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本体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视界|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是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体论伴随人类的生活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三种代表性存在方式却遭到现代人的质疑,以至于人们以为消解本体论十分必要。确认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改善了人们质疑本体论的现实状况。由于现代社会在物质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现实问题,又缺乏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从本体论角度重审人类生活的本质规定是必要的。马克思对于本体论的态度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颠倒”了本体论的历史存在方式,他所勾勒的未来社会发展远景具有明显的本体论旨趣。当代哲学本体论开启了深远的意义视界,关注现代社会与现代人,融合理想指向与人类实践,明晰人文精神的“路标”,使“爱智慧”的思维方式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本体论;形而上学;历史形态;当代视界;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79-05
  如果不探究生活的终极价值,思索人生的意义,就无法理解哲学的终极问题。学哲学当然要记住一些概念,掌握一些知识,但这些对哲学而言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基本都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哲学所要思考的是各种具体事物背后的意义问题,也就是“应当怎样”的问题。这类问题与“是什么”的问题比较而言更为根本,哲学家将这类问题称作本体论问题。我们不能直接回答本体论问题,也无法对这类问题加以证明,本体论因而被看作缺乏实际意义的宏大叙事,遭到质疑乃至消解,本体论研究者被看作“没有音乐才能的音乐家”。但是,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证明,也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微观审视中清晰可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感到“不满足”,向往更好的明天,这种对理想的向往实则趋向于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意义,不自觉地表达了人对世界的本体论诉求。在当今时代,理解本体论问题,前提是了解何谓本体论以及本体论曾经以何种方式存在,思考曾经的本体论何以被消解,进而在概念辨析和理论比照中审视确认本体论的当代形态何以可能。由于重塑了本体论的当代境界,当代哲学开放的理论视野成为人们把握自我的精神家园。
  一、本体论曾经以何种方式存在
  作为学术概念的“本体论”是德国学者高克兰纽斯(Goclenius)1613年在他主编的《哲学词典》中提出来的。本体论的拉丁文是“ontologia”,“onto”的意思是“有”、“是”、“存在”或“本体”,“logia”的意思是关于……的“科学”、“学问”,所以,本体论也被译为“有论”、“是论”或“存在论”。从古至今,关于“ontologia”译名问题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但关于本原、本体或本质的哲学问题通常被认为属于本体论的范畴。20世纪30年代,“本体论”概念从日本引入中国,尽管这种译法并不确切,但它比“是论”具有更高乃至更根本的理论指向,较之这种指向,翻译更为准确的“是论”似乎只是体现了细枝末节。所以,认同“本体论”这个表述的学者相对比较多。
  本体论研究致力于追寻人生的本原和生活的意义,与形而上学研究具有共同的理论旨趣,这种亲缘性可以从形而上学的源头获得清晰的认识。通常认为,巴门尼德用“is”、“being”和“to be”这三个词来说明“存在”。“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是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经典表述。就此,巴门尼德从现存世界中分离出意义世界,在有形的现象世界之上思考无形的本质世界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告诉我们:“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开始了。”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向巴门尼德请教过问题,那时的巴门尼德是学识渊博的老者。这很像中国的孔子问道于老子。巴门尼德开启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但没有提出“本体”这个概念。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说:“本体亦即怎是。”意思是本体乃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的终极成因。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逝世后创建了吕克昂学园,形成了哲学史上著名的逍遥学派(Peripatetics)。“公元前1世纪,吕克昂学园的主持人安德罗尼科在编辑整理亚里士多德遗稿时”,将亚里士多德有关存在、本体等的论述置于《物理学》之后,“直译可作在物理学后的那些篇章”。为物理学(physics)附加前缀介词“Meta”构成“形而上学”(Metaphysics),大家知道,“physics”是物理学,“meta”意思是“在……之上”或“在……之后”,意为物理学之后,即在事物的意义层面把握其性质与机制。20世纪初,严复先生参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存在、本体之类问题的学问。将本体论系统化的学者沃尔夫(Wolff)认为,形而上学可以被划分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前者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世界观,后者类似于恩格斯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在比较宽泛的语境中,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把握本体论的历史形态。本体论大致有过三种存在方式,分别为科学之科学、生成于科学之中的学问以及存在于科学之前的学问。
