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江苏2016小高考报名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江苏小高考试卷WOR版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为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图示四个城市中,该日黑夜最长的是

A.北京B.乌兰巴托

C.新加坡 D.珀斯

图2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乙—丙—甲

4.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A.沉积岩层 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 D.变质岩层

图3为“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

该影像图拍摄时间及M地所处的风带最有可能是

A.6月份 东南信风带

B.6月份 盛行西风带

C.12月份 东南信风带

D.12月份 盛行西风带

6.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非洲大陆外围洋流分布的是

图4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县域草地生产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单位面积天然草地载畜量的空

间分布特点是

A.自东向西降低 B.自东向西增加

C.自北向南降低 D.自北向南增加

8.形成这种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A.土壤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图5为“某道路照明景观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道路照明除了利用太阳能外,还利用了

A.水能B.核能

C.生物能 D.风能

10.不同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不同。影响倾斜角

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方时差 D.地形状况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城市郊区温度所得数值。图6为“我国某地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影响城区与郊区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气压分布

C.降水量 D.地下径流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图7为“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A.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C.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4.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

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开垦荒地 B.退耕还林

C.土壤退化 D.水土流失

图8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地理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16.“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

响是

A.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D.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图9为“深圳市无人机产业链及各环节附加值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中,企业布局优选的区位条件是

A.原料丰富 B.劳动力廉价C.科技发达D.水源充足

18.无人机产业链入驻该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改善环境质量 B.减缓交通拥堵

C.促进产业升级 D.市场竞争减弱

图10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是

A.甲 B.乙C.丙D.丁

20.城市通风廊道是指把郊外的风引进城区吹散污染物的风道。该城最适合作为通风廊道的是

A.城区西部的绿化带 B.城区西北部的绿化带

C.城区南部的绿化带 D.城区东南部的绿化带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21~22题。

2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22. “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自然 B.劳动力C.交通D.科技

图11为“某大城市连锁超市空间分布格局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关于该城市连锁超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等级连锁超市在不同区域均衡分布

B.各等级连锁超市服务范围互不重叠

C.连锁超市由中心城区逐步向郊区扩展

D.距离城中心越近连锁超市等级越高

24.影响不同等级连锁超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协作 B.地域文化C.人口和交通D.经营者个人偏好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图12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图13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A.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光照充足

C.全年干旱少雨 D.全年水热丰富

26. 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A.物种灭绝 B.水源枯竭C.湿地消失D.土地荒漠化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图14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 “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8.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图15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 B.土壤肥力增加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风力堆积明显

30.利用GIS将黄河流域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可确定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其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实时定位地理事物

C.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 D.分析处理空间数据

篇二:2016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2016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历史

测试范围扩大、内容增多,难度加大

点评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沈功书

主要变化

2016年历史学测说明有较多的变化,反映的趋势是内容增多、难度加大。1。删除部分主要是:始皇帝的来历、兴中会成立、希腊的城邦制度、 德国的分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等。2。增加部分主要是:明朝废丞相、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西征和北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纺织成就、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等,以上增加的内容均是“了解”要求。3。测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从“了解”上升为“理解”,主要有全民族团结抗战、土地革命、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汉 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等,以上部分要重点复习。

4。表述变化导致了测试范围实质的扩大,主要有五四运动、一届政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复习时要适当拓展,不仅是内容,还要关注背景、影响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5。命题指导思想主要变化是明确提 出了“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这也在典型题示例中充分体现出来,改动的7道选择题和1道判断题中,第13、14、17题属于较难题,都是在提供新的文字情 境材料,或是史实或是观点,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调动所学知识加以判断和认识,即使容易题第1题中的图片和第10题中的地图也都是换了一种形式在考查基本知 识,运用历史的特征非常明显。复习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能迁移知识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适当提供一些短小、典型、鲜活的历史资料,贯穿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政治

新增考点2个,变化考点15个

点评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级教师 秦秋霞

主要变化

1。新增考点2个:“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变化考点15个:“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级)、“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A级)、“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及方式”、“我国公民依法行 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我国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 法执政”、“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3。删除的考点4个:“商品的含义”、“国家的根本属性”、“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及“联系的含义”。典型题示例部分更换部分题目。

复习建议

1。理解基本概念,把握核心考点和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研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2。紧扣书本,吃透考纲,注意新增和变化考 点。3。关注社会热点,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精神,研读“十三五”规划,理论联系实际。4。理清易混易错点,提高思辨能力。5。加强主 观题的审题技巧和规范答题的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地理

新题目多和最新的时政相结合

点评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主要变化

从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可以看到,说明中保持平稳,对测试能力要求的表述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文字表达的顺序方面进行了个别调整。

具体内容的调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把“了解四季更替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调整为“说明一年中地球上昼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理解四季的形成”,要求更具体,能力要求略有提高。“典型题示例”:仅保留了两道选择题,其余的题目均进行了更新,新的题目多和最新的时政相结合。

复习建议

1。根据考点梳理教材基本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知识点覆盖要全面,不要盲目提高难度要求,多进行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 的训练。2。多进行材料题和图表题的训练,提高读图分析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图文转化与语言表达能力。3

江苏2016小高考报名

。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关注时事,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4。 训练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述准确性、时效性和科学性,要求学生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地理问题,拒绝语言随意性。

