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发言稿 > 正文

文字中穿行或游走_心灵游走在文字里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桑木 原名桑献凯,1963年8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出版有随笔集《微言微义集》,文艺评论集《不能没有诗人的声音》等。主编有《走长城》《非典时期的爱情》《感动》等。
  
  文字是极具魅力的。
  所以,董桥先生说,文字是肉做的。
  这比喻准确且生动。在大学学语言文字,现在又每日与文字打交道的我,就经常看到或摆弄一些“肉感”的文字,有时甚至产生与其“偷情”的快感。
   但有些汉字、汉语词汇,我则认为是茶做的。这是因为,这些汉字、汉语词汇里蕴涵着大量的历史和人文信息,别说外国人,即使中国人,如不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如不细细咀嚼,也很难品出其中的味道与深意。比如――
  
  
  大笑开怀
  
   这是一个我们常见常用的词汇,但就是这个平常的词汇,因了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进行了一次短暂且兴趣盎然的历史文化的探寻。
   一次饭局正酣时,临桌一女士可能因为一则笑话而大笑起来,笑得比较放肆,笑得无遮无拦。本桌男士们开始有点惊愕,然后就探讨起这种笑该怎么形容。有人说是浪笑,有人说是哈哈大笑,有人说是开怀大笑……就此时,我对该词产生了探究的冲动。为什么叫开怀大笑?大笑与开怀什么关系?什么是开怀?就问身边同事,但这些大多中文系毕业的同事都不解。
   不解就想解。后来就钻起了牛犄角,翻《说文》《辞源》,查典籍,都没有找到出处。
   开,在一定的时候是指闭合物不再闭合,比如花开后就不会再合了――这些知道。还有,旧时女子出嫁前要改变头发的梳妆样式,去净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毛,这叫开脸――你不能回到从前的少女时代了,套句当代歌词,就是你“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那么开怀呢?总感觉这个词与女性有关,怀春不就特指女性么。但辞书上没有开怀的词条。《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开怀儿一词,指女性第一次生育。就想起在老家也有这种说法――对结婚后没生育的妇女,老家人会说这女人还没开过怀儿呢。但开怀儿与生孩子有什么关联?发现开怀一词最早的出处,是在京剧《三堂会审》的剧本里,这也证实了我对该词词意朦朦胧胧的预想。《三堂会审》剧中潘必正、刘秉义、王金龙审苏三时――
  
  刘问:鸨儿买你时,多大年纪?
  苏三答:鸨儿买奴七岁整。
  潘问:你在院中住了几载?
  苏三答:在院中住了整九春。
  刘问:七九一十六岁,可以开得怀了,头一个开怀的是哪一个?
  苏三:是那王……啊。
  
  可见,开怀即女人的“第一次”。对这个“第一次”,旧时也用破瓜称之,但感觉没有用开怀含蓄形象。你想,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一般情况下,没结婚之前,是不会向男人敞开怀抱的,而一旦敞开,也就是献身之时了,不像现代人“现代”。前一段时间,一去南方工作的同学来电话开玩笑,说那里的女人说“第一次”献给丈夫,就不是“那个”“第一次”,而是第一次生孩子。不是开怀而是开怀儿了。
  那么,开怀与大笑是什么关系呢?在古代,结婚之前的女孩是有严格的行为标准的,行莫乱步,笑不露齿,即使再高兴也不能大笑的,否则就是不守闺道。但在开怀后,就可以了,可以笑得放肆些、无拘无束些了,这应该是符合开怀大笑词义形成的逻辑的。当然,现代的女孩子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大笑的,与开不开怀就没关系了。
  
  老百姓
  
   一友善联。一次相聚,他给我出联:孙行者。此联我知道,是当年陈寅恪给学生出的,对胡适之、祖冲之皆可。他又出一联:老百姓。我沉思片刻,答曰:小官僚。友认为是妙对。但我对此联对得是否工没有把握。表面看,老对小,百姓对官僚,很工的,但老是什么意思呢?回家就查《辞源》、《辞海》,都没查到“老百姓”这个词条。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老百姓”的词条,解为:人民、居民(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与“百姓”的解释没有多大区别,“老”字也没有作任何解释。1998年该词典的修订本则删除了“老百姓”这个词条。按理,这是个常用词,应该保留。为什么删除?是不好解释,还是保留的意义不大?就不知道了。
   关于百姓,解释就多了。最初,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有“群黎百姓”句,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下》亦云:“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战国以后,百姓就作为平民的总称了,与黎民、庶民同义。《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里的百姓就指众人,和现在我们所说的百姓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百姓对官僚还是对的。但老呢?
  老,有多重含义。但也有一解,即,老者,小也。在对亲戚的称叫中,我们常常将最小的,比如说舅舅、姑姑就叫小舅、小姑。所以,老,放在百姓前,应是小的意思,百姓是底层人群嘛。但这样,对联就有大毛病了,小百姓怎能对小官僚?就电话告友,此联不是妙对,是败对。
  放下电话又想,老也有大的意思呀,老者,大也。老百姓应等同于人民,民是本,是人民创造了历史,是人民推动了社会进步,人民是伟大的,为什么不能作大解?就又抄起了电话……
  明哲保身
  