  第一种存在方式意味着本体论是科学之科学,本体论被看作科学的母体,成为“第一知识”,“第一知识”看起来好像提高了本体论的位置,实则使本体论降低到知识层面,被理解为确定性的知识而不是生成性的思维。这种转换的影响至今未曾泯灭,将哲学建构为科学的努力都可以从这种转换的思维中找到渊源,这种努力实则混淆了哲学与知识的界限,使科学与哲学的差异表现为价值判断,即正确的哲学可以等同于科学的哲学,可以证明“第一知识”的真实,但是,这种证明无法使本体论体现动态的理想表达,按照科学知识来判断,本体论的问题极易陷入僵化、静止的思维境遇。
  第二种存在方式体现为将本体论融解在科学之中,这种融解使本体论或者以科学知识的方式表达,或者为科学知识所消解。原因在于现代生活的节奏使人们来不及深思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就要做出选择。在快餐式的交往与操作层面,本体论似乎变得“无用”,“拒斥”与“否定”本体论的努力此起彼伏。这种消解、拒斥与否定忽视了本体论不可消逝的理由,即任何消解本体论的努力都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形而上的旨趣。扬弃以往本体论的弊端之后,不可能同时消解哲学的形而上旨趣,哲学不可能完全消解在科学之中。
  存在于科学之前可以被看作本体论的第三种存在方式,这种方式开始于海德格尔的思考,海德格尔为此做词源学考证,他认为本体论是在科学之前发生作用的,即人们在追寻理想生活的过程中致力于实践求索。对本体论的规定只能面对事实本身,科学知识当然不能涵盖这个规定,本体论实则在为人们敞开澄明之境的过程中照亮了生活世界的希望。先于科学知识的本体论不关注具体的努力,往往从“无”中生“有”,“有”当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但实践的动力来自于“无”。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很多美好的事情,希望这些想象中的事情早日成为现实,如果不是妄想或 白日梦,我们的想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引导我们走向未来。当这些想象中的事情实现之后,我们又要想象更美好的事情,继续从“无”中生有。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就是人文精神、哲学境界或终极关怀。确立生活世界的理想理应先于科学知识,因为追寻理想是人超越自身的重要前提条件。
  上述从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本体论的历史形态,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在更深入的阅读与思考中进一步确认本体论的发展脉络。之所以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理解形而上学,因为作为“存在者之学”的本体论关注“在世界中存在”的人,如果追溯至巴门尼德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可以看到他也是通过对本体论的研究来确认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的,这种存在是在思想中产生的,而这种思想的存在方式在当今时代具有独特的形态。
  二、确认本体论的当代形态何以可能
  本体论在现代社会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本体论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因为人们发现了现存生活背后的意义世界,现实的事情从而成为思想的事情,这种不能忽视的“颠倒”“切断了同现实世界的联系而成为决定现实世界的‘理念’。在这一‘颠倒’中,形而上学得以产生与创制。”对这种“颠倒”的“颠倒”,同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人们质疑本体论的期待何以证明,这种质疑大概是本体论自产生以来遭遇的最大危险,因为这种质疑几乎是无法消释的,正如对这种质疑的质疑也无法消释一样。因为生成的事情“在路上”,无法形成确定性的答案。为此,哲学家致力于使哲学从“颠倒”的世界回归日常生活,“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同时保持形而上的理论旨趣,在这方面做出最重要理论贡献的当属卡尔?马克思。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马克思看到,人与人的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往往体现在货币的兑换中,一旦影响盈利,温情之类表达则变得一文不值。诚然,“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人类衣食住行比以往更为便捷与丰富,但生活在资本统治年代的人们缺乏理想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陷入危机。这种情景在卓别林演绎的《摩登时代》中得到生动的展示,这部卓别林表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以诙谐的方式表达了悲剧性的主题,呈现了经济危机对工人造成的生存恐慌和精神摧残。为此,必须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取而代之。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资本主义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但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而必须有一个后资本主义时代,这种思路符合黑格尔“正反合”的逻辑。在物质生产领域,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在精神生活领域,马克思从哲学层面论证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纯粹思辨终止的地方,开始了实践的思考方式,对当代的本体论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启示。
