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周作人读书笔记

时间:2017-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 邝云梅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2.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第二节 鲁迅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是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苦,转化为对赵大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是以讽抒情。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首先是《呐喊》、《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等有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狂人日记》等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兄弟》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锻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在写人物时,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字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后来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

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二是不是“将古人写的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三是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件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6.《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是《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作为“回忆文”,这组散文基本上是追怀往事,但鲁迅行文中善于“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从而在每篇中可以发现,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艺术风格是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

7.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是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周作人读书笔记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第三节 小说创作

1.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

2.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3.郁达夫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多取材于自身经历或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二是不强调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也不是凭依人物命运的复杂变迁而取胜,以作者真挚强烈的情感投射而感染读者,引起大众的共鸣。三是结构安排具有散文化的特点。四是文字清隽幽婉,感情色彩浓烈。

第四节 诗歌创作

1.“诗体大解放”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谱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2.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有作品是《湖畔》、《蕙的风》、《春的歌集》。

3.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

4.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是:一是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如《太阳吟》。二是反帝反种族歧视,如《洗衣歌》。三是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如《死水》。 艺术特色是其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分别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第五节 散文创作

1.“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2.周作人散文的内容是:一是批判死鬼的精神,二是抨击国民性的弱点,三是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艺术成就有一是旁征博引,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二是舒展自如,娓娓而谈,三是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四是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五是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是苦涩。

第六节 戏剧创作

1.民众戏剧社在文学主张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他们对堕落了的文明戏进行猛烈的抨击,强调戏剧反映时代、人生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他们还提倡“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第二章 30年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梁实秋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而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指出文学与阶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是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

3.1928年,香港的第一个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

第二节 茅盾

1.长篇小说《子夜》的思想意义是: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惊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了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作品整体上而言,表现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构成,同时,作品还真实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几重压迫以及与工人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必然悲剧命运,显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本质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向作出的独到思考。

2.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3.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子夜》里的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 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关系,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在赵吴斗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作者还用他荒淫的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他玩弄各种女人,并以此为豪。在他带有兽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4.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宏大严谨的结构。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径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

5.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主要有两点:一是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果敢、自信和动摇、悲观。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子夜》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它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 巴金

1.分析《寒夜》的思想:《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小说描写一个走向崩溃的家,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型家庭模式: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由于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想都发生了巨大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曾树生则凭着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严重危机。加之汪文宣的母亲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悲剧。最终,曾树生随人而去,汪文宣在吐血中身亡。

2.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寒夜》在艺术上达到了巴金所追求的无技巧的境界,风格朴素自然,是巴金最优秀、成熟的现实主义杰作。抗战时重庆的典型环境和这环境中产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剧性格和命运,揭示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情节发展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推进;结构布局,一切象现实生活本身一样流动。人物平凡,具有复杂性格和复杂感情。大量的客观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支撑了小说的框架,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浑然一 体的艺术境界。

第三节 老舍

1.老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等。

2.《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是写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代表作,真实的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3.分析祥子的形象: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 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4.形象的意义: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