  因了一篇赞颂明哲保身的文字,就对此成语感了兴趣。
  以前多知该成语的延伸义,即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说实话,虽有贬义,却多有人践行过或者仍在践行着这种处世的哲学。但仍对此词多有不解和疑问,是明哲可以保身呢,还是明哲为了保身?哲指什么,身又指什么?
  明哲保身最早见《诗经?大雅?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里的哲即指智慧。明哲,《辞源》的解释是洞察事理。《商书?说命上》云:“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保身当然做保护生命解。可问题是,事理有大小之分,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智慧又有世俗的智慧和理性的智慧之分,人的生命有肉体和灵魂之分,我们需要明的是什么?保的又是什么?实际上,不管是世俗的智慧还是理性的智慧,不管是肉体还是灵魂,我们都想拥有,谁不想鱼与熊掌兼得呢?关键的问题是它们经常不统一,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选择的难题。所以白居易说“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
  必须选择怎么办?孔子有他的选择――“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很识实务,既明哲又保身。孟子只重明哲,他选择得毅然决然――舍生取义。屈原也选择了,在理想与生命之间放弃了生命,因为对屈原来说,人生的价值在于生存的意义,不在生命本身。还有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李大钊为理想而被敌人送上绞刑架……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有无数明哲先贤为理想放弃了保身。但也有明哲的人选择了另外一途,周作人在中华民族最危机的时刻,国人浴血抗日,他选择了保身,附逆了……
  老鸨
  
  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和戏剧中常见到老鸨这个称谓。意思知道,是对妓院的老板娘的称呼。这些人既负责妓女与嫖客的联系,为嫖客推荐妓女,也负责管理、教化妓女。从现代意义上讲,她们是管理者,但不是出资者,不是老板。
  让人产生疑问的是,为什么把妓院的这一层管理者(皆女性)称作老鸨或鸨母?我国的造字造词是很讲究的,从字面看,鸨字应属鸟类。查《说文》,中曰:“鸨,鸟也。肉出尺?。”说鸨是多肉且肥大(大块肉称?)的鸟,没有他解。《诗?唐风?鸨羽》亦云:“肃肃鸨行,集于苞桑。”也只是说了它的飞行和栖息的情况,即生存状态。把鸨同妓女联系在一起,可能是源于明朝宋权的《丹丘先生论曲》,该文说:“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这是古人对鸨的生理现象观察后做出的一种附会。现在,鸨鸟已是濒危动物了,据调查我国现存仅200来只。1997年,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抢救了几只鸨鸟,对它们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雄鸨求偶时,表现出一种炫耀的动作,如张翅、拱尾等,雌鸨也作出相应的接近求偶的动作。鸨鸟发情期间表现的求爱动作,应该是动物的天性,而且主动者为雄鸨,雌鸨是被动者。所以说,以鸨喻妓女这种作法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男性霸权的产物,是一种歧视性的话语。也许是男权为主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深刻的变化,以鸨喻妓女这种说法甚至延续至现当代。学者聂绀弩有一文《论鸨母》,中也说:“鸨,淫鸟,借指妓女。”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聂先生说,鸨借指妓女,而宋权说“妓女之老者曰鸨”,这就有分别了。就读过的一些古代话本、戏曲看,聂先生的说法是准确的,鸨,指妓女,也称鸨儿,而妓女老了并且关键是从事妓女的管理工作后,才称老鸨或鸨母。
  陈寅恪先生说,解释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诚哉斯言。
  
