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我所知道的柳青] 春风十里柳青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离开我们已好多年了。但是,柳青是怎样步入文坛的?柳青是怎样生活和写作的?许多青年朋友不一定很熟悉。因工作关系,我同柳青有过接触,耳闻目睹一些有关他的事情,现写出来,对于热爱柳青的同志和广大文学青年们,可能会有裨益吧!
  
  柳青是怎样步入文坛的
  
  柳青一开始踏上文学道路,就同他追求革命联结在一起的。柳青原名叫刘蕴华,字东园,陕西吴堡人。大哥刘绍华,系1931年北平大学的毕业生,二十年代参加过共产党,立三路线时期脱党。大哥的革命思想,对柳青有重要影响。柳青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1935年冬在上海叶圣陶等编辑的《中学生》文艺季刊上刊登的散文《待车》,署名柳青。从此,柳青的名字就作为他的笔名而传扬开来。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很快西安的学生运动也燃烧起来。他们纷纷罢课,游行示威,发表宣言,通电,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形成全国的抗日洪流。此时,柳青是西安高中的学生会负责人,并任该校的学生刊物《救亡线》的编辑,鼓舞西安学生,把声援北平学生的抗日斗争,推向新的高峰。由于当时陕西省省府主席邵力子下令销毁,使第一期刊物未及发行。后来,西安事变发生,当时已成为中共党员的柳青,主编西安学联刊物《学生呼声》。从组稿、编辑、发稿、校对,都由柳青一人操劳。由于劳累过度,肺结核病复发,大口咯血。1937年,柳青在西安高中毕业,在我党控制的《西北文化日报》的《战鼓》文艺副刊做编辑。虽然《战鼓》文艺副刊只办了两个月零五天,出刊66期,但无论在内容及形式方面,对鼓舞劳动人民奋起抗日,确实起到了“战鼓”的作用。在此期间,平津学生南下,宣传抗日。北师大、北大、天津北洋工学院部分流亡学生到西安,办起西北临时大学。柳青考入这个学校的俄文先修班,想学俄文,以便从事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翻译工作。但由于日机不断轰炸,不能正常上课,不到半年,学校要迁往陕南城固。柳青不愿去城固,坚决去延安。经联系,柳青拿到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护照,奔赴延安。到延安,柳青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做秘书,兼管西安青年文艺协会的党团工作。1939年,柳青随民众剧团下乡,走了延安、延长、延川、安定、靖边、定边、盐池、志丹八县的城镇和乡村,一边给剧团青年教文学课,一边做《新中华报》的特派记者。同年八月,柳青向组织请求批准,到八路军总政治部报到,遂派到太行山区,先后任晋西北独立支队、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某营文化教员、教育干事等职,在部队采访,写下了许多通讯报道文字。后来,柳青根据这一段部队生活,写成许多个短篇小说,有《误会》、《牺牲者》、《地雷》、《一天的伙伴》、《废物》、《被侮辱了的女人》、《在故乡》、《喜事》、《土地的儿子》、《三垧地的买主》等。文中所描写的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已不是那种任人蹂躏、任人摆布的奴隶,而是从历史的沉睡中觉醒了的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柳青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描绘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被柳青收进短篇小说集《地雷》里。
  1942年延安整风开始,柳青参加了这场伟大运动。整风一结束,奉组织指示,下到米脂县民丰区三乡当乡文书。当时柳青思想上确实不通,但作为一个党员,服从了组织。米脂三年,由于整天和群众生活在一起,严酷的斗争和艰苦的生活,使柳青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间,他读了五本斯大林选集,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的手稿也在米脂工作的最后阶段完成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28岁的柳青,带着《种谷记》的手稿,随部队奔赴东北,开辟新的解放区。1946年3月,柳青分配到大连,负责接收和整顿大众书店和一个印刷厂,并任书店主编。这期间,除书店的日常工作外,就修改《种谷记》。1947年5月,柳青的《种谷记》脱稿,7月,东北光华书店印行。这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新文学中,比较成功的一部。1951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先后七次印刷,发行达七十万册。
  柳青写完《种谷记》,胡宗南大举侵犯陕甘宁边区,爆发了保卫延安的神圣战斗。柳青在大连呆不住了,决心跋涉万里返回陕北。由于途中交通受阻,当他到达陕北时,延安保卫战已经结束,战线南移。他到米脂收集战争的材料,被一个村干部保卫粮食仓库的动人事迹所吸引,于是,他骑上自己买的一匹骡子,在沙家店广为收集材料,记录了近六十万言的生动事迹。由于劳累过度,再次咯血不止。随即从米脂转至延安,住西北局休养。此时,他写出了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的提纲。
  柳青就是这样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需要,在文学战线上奋进着。他用辛勤的劳动,形象的文字记录了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光辉历史。这个功绩,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柳青与青年
  
