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反问句 > 正文

全国自主命题北京卷_全国高考自主命题省份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自不见,闲花落地听不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读】
  
  这道作文试题以诗句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命题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突出了文学特色,今年的北京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文化底蕴,并且暗示学语文必须提高语文素养。
  读诗,不同的考生会读出不同的理解,一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有的人读出的可能是悲,有的人读出的可能是喜,其实,每个人读懂的不是诗,而是自己的人生。细细体味,展开联想,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其一: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品格,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或许它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许它只是一顿清爽的饭菜,或许它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你在不经意间被亲情、友情、爱情悄悄滋润着。
  其二:落地无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与世无争,心底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羡慕大富大贵,不鄙视穷困卑微,始终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虽然活得平凡但却真正懂得生活,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生境界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拥有这样的人生境界,你才会拥有一颗旷达之心,你才能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把握自己的未来。
  其三:“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细雨、闲花虽然看不见、听无声,似乎微不足道,但它也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做人的态度,其中蕴涵着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种不为人知的潜在力量。
  其四:这里的情趣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目前,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古典诗歌中描述的美好意境,在某种意义上,古典诗歌给我们矗起了一座纪念碑,但更是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殇碑,这是一种倒退,这是一种人文缺失,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这道作文试题题型是开放的,材料中给出考生四个提示,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天地,考生应该顺着这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延伸、拓展,进行二度创造,谈出自己对人生、社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体会和感想。(王周平)
  
   【点评名师简介】
  
  孟晓东笔名“钟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研组长,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高考命题研究工作。现为《创新作文》等多家杂志特约编辑、兼职编辑,《语文报》等报刊特约作者,在《美文》(下半月刊)、《语数外学习》、《写作》、《创新作文》《满分作文月刊》、《作文与考试》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编写教辅用书多种。
  
  【佳作展示】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名师点评】本文的成功之处有二?押一是本文颇有韵味的标题,正如今年多数具有诗意的高考作文题一样,本文标题“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同样洋溢着诗情画意,“一双明眸”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波,自然容易引起阅卷者的注目。诗意的文题既扣合了命题中所供的唐诗名句,又统领了文章的选材,为文章张了本,颇应称道;二是深刻独到的立意及清晰流畅的文脉。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例来阐释“寂寞的意义”;接着,再以陆游、王维、元稹为例,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文章的最后,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印在书上,刻在碑上的”美丽的”“供人欣赏”的寂寞,拓展为林则徐、韩愈的“让人仰望”的“奉献”的寂寞。诗意而具有统率作用的文题,加之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自然会使该文脱颖而出,获得满分也当在情理之中了。
  (孟晓东)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地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名师点评】父爱如山,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伟人一般的父亲,每个人心中都怀有对父亲的深情。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独到的构思,作者利用对考卷所供古诗名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巧妙避开了那种仅仅针对古诗词本身去写的难度极大的写法,而是聪明地选择了“6岁”“16岁”“昨天”“今天”等四个有着特别意义的场景入笔,既使行文简洁干脆,省去过多交代的累赘,可迅速将读者带到作者设定的场景中去,同时便于将自己对沉默的父爱的理解过程娓娓道来,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和触动;又使得文章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
  (孟晓东)
  
  遗失的情趣
  
  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我穿过明清宏伟的宫殿,十国繁华的街市,穿过一切历史的烟尘,只为拈起一段文字,静静微笑。
  初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道是寻常文字,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发现了更多:这难道不是一段历史么?难道不是一个远离现世便捷的朝代么?难道不是古人总爱由些许小事而生出的情趣么?
  恐怕我对这诗句理解的迟钝并非是我一人的过错吧,只是我生在这如此繁华而喧嚣的时代――细雨落下以伞避之,闲花落下鸣笛盖之――怎能体会到如此别致的情趣呢?
  而我又总是喜爱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的,于是我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然这万古的情思都已不在了吧,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环境变得优越,我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感悟与感动的能力?难道是优越的条件害了我们?我只能说是,但不全是。因为情趣如此源于个人,电视娱乐不能控制你的感情与思想,除非你甘愿成为它的奴隶。
  我于是心痛地看到了我最不乐见的画面:人们纷纷地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铐牢,脸上竟带着幸福的微笑。我也许不应该震惊的,是的,当爱恨情仇已被赤裸裸地随意抛出,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又有谁愿意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或许该把这诗改一改吧,“细雨湿衣不看见,闲花落地无心听”,如此一来,便现实了吗?我只能苦笑,这毫无意境的“诗句”,便是当下一颗颗跳动着的鲜活却浮躁的心了吧?但我始终相信,这段情趣的遗失只是暂时的,它始终会回来的。再忙碌的人也会疲倦,也会拾起这段安静又幸福的文字的。
  感谢,感谢这沉淀了千年的孤独,让我静静拈花微笑。我又多希望这段孤独,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品味。
  
