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经济通史读书笔记

时间:2017-04-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读书笔记

对养老制度的一些了解

近媒体讨论最火的现象就是退休是否推迟的问题,在看了《三联周刊》的一篇《养老金难题》的文章后,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的。

最近这个问题的突然提出成为所有公民的关注点,一方面,这个规定延迟了老年人的退休年龄,也就是加长了濒退休年龄阶段的人的工作时间,而且无论企事业单位、不论男女都必须在65岁后。站在大部分老年人的角度,我想老年人在60岁左右的年龄,身体和精神上都需要休息,也就是应该让他们安度晚年,儿孙绕膝,他们已经为单位的“GDP”,更大一些来讲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做了大半辈子贡献,理应让他们早点退休,做做他们想干的事情,如何有精力的老人还可以从事反正夕阳产业,这也另当别论了,但是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应当以身体为重。尤其我们被父母惯大的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我们接受了父母很多的爱,当父母晚年的时候也希望能尽到自己的孝心,让父母养好多活几年,这样也可以多陪陪我们,让我们作儿女的有精神支柱,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至宝。

从另一个角度,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就业问题豁然摆在我们面前,当老年人退休推迟后,那必然影响年轻人的就业。我认为,年轻人应当在最好的年纪去工作,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如今,这个养家糊口的门槛又提高,这也会使得一部分年轻人不能就业,也打击了失业的年轻人的积极性,从而连锁影响他们的择偶,婚姻以及未来的幸福问题。所以我觉的这首歌本末倒置的问题。虽然我国开始出现老龄化,但是青年劳动力任然过剩,这点相信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都能体会到,据悉,2013年劳动力将达到高峰,大量毕业生一毕业就会失业,在这样严峻的形式面前,怎么能说劳动力不足。毕业后的我们何去何从?

关于为什么要推迟?众说风云,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因为养老金出现缺口,虽然这点被人保部否认。但我们还是拉出来看看,以下是摘抄部分内容:

人社部官员一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把延迟退休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为什么延迟退休?因为养老基金有亏空。

为什么养老基金有亏空?因为养老制度转轨时,留下了巨大的空账。

为什么养老制度需要转轨?因为最初制定的国家大包大揽养老体制,已经无路可走。

为什么当初制定如此的养老体制??

往事无可再追,不过人们一直在为往事买单。延迟退休,是否能救赎先天不足的养老基金?

先天不足的养老金

不管上海试点的延迟养老是否真的会推广到全国,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养老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缺口。

经济界普遍观点认为,中国长期享受的“人口红利”这一经济增长源泉正在消失。

“适龄劳动力比例的下降必然引起养老金收支更大的赤字”,中国劳动学会薪酬

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预计,“2020年将出现当年养老金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那便是养老制度崩盘的开始”。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底,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人民币,实际上却只有2039亿元,缺口达1.76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养老基金的缺口是先天不足”。

1949年后,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大包大揽式的国家养老制度。那时,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当时只有国企),都被一视同仁,退休金统一由国家、企业发放。因为没有现代养老制度,也无所谓个人缴纳养老金。这一制度很快随着大批国企破产而变得不合适宜。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唐钧表示,养老基金建立之初的财政投入是用劳动者工龄折算出的数字,“这部分财政支出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于是,个人账户里的钱不得不参与到社会统筹的支付里,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空账”由此产生。

中山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曾给人社部撰写过一份关于延迟退休的报告,里面详尽指出了延迟退休的利好:“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从全国看,每年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里替代率、缴费率和退休年龄这三个可变量中,延长退休年龄是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最佳办法。“长期来看,这个养老制度是绝对不可持续的。退休年龄太低,威胁到制度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和支付能力。提高退休年龄不是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制度问题。”

吕井海是此次讨论中最早公开表示应该“一刀切”强制延迟退休的专家,他能够理解网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骂声,“一定会有一部分的利益受损”。但是吕井海仍然认为延迟退休是挽救社保基金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养老基金崩盘,那么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唐钧算了一笔账,延迟退休政策每年可以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也就是说至少需要85年才能填补上1.76万亿的巨大缺口。

他在个人博客中写道:现在我们谋划着要减少的基金缺口200亿元,又会涉及多少人的利益呢?人社部刚刚发表的《公报》告诉我们: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2839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5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26万人。如果按老规矩,即“老人老办法”,不算参保离退休人员,光算参保职工,那么首先就至少有1亿多人会受到影响。另外,还有2000至3000万当年的下岗失业人员。加总起来,保守点说,差不多2亿人的利益将受损。

所以保险制度本来存在问题,而政府现在想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人名,让缺口由人民承担,我觉这个问题应当好好斟酌!!

