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分数线 > 正文

1997年各省高考分数线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每小题4分,11-15每小题5分,满分65分)

2( )

3.(4分)函数y=tan(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是( )

,BC=2.则二面角P﹣BC﹣4.(4

分)已知三棱锥P﹣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AC=

5.(4分)函数y=sin(

)+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1997年各省高考分数线)

7

.(4分)将y=2x的图象____________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可得到函数y=log2(x+1)的

8.(4分)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为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这个球的表9.(4分)曲线的参数方程是(t是参数,t≠0),它的普通方程是( )

211.

(5分)椭圆C与椭圆

关于直线x+y=0对称,椭圆C的方程是( )

13.(5分)(2014?碑林区一模)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区间[0,+∞)的图象与f(x)的图象重合,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

①f(b)﹣f(﹣a)>g(a)﹣g(﹣b);

②f(b)﹣f(﹣a)<g(a)﹣g(﹣b);

③f(a)﹣f(﹣b)>g(b)﹣g(﹣a);

④f(a)﹣f(﹣b

)<g(b)﹣g(﹣a),

14.(

5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6.(4分)已知

17.(4分)(2014?陕西模拟)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离是

_________ .

18.(4分)

的值为 ,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常数a的值为 _________ .

19.(4分)已知m、l是直线,α、β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l垂直于α内两条相交直线,则l⊥α;②若l平行于α,则l平行于α内所有的直线;③若m?α,l?β且l⊥m,则α⊥β;④若l?β且l⊥α,则α⊥β;⑤若m?α,l?β且α∥β,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9分)

20.(10

分)已知复数,

.复数,z2ω3在复数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P,Q.

证明△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O为原点).

21.(11分)已知数列{an},{bn}都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p、q,其中p>q,且p≠1,q≠1.设cn=an+bn,Sn为数列{cn}的前n项和.求.

22.(12分)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23.(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1)证明AD⊥D1F;

(2)求AE与D1F所成的角.

24.(12分)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x1<x2<.

(1)当x∈(0,x1)时,证明x<f (x)<x1;

(2)设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x0对称,证明x0<.

25.(12分)(2012?北京模拟)设圆满足:①截y轴所得弦长为2;②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①、②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每小题4分,11-15每小题5分,满分65分)

2( )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是( )

3.(4分)函数y=tan(

4.(4分)已知三棱锥P﹣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AC=

,BC=2.则二面角P﹣BC﹣

)+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5.(4分)函数y=sin(

篇二:1977年以来历年高考录取率

1977年以来历年高考录取率

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人数67(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人数60(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人数61(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人数75(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人数90(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人数93(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人数97(万人),录取率40(%)。 199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8(万人),录取人数100(万人),录取率36(%)。

199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 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75(万人),录取人数221(万人),录取率59(%)。 200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4(万人),录取人数268(万人),录取率59(%)。 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10(万人),录取人数320(万人),录取率63(%)。 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3(万人),录取人数382(万人),录取率62(%)。 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729(万人),录取人数447(万人),录取率61(%)。 200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877(万人),录取人数504(万人),录取率57(%)。 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0(万人),录取人数546(万人),录取率57(%)。 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人数566(万人),录取率56(%)。 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万人),录取率57(%)。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人数629(万人),录取率62(%)。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人),录取人数657(万人),录取率69(%)。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人),录取率72(%)。 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万人),录取率75(%)。

篇三:199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

一九九七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

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x|0?x?2},集合N={x|x2?2x?3?0},集合M?N? ( B )

(A){x|0?x?1} (B){x|0?x?2} (C){x|0?x?1} (D){x|0?x?2}

(2)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那么系数a? ( B )

(A)-3(B)-6(C)? (D)

(3)函数y?tg(x??)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是( A )

(A) (B)(C)(D)

(4)已知三

3223

1213

棱锥D-ABC

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

x x

且AB=AC=,BC=2,则以BC为棱,以面BCD与面BCA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是 (A)1?2?3

(B)arccos (C)(D) ( C )

3233

(5)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B )

?

3

(A) (B)? (C)2? (D)4?

(6)满足arccos(1?x)?arccosx的x的取值范围是( D ) (A)[-1,?](B)[?,0](C)[0,](D)[,1] (7)将y?2x的图象( D ) (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 (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 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可得到函数y?log2(x?1)的图象 (8)长方体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是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C ) (A)202?(B)2?(C)50? (D)200?

1?

?x?1?,

(9)曲线的参数方程是?t(t是参数,t?0),它的普通方程是(A)

2

??y?1?t.

1

2

12

12

12

?2

(x?1)2(y?1)?1 (B)y?

x(x?2)

( B ) 2

(1?x)

(C)y?

x1

y??1 (D)?122

1?x(1?x)

(10)函数y?cos2x?3cosx?2的最小值为 ( B ) (A)2 (B)0 (C)?(D)6

(x?3)2(y?2)2

??1关于直线x?y?0对称,(11)椭圆C与椭圆椭圆C94

1

4

的方程是( A )

(x?2)2(y?3)2(x?2)2(y?3)2

??1(B)??1 (A)4994(x?2)2(y?3)2(x?2)2(y?3)2

??1(D)??1 (C)9449

(12)圆台上、下底面积分别为?,4?,侧面积为6?,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 D ) (A)

2?73?7?

(B)2?(C) (D) 363

(13)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区间

[0,??)的图象与f(x)的图象重合。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

( C )

①f(b)?f(?a)?g(a)?g(?b); ②f(b)?f(?a)?g(a)?g(?b); ③f(a)?f(?b)?g(b)?g(?a); ④f(a)?f(?b)?g(b)?g(?a), 其中成立的是

(A)①与④ (B)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x?0,

(14)不等式组??3?x?2?x.的解集是 ( C )

??3?x2?x

(A){x|0?x?2}(B){x|0?x?2.5} (C){x|0?x?} (D){x|0?x?3}

(15)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 D ) (A)150种(B)147种(C)144种(D)141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已知(?答:4

ax9x9

)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常数a的值为_____

42

(17)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sin(??)?距离是_______ 答:(18)

2 2

sin7??cos15?sin8?

的值为_______

cos7??sin15?sin8?

?42

,则极点到该直线的2

答:2?

(19)已知m,l是直线,?,?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l垂直于?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l??; ②若l平行于?,则l平行于?内的所有直线; ③若m??,l??,且l?m,则???; ④若l??,且l??,则???; ⑤若m??,l??,且?//?,则m//l.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

答:①,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9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20)(本小题满分10分)

??3122

?i,???i.复数z?,z2?3在复平面上所对应已知复数z?

2222

的点分别为P,Q。证明:△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O为原点)

解:因为z?因为??

z2?3

1??

?i?cos(?)?isin(?),所以z3??i. 2266

2???i?cos?isin,所以?4??1. 2244

z2?3z?z3?4

于是?????????22?i.

z?z?z?|z||?|

由此得OP⊥OQ,|OP|=|OQ| .

由此知△OPQ有两边相等且其夹角为直角,故△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1)(本小题满分11分)

已知数列{an},{bn}都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

p,q,其中p?q,且p?1,q?1.设cn?an?bn,Sn为数列{cn}的前

n项和.

求lim

Sn

. n??Sn?1

a1(pn?1)b1(qn?1)解:Sn??,

p?1q?1

Sna1(q?1)(pn?1)?b1(p?1)(qn?1)

?. n?1n?1

Sn?1a1(q?1)(p?1)?b1(p?1)(q?1)

分两种情况讨论: (1)p?1

标签:高考 分数线 各省 1997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1997年高考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