  【名师点评】首先,本文标题“遗失的情趣”巧设悬念,一下子可将读者的眼光吸引住,能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其次,作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行文中不时化用了“舴艋小舟”(李清照)、“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苏轼)、“挑灯醉看吴钩犹利”“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辛弃疾)等典故,使文章充满了文化底蕴。再次,文章在缅怀古代文化的同时,也没有完全脱离现代生活气息,“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等时代感强的话语又可以拉近与现代读者的情感距离。
  (孟晓东)
  
  浅笑无痕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是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落,像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因她戏改友人的词作……
  这一幕邂逅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然而他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他不也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与绝决,这笑来得甘愿,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于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予赠,她不求相陪长久,只惜那初见时澎湃于心的炽热与飘荡于眉间的温存。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于他已是太多,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之歌者与行人。
  “细雨温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许,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绝决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名师点评】读完本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一个“美″字,选择的主人公人美――笑靥如花,才情傲人;描写的故事美――美丽的邂逅;作者的文笔也同样优美,使读者沉醉在美的世界里;表现的主题更美――使许多读者读后会心地发出了“女人忧伤固然是给人一种欣赏,但固执的爱与结局不是更为珍藏吗?”的感叹。
  (孟晓东)
  
  无声的经典
  
  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不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名句。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着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虚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空泛。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经典的画作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墙壁上的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波堤切尔的《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拥有永恒的力量。
  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得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来,生命温暖如昔。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
  
  【名师点评】本文入题自然而快捷,开头的提问能一下子将读者带到对问题的思考中,可谓是深知写作之道。文章第三段的引用,既展示了作者的知识积淀,又使文章增色不少。文章第五段中“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波堤切尔的《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显示了作者扎实的艺术修养,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这也应当是本文获得满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晓东)
  
  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从年少时起,我的心中就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你说:“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为什么你说:“围若破,我何惜此头!”
  为什么你说:“为了免除一下代的苦难,我愿,愿把牢底坐穿!”
  我疑惑地望着你们,你们却不回答我,只是无言地望着远方。
  是为了心中那个虽九死也无悔的追求吗?是为了那个你永不言弃的梦想吗?
  也许是,就如你:国共十年的对峙,在那些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共被迫长征转移。你是多么想随着大部队去成就你的信念啊,而你却选择了无言的留下,你选择无言地面对死亡,来守护你无言的信念,尽管历史书上只有你的一张黑白照片和极少的文字,而这些却不能抹杀人们对你的铭记。瞿秋白啊瞿秋白,你想去长征,却无言地放弃而留守江西。你的无言寂寞却撼动那么多人的心灵,只因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抑或是,亦如你。在长征展中我铭记最深的就是你的眼神,延伸向前却无退缩之意坚毅而执着。是你吗?是你在面对死亡无所怨言而留下珍贵的七根火柴。是你吗?是你在给这个世界作最后一点奉献时,举起你那三毛钱的党费。是你吗?是你在把自己的棉衣分给同志而自己却无悔地化作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无数无数,太多太多,你们的无言选择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虽无言,但是大音稀声,大雪无痕。
  时间荏苒,七十多年前抛头洒血的确已被时光封印,但你们的无言却流传千古,亘古不变。
  像一缕春风,像一捧泥土,像一片绿叶,像一块矿石。你们依旧默默的在这片你们爱的无言的土地上奋斗。
  也许你是季羡林,你真诚的呼告摘去“国学大师”的名号,做一位无言者;也许你是那些隐名的捐赠者;也许你是那些无言的为国家制造新事物的人……
  你们都无声无痕,以如此寂寞而恬淡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灿烂而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也许只有真正的独立者才能实践“不见,无声”的无言生命。
  你们仍旧不曾说什么,但我想我已明白,大音稀声,大雪无痕。这样的美好,无需用言语来表达。
  
  【名师点评】本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选材,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即便是平时作文,选择共和国的先驱者作为写作素材的,也可以说是寥若晨星,所以,仅从选材上来说,就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胆识。此外,作者不是选择哪一个真实的人物,而是选择了课本中所学到的以及参观中所见到的群体形象来写,使读者读后能在心中产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孟晓东)

标签:北京 命题 自主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