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承载文明与文化的线条艺术]黑白线条画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历代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书法艺术的线条美予以评价,有的说,书法的线是形象的化身;有的说,线的意味无穷;有的说,线是纯洁而富有生命的;有的说,线是力量的表现;有的说,线是思想感情的依托……总之,所有赞美之词都不过分,也都无法涵盖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的万千变幻、由线构成的无穷无尽的美的形体以及由这些形体组合构成的视觉和精神上的美感。而各个时代的书法家及画家又把自己所处的环境氛围和时代情感付诸笔端。他们不是完全模仿、复制规范的汉字,往往是有所创新的,应用线的规律和线条所形成的特殊艺术语言,使书法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书法线条的美之所以如此丰富,来自一代代书法家的努力。它不是一次性产生的美,也不是偶然的产物,它是不断发展的审美元素。
   甲骨文是书法审美中最古老的形式,在这之前的彩陶文化,其线条主要表现为图腾,并向文字演变,但尚未形成丰富多样的、应用广泛的文字形体。夏、商之际,人们的生活处在奴隶社会,仅仅是图腾象征显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和沟通的需要,而文字在图腾的演变中凝炼成为既有形象又有意味,还能应用的工具,这就是以象形为本源的汉字。构成汉字的两大因素是形体和线条,线条的寓意化成为汉字独有的特征。同时,线条的美感也使得汉文字从它一开始就具备了审美性,也就是书法艺术的诞生。甲骨文书法是将文字记载或含意契刻在龟甲牛骨较平坦的宽面上,虽然用细而尖的笔类起稿,最终都是以利器刻制完成。因当时没有金属冶炼技术,我们的祖先是用石器等坚硬的物体磨尖之后刻在龟甲牛骨上。殷商后期,冶炼技术的发明,使契刻有了更锋利的工具,契刻在甲骨上的线条加深。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各种生活行为的需要,甲骨作为这个时期的文化载体得以大规模使用。仅殷墟一地,就发掘出十几万件甲骨刻辞,可以想象在那神秘而遥远的年代,文明初期的辉煌。
   甲骨书法的线条精细刚硬、挺拔尖直,有如悬针,横竖转折,呈方锐之象,是一种用金属锐器刻在石灰质上的特殊线条,其呈现的刀法不同于后来的石刻,而又是石刻之祖。甲骨书法的线即使是长而弯曲的,也着力均匀,显得坚硬而明快。由于甲骨文的象形性,其书法线条随形象而变化,其疏密、节奏,特别具有动感。甲骨刻辞的线条美无疑是中国书法审美的始祖,并由此展开了书法线条审美的历程。
   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将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推进,文字的记述也从甲骨刻辞向金属铭铸跨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汉字书法极为辉煌灿烂的时期。从商前期几个字的铭文到周盛期数百字的长篇记事铭文,充分地发挥了古代篆书线条的美感。而从这些铭文的变化中我们又能感到从甲骨的坚硬挺拔到钟鼎大篆的圆润厚重、回旋游刃的脉搏。许多钟鼎所铸文字含有更粗犷豪放风格,尽现大篆凝重之美。
   从西安迁都洛阳之后的东周,史称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亮点。其辉煌业绩至今仍然为我们所借鉴和研究。王权削弱,诸侯割据,在这纷乱的岁月,却出现了思想哲学、文化艺术极其发达的局面。一大批伟大的思想文化巨人活跃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孔子、老子、孙子、墨子、孟子、荀子……形成了一个跨世纪的百家争鸣的大趋势。可以推断,在诸侯之间的联络,在文人之间的往来,在学术之间的交流,在著书立说的需求中,谁也离不开书法。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书法的地位高于任何艺术。这几百年间,书法的载体为简、帛而不再是甲骨和金属。竹简和绢帛可以用人工生产来满足书写的要求,用笔书写和契刻、铸造完全不同,其随意性是刻、铸无法表现的,随意性使书法线条充满了活力。但因为简帛不如甲骨、金属、石刻坚硬耐久,至今未能发现春秋时期的书法,只有战国后期的简帛书法出土。
   从春秋战国开始,书法艺术的每一次大变革,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工具的更新不仅使书写更为便利,同时更充分地表达了线条的生动情趣,不断地使书者内心深处的个性情感表现在视觉中。相传秦并六国的过程中,大将军蒙恬用鹿、羊的毫毛做成笔,书写文件、签署命令,是中国毛笔的开端。毛笔的应用彻底改变了线条长期受到制约的窘境,可刚可柔,可流畅可枯涩,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活脱灵动。技法、情绪、精神的相互交融开辟了书法境界,也将书法线条的应用及其审美价值推向了新的阶段。