  在柳青的文学生涯中,似乎和青年有着特殊的关联。不仅他在中学时代就编辑学生刊物,成为人们的美淡,而且在共和国诞生之初,他就到团中央的一个部门工作了。
  1949年7月,他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就来到秦皇岛市,修改《铜墙铁壁》。1950年元月,他返回团中央,修改《铜墙铁壁》二、三稿,直到1951年3月脱稿。在等候审阅期间,柳青参加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工作。柳青是中国青年报的第一任编委和副刊主编。柳青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期间,团结和联系全国青年,特别是文学青年,他做了很多热情而艰苦的工作。他同文学青年谈心,同文学青年通信,给文学青年改稿,培植文学青年新人。当时有一位河北通县潞河中学(今通县一中)的学生写来一篇稿子,题为《红花》,柳青看了很高兴,觉得很有生活气息,很有培养前途。经柳青帮助修改后,很快在副刊上发表了。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知名的作家刘绍棠。
  1954年5月,柳青以《回答编辑部的问题》的形式,回答了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都是柳青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教训,简明扼要地答复了文学青年们所关心的文艺创作的问题,诸如深入生活、观察人物、塑造典型、构思作品、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等等,在当时青年中影响颇大。同年12月,柳青又写一篇《复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着重指出,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应该对文学事业有相当的认识,才能有一种坚韧精神,才能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直到最后成功。1951年9月,《铜墙铁壁》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原来搜集的六十万言的素材,和读者见面时仅剩十七万多字了,几经修改、精炼、升华,而最后变成艺术品,中间花了多少心血和劳动呵!虽然这部作品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三次再版、十三次印刷,发行近一百万册,被列为建国十年来六十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柳青对自己的作品仍感到不满意。他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1951年10月到12月,柳青参加中国青年 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回国后,他仍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从他在《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中窥察到一二。他写道:“一个作家很可能在写了一些较好的作品以后,又写出坏作品来,这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自己的;要避免这个,就需要我们继续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而不是借群众成了名,就脱离了他们。那些以为曾经结合过一时群众就够一辈子受用的想法,是很危险的。”正是出于这个思想,正是出于永远和人民鱼水般地生活在一起的思想,当共和国初期人们纷纷进城的当儿,柳青毅然决然地离开北京,离开生活较为舒适的大城市,主动地、自觉地来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扎下根来,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中极富有色彩的长安十四年的生活。
  
  柳青与编辑
  
  柳青和其他许多作家一样,最早也是从作编辑开始其文学生涯的。1935年,他在学生时代,就任进步的学生刊物《救亡线》的编辑,“一二九”前后,投入救亡运动。193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他参加中共陕西省委临时委员会、西安高中党支部和西安文协党组的工作,主编《学生呼声》杂志,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战鼓》的编辑。这是柳青生平第一次办副刊。1951年4月,柳青参加创办《中国青年报》,任编委、副刊主编。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国青年报》副刊,办得生动活泼,思想性、战斗性很强,深得广大青年的喜爱。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他对《延河》编辑部的关心与帮助。他常说:“文学创作是以质量取胜的”,刊物要靠自己的内容和质量吸引读者。1956年第6期《延河》发表了贺敬之的《回延安》,他十分赞赏;1959年第一期发表了盲艺人韩起祥的《饮了一口长江水》,柳青欣喜地说:“是首好诗啊!像样的好作品在编排上应该突出。”
  柳青同志曾提议,编辑“要轮流深入生活,了解工厂和农村的实际斗争,多读书,学马列,学辩证法,还要多读中外古今的优秀作品,自己要动笔写作。有了生活和创作的实践经验,看稿就有了眼力”。据笔者所知,至今《延河》编辑部的编辑们每年总抽出一定时间轮流下去生活与写作。
  柳青非常尊重编辑的意见。1959年4月,《创业史》开始在《延河》上连载,每次刊出,柳青总要征求编辑部的意见。他一再说明,编辑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要求把每个编辑的意见都一一告诉他。有的意见他一听就同意,而且称赞提得好,有的意见他不同意,并说明他不同意的理由。柳青说:“你们有的意见,一时没有说服我,但过后我感到有道理,就在出书的时候又做了修改,甚至于有的章节重新写了。”这种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表现了柳青的可贵品格。
  六十年代初,柳青已成为蜚声文坛的作家。他长期深入农村生活,并进行《创业史》第二部的创作。在紧张的创作劳动中,也不时地给陕西日报《秦岭》副刊以关心、支持。如他亲自撰写《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等,在陕西日报上发表。
  “四人帮”垮台了,柳青喜悦和兴奋之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尽管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到“四人帮”的严重迫害与摧残,重病在身,身体极度虚弱,但当北京某出版社一编辑拜访他时,他一下子就谈了几个小时。他对这位编辑并不熟悉,为什么一见面就倾吐衷肠?其实也不奇怪,柳青是编辑出身,他了解编辑,尊重编辑,信任编辑呵!他一生几乎是同编辑分不开的。就是在他生命垂危、告别生育他的故乡陕西,去北京医治时,陪伴和守护在身旁的就是一位编辑南云瑞同志。
  
