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岗位职责 > 正文

新警第一次队前讲评怎么说【西安市2008级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讲评】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驮着一根体积比它大一百多倍的稻草在地上缓慢前行,遇到了一条很宽的裂缝,它实在爬不过去。蚂蚁于是慢慢地把那根稻草横在裂缝上,轻松地越过了这条“鸿沟”,然后它又把稻草慢慢拖离裂缝,继续驮着稻草赶路。
  一位生物学家看到了这一情景,感慨地说:“我以为那稻草是不小的负担,会妨碍蚂蚁前进,实际上那也是让蚂蚁跨过“鸿沟”的桥梁呀!”
  上面一段话引发你哪些联想或感触?在全面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说明
  这道作文试题沿用了2007年全国高考供材料作文的形式。所给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本身,第二部分则是从一个生物学家的角度对第一部分内容做出的议论评价。这种有叙有议的材料形式,在第二部分中给出了题目寓意,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事实上将审题难度较大的供材料作文变成了一个有关“负担与桥梁”的话题作文。
  所给材料虽然是一则寓言,但是又不脱离现实生活。试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负担,正确对待压力,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审题中应该注意,这则材料包含以下元素:
  
  “蚂蚁的负担在遇到鸿沟时变成了桥梁”,这是审题的关键。
  
  例文赏评
  
  有关传统文化的联想与比喻
  乐嘉骅
  八十年代,女作家张抗抗曾写道:倘若将那一江泥沙卸下,那江水会流得多么欢畅。
  她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西方学术文化大举登陆中国的时代。当中国人从长时期的思想桎梏中走出时,“传统文化”,仿佛已是沉重的负担;它只会在中国愈演愈烈的思想革命中成为一个无力承担的包袱。一时间,我们仿佛轻装上阵;一时间,中国的前程仿佛已是一片坦途。
  然而,当理想的光彩在夏日的光芒中隐去,当潮水的激情在一瞬间戛然而止,我们才发现,横亘在中华民族改革复兴之路上的障碍,竟是一道如此宽广的鸿沟。当柏拉图、罗素、尼采的光泽暗淡,曾经遗弃“负担”的我们,如此脆弱。在金钱的诱惑驱使下,一个仅仅接受西方文化几十年的民族毫无知觉地迷失,在信仰危机的鸿沟中愈陷愈深,无力挣扎。
  事实证明,我们曾经深为诟病的传统文化,才是横越这一鸿沟的唯一“桥梁”。可是,我们中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奋力拼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恬淡自足,“生无补于当时,死无愧于后世”的光明磊落?我们中又有谁怀有感慨天下兴亡的匹夫情怀?我们失去了前行的手杖,只能在蹒跚中愈发感到彼岸的遥远。
  当易中天教授以平实的语言将历史讲给我们听时,一时间,数动钞票的声音少了,翻动书页的声音多了;当我们重新在历史的徜徉中寻找传统文化的身影,在书页中倾听先祖们智慧的语言,当下的市井浮躁,金钱诱惑竟能被掩盖得悄无声息。当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述《论语》时,我们才忽然发现,人生的大智慧竟早在两千年前就已诞生;当恬淡功利而又追求进取的传统文化又一次感染着新生的我们时,我们第一次发现,鸿沟并非不可跨越。我们早已接受了先人的遗赠,却仅仅将它看作“负担”而刻意忽略。直到现在才重新抬起。
  诚然,“传统文化”太大了,大到我们需要一生去徜徉;“传统文化”太厚重了,厚重到我们也许穷尽一生也不得尽解。但是,在“传统文化”的光芒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沉重而又坚定,我们凭借它可以跨越一切鸿沟。我们承载着它,也就承载了移动的“桥梁”,那桥,连接我们与彼岸。
  
  李克评点
  应试作文一般应该从小处着手,我们不提倡同学们落笔于“五千年传统文化”。
  “当今世界”等论题,毕竟八百字的篇幅对这些大题材来说太短小了,而且构思时间又极为有限。事实证明考场上这类作文大多空洞无物,流于口号,分数一般都不高。但是乐嘉骅同学的这篇作文却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选材大,但却并不空洞。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一下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扣题严格。
  我们通常要求审题全面准确,那么什么是全面呢?试题材料中的各元素没有遗漏,在作文都有对应,就是全面。显然文章中的“我们”对应了蚂蚁;“传统文化”对应了稻草,我们曾经以为它是“负担”,而在遇到“信仰危机的鸿沟”时,它成了“连接我们与彼岸”的桥梁。准确的扣题是应试作文获得高分的前提,而对材料中各元素的准确把握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准确扣题的好方法。
  第二,材料具体。
  题材较大的文章之所以容易内容空洞,原因往往在于材料不具体。很多考生一说到中国历史,就习惯性地搬出历史书上的语言,把抽象的、注重结论的历史教科书语言,如“半封建半殖民地”当作语文课的作文语言,忽视了语言的形象性,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举易中天和于丹的事例,以当下社会的生动例证,说明传统文化的作用,没有丝毫教科书语言的痕迹。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乐嘉骅同学对相关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对教科书的照本宣科。
  第三,语言生动。
  这篇作文起笔于张抗抗的一句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倘若将那一江泥沙卸下,那江水会流得多么欢畅。”内容上扣题准确,同时又奠定了全文富有诗意的议论风格,开篇语言就很精彩。“当理想的光彩在夏日的光芒中隐去,当潮水的激情在一瞬间戛然而止,我们才发现,横亘在中华民族改革复兴之路上的障碍,竟是一道如此宽广的鸿沟。”这是全文议论中关键的一句话,将考试题中的元素“鸿沟”以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化成自己的文章语言,不露痕迹地点题。第五段是很值得同学们借鉴的一段文字,举例证而不讲故事,紧紧围绕作文题所给材料展开糅合了议论的叙述语言,而且诸如“一时间,数动钞票的声音少了,翻动书页的声音多了”这样的形象化的议论性语言随处即是。
  从以上各点来看,在高考考场上,这是一篇可以夺得高分的佳作。
  
