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从一到无穷大读书笔记

时间:2017-04-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读物读书笔记

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

这本书通过了汤普金斯先生在物理世界的奇遇,为我们讲述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可以说

是概括了整个20世纪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全部研究成果。 由于我们的爱丽丝——汤普金斯先生很容易在聆听或思考抽象的物理问题时酣然入梦,

也就将我们一次又一次带到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境,一个个想象中的世界:一个速度的极

限(光速)比我们的慢得多的小镇,以致在那个世界里相对论效应(时钟变慢、长度变短等

等)变得显而易见、普通平常,甚至根据同时性来判断凶杀案也变得不那么简单;或者一个

直径很小而简单的宇宙,体验时空弯曲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并随着这个微型宇宙迅速

膨胀和收缩;或者一个量子的丛林,因为量子常数很大而不得不面对一只量子老虎的无数影

像;或者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并加入那里的快乐的电子部族,却一不留神与一个正

电子同归于尽;还碰到了那个出名的麦克斯韦尔妖,看着他如何恶作剧,将老教授杯中的啤

酒减少;甚至还可以和那位古怪的老木雕匠一起,摆弄那些红色的质子、白色的中子和绿色

的电子,随心所欲地制作他们想要的原子核;而在那个幽深的狄喇克的电子海洋里,聆听他

与海豚的对话??

大家应该都知道时光机吧。在我们的印象里,时光机器就应该像《多啦a梦》中的抽屉

一样。那么,时光机究竟是什么呢?“时光机”,顾名思义,就是与时间和光有关的机器。光的速度是3?108m/s,这的确很

快,并且是最快的。但是你又没有想过,如果有一样东西的运动速度能够接近于光速,会发

生什么状况?

它的长度会缩短,是时间也会延长。也就是说,假设当一个人已接近与光速的运动速度

向你狂奔而来(仅仅是假设),你会发现他竟然变扁了(这里要申明,这不只收到相对论收缩

效应的影响,还受到人眼的影响,当人在观察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不能再同一时

间内到达你的眼睛,形成了“时差”),他很努力地向你狂奔,但你却感觉到他的速度很慢。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会无限的接近于光速,但绝对不会超过光速。假设当一个人以34光速

的速度在一辆34光速的火车上奔跑,如果有人说用传统的速度相加法 (在有人看来,这就是数学中船只的顺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那么人的真正速

度应该是1.5倍的光速,但是之前说过没有物体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光速。人的速度应是24 25倍的光速,始终不会超过光速。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20世纪科普经典收藏。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

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

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优秀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

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物理世界的确是很奇妙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解决。《从一到无穷大》这本由美国的g·盖莫夫写的《从一道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

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方面的成就。这

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文并茂易懂这些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

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

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应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关于时空相对性,公式都让我读得疑

惑不解。可这本书也有许多我喜欢读的地方,我喜欢看书中的故事,如在讲“无序定律”中

的“计算概率”时,就讲了一个勒格让先生破译神秘符号的故事,就像讲侦探故事一样,我

边看边想符不符合常理,想通了便继续看。书中有很多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做做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些很可笑的

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3,超过3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文化知识的进步。是我

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联系。 《极简欧洲史》

如其书名,书并没有扣一些历史的细节,而是提供了一套整体的史观,告诉你为什么欧

洲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整个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个元素: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北方蛮族。 以下为

这三者关系发展的历史:

1、希腊人匪夷所思的智慧,高度发达的数学。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可以用数学来进行表

述,现代科学基本就是这套思想的产物。

2、希腊没落。由于罗马帝国的包容性,他们吸收并继承了希腊的文明,成为了希腊罗马

文明。(任何伟大文明的共同特征是有包容性,比如罗马、比如我们过去的唐、比如现在的美

国??)

3、罗马帝国借由扶植基督教来减缓自己的衰落,基督教从少数人的信仰转变为国教。

4、北方蛮族(日尔曼人)入侵,罗马帝国消亡,但蛮族只要土地,所以他们不排斥基督

教,相反还挺支持。

5、基督教保存了一切所能保存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证明自己的教义。希腊的智慧得

以保存。

6、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人们感慨希腊罗马文明昔日的辉煌,让科学与宗教分离。

7、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马丁路德发起新教,与天主教对立。他认为教会不应垄断对圣

经的解释,每个信徒都应自己阅读和理解圣经。

8、启蒙运动在法国发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 以下是欧洲崛起的四个原因:

一、从1到5,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起到了一个连接作用,他连接了罗马帝国和蛮族,