  离乱
  
  在报章中经常见到离乱一词。始不解。离乱,说的是乱,指乱世。但为什么叫离乱?查《辞源》《辞海》皆不见该词词条。《现代汉语词典》有该词,说也作乱离,指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亲人分离、社会混乱的现象。实际上它不是现代汉语里才有的词汇,《胡笳十八拍》的唱词中就有――“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离,《说文》:“?黄,仓庚也。”?,鸟名,今用鹂,借?为离别。《广韵》:“近曰离,远曰别。”对离、别,我们中国人是有恐惧的,我们常用的词就有生死离别,离别与生死相连,可见离别给人造成的痛苦有多大。古人有大量写离别的诗,最著名的是屈原的《离骚》,干脆以离作诗,中有“余不既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李贺作《湘妃》,中有“离鸾别凤烟梧中”,说的是舜葬苍梧,二妃死湘水。还有李商隐的著名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等,古人诗文中,离别总是与伤感、痛楚连在一起。这是因为,古时交通不发达,从离别到相聚可能时间很长,说不定一辈子也重逢不了,不免伤感,不像现在,几千公里,一两天就回来了。另外,我们中国人天性就不喜欢离、分,而喜欢合、聚。梁实秋就说他不愿送人,而愿意接人,哪怕接人时顶风冒雪。这就是我们的传统,与西方人不同。比如我们都不愿意离家,背井离乡,那是无奈,离群索居是有病,离经叛道是疯狂……反正与离连在一起的词汇都缺少温暖。有时也想,也许正是因了这种传统,所以才阻碍了我们的开拓、探索、闯荡精神的培养。
  中国历史上战乱很多,灾害很多,离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痛并影响至今。离乱是以离形容乱的程度,这也是汉语独特魅力所在。
  
  紧张
  
  最早认识“紧张”一词是在小时候,刚上小学吧。是领袖的题词,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因为小,不究其理,只知大概意思。后来见得多了,而且看到该词应用广泛,可以形容人和许多的事、物――人在精神高度准备状态下可以叫紧张,物资供应不足也可以叫紧张……意识里总认为紧、张是反义的,张应是开的意思,老子:“将欲?之,必固张之。”这里的张就是展开、扩大的意思。但我们运用紧张一词时,紧张就是紧的意思。就想探究该词的来历。
  紧,《说文》解释,“丝缠结为紧”。管子问:“钩弦之造,戈戟之紧。”这里谓坚固。文选汉傅武仲(毅)舞赋:“驰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委曲。”这里的紧是急之谓。《黄帝内经?素问》:“其德清洁,其化紧敛。”这里的紧则为缩为敛。
  张,《说文》解,拉紧弓弦为张。诗小雅吉日:“即张我弓,既挟我矢。”荀子礼论:“琴瑟张而不均。”张在这里皆指紧。张与弛相对,紧与松相对。以前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疑惑,现在才解。从而也越加佩服领袖那句话“团结紧张”,越加佩服其深厚的文字功底。
  一个朋友对“紧张”也有一解,权做“一家之言”吧。女性在性行为时的一种生理过程。不能说他解释的一点道理没有,但该解也着实让我“紧张”了一番。
  
  走狗
  
  
   对走狗一词留下深刻印象,缘于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当时对走狗的理解就是,这狗一定被人豢养着(或被人豢养过,比如丧家以后,就只能称其为野狗),是供人驱使或供人玩乐的。走狗本来就很贬义了,再让鲁迅先生加上“丧家的”、“乏”就更具丑态。想象中,这走狗应是有媚态的,软弱的,驯服的,对主人摇头晃尾,更像哈巴狗。近来就琢磨,狗是不被国人喜欢的一个词,你想吧,中国人骂人的时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牵扯上它。但走与狗是什么关系,说因为被豢养被驱使?狗本身不就是受豢养和受驱使的么?
   就想了解走狗一词的来历。
   走,在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说文》,走,趋也。趋呢?《段注》:“《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可见,走,不仅是跑,而且是快跑。这就有问题了,一般,狗是被豢养着的,久了,就肯定退化,就肯定跑不快,也就称不上走狗了。所以,《史记》中勾践范蠡遗文种书“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走狗是指猎犬。虽然在我们汉语中犬狗不分,但实际上它们还是有区分的。《礼记?曲礼上》:“效犬者,左牵之。”疏:“然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就想,狗犬之异不仅在大小,还在于快慢,犬虽也被驱使,但它被豢养的时间短,没退化,健壮,能跑,“狡兔死,走狗烹”的走狗是能跑过狡兔的,而狗就做不到。还有,犬一般是忠诚的,有坚定的信念,比如藏獒;狗就可以随时变换主人,有吃的就行。由是看,走狗就不是一般的狗了。
  所以又想,我们对走狗是有偏见的。走狗是被驱使者,无所谓好坏,只有尽职不尽职之分,而主子是驱使者,就有好坏之分了。我们往往一股脑将怨气撒在被驱使者而不是驱使者身上,比如人们都骂秦桧,很少有人骂宋高宗;都骂奸臣,很少骂昏君。中国有句老话,叫,打狗看主人,我看可以改过来――看狗打主人。
  