  柳青道歉
  
  1962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和老杨在《陕西日报》编辑部一个房间里看副刊稿。突然,老杨说:“张田,你看看这个稿子……”
  那篇稿件上,写着一个醒目的标题:《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下边的署名:柳青。
  “这是不是西安作协的那个柳青?”老杨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我是不久前从西安作家协会调来陕西日报编副刊的。
  我一看到那流畅健朗的手书签名,便肯定:是西安作协的柳青,是在皇甫村落户的柳青。
  “柳青写长篇小说,怎么又写诗呵?”
  老杨的提问,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我的记忆里和在作协的接触中,从来不知道柳青还写诗呀!我这时才迅即看了柳青给编辑部的信:“这篇《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是今年四月间,长安县皇甫村公社的王培德等同志和胜利大队的工家斌等同志集体讨论,由我执笔编出来的。”至此,老杨同志的一切疑团都可融解了。
  老杨说:“你给看看吧!”
  我看了两遍,觉得问题提得很重要,很及时,特别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管理饲养好耕畜,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对集体经济的巩固,对社员生活的改善,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尽快好转,都有着直接、重大的意义。柳青同志及时提出这个问题引起人们注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他亲自动手,采用群众熟悉的“三字经”的形式,群众易懂、易记、易传播,确实很好。但我又觉得,既然用“三字经”的形式,第一要通俗,第二要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此文在押韵上还需要调整。我和老杨交换看法,老杨说:“你给改嘛!”
  “我改?”对于大作家的文稿,我这个刚出学校不久的毛小伙子,怎好下笔呢?何况柳青同志是我在西安作协时的顶头领导,我们尊敬的柳主席呢!(当时西安作协的同志一般都习惯尊称西安作协副主席柳青为“柳主席”)
  老杨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怕什么?只要给编辑部寄来的稿子,都是我们的作者,编辑有权改嘛!你家在农村,对耕畜饲养也熟悉吧?”
  老杨的话,给我很大鼓舞。我小时候对耕畜饲养多少也有点生活感受,于是,就大胆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和老杨一句一句推敲、修改,整整改了一下午。
  老杨说:“你到作协走一趟,送给柳青同志看看。”
  刚好柳青在西安开会。我说明来意,就把稿子交给了他。
  柳青接过稿子,看到上面划满了红圈圈,红杠杠,有点愕然了。本来就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睁得圆圆的,射出锐利的光,说:“啊呀,这比我写篇短篇小说都费劲呢!”
  我有点尴尬,但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好一阵,我才说:“柳主席,您看看,我们改得不妥,您再改回来吧!”
  柳青同志此刻才觉得刚才说的话欠妥,忙缓和口气说:“好,好,我看看,我看看。”脸上绽出了笑容。
  1962年12月22日,这篇《三字经》在《陕西日报》第三版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柳青同志给编辑部的信,登在前面,下边是柳青的手书签名。《耕畜饲养管理兰字经》的正文,加了黑条,以期读者注意。我仔细读了见报稿,柳青同志竟未动一字。柳青同志对编辑的意见、修改是那样的虚心、尊重,倒使我感到忐忑不安了。
  1963年夏季一个傍晚,我从外边返回陕西日报社,走至门口时,忽然有人喊我:“老张!”
  我迟疑一下,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向我走来,身材瘦且小,戴了一顶瓜皮帽,上身穿一件半旧的白土布褂子,下身穿一条老蓝色大裆裤,脚上缚一双麻编织的农家草鞋,我定睛看 时,他那特有的圆滚滚的眼睛射出亮光,我不禁失声地叫了一声:“柳主席!”
  “老张!”
  他总是这样称呼我。
  “柳主席”我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他的手,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您怎么在这,到报社去吧?”
  “我在这里看看报……”
  这时我突然记起柳青同志1954年在《文艺学习》上回答编辑部提的问题中的一段话:“对我来说,报纸是我日常的先生。如果有一天报纸因故没有来,我就觉得这一天是多么空虚!我不能想象一个人经常不看报,不细读社论,不看与自己面对的生活有关的报道、论文和通讯,闷头深入生活的结果能写出作品。”于是我暗暗猜测柳青同志是否没读到今天的报纸,专来报社门口看报的呀!正这样思索的时候,他很郑重地对我说:“那天你送稿子,我对你的态度很不冷静,向你道歉喀!”边说边把我的手握得紧紧的。
  “没征求您的意见,就改……”
  “改得好,改得好。那天的话,你不要介意呵!”他是认真地、特意地来说这话的。
  夏日的晚霞,把渐渐灰暗的天空映照得斑烂、可爱!
  末了,柳青离开时,不时地回头,不时地招手,然后,缓缓地、一步一步地向东走去。
  我仔立在报社门口,目送着柳青的背影,久久地、久久地思索着……
  
