是充满诱惑和选择,甚至有时候无法分辨其中的对错与善恶,就像我们不知道是否应该苛责一个穷人为了保命而去偷窃面包的行为。换个角度来看,要是我们就是那个穷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在《卫灵公》篇给出了他的答案: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孔子看来,君子能够安守穷苦,而小人穷困就会胡作非为。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一种区别。

最后,君子还必须是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能没有宽宏大量的胸怀和坚毅刚强的意志,因为他有重任在身而路途遥远。把行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负担不是很重吗?直到死才停止前进,路程不是很遥远吗?"这是作为君子

的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都有这自己的一份使命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要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当他们处在穷困窘迫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尊严,放弃自己的修养,做出有违自己原则的事情,这就是君子了。

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和千古年前圣贤生活的时代中有着千差万别,但他们智慧的光芒,依旧穿越千年,影响着后世子孙。何为君子,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且这些标准都是那么相近而相似的。关于君子之道,《论语》有它的一番阐释,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体味和感受通过到这种古典的精神力量。正如于丹所说,"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让我们建立了一个君子的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作出无愧的交代,让我们提早实现那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论语》中的君子之道,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去领悟和感受它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精神。

【参考书籍】: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徐澍,《论语 译释》,湖南人民出版社

[3] 于丹,《论语 心得》

标签:论语 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