篇二: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理学院黄恒2013201347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且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任务的言行事迹,谁要叙述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创作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全部时间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至远。 读完《史记》,合卷之后觉得收益良多。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五帝本纪》

《五帝本纪》位于本纪书首,记载了上古时期从黄帝到虞舜的部落联盟时代。它写了中国五个在道德,治国,造福黎民等方面都不愧为模范的远古帝王。 该篇的主要目的是明始祖,明道德,明制度,明一统,处处都显现着作者理想政治的光芒。

黄帝,尧舜等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其中尧舜更是被称做圣人,见之于世的著作比较丰富,尤其尧舜禅让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作者写此篇所依据的《尚书?尧典》据考证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作者依之而写成尧舜两位古代帝王,从这之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与秦汉以来的专制政治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尧舜无疑是《史记》中最令司马迁本人尊崇的大公无私的理想帝王。

五帝之中,人品最高的可能就是舜了。据《史记》记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的故事其实是家喻户晓的。不顾亲情的父亲,心肠歹毒的继母,骄傲无耻的弟弟,一家人居然整天都在思考着怎么杀了他。舜提心吊胆的活着,即使如此,他依然恭敬的侍奉父母,友善的对待弟弟。但是舜能在如此险恶的家庭环境下生活,显然也不是那种愚笨的老实人。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当然清楚家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他总会有充足的准备。为此,修补仓库时他特地带上两顶斗笠,凿井时又费时费力从旁边又凿了个出口。正是由于他这种谨慎机智的性格,才让他在这种充斥着绝望气息的家庭中艰难的活下来,还造就

了他那出类拔萃的能力吧。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以为舜死了,一家人的丑恶嘴脸表露无遗,马上就开始瓜分舜的“遗产”。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对于不但想杀自己,连自己的妻子都想霸占的弟弟,舜仅仅是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直崇尚的以德报怨的源头了。

舜因为德行远扬而为世人所知,但作为尧帝的接班人,他的能力自然也无愧于帝王的称号。客观的说,舜的政绩比尧还要伟大。他举用贤能,惩治恶徒,兴水利,考民情,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时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二.《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他的品德言行影响后人长达三千年,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叔叔,他是离最高统治者宝座最近的一个人,他后来甚至还以摄政王的身份坐上了这个宝座,但最终还是回归到臣子的位子。

三千年来,周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每当一个老皇帝驾崩,总有一两个权臣会站出来扮演周公的角色,大义凛然责无旁贷地为小皇帝独揽大权,但最后往往会演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有好一点的,但也终归做不到周公那般的气度潇洒。

周公最著名的故事,大概就是曹操所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吧。周公对受封鲁国的儿子伯禽也说道:“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之贤,可窥一二。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愈。在这天下未定之时,武王却染不治之症。这对于新生的周王朝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周公带上玉璧,设立祭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希望能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恢复武王的健康。但是,他的祷词颇具意思。“(武王)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意思是武王如果在,你们(指三王)也有好的祭祀。如果你们答应我,我将璧圭献上,听候你们的吩咐;如果不答应,我就带走璧圭。周公的话,流露出明显的和祖先进行交易的语气。这在崇尚鬼神,敬奉祖先的周朝,着实有些离今叛道。但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也是周公精明和让人敬佩之处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主少臣疑之时,周公挑起了国家的大梁。但总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历史上饰演着跳梁小丑。管叔之流,不甘权利旁落,便散布周公要篡权的谣言。周公向太公望等人解释后,便一心一意辅佐成王。而后,又挥师消灭了造反的管叔,蔡叔,武庚的人。平定了天下。

周公死后,被成王葬于文王旁,表示不敢以周公为臣。这大概也是当时对周公最大的肯定了。

总结: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他终于从御用文人的枷锁中摆脱了。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使,这是圣人自己的愿望,但是,历史真的能忘了这样的人吗?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此者,唯司马迁尔。

篇三:经济学思想史读书笔记1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前四讲之读书笔记

这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超越了经济学的专业化视角,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来对经济学进行反思,在