  血写的诗
  
  我读柳青的第二首诗,是他写给妻子马葳的,那是一首悼诗。
  马葳为什么会死?柳青为什么写这样的诗?这里还需稍稍追溯一下过去。
  从1952年9月到1966年6月,柳青在长安皇甫村落户的14年里,马葳同志始终伴随在旁。开初,马葳同志在乡政府作文书,后来,就担负起柳青的秘书工作。收发文件,抄誊稿子,接待来访客人,照管孩子,料理家务,等等,做了许多很实在、很繁琐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史》所以能问世,也包含有马葳的一份心血。柳青曾说过,当他写完《创业史》四部的时候,在“后记”里要写明这一点的。谁料这竟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了。
  1966年6日,柳青被打成“走资派”、“黑作家”、“反动权威”,关进了“牛棚”。但由于柳青历史清白,思想作风正派,作品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经西北大学等单位派人去长安县调查,最后作出了“柳青同志的基本方面,主流是好的”的结论,于1967年9月第一次“解放”。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意外的灾难突然“飞”来,从一个学校传说出“柳青抗战时期在四川进行过特务活动”。抗战期间从未到过四川的柳青,就这样第二次被关进“牛棚”。这期间柳青在精神上、肉体上都经受着非人的折磨。无情的批斗会,无休止的逼供,使这位性格坚强的作家曾一度想死。善良的马葳,更是在惊恐、担心中熬日子,开批斗会时,总是坐在偏僻的角落,低着头,甚至不敢正视柳青一眼。而心里总默默地期望着,柳青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了,抱着极大期望的马葳,想到柳青这次总该“解放”了。她悄悄地问一个看管柳青的人:“柳青的问题究竟有多大?什么时候能解放?”那人冷冷一笑说:“柳青呀,死不改悔,还想‘解放’呀,没向!”这简直是一声炸雷,把深藏心底的一线希望给轰毁了!她再没说一句话,走了。马葳最后一次来到神禾塬,来皇甫村,看一眼曾同柳青一起生活14个春秋的那个家,然后,饮恨离开了人世!
  从来泪不轻弹的柳青,在“牛棚”里得到这个噩耗,放声大哭!
  马葳的死,使柳青失去了一位最亲密的伴侣、助手,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者和精神的支持者。对于《创业史》的作者来说,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对于人们来说,这种损失是不容易马上意识到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会越来越感到它的份量。
  柳青曾对孟维刚说过:“马葳被整死了,没人管我了,会使我早死。我的《创业史》恐怕写不完了。有马葳在,我拉到床上,马葳都不嫌脏。我有马葳在就感冒不了。我坐在这,磕睡了,马葳赶紧给我一盖,就凉不了。马葳她不应该死么,不应该走这一条路么。唉,不走也不行!人家斗她呢,要她跟我划清界线,她知道我,良心上过不去嘛!”说着说着,柳青就流下厂眼泪。1978年8月31日晚,柳青对孟维刚说:“维刚,我想马葳得很,实在没办法了,写了这首诗,给你一份,你把它保存下。”这首诗是这样的:
  咄咄复咄咄,长安夜机耕。
  独坐望南山,不眠念故人。
  结发未深知,相偕皇甫居。
  汝下乡三年,虽苦志犹坚。
  四年忽思迁,非为恩爱浅。
  我鏖背水战,成败皆不移。
  权威有歧见,远近流谗言。