  思旅员
  向宇希
  在大连旅游的时候,有人提议去旅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不过是个地名,既然是来观光的,就不假思索和大家一起去了。
  到了旅顺才知道,这,不是个观光的地方。
  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这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庙宇古刹。这里芳草茵茵,隐藏在草丛中的,尽是些残垣断壁。脚下一硌,低头一看,竟是弹壳。
  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弹壳,是日军留下的,你们脚下,长眠着在中日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无数中国人。当年日军来到这里大规模屠杀,死人叠死人,弹壳铺满一层又一层,地上的血将绿草染成了红色,也映红了天。如果你们再早些来,还能看到,遍地残端的骸骨,他们一半已埋入土地,一半露在外面,直指天际,让人感觉就像含冤死去的人们从地下伸出的一双双手。
  地火在燃烧着,燃烧在残垣断壁的弹孔中,燃烧在遍地洒落的弹壳中,燃烧在露出土地直指天际的白骨中,燃烧在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心中。
  我现在明白,旅顺,不仅仅是一个地名。
  就像七三一部队不只是一个部队的名字,东条英机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
  它们合起来,就叫“国恨”。
  我们肩负着这样的国恨,已经很多年了。
  这样的国恨,让我们无法释怀。我们无法忘怀那些含冤死去或壮烈牺牲的祖辈,那些被哄抢的珍贵国宝,那些遵照不平等条约而送出的耻辱的白银。
  每当提到这些“国恨”,每个中国人的心立刻布满阴霾,仿佛一块巨大的“耻辱石”压在我们的肩上。
  然而中国人是不会被打倒的,是不会被压趴下的,我们越是恨,就越要崛起。
  肩负着国恨,我们更加明白强大的重要,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中国核武器研究成功,中国加入WTO,中国载人飞船试航成功……中国,中国……
  如今的我们,已将国恨转化为动力。
  我们中国人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那头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不得不说,因为国恨,我们变得更强大,我们没有因为“国恨”而怨天尤人,我们所做的,是将“国恨”化为心中的火焰,让中国跨过落后,跨过贫穷,迈向伟大。
  再次抚摸着旅顺冰冷残壁上的弹孔,我的心中,有一股火,正在燃烧……
  李克评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理想中治学的生活状态。我们很多同学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高考作文中却很少见到像向宇希同学这样抒发旅游感触的的作文。究其原因,或许我们只是为玩、为放松而在山水之间“到此一游”,或许我们把学习和作文局限在了象牙塔中,不知道生活其实是一切写作的源泉。真正的行者也一定是一个思想者。
  这篇作文行文非常自然,从“有人提议去旅顺”落笔,写自己“就不假思索和大家一起去了”,然后感触逐渐加深。“低头一看,竟是弹壳”,一个“竟”字,形象写出了作者内心所受的深深触动,此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一扫而空,欲扬先抑的手法让文章跌宕有致。眼前所见到的累累白骨和耳边所听到的导游话语,自然让作者心潮起伏,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所见所闻让“国恨”这两个字在作者心头萦绕不去。“每当提到这些“国恨”,每个中国人的心立刻布满阴霾,仿佛一块巨大的“耻辱石”压在我们的肩上。”这句话明确照应作文题所给材料中的“负担”,然后,作者写到:“然而我们中国人是打不倒的,是不会被压趴下的,我们越是恨,就越要崛起。”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后半部分将“国恨转化为动力”,转化为“桥梁”。一句“我们所做的,是将‘国恨’化为心中的火焰,让中国跨过落后,跨过贫穷,迈向伟大”明确点题。
  好的高考作文无一不是紧扣所给材料的,但是又不被所给材料紧紧束缚。在准确把握材料思想核心的前提下,大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演绎所给材料的思想核心。这样的作文,内容必然是具体生动的,也必然是富有个性的,从而也最能打动阅卷老师。
  爱国主义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学生作文永恒的主题,在日益关注个性、关注内心感受的背景下,同学们的眼界应该更开阔一点,思考也应该更深刻一些。昔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内心的一点涟漪,而应该像向宇希同学这样思考民族历史,关注国家未来。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有的情怀和品格。
  