使得希腊所积累的文明得以传承。反观我们,没有这么一个起连接作用的组织,要么废除百家独尊儒术,要么焚书坑儒,

基本都消灭完了。

二、入侵的蛮族是分散的小团体,他们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连起码的收税都做不到。

于是他们设立了封建制——分封领主管理地方,战时由领主为国王提供军队。封建制让权利

更加分散,使得国家更加民主。反观我们,从秦以后封建制就取消了。不要听信中学历史书上说我们是封建制国家,那

是生搬硬套马克思对欧洲的分析,欧洲确实是从封建制发展到资本主义,而我们属于中央集

权国家。所以中国的皇权空前强大,欧洲连税都收不了,我们随便就把财产给你没收了。

四、英国确立了农民和地主间自由的雇佣关系,而法国是直接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所以

英国通过圈地,完成了农业革命,(注意,这时候没有改变农耕的技术发明,仅仅是制度上的

变化),农业效率提升,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最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只

能干瞪眼。 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有感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在张鸣老师的还

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

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张鸣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书是比较感兴

趣的,尤其喜欢像张鸣教授写的这样客观评价中国历史,并且,改变以往历史书籍的艰涩枯

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幽默生动。 刚开始阅读时,我就被通俗易

懂、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

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

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

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

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

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

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

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而且,在读这本书时,使我原本脑海中的历史故事受到了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

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

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

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

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

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

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此外,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

心态。起初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

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

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

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

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

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

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这种“三妇”

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我觉

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

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这本书中,我尤为欣赏张鸣教授的立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

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以往看过不少当代作者的历

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例

如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 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

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

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

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

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

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

了许多笑话。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

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

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

袋。

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

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

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而且,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

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读后感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汲取先进的知识的。古代汉族的先进是因为

在其基础之上学习吸收了众多少数民族的优点。部分伟人老是说是因为站在伟人的肩上成功

的,那是因为人家君子般的谦虚。如果他没有创新的思想,即便一堆伟人用肩膀把他顶上云

端也成不了伟人,下来这后恐怕会被风吹感冒的,运气不好再被感染上h1n1,那就残不堪言

了。篇三:经济学读物读书笔记 大萧条时期的“救世主”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提起在西方经济学界曾引起巨大轰动甚至可以称为“革命性”的经济学著作,人们很容

易想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贡献堪比

牛顿对于物理学的贡献;而与之相对的,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被称为经济学界的“爱因斯

坦”,,他就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的

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大萧条时期的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与斯

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是1936年出版的英国凯恩斯的代表作。凯恩斯在经济学、科学和公共政策等领

域的一系列伟大思想都体现在这本最瞩目的著作之中,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

系的形成,揭示了“凯恩斯时代”的开始。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

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1929年-1933年,西方国家发生了

经济大萧条,这是一场强烈的震撼西方世界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

面倒退。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工资总额在大萧条的头4年中减少了50%以上,农民收

入下降了57%。这是一次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萧条,《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就是由于力

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

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从全新的角度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了解释,

并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得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

限制。

此书出版之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

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将凯恩斯的理论及建议作为制订政府经济

政策的指导思想。为了摆脱经济大萧条,“看得见的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看不见的手”。

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开始推行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罗斯福新政”,各国重新起用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经济干预和调节政策,通过财政、金融和其它手段全面干预国家

经济。

《通论》整本书的语言比较晦涩,但是在有一定经济学基础并了解了当时的 历史背景之后,对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还是可以有清晰地把握。《通论》在均衡原理、分析

方法上、利息论和政策上分别提出了观点、理论与方法;从伦理学、法律学与经济学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论述。书中的主要观点由

三部分组成:有效需求原理、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乘数原理。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大量的失业仅仅是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和“自

愿性失业”的想法,在他看来,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但是大萧条使他意

识到:经济现实中还往往存在着第三种失业——非自愿失业。这是指失业者愿意接受等于或

低于现行真实工资率的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时的失业。当社会存在非自愿失业时,凯恩

斯认为经济就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当经济中只有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时,社会才处于充分就

业状态。对于这种特殊形式的失业的思考形成了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认为,导致失业的根

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国的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价

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

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家雇

佣更多的工人来扩大生产;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商品必然供过于求,企业家必

然增加商品存货或是降价促销,这就导致利润下降和减少工人以缩减成本。因此,就业量由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来决定,又因为短期内的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所以就业量实际上

取决于与总供给相均衡的社会有效需求的大小。 凯恩斯认为,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

预期和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总和,

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

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

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凯恩

斯还认为,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中尤为重要,危机的主要原因

就在于心理预期的突然崩溃。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 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凯恩斯

指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

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凯恩斯对于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对节俭和储蓄的观点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