  本体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出场与在场毋庸置疑,因为“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本体论的思考与人的形而上存在方式紧密相关,它始终从人作为理想性存在的角度立意,因而不可或缺。本体论固然不能为琐碎的问题提供确定性的解决方案,固然通过对概念的归纳系统地理解日常生活世界的常态,但它并不是“假问题”,因为它不缺少对社会问题的终极关怀。本体论对理想生活的确认使人们深思。黑格尔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人如何“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并在他者的“尊敬”中“自视”呢?可能要经过艰难的求索,确认高远的追求与高尚的人格,可能要放弃眼前的功利,这对奔波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可能有些要求过高,理解本体论的难度也在这里。
  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更多地体现为哲学的精神境界。是否愿意理解本体论,思索哲学的终极命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否还有理想生活态度的标志。面对纷繁变化的现代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并非同时带动精神生活的发展,毋庸置疑,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是,后者的发展并非是在前者发展过程中顺理成章的事情。人在物质生活中有很多选择,当人们失去了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会产生很多棘手的问题,甚至陷入精神危机中不能自拔,人类不得不正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是否超过了制造问题的能力。
  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作《地狱门》浮雕上的图案来自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地狱门》的亮点,也是罗丹作品的里程碑,雕塑中的男子以思想的方式审视悲剧的意境成为人文精神的象征,这种对人类的同情具有理性的力量。哲学对问题的提问与解答务必通过沉思(contemplation),使感性的抒情化为冷静的思索与艰深的言说。本体论的当代形态不可缺失这种精神境界,尽管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比以往更现实,但这种现实并非使哲学溶解于日常生活中,成为某种手段,而是使当代哲学获得生成的根基,在生成的过程中把握时代的主题,着眼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根本解决,解析造成各种问题的终极原因,探究扬弃各种弊端的现实路径。
  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可以超越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摆脱当代社会的生存“危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形而上学的追寻――即人的最终的命运――本身就包含着极大满足的可能性,确定在某些欢愉的瞬间,也包含着完满。这种完满性绝不依存于任何可公式化的知识、教义和信条,而是依存于人的本质的一种历史性的实现。”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在对日常生活的微观审视中“趋向于智慧”,走过以往本体论的“路标”,印证“道”与“器”的唇齿相依,实际上提供了开放的视阈,直指人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样态,因而,现代人对本体论的质疑并非抛弃人类生活的形而上指向,而只是否定本体论以往的存在样式,或者说,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当然地绽放在当代哲学的思想图景中。在这个意义上,也有学者将本体论的当代形态称为后本体论,实则对当代哲学本体论视域的重新开启。
  毋庸置疑,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对人的本质的关注体现了自身的内在精神,实则为形而上的生活理想辩护。“形而上学要构建当代意义上的哲学,应当在学理论证上、精神支柱的理论构建上以及新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上来为形而上学身体力行地辩护。为形而上学辩护,是为尚未在场而将来应当实现的‘在场’辩护”。与本体论的历史存在方式相比,确立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并不容易,因为现代社会“以一种反讽的方式,通过抽象地行使一种越来越不透明的科学体系的主权,满足了已丧失殆尽的一和全的要求”,可以说,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是在审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过程中显现其不可或缺的合法性依据的。确认了本体论的当代形态,领悟了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理解本体论的当代视界。
  三、如何理解本体论的当代视界