物理

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高

点评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把关教师 仇长帅

主要变化

命题特点: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查要点是《物理1》《物理2》必修部分5个C级要求和7个B级要求部分,分值共占卷面的80%左右,《选修 1-1》或《选修3-1》都是A级要求,分值约占卷面的20%,全卷实验部分的考查占分约15%。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约为7:2:1。 考试说明中的B级C级要求的知识点是考查重点,学生需要 “深刻理解”并能够“综合应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复习建议

1。对照《说明》,梳理每个知识点,关注测试要求,严格按照《说明》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计划,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确保A级考点 不丢分。2。关注《说明》中的C级要求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3。善用《说 明》中的“典型题示例”。认真分析《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重视B级C级要求知识点的综合演练,把握好复习的难度,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4。重视“实验模 块”和“选修模块”的复习,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等。化学

新增内容不多,变动轻微

点评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级教师 洪晓堂

主要变化

与2015年相比,整体平稳,变动轻微。《说明》进行了适当的增减合并,使得表达更加严谨科学。

主要增加内容如下:

1。由2015年的“初步学会常见离子的检验”改为“学会常见离子的检验”,去掉了初步,实际上提升了对离子检验的要求。

2。增加了“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一项,加强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用途的考查。

3。增加了对“质量数”含义的考查。

4。由后面的典型题事例可以发现,增加了2015年的24A、25题可以发现要求学生写出合成甲醇的反应以及氧化铝和氨气的反应,说明学业水平测试对这部分的要求有所提高。复习建议

1。紧扣考纲,夯实基础。平时复习过程中,要立足于课本,紧盯考纲,切忌盲目拔高。

2。消除盲点,强化重点。在学业水平测试中,一些考点是 必考点,通过强化训练,做到万无一失。对于冲A的学生来说,在确保前面基本不丢分的情况下,对第25、26题强化练习。

3。综合练习,提升能力。在复习后 期,通过做一些综合试卷,一方面检查知识的漏洞,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对综合试卷的适应能力。

生物

部分要求降低,建议学生亲手实验

点评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高二生物备课组

主要变化

将往年沿用的“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调整为“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必修1中将“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其重要作用”由“B”降为“A”。

2。必修2中由将原来“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改为“受精作用的过程”,等级由“B”降为“A”;增加了“杂交育种在生产中的作用”,等级为“B”。

3。必修3中将原来“突触的结构特点”改成“突触的结构”,等级由“A”上升为“B”。典型题示例:

30道“典型题示例”中更新了2题。其中第5题单选题考查内容仍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但难度由“中偏难”降为“易”。第23题对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的综合考查难度由“中偏难”降为“中”。

复习建议

实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亲自经历实验过程,亲手操作实验仪器,而不是背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

对于A级要求仅要求学生了解、记住即可;B级要求为理解层次,考试说明中所占比例较高,复习时就需要把握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特别加强对《考试说明》中标注的C级要求考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在复习中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的等级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加强针对性训练,特别关注图形题的分析和训练,注意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培养审题、审图、分析和规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篇三:2016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解读(正式版本)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必修)《考试说明》考点解读

目录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 ............................. 2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 28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 ............................ 47

2016年高中历史《考试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 表示2016年历史考试说明新增变动考点

☆☆☆ 表示2016年历史考试说明对比2015年删除考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考点一:了解西周的建立

商纣王因残暴而失去民心导致商朝灭亡,周武王顺应民心,挥伐纣的正义之师经牧野之战灭商,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周朝前期都城在镐(Hào) 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后,商灭夏。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西周分封制(西周地方政治制度):

(1)形成与加强:

①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实行分封制;

②周武王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和扩大。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将王畿(jī)之外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有较大独立性,可以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军权、财权、人事权);

③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为周天子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4)主要特点:等级森严。

(5)影响: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性: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注意: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2、西周宗法制: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质)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

(3)特点(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大小宗关系(宗法等级制):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其余相对。宗法等级森严。 (政治上,上下级

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③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4)影响:

利: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等,修家谱、重视血缘亲情等)

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考点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第二课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了解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战国时期诸侯国进行改革与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④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奠定秦统一的基础;

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定都咸阳。

3、顺序: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4、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考点二:了解(☆☆☆删除:“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1、“始皇帝”:

(1)来源:秦王嬴政将三皇五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3)皇帝制度特点:

①皇权独尊:皇权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皇权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2、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1)“三公”职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负责全国军务。

③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④丞相下设诸卿,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三公”作用:

①三公相互牵制、配合,从而集权于皇帝。(“三公”制的实质)。

②军政大事决策,先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考点三: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概况:

①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郡守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3、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一度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二: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政治制度)

1、概况。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②分散(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影响: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 ★注意: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三: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举措:

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后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结果: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强化了君主专制。

◆考点四: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1、概况:

①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

②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

2、作用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考点五: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①先秦:世官制,(方式:世袭;依据:出身)

②西汉:察举制,(方式:推荐;依据:才能、品行)

③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方式:由品评官评定等级,然后授官,标准: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④隋唐:科举制,(方式:考试;依据:成绩)

A、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一: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原为了解明朝的内阁)(新增)

1、废丞相

(1)原因:防止宰相擅权、威胁皇权。

(2)时间:明太祖。

(3)影响: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君权得到强化,但是造成皇帝政务繁多的局面。

2、设内阁

(1)设置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

(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

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助理政务,但仍然亲自主持大事;

②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评价: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实质) ◆考点二: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1、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

2、特点职能: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

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