节约下来的钱未必都用于消费和储蓄,储蓄的钱也未必都能转化为资本。收入不能全部用于

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还有第三个原因,即持币偏好——人们倾向于以货币形式持有收入或

资本。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持币偏好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即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

金;谨慎动机:为了防止意外,或可能出现的有利进会进行交易的动机;投机动机:持有货

币,并试图从中获利的动机。对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来说,所需货币数量一般取决于经济活动水平和货币收入水平,

对利率变动不是很敏感;对投机动机来说,货币需求则常随利率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凯恩斯

提出了货币利率决定货币数量的观点,认为利率决定于人们对货币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两者。

当货币数量一定时,利率水平取决于流动性偏好的强弱。流动偏好强,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

就多,从而会抬高利率;流动偏好弱,则会使利率降低。只有当流动偏好不变时,利率水平

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总结凯恩斯看法,即出现经济萧条是因为消费不足和生产需求不足导致的周期性生产过

剩,因此,消费的越多,生产力增长就越快,就业就越充分;节约和储蓄越多,投入生产力

的资本就越少,就业就越不充分。由此可见,增加消费是凯恩斯主义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增加消费呢?凯恩斯主张要尽可能的增加,能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且不用考

虑怎样消费,即使有些消费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好处,其实也很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上讲,引

导个人消费就成了理论的核心。现实中,引导个人增加消费是很困难的,原因是我们上述的

持币偏好,而且经济越是不景气,人们越是不愿意消费。因此,凯恩斯提出由国家来增加消

费。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支出,这就是所谓的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是

一种集体消费,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足以对市场产生质的影响。因此,凯恩斯发现了国

家财政支出的 另一个作用:它不仅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的手段,而且还可以当作调节经济的工具。当

人们不愿意消费或消费不足时,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支出来弥补,继而带动个人消费。

篇二:《小学六年早知道》读书笔记

育人路上早知道

——《小学六年早知道》读书笔记

只有早知道,才能早准备

只有早知道,才能早预防

只有早知道,才能早奋斗!

小学六年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人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小学六年打好了基础,将为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近期看了卢勤老师的《小学六年早知道》,这本书以具体的个人案例来讲述小学六年的学习早知道、教育早知道、升学早知道。很多家长认为,小学六年无关紧要,到初中再来努力还行。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书中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小学六年不容忽视。实践证明,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上了中学,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小学六年要教会学生读好书,写好字,这对学生的终生是影响很大的。书中的好多经验和观念还是不错的,虽然不一定就要照搬下来,但借鉴一下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

一、要让孩子在小学至初中一二年级要多看书。

不要干涉孩子看什么书,爱看什么就看什么;孩子喜欢什么书,只要条件允许就买回来;另外还要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好在何处,不好又是为什么;家长自己也要爱读书。一定要让孩子爱上书多看书。

有一本书《快乐轻松上剑桥:一位母亲的教育札记》(海天出版)中,把孩子所有从小到大看的书,都记了下来,足足有几百本!

但是还得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第一、分析故事结构。比如题目、主要人物、问题、结局、时间、地点等,都落实在纸上。第二、学会积累字词;找一个小本子,读书时凡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和问别人来解决。第三、总结故事主题,这样孩子会在看书时动脑思考,看完后才会有收益。

我经常让儿子在写好词好句时,把看过的书写个读后感,但是坚持的不好,这个暑假要用专门的时间来把他养成一个习惯。不能让他在每天的抄句中“偷懒”,不思考!

二、数学是成绩的火车头。

要从小让孩子多看科普书,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除了给孩子订《我们爱科学》和《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要看一些《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

素的发现》、《低温世界》等等,另外还有一本马希文教授的《数学花园漫游记》,也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给低年级小朋友讲真正有趣味而且有意义的数学。

在三年级时要让孩子参加奥数班,即所谓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班,它特别训练思维能力,而且那奇妙的解题方法也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另外沿着数学的路子发展,日后会容易走上理工的路,比学文科就业机会还多。

三、发挥孩子记性好的优势,多背英语和语文。

广州女孩钟琬婷在其父钟沛的指导下,通过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两种方法,使女儿在学习英语三年后,即达到了英语四级的水平。听觉记忆就是先不看书,听录音然后复述;视觉记忆就是训练看书后背课文。具体教材仍是《英语900句》和《特别英语》还有《新概念英语》,其中在考试前要循环背诵《新概念》和《900句》,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也同样,背的多了,就会在一次次反复背诵中达到熟练,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会加深。所背文章中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子、段落在张口说和提笔写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