   秦统一文字后的汉字,统称小篆。线条均匀流顺,字体呈长方形,线的粗细完全一致。在文字的实用方面,小篆的产生功不可没。实际上,残酷的“焚书坑儒”并没有把书法规范到一个模式中,更不可能阻止书法发展的脚步。而作为汉字书法一支,小篆书法又确有其美学意义,因此同样具有永久生命力。
   秦汉两代及此后的魏晋南北朝,碑刻成为书法的主流。毛笔书法写在石碑上,然后将其形体、线条、风格完全如实的予以刻凿,以期永不磨灭,是毛笔和刀笔完美的组合。石刻书法在汉魏盛行,并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书体,而集中于隶变,所谓“汉隶、魏碑”,主要是指数量最大的各类型隶书。与石刻同时的还有砖刻,烧制的方砖虽质地不及岩石坚硬,刻出的线条比较斑驳,但也呈现出另一种刀法韵味。
   石刻和砖刻遍布中国各地,覆盖面极大,凡是中国文化所到之处必有石刻或砖刻书法的存在。所谓“树碑立传”,早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标志。从开山取石到加工成长方形的平整的碑体,从运输到设定的位置,再由书家在平整的石面书写之后开始凿刻。石工使用铁锤和钢钎,一下一下地细心地把书写的字体完全如实的凿刻出来。正是这凿刻的劳动,造就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石刻工匠和艺人,代代繁衍,他们成为历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家最得力的搭档和朋友,他们和原创者配合默契,雕刻出世界上最丰富、最完美、最富生命力的线条。碑刻书法作为规范治学和欣赏的模式,在造纸发明后又带动了拓印技术,使更多的人见到碑拓如见原物,进一步推动了书法这门线艺术的发展。
   反映在篆刻方面的形体和线条都与书法有所区别。为后世所宗的秦汉印基本上应用小篆形体,这可能主要因为从帝王到各级官吏和部门均在统一管理下制作印尊。各种形式的篆刻多以官印面貌表现,无论朱文白文,官印居多,私印偏少。秦汉印以其严整的布局,骨力强劲的线条,稳健的刀法和多变的形式被治印界推为篆刻之源。
   东汉后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技术,大规模的纸张生产出来之后立即投入市场,取代了简帛,迅速地应用在官方和民间,这是书法的一次根本性的革命。书法家不失时机地将书写艺术和造纸技术组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中最恢弘的篇章。以树皮、麻头等纤维为原料制造的纸,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尺幅宽大,分量轻薄,吸水能力强,运笔自由,比昂贵的竹简和绢帛优越许多。一经面市,书者争相购买。特别是行书和草书线条的那种行云流水、长短折回、钩点撇捺、疾徐顿挫的笔法,在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书法线条呈现出了无穷无尽的美。从东汉后期即公元二世纪下半叶到公元六世纪中叶的四百多年,经历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北魏等长期混战的动荡年代,而此时书法艺术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构成了春秋以来的又一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无论是隶书,还是篆书、草书、行书、楷书的线条韵律节奏,视觉感受,乃至运笔技法、情绪抒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境界。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把书法线条之美推向极致,后世无人可比。
   从甲骨书法到汉末魏晋,近三千年的历史,汉字书法已形成诸体皆备的局面,线条的面貌各具特色。在不断的演变中,各类书体之间在形体构成和线的运用方面又不断的交融,钟鼎中含有甲骨,隶书中含有篆法,小篆中借助楷意,楷书中又含隶味,行书草书糅入隶篆草体等,不一而足。线条从着意经营向随意性、情感化发展,编织成一个长达五千年的、独具民族风情的、具有高度审美意义的书法世界。
  
   (作者简介:韩 璐(1974.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学位,中级职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标签:承载 线条 艺术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