篇二:《故乡味》读书笔记之故乡情故乡味

作者介绍:《故乡味》:有一天,我们是否都会成为没有故乡的无根人?物质富足了,固有的乡村氛围却一点点消失不见。挖掘记忆深处,深情回望童年、少年的记忆,那里,叫故乡。乡亲们为生活付出汗水,经历磨难和考验,品尝喜悦也满怀忧伤。小时候羡慕城里人,现在才深深意识到,故乡才是自己灵魂的最终归宿,对故乡的情感,就像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作者从记忆深处掘出的,除了喜悦、忧伤,还有对那片故土最深切的依恋。李成 安徽桐城人,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十三岁开始发表诗歌,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书评:故乡情,故乡味“乡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一直为文学作品所歌颂。书中,作者共分了四辑来回忆故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乡村场景志,这部分描写了农村中特有的一些生活、农作场景,比如乡村孩童们的乐园——春天的打谷场;乡村人物志,这部分回顾了生活在故乡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那对因为玩儿”娶新娘游戏“而生出单纯、美好感情的一对小伙伴,相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如果读到这段文字,肯定会忍不住会心一笑的,而当看到青梅竹马的他们长大之后却不得不分散,又只能无奈地感叹命运无常;然后是乡村风物志,描写了乡村的花草树木、瓜果时蔬;以及最后的乡村风俗和乡村记忆志,描写了作者家乡特有的一些风俗以及曾经在农村特有的时代记忆,比如乡村电影。这其中,我以为最出彩的当属第三辑:乡村风物志。我之前简单了解过作者,是来自安徽桐城的。这个在清代出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代表文人的地方,曾被誉为“文都”。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其父又是人民教师,作者的传统文化根基之牢固自是不用怀疑。所以在书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传统的“士大夫”之气。尤其在第三部分的某些文章,更是让人想起近代散文平淡、冲和一派的特点。尤其《山芋》一文让人印象深刻,真可称得上是文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三者兼而有之。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周作人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的著名小文:《故乡的野菜》以及《藕和莼菜》。我从小就是喜欢吃山芋的,却不知道山芋竟然也可以用辣椒腌制了来吃,香甜的山芋长时间腌在重口味的辣椒里,有些让人难以想象。但又像作者说得一样,确实是越靠近烧焦的地方越是好吃。现在想来,依然要垂涎三尺。此外,《豆腐纪事》一文,也是很容易让人想起汪曾祺先生的《豆腐》一文。当然相比大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娓娓道来关于豆腐的各种吃法、做法,本文更多地侧重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吃上一顿豆腐几乎算是过节上了,更有一番心酸在其中。现如今,早已不会有如此拮据的日子了。冬天的大街上轻易就能买到烤山芋,一年四季里可以随性所欲地吃上一顿豆腐。然而,作者却是再也寻不到曾经的滋味了。某些东西,正在消失不见。于是,作者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故乡的味道和记忆。因此文中也能感受得到作者淡淡忧伤的笔触下散发的怅然若失的乡愁。这是献给故乡的一首挽歌,一曲咏叹调。小编有话说: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国人有着很强的故乡情结,许多老人年迈后总想回到自己的老巢,回到故乡。的确,生我养我是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寄居的地方,更是一个埋藏情感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方,你的根始终深扎于故乡厚厚的土壤之中,故乡味不变,故乡情不变。

篇三:《东方文明》读书笔记

《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在写这篇读书报之前,我有必要对《千年科举》这本书以及作者李兵做一些大致的介绍。 《千年科举》的作者李兵,为岳麓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科举史与书院史研究①。曾于2008年应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之邀,主讲《科举古今谈》。而《千年科举》就是这次电视学术讲座的讲稿,以专题的形式讲述科举千年历史,图文并茂,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②。

了解了这本书及作者的后,接下来我就对书中几个问题做一些总结及探讨。

一.盘点历史上部分名人志士们的科举经历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之久(公元605-1905),那么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势必是巨大的。在科举的道路上,当然存在着古代大批知识分子不可磨灭的印记,就让我先来盘点一些名人们的科举经历吧。

王维,凭借着出众的才华以及在上流社会中的良好人际关系,接连考中了京兆府解试的解元以及进士科考试的状元,成为唐代著名诗人中极少有的状元③。

陈子昂,摔添加古琴而名声鹊起,得到达官贵人们的赏识,于公元684年考中进士④。

白居易,通过行卷得到赏识,并在29岁时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⑤。

杜甫,多次行卷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参加进士科考试亦名落孙山,一生科举之路极具坎坷⑥。

唐寅,因涉嫌科举考试作弊而被革除功名,终生不被录用⑦。

张謇,因冒籍参加考试而被受尽凌辱,后发奋读书,于光绪二十年殿试一举夺魁⑧。

从历史上这些名人们的科举经历中,我们可看出科举考试能够选拔出一定的人才, 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并非完全公正与科学,它也埋没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暴露出不少的弊端。在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分析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

二.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好处

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袭了上千年,必然具有它的优势。

在探究科举制度好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在科举制度实行前的中国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上古时代,联盟通过禅让选拔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重要的环节,一个是推荐,另一个是考察。这种选拔方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容易导致人才的埋没。到了夏商周时代,人才选拔方式采用的是世卿世禄。这是以血缘关系为唯一标准的待遇制度,导致了官位的垄断。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纷纷招贤纳士。这些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只是统治者依据个人的设想进行的,并无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直至西汉时期,中国古代才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选拔制度,即察举制⑨。察举的确能相当有效地选拔出人才,如董仲舒,司马迁,东方朔等人都是通过察举选拔出来的。但察举的弊端也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推荐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不公正性易导致权力的垄断,而在操作过程中又难以形成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这是察举制的致命缺陷。