四、上学第一天很重要

孩子开学头一天遇到的困难,不亚于我们接的一项新的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也同样是一种挑战。一位家长写道:六年小学的学习生活,好似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可参赛的全是新手,不懂比赛规则和要求,甚至不知道起跑线在哪里。虽然有人讲了规则和要示,他们不住地点头,但看上去似懂非懂,而是对这未见过的场面和周围事物却充满新鲜感。发令枪响了,有的刚从厕所跑出来,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向看台上的爸爸招手。等大部分人都冲出去了,他们才意识到比赛已经开妈,急匆匆地追。看完后我在想,也许“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从这儿来的。

具体说,上学前一天的晚上,嘱咐孩子要注意如下问题:1、进校和上课时间 2、上课时不能像在幼儿园里那样可以站起来走动、喝水、上厕所,说话要先举手,教师充许后再站起来。3、不管需不需要,下课后立即上厕所小便。4、给孩子专门准备一个记事本,记下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回家后要做的事情。每天睡觉前,要求孩子看看谭程表,也看看记事本,有无遗忘,最好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好书包。这些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家长一开始就不要包办代替,以避免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五、是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窍门。

比如谁都会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可以抄题。因为一抄题就平静下来,不会那么焦躁不安了。还有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就会把原来没有注意的字和条件(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从一到无穷大读书笔记)都注意到了,另外边抄边想,

要比边看边想有效果。

小学很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对学习有兴趣,要对学习上的困难有点自己的应对办法,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那么小学时期就没有虚度。

六、30天是个坎。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坚持30天,好习惯的形成无非两种模式:

一是孩子内心有此念头,一点拨就成了;

这个是我有体会的,儿子在一年级时经常课上说话,一是课程内容简单,二是他没上过学前班,纪律性差。到了二年级他想当班长,让我每天在上学前提醒他别上课说话,有一段时间我还写了张字条放在他铅笔盒里,让他时时提醒自己,他说老师说好的习惯坚持90天就会好的,所以他要坚持,让我监督他,结果他成功了,上课不说话了,但回答问题还是很积极的,真的当上了班长!

二是自外向内灌述这一好习惯,靠外在的压力,使孩子最终形成好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操心了,比如从小让他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床;在这期间家长千万别动摇,否则一放弃就又得从头来。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的有关培养孩子习惯的理论:

1.在形成一种新习惯或摈弃一种旧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开始时具有尽可能强烈的和坚定的积极主动精神。要利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手段来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开端。

2.永远不允许一次倒退发生,直到新的习惯牢牢地扎根在孩子的生活中。

3.在前两条的基础上,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支实践你的要求,并造成每一个情感上的鼓舞,只有在决心和渴望产生动力的时候——而不是在它们形成的时候它们才会向大脑传导一种新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改变某些习惯,那么就要让他坚定必胜的信念,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直到和旧的行为彻底决裂!

七、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让孩子一上学就独立学习

每天通过自己抄课表(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有个性的课程表、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等一件件事情,才会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不是教师的事,也是不别的同学的事。抄课表是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最后让孩子形成“学习的事要自己去做,别人不会帮你”这样一个观念。有了这个意识,孩子学习

的自觉性才会大大提高。而如果从小学习依赖父母、长大学习依靠教师,那成绩又怎么会好呢?

2、先学习再玩

3、遵循作息时间。

4、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

5、自己收拾书包

孩子能否遵守这些规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只要家长坚持,孩子就能做到。怕就怕家长要求不严,督促不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下次一事实上做好啊”或“下次不能这样啊”,结果还会出现“下一次”,使这些规定变成一纸空文。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真的是一张白纸。不懂得怎样学习,也分不清学习与玩的关系,因此从一上学就开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培根把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这人生成长的五个方面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清楚。

八、除了分,再问点别的。

在考试后,可以问一下“这次考试做完了没有?时间够用吗?有没有发现错漏的地方?知道错在哪里吗?”如果孩子知道哪儿错了,尽管成绩不太理想,也不要紧。不要问“你怎么考的?别人多少分?班上有没有100分的?”等这些围绕着分数的类似的问题。

但要了解班上同学的考试情况,找出孩子的差距,看到别的同学的优秀,让孩子服气,孩子在明白和优秀同学的差距后,会更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会更注意学习方法和效率,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弄清原理,明白究竟为什么,学习会更扎实。

读着读着,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身上肩负的任务太重。也许,学生的一生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书写习惯、朗读习惯,阅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格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用心,用我们的爱心与耐心,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疏忽。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抱着对学生的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小学六年早知道》给我的启示。