  夫妻同庭院,口角朝与夕。
  汝怨我固执,我谓汝幼稚。
  五年汝离职,攻读在我侧。
  古今中外篇,马列与巴托。
  八年我初成,汝已是同行。
  寸步形影随,体贴则入微。
  风声略草动,嘱我唯谨慎。
  人讥我小人,汝知我任重。
  谁料趁大乱,庞涓陷孙膑。
  牛棚非猪圈,宁死树党性。
  棚外汝重义,煎逼即轻生。
  水落石自出,我重见天日。
  呜呼汝有灵,如何得安息。
  这样的诗,没有激越慷慨之言辞,却能深沉地打动人心;没有大声的呼喊,却能强烈地震撼人们!这样的诗,是充满真情的诗,字字都是血写成的呵!
  那样的日子虽一去不复返了,但记录那段历史真实的诗,却是该传下去的,以期后来者永远汲取用血换来的教训!!
  附柳青1962年的一封信
  编辑同志:
  这篇《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是今年4月间,长安县皇甫公社的王培德等同志和胜利大队的王家斌等同志集体讨论,由我执笔编出来的。经过全公社的社员、饲养员和干部提意见,几经修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起初仅仅是讨论耕畜饲养管理公约,讨论到后来,形成了写一本三字经的想法。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想使它起一个群众公约的作用,另一方面想使人们易于接受,便于记忆,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现在寄给你们,希望发表出来,请有兴趣的读者同志指正。我们还想编一篇生产队经营管理的“三字经”或“千字文”,因为我没有这种才能,所以一直没动手。我希望有这种才能的同志,在群众和干部的集体帮助下,早日完成这个工作。现在发表的这个东西是抛砖引玉。
  敬礼
  柳青
  1962.11.28
  附《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
  咱中国,人口多。地面广,物产博。闹革命,为建设。毛主席,方针定。对农业,要看重。粮棉油,吃穿用。各样事,首为农。做庄家,很光荣。机械化,要实行。党领导,定完成。在今天,啥重要。劳动力,和牲口。这两样,配备够。耕和种,驮和运。有畜力,才能成。饲养员,选好人。觉悟高,手脚勤。管牲口,负责任。起鸡叫,睡半夜。草料水,能均匀。圈勤垫,粪常出。牲口槽,常洗刷。牲口身,多扫刮。知冷热,识饥饱。饮温水,喂碎草。饱不打,乏不套。有毛病,早治疗。壮牲畜,年年老。多繁殖,保使用。对母畜,要操心。见发情,就配种。驴配驴,马配马。同种配,好办法。怀胎期,产驹后。加饲料,轻使用。老弱幼,和孕畜,分槽喂,最合适。饲养员,有职权,用牲口,制度严。要问清,活轻重,给哪个,他决定。众社员,要注意,不挑拣,别赌气。提意见,是正理,合理化,多建议。爱牲畜,是第一。有社员,不明理,图工分,为自己。用牛马,不爱情,做这事,没道理。生产队,是集体,集体富,都有利。队里穷,是真穷,穷和富,怎样分,饲养室,看得清。队干部,记三条,种庄稼,计划到。草料好,能上膘,喂麦草,加麦糠。玉米杆,牛吃甜,碎谷草,马吃香。苜蓿地,不可少,吃不了,保存好。到冬天,顶饲料。第二条,也重要。饲养员,没乱调。多教育,少急躁。劳动日,合理记,过节时,要顶替。第三条,是评比。谁经心,谁大意。坏批评,好奖励。下骡马,生牛驴。按类别,把功记。队干部,众社员,人人爱,个个管。大家畜,大发展,亩亩地,都增产。穷和白,早改变,样样事,都好办,机械化,早实现。

标签:我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