  理解生活的意义视界,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重要标志所在。人们的生活往往处于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中,理想的生活始终召唤着现实的生活。相对昨天而言,今天的生活已经完成了从现实到理想的飞 跃;相对明天来说,今天的生活还只是一个开始,要抵达理想的生活,还需要踏实地努力。我们今天畅想明天的生活,而明天的生活尚未到来,这样的畅想似乎显得有些不真实,但正是这样的畅想使我们不断趋向于自己向往的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都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意义视界。在纷繁变幻的当代生活中,我们要深思生活中所作所为的意义和理由,在本体论的思想光照中成就我们的人生。
  1818年10月22日,黑格尔在柏林大学开讲辞中强调精神的力量及其广泛深邃的作用,他指出,“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活动的余地。当人们感到努力以寻求实体性的内容的必要性,并转而认为只有具实体性内容的东西才有效力时,这种空疏浅薄的意见必会消逝无踪。但是在这种实体性的内容里,我们看见了时代,我们又看见了这样一种核心的形成,这核心向政治、伦理、宗教、科学各方面广泛的开展,都已付托给我们的时代了。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就是在这青春化和强有力的实体性基础上培养其哲学的发展。”黑格尔在这里提醒人们避免陷入空泛浅薄的琐碎生活中,而应高扬哲学的时代精神,把握人生的根本意义。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本体论的意义视界。比如在语言世界中,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语言修辞都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赋予。白描式的情景同样表达了意义视界,我们看纪录片的时候,认为画面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实的,比如一只勇猛的美洲豹在展示自己的雄姿。但是,为什么要拍摄美洲豹?选择在哪里拍摄?如何拍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反映了拍摄者的意识,因而这样的真实都是经过人为意识过滤的,即使标注“零度真实”或“纯粹客观”,都将在本体论的审视中遭到意义的质疑,这种意义恰恰印证了人的主体性存在方式。
  本体论的当代视界为人们摆脱现实困惑提供了理想的实践路径。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呈现的意义视界似乎是对以往状态的延续,但这种延续与以往的存在样式具有明显的差别。当代哲学家走出书斋式的理论自信,在考察与研究社会实际的过程中使这种“解释世界”的自信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现实。从这个角度理解本体论的当代形态,可见它并非确定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开放的、实践的理想规定。这种规定使人们避免迷失于现代社会的物质旋涡中不能自拔,一旦奔波的脚步偏离理想生活的目的,迷失的脚步往往走向理想生活的反面,当代哲学本体论旨在勾勒超越日常生活的理想图景,提升现代人的生活品位,使之获得超越自我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契机。
  本体论的当代视界不再呈现正襟危坐的姿态,不程式化地圈定刻板的框架,而是努力解决当前问题以确立理想存在的理论景观。这样的景观来自于现实而高于现实,高于现实的部分并非遥不可及,抵达现实的理想又具有可行的操作方式。本体论的当代形态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把握,实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这是因为人在现象世界中,不满足于停留于现存的‘暂时’,总是借助于理性能力寻找一个在现象世界背后的‘超现存’的世界,并以这种超现存的‘世界’作为‘理想范本’以规定人的活动,导引人的追求,实现人的超越。”可以说,人的理想与其现实追求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在本体论的当代图景中清晰可见。如果将本体论的方法确定化,就遮蔽了本体论的开放视野,当代哲学本体论的方法同样是开放的。当代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印证了人的发展,它不为人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技巧”,而使人们逐渐养成“爱智慧”的品质,阐明实践的可行性与大致方向,同时开启了人们微观考察的思想图景,对人类超越现存的实践提供了理想的指引。
  参考文献:
  [1]洪谦,逻辑经验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5
  [2]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19
  [3][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67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87
  [5]陆杰荣,形而上学与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8][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0
  [9][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6
  [10][德]亚斯贝尔斯,智慧之路[M],柯锦华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53
  [1 1]臧峰宇,后本体论的视域开启与系统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
  [12]陆杰荣,臧峰宇,形而上学的“规定”与其未来指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3,(4)
  [13][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8
  责任编辑:王之刚

标签:本体论 视界 形态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