篇三:学生教育心得

小学生教育方法

卢勤推荐的《小学六年早知道》这本书,觉得真是不错,上面许多家长的育儿经验都很有意义,虽然不一定就要照搬下来,但借鉴一下还是不错的。

一、要让孩子在小学至初中一二年级要多看书。

不要干涉孩子看什么书,孩子喜欢什么书,只要条件允许就买回来;另外还要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好在何处,不好又是为什么;家长自己也要爱读书。一定要让孩子爱上书多看书。有一本书《快乐轻松上剑桥:一位母亲的教育札记》(海天出版)中,把孩子所有从小到大看的书,都记了下来,足足有几百本!但是还得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第一、分析故事结构。比如题目、主要人物、问题、结局、时间、地点等,都落实在纸上。第二、学会积累字词;找一个小本子,读书时凡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和问别人来解决。第三、总结故事主题,这样孩子会在看书时动脑思考,看完后才会有收益。

二、数学是成绩的火车头。

要从小让孩子多看科普书,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除了给孩子订《我们爱科学》和《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要看一些《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低温世界》等等,另外还有一本马希文教授的《数学花园漫游记》,也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

三、发挥孩子记性好的优势,多背英语和语文。

广州女孩钟琬婷在其父钟沛的指导下,通过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两种方法,使女儿在学习英语三年后,即达到了英语四级的水平。听觉记忆就是先不看书,听录音然后复述;视觉记忆就是训练看书后背课文。语文也同样,背的多了,就会在一次次反复背诵中达到熟练,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会加深。所背文章中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子、段落在张口说和提笔写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

四是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窍门。

比如谁都会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可以抄题。因为一抄题就平静下来,不会那么焦躁不安了。还有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就会把原来没有注意的字和条件都注意到了,另外边抄边想,要比边看边想有效果。小学很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对学习有兴趣,要对学习上的困难有点自己的应对办法,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那么小学时期就没有虚度。

五、30天是个坎。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坚持30天,好习惯的形成无非两种模式:

一是孩子内心有此念头,一点拨就成了;

二是自外向内灌述这一好习惯,靠外在的压力,使孩子最终形成好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操心了,比如从小让他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床;在这期间家长千万别动摇,否则一放弃就又得从头来。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的有关培养孩子习惯的理论:

一、在形成一种新习惯或摈弃一种旧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开始时具有尽可能强烈的和坚定的积极主动精神。要利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手段来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开端。

二、永远不允许一次倒退发生,直到新的习惯牢牢地扎根在孩子的生活中。

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支实践你的要求,并造成每一个情感上的鼓舞,只有在决心和渴望产生动力的时候——而不是在它们形成的时候它们才会向大脑传导一种新的方向。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改变某些习惯,那么就要让他坚定必胜的信念,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直到和旧的行为彻底决裂!

六、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让孩子独立学习。但并不是一点不管,可以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有人在身边会很放心,必要的话,也可以指点一下孩子,但决不要包办代替。

2.每次学习的时间不要太长,要给孩子留一点玩的时间。如果时间长了孩子分心,坐不住,那效果也不会好。

3.要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要让孩子觉得,这个规矩是双方一起订的,有他的参与,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计划是外在的,压迫性的。

4.从生活上训练孩子。二者有相通之处,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就应培养孩子利索、细致、勤劳等习惯,如此再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细心勤奋,会省劲得多。

总之,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爸爸妈妈学的,也不是为了奖品学的,更不是为了老师学的;另外孩子到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家长操心。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些,那么他的学习习惯就可以说是基本养成了。

广州有一位王凡的家长,他是这样培养孩子的习惯的,称之为“三步曲”:

第一步,教育孩子上课要注意听老师讲课。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至关重要,回家后要了解孩子当天功课的接受情况。

第二步、做作业前要监督孩子先复习新课内容,不要打开书包就匆忙演算。如有空暇,家长坐在一旁观察,可直接发现出错的原因。作业完成后,一定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家长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马上指出,而要孩子再作检查,直至找出错误为止,这样可加深印象。

第三步、每周日抽一不定期时间系统复习上周的功课,要求他周周清,不“欠帐”。

七、除了分,再问点别的。

在考试后,可以问一下“这次考试做完了没有?时间够用吗?有没有发现错漏的地方?知道错在哪里吗?”如果孩子知道哪儿错了,尽管成绩不太理想,也不要紧。不要问“你怎么考的?别人多少分?班上有没有100分的?”等这些围绕着分数的类似的问题。但要了解班上同学的考试情况,找出孩子的差距,看到别的同学的优秀,让孩子服气,孩子在明白和优秀同学的差距后,会更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会更注意学习方法和效率,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弄清原理,明白究竟为什么,学习会更扎实。

标签:无穷大 一到 读书笔记 从一到无穷大笔记 从一到无穷大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