  且哀且歌
  乔冠楠
  
  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首哀歌,他们在荒原和森林中有不能承受的哀,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也有深沉的歌,带领他们跨越鸿沟。
  利物浦的汽笛划破沉寂港湾的湛蓝天空;曼彻斯特的织机声像是一首节奏明快的乐曲;伦敦的工厂发出刺耳的机器轰鸣,所有的声音都奋力拉开一个崭新时代的大幕。斯拉夫的巨人啊,你却只是发出一声沉重无比的叹息,沉重得无法使这块幕布拉开哪怕一丝一毫。
  你的肩上是那么沉重哀伤的农奴制度,是那么多贫病者无尽的呻吟,是冰封的大地,是冻结的土壤,你的悲哀,让你怎能行走?
  我看到农奴拽住主人的衣襟,苦苦哀求他不要施刑;我看到麻风病人的破屋,他们被流放在贝加尔湖畔;我看到这样一个国家,因为他腐朽的制度,而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行囊,踽踽独行在西伯利亚,身后的厚厚积雪上有一连串深深的脚印。
  这样的破败与忧愁,俄罗斯,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却无法以昂首的姿态行走。
  也许,这样一个国家,无法在经济上以傲人的气势出现在世界面前;也许,这样的哀愁,使你不能拿起锄头,不能开采煤矿。
  那么,且唱一支歌,唱一只比谁都动听的歌,创一个鹤立鸡群,超凡脱俗的境界。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随着机器轰鸣的躁动轮番粉墨登场。你只有一段段沉重的悲哀,那么,俄罗斯,请你暂且放下它们,正视它们,让他们指引你跨越艺术的鸿沟。
  雪莱是那么平静地在路边吟诵,凡尔纳又在机器的轰鸣中创造了环游世界的气球和潜艇,甚至狄更斯无数次地带我们穿梭于伦敦的烟雾。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他们的眼光是自己的世界,人类还未洞穿生命,这沟,待人翻越。是谁捡起一根稻草,走向彼岸?
  托尔斯泰仅凭《复活》就在腐朽的贵族制度中拾起失落的人性,在生死之间洞穿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困者破败的房屋前看清了谁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洞穿贫富与良知以及资本积累时期的血泪;高尔基用《母亲》阐释了女性的坚强和社会的浪潮,找到了躁动与平静的制衡。
  他们的一切在他们的世界中俯拾即是。那是穷人的歌;是莫斯科街角的白痴的歌;是醉汉的歌;是农奴叹息的歌;是无产者坚强的歌;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行进之歌。
  这一切,都曾是他们心头重压的石头,是前进的枷锁,而今,又给予他们超凡的灵感。
  是的,时代的行进之路上他们因落后的制度使得历史是那么迟缓;可是,当人类的精神需要一种洞穿时也只有他们才能跨越并歌唱。
  于是,托尔斯泰的灯,也总为里尔克、莎乐美这些西欧的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地明亮着。
  
  李克评点
  在阅卷中,这篇《且哀且歌》吸引了所有的阅卷老师。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在考试作文题目的重重限制之下,竟然出现了这样一篇大气灵动,文采飞扬的作品,着实让人欣喜。
  文章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对西欧工业革命的了解,对俄罗斯农奴制度的了解,对十九世纪西欧文学的了解,对俄罗斯文学的了解毕现纸上。甚至我们已经不能称之为了解,而应该称之为深刻的理解。简单的知识性了解如何能写出这样诗一般的文字?只有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深挚热爱才能把心底的情愫凝聚成笔端的诗意文字。而在这诗一般的文字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出作者对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准确把握。
  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充满诗意。第二段写西欧工业革命的一段文字,没有套用历史教科书抽象的结论性语言,而是运用文学语言,形象地展示了几个工业基地的生产画面,突出其引领世界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下面文字写俄罗斯的社会的文字形成鲜明对照。“我看到农奴拽住主人的衣襟,苦苦哀求他不要施刑;我看到麻风病人的破屋,他们被流放在贝加尔湖畔;我看到这样一个国家,因为他腐朽的制度,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行囊,踽踽独行在西伯利亚,身后的厚厚积雪上有一连串深深的脚印。”这是一种在高考作文中提倡的语言风格,作者以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俄罗斯的落后和贫穷变成一幅一幅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排比的整句形式使文章语言有波澜,有气势,读来朗朗上口。
  文章看似纵横万里,包蕴百年,材料琳琅满目,却严格遵从了“形散神不散”的原则。开头一段“不能承受的哀”紧紧扣住作文题目中的“负担”;“深沉的歌,带他们跨越鸿沟”又紧紧扣住了“桥梁”的本质含义。落笔准确,文章之“神”交代得清楚明白。其后的文字都紧紧围绕着“神”展开,不蔓不枝,中心突出明确。
  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在高考作文中定会游刃有余。

标签:西安市 讲评 高考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