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社会呼唤着一种新的更具操作性、客观性的人才选拔制度,那就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科举选拔制度。隋代正式确立进士科举,在允许自由报考的基础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与否的关键。在从此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里,

无论考生的出生贵贱、贫富,只要答卷能让主考官满意,考生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是科举制度公正性最重要的表现,也是它能在不断的改朝换代中却能始终沿袭下来的基础。科举制度的实行,为1300多年以来广大读书人想要实现做官的理想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讲,科举制度是空前伟大的,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

三.不同时期科举制度的各种弊端

相较于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显露出了他不少的优越性和公正性。然而,尽管科举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踏上仕途做官的机会,但这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并非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的。历史上有不少仁人志士在科举制度下被埋没,只能空叹报国无门。

在隋唐科举的初创时期,推荐制并未被完全废除,而是与科举制并存,其中以通榜与行卷制度为典型。这种制度虽然选拔出了王维,白居易等一批人才,但由于通榜制度的存在导致了读书人能否及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荐者,而并不仅仅是由考试决定的,这使科举的公正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从陈子昂摔天价古琴从而实现科举梦想一事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时期普通读书人想要获得推荐,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是很难得,并非仅仅有了才华就能得到推荐。在这种制度下,很多读书人都不能平等的参加科举考试,也就导致了不少人才的埋没,如杜甫感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但即便如此,他也得不到有效的推荐,导致了杜甫科举的失败。

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终于允许了读书人自由报考,而不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但即便如此,并非所有报考的人都能到京城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因为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正式的科举考试指乡试,会试,殿试,而在此之前每个考生都需参加童试,

即官学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个阶段。但由于县试和府试的考场环境条件参差不齐,加之考场纪律的松弛程度不一,不同地区的录取名额有所差异,导致这时的科举公正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实际上,尽管县试、府试的制度并不完善,但从整体上不会影响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因为大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能通过这些考试的。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为八股文。即便在如今,我们只要一提到科举,就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八股,因为八股在历史上本身就充满争议性,也暴露了不少弊端。接下来,就让我来探讨分析八股文的功与过。

四.论明清八股的功用与弊端

八股文真正形成于明代,后发展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最主要文体。历史上,八股文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那八股文是否又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一文不值呢?八股文又怎能在明清时期一直被沿用500多年呢?

单纯从文学或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八股文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周作人⑩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对八股文有很高的评价:“八股文是中国历史上承先启后的一大关键。八股文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变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

而从政治功用而言,八股文极好的契合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明清八股文命题范围和作答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这就要求了考生必须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因此,八股文可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强化封建集权统治。除此之外,八股文固定的格式,不仅能提高阅卷者的效率,而且有利于考官公正、客观地阅卷,符合科举考试追求公正性的需求。

尽管八股文有如此功用,但从明朝后期开始,人们对八股文的批评就愈加频繁与严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八股文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内容上于形式上。内容上,八股文要求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为依据,且需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而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⑾,,这就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而且,八股取士在选拔少量文官的同时,却诱使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专研这种应试文体,耗费了无数读书人的时间与精力。形式上,八股文的题目要求只能选取“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而为了避免命题的重复,考官们往往会耗费心思命出“截搭题”“割裂题”,加大了考生破题的难度,使得八股文更像一种文字游戏,很难达到考察读书人真实水平的目的。

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仅对国内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朝鲜、越南等国模仿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也都在自己国内长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文官。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威尔·杜兰⑿在《世界文明史》中如此写道:“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文明相媲美。然而,西方文官制度并非完全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精华,即考试的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择的方法。但它并没有像中国科举制度一样用死板的古典知识去考察读书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是一大创举,对于这样的创举,我们应当公正客观地去评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所说:“现在欧美各国的

标签:读书笔记 周作人 读书笔记大全 闭门读书论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