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参照物法实施铺床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 铺床实训总结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目的 通过参照物法实施铺床教学方法的研究,补充和完善护理学基础教材中此项操作内容,在教学环节中提高时效,节约人力资源。 方法 设立实验组,运用“参照物法”准备铺床用物;设立对照组运用“观察法”,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对照实验性研究。 结果 在相同的教学时数下,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92%,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76%。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7.24 min;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9.96 min,同样达到终末评价学生达成度,所用平均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 min内运用“参照物法”教师对学生群体语言性指导5次,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观察法”指导13次。 结论参照物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对折叠技术的讲授、示范与指导,节省人力和时间。
  [关键词] 参照物;折叠技术;实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141-02
  通过查阅资料和对从事基础护理教学的不同级别、不同职称教师的调查和访问,在铺床法实施准备大单、被套折叠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进行观察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学到完整的知识。往往出现教师示范后,学生不能立即模仿,进行有效的练习,而要经过教师反复的示范,学生才能逐步地找到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1]。根据当前铺床法教学的课时数、方法和效果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好地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观察法,对参照物法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达到节省时间及人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自2009年3月开设铺床操作课,我院护理专业07级护理专业学生,8个班级,共400人。把400人按照顺序编号,抽出100人。抽取方法为单纯随机抽样,等分为100段,每段4人,再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第6行、第7、8列数字为64,向右查100个数字,依次录于研究对象号分段下,再以4分别除各随机数字得相应的余数,确定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确定后,再随机把100名学生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名单只有设计此次实验的老师掌握),查随机数字表,随机指定18行、13列一个数字,无论是奇数或是偶数,第一个数字为实验组,其他为对照组。18行、13列数字为1,是奇数,那么100名学生中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因对照组比实验组多出4名学生,须把对照组抽出2名学生分配到实验组。做法是把对照组学生按顺序编号01~52。等分为2段,每段26人,再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第15行、23、24列数字47起向右查2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学生被分配到实验组[2]。实验场地设在基础护理实验室;有10套铺床用物(床、床旁桌、床旁椅、床垫、床褥、棉被、被套、枕芯及枕套),秒表[3]。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参照物法教授铺床前折叠物品,对照组采用观察法教授铺床前折叠物品。
  观察法教学过程:示范-观察、总结-练习。参照物法教学过程:描述-示范-记忆-练习。观察法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将用物折叠好,让学生观察,为什么要如此折叠,怎么样折叠及放置才是对的,然后让学生去分析,并理解。两种教法的不同之处:观察法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在教师示范后,学生不能马上投入练习,因为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操作,需要教师重复示范,从中总结规律性的内容,这样一来,耗费在用物准备阶段的时间很长,而且学生掌握折叠用物的程度也有快、有慢,学生学习的进度受到影响[4];参照物法在操作前,教师将操作顺序用文字的形式写在黑板上,给学生讲解,再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记忆,或是现场一边用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同时演示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记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记忆几个折叠顺序,然后实地练习,几分钟之内学生即可掌握折叠要领,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这样一来,便于教师群体指导学生的操作,节省时间。参照物法折叠大单、被套法介绍:首先,设定参照物。铺床法操作规定,操作动作的开始与结束均在病床床头的右侧(患者躺卧时右侧)。因此,折叠物品也选定“床”为参照物,要求操作者站在床头的右侧[5]。甲操作员为主操作者,乙操作员配合甲折叠物品。首先设定以床作为参照物(有无实物均可)。甲操作员站在床头的右侧,乙操作员站在床尾。甲、乙二人面对面站好,二人分别抓住大单两角将大单正面向上纵向展开(大单上印有医院名称字样时,以乙正向识别为准)。第一步左至右纵折:甲将左手握住的大单交入右手,乙将其右手的大单交入左手(乙随着甲进行操作即可)。第二步右至左纵折:甲再将右手握住的大单交入左手,乙随着甲折叠的方向将左手中的大单交入右手,两次折叠边缘均对齐。第三步返折大单头端:甲将大单头端向上返折20 cm。第四步床尾至床头对折大单2次:首先乙将手中的大单交给甲,乙接着握住对折好的中缝,再次交给甲。两次对折时折叠边缘均对齐。被套折叠的方法介绍,第一步右至左纵折:甲将右手握住的被套交入左手,乙将其左手的被套交入右手(乙随着甲进行操作即可)。第二步左至右纵折:甲再将左手握住的被套交入右手,乙随着甲折叠的方向将右手中的被套交入左手,两次折叠边缘均对齐。第三步床尾至床头对折被套2次:首先乙将手中的被套交给甲,乙接着握住对折好的中缝,再次交给甲。两次对折时折叠边缘均对齐。折叠好的大单和被套均由甲持着对折端由远及近放妥。
  2 结果
  2.1 两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折叠技术的影响和分析
  操作技术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其进行考核,表1为两组别学生技能考核结果对照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学时数下,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92%,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76%。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集中优势好于对照组。因此,可知实验组学生掌握折叠技术操作程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参照物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
  2.2 两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需时间对照分析
  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7.24 min;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9.96 min,同样达到终末评价学生达成度,所用平均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标准差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认为参照物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见表2。
  2.3 两种教法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次数
  10 min内运用“参照物法”教师对学生群体语言性指导5次,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观察法”指导13次。从此组数据结果看出,参照物法教师指导的次数少于观察法。因此,参照物法有利于教师对折叠技术的讲授、示范与指导,节省人力和时间。
  3 结论
  铺床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考核临床护士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基础护理操作,铺床列为结课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铺床课显得尤为重要,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采取参照物法实施铺床实训教学,对100名学生一个周期的实验性研究,实验组学生操作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操作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从上述两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参照物法应用于铺床教学优于惯用法,对临床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009年3月至今,对所有开设铺床实验课的班级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及学生均受益。参照物法进行折叠物品的操作,不受场地及学生人数的限制,一位教师即可完成此项技术的讲授与示范,简单易行[6]。由此可见新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使用效度,对教师及学生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可以在教学中推广运用。参照物法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出来的,是对观察法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参照物法在某些方面还具有局限性,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对新方法的教授、示范能力有关,学生的参与度与配合度也严重影响实验的结果。有效地组织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度的刺激,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杜秀东,王大雪.以完整法为主的跳远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5(9):89.
  [2]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5-56.
  [3]刘登蕉.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4.
  [4]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09-110.
  [5]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105.
  [6]邵阿末.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0-93.
  (收稿日期:2011-10-24本文编辑:郝明明)
  

标签:铺床 参照物 教学方法 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