经济通史读书笔记

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和研究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讲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讲日常生活与经济思想,后一部分讲物质活动与精神诉求。描述了经济思想与生存困境的联系,即生存困境让我们关注日常生活与历史,对日常生活的反省提供了辨识根本问题的机会;梳理了经济学思想史的几个基本概念,如经济学,经济思想以及经济学思想的不同;介绍了从古希腊到康德西方知识传统的分类;然后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对“前经济史”的演化考察;还有对经济史的回顾,包括人口变迁,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以及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探讨知识与思想的概念,以及揭示经济学思想是对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反省,而对根本问题的思考构成了经济学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在本讲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概念,那就是“根本问题”。什么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之所以能成为根本问题,必源于“自行显现”。自己刻意去找,那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那是找不到的。根本问题给我们的一种直觉是:参与对话的意见越趋于整全,这个问题就越趋于根本。根本问题是通过历代思想者之间的对话,而不是通过同代之间的对话呈现出来的,由于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不同的“思者”发出的意见,在对话当中,这些“意见”不断趋于“整全”,因此我们把这样的对话称为思想史。其实,我想这就像人一样,在无意识的时候自然流露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内心世界。

第二讲是思想史方法引论。首先是知识与思想,介绍知识的两项条件:科学的话语体系和主体间客观性的陈述。思想的三个特征:内省,洞察,和整全。其次是真理与知识。再次叙述了历来对经济学概念的讨论,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而当代主流的经济学把他的研究范围限于资源配置,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应“先定和谐”,马克思则认为应“先定冲突”,他认为是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否则这社会就静止了。最后是说基本概念的三个维度和其张力最大,基本概念的三个维度是说物的秩序,社会秩序和精神秩序,告诉我们在研究经济学家的思想时,要根据他的视角,从而能够有意识地不失之偏颇,使自己变成更健全的学者。

第三讲是善与幸福。对于善的理解,历史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论述。《尼各马可伦理学》将善分为两个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作为一种性质的善”,第二种含义是“作为一种关系的善”;摩尔的《伦理学原理》认为善是简单的、非自然的、不可定义的特定的事物的质,即善是单纯的概念;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提出情感是连接理性与实践的中间环节,这是休谟的第一个命题;穆勒和边沁的功利主义;以及奥克肖特的政治自由主义。还有对幸福的不同看法,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的至善即幸福;弗兰克·奈特批判了“享乐主义”,论证了人类追求的最大幸福就是所有快乐的最大化,总结奈特的主要观点有三个,首先他认为人类是唯一的无止境的追求自由和权利的物种,其次所有的法权的权利都是关于自由与权利的权利,最后权利是制度的,而制度是被历史和法律双重地界定的;影响幸福预期的三个行为学因素,第一类是个人的历史,第二类社 会学因素,最后一类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总之,幸福应该是因其本身而不为其他目的成为幸福,这构成了后世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讨论“善”与“幸福”问题的基础。另外本讲中还有关于同情心和利己心的阐述。

第四讲是财富与效用。关于财富,分为三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介绍了财富的一些概念,美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讨论过财富的一般定义——凡是能够节约未来的人类努力的事物都叫做财富,亚里士多德和亚当·斯密也都讨论过财富的一般概念。其中说到了卡门·门格尔论财货的四个要素,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了财货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讲经济史视角下的财富增长;第三部分讲国民财富,其中亚当·斯密的《原富》关于劳动分工的分析讨论尤为深刻,它认为是由于交换而产生的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最终源泉,它有三大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它有助于手的技巧的完善,提高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第二个好处是节约了在不同工作环节之间转换劳动的时间,第三个好处是增加了发明新工具的可能性。这三个好处整合起来作用后,劳动分工奇迹般的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社会的根本的经济特征是:文明社会有更发达的劳动分工。关于效用,在古代,效用是指“达到除道德之外其他善的目的和手段”。拉丝贝耶斯研究给出显著的谷物量收获量随价格负向变动的统计结果,论证了向下倾斜的谷物需求曲线。后来,在价值理论的历史上,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理论,维纳概括了向下倾斜曲线以及市场价格均衡的理论,指出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规律。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他们认为我们倾向于把未来的小概率事件的权重加以高估。

读了这四讲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学习上要有质疑精神,敢于批评,敢于探索,才能使学问不断的发展壮大。

标签:通史 读书笔记 经济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