  盘缠
  
  负笈、行囊、盘缠这些古人常用的词语,现在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了。我们只能在散发着墨香的古籍里寻觅到它们的踪迹,或着在记忆中想象与这些词汇有关的古代行者闲适的身影。
  负笈、行囊,从字面不难理解,词典的解释也很清楚。盘缠一词则不然,虽然都知道是旅费的意思,但为什么叫盘缠,盘、缠的原义是什么,恐怕许多人就不清楚了。
  从手头掌握的资料看,盘缠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杂剧中,张国宾罗李郎大闹相国寺有“我往京师去,无有盘缠怎生是好”句。宋王溥五代会要有“共一十文足,充备仓夫斗袋人夫及诸色吃食、纸笔、铺亲、盘缠支费。”《金瓶梅》亦有记述:“翟爹说:只怕蔡老爹回乡,一时缺少盘缠,烦老爹这里多少只顾借与他。”河北南部某地流传一顺口溜,意思是说该地乡风淳厚,客人来了不仅酒饭招待,走时还给带上――盘缠。
  古代为什么将旅费叫盘缠?查了一些资料,有文章说,古人所用货币是银子或铜钱,携带不便,旅行时,往往将其贴身缠在腰上。缠,做如是解,很有道理。盘缠又称盘川、川资,川是缠的谐音,是缠的误读。
  盘,繁体字为“?”,从皿,是浅而敞口的盛物器。“碧玉作?,银为?”,可见最早碗是木制的,盘有青铜制,亦有银制,王公贵族也就是现在说的主流社会流行的盘是银制的。古代最早的货币是银子,所以,盘应做银子、货币解,这样,古人在旅行时将银子缠在腰上做路费,从而称其为盘缠就不难理解了。
  
  
  出息
  
  
  常常在词语的密林里穿行,也常常在其中停顿。为什么呢?因为总遇到障碍。要想穿越,就得先停顿。这些障碍就是词汇,因常不知就里。比如近日就遇到“出息”一词。
  说遇到,不是以前没见过该词或者不懂其义,而是不知为何有其义。出息,我们常用的意思是指有发展前途或者有志气,有长进。如《红楼梦》第一一四回记有:“那一座大园子,人家是不敢买的,这里头的出息也不少,又不派人管了。”《红楼梦》第二七回:“明儿你伏侍我罢,我认你做干女孩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用该词夸赞这个人或那个人。望文生义,但我们从出息字面很难看出其意义。《辞源》中没有该词词条,不知为何。《词海》中也没有该词来历。但,息有三解,其一,呼吸,喘息。《说文》,“息,喘也。”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二,歇止,休息。如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三,灭。如《庄子?逍遥游》有“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显然,出息之息的意思应是第一种解,即呼吸、喘息之意。佛教中有数息法,讲出息入息,就像道教的吐纳之功,虽是一种修炼之道,但也暗示了出息的含义。
  出息之出是什么意思呢?我国有成语曰出生入死,《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出,即生的意思。《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有“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的”句。此出息即生气之意。有生气,就有活力,有活力就会向上,就会有志气,也就会有前途。出息一词的演变应该如此。
  
   前茅
  
  吾辈愚陋,对词语常不求甚解,比如名列前茅一词。
  这是一个成语,但《辞源》中没有,可见成语较晚。《辞海》有该词词条。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佐之;士会将上军,欲克佐之;赵朔将下军,乐书佐之。赵括、赵?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楚君讨郑,怒其?而哀其卑。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昔岁入陈,今?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政有经矣。?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业?,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
  文中“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意思是指楚军的前锋戒备森严,中军领导很强,后军实力也很充足,所以不宜轻敌。
  《左传》专家杜预解释,“前茅”就是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先锋部队。茅,是楚国的特产,楚军斥候兵拿来作信号旗用,斥候兵发现前沿敌人有什么动静,就举茅打信号。因此前锋就叫“前茅”。
  问题是,茅是什么,为什么以茅作信号旗用?《说文》:“茅,菅也。”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易?大过》有“藉用白茅”句;《诗?小雅?白华》有“白华菅兮,白茅束兮。”可见茅即“白茅”,它不是楚国的特产,我国广大地区常见这种高杆粗禾草。查《植物志》知白茅适应性很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喜湿润疏松土壤,在适宜的条件下,根状茎可长达2-3米以上。正因为常见,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有隐蔽和迷惑作用。杜预说的斥候兵应相当于现代的侦察兵。斥,远;候,侦察。《左传?襄十一年》有“纳斥候,禁侵掠。”侦察兵与敌最近,遇变故或敌情,举茅警告后军,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民发现日军后放倒消息树同理。这样,名列前茅的现代解释就顺理成章了。

标签:穿行 游走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