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大一新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以浙师大为例】大一新生问的常见问题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大一新生比较真实的信仰问题状况。报告从大一新生信仰多元化、迷失与混乱两个角度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笔者提出两点建议:加强人文教育与责任感教育。
  【关键字】 大一新生 信仰状况 人文教育 责任感教育
  
   何谓“信仰”?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信仰?怎样坚守信仰?笔者认为,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值得每位当代中国大学生思考与体悟,尤其是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思想与价值观尚待形成的大一新生。按照常见的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理论主张以及原则等的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准则。” “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体之一,显然需要方方面面的信仰。当前,大学生信仰的迷失与混乱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内的各大高校之中,“事实胜于雄辩”,笔者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开展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旨在为大一新生寻找与坚守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次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2011届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从学校的15个学院中随机抽取10个学院。再从每个学院中随机抽取1个专业。每个专业发放50份问卷,十个学院共发放问卷500份。调查涉及各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调查对象分布呈多元化,比较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采用Excel、SPSS17.0系列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论比较客观公正。
   二、大一新生信仰状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近三个月,在浙江师范大学2011级新生人群中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485份问卷,回收率0.97%。其中接受调查的男生总数为143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342名,占总人数的71?;党员265名,占总人数的55?,团员470名,占总人数的97?,非党员团员15名,占总人数的0.03?;汉族427人,占总人数的0.88?,少数民族58名,占总人数的0.12?;有世界性宗教(基督、伊斯兰、佛三大世界性宗教)信仰者43名,占总人数的0.09?,其他宗教信仰者11名,占总人数的0.02?;
  1.信仰多元化
   完成问卷调查的485名同学信仰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根据数据显示:信仰的功利化与世俗化。例如,朋克、宿命论、“非主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级证书、“分分小命根理论”等等,占总人数的14.7?;信仰传统文化方面。例如,无为、出世、入世、清心寡欲、因果报应、崇拜帝王将相等等,占总人数的18.1?;信仰世界性三大宗教(佛、基督、伊斯兰教),占总人数的15.2?;信仰邪教的占1.3?;信仰“自身产生的思想及理论”占总人数的5.2?;信仰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方面内容)占总人数的13?;“无信仰”占总人数的20.4?;“信仰不确定或混乱”占总人数的12.1?;如图
   2.信仰的迷失与混乱
   诚如一些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言:目前高校里正在兴起一股“信仰宗教热潮”。“宗教热”是当代大学生信仰迷失与混乱的集中表现。例如,近年来江浙地区温州,无锡,嘉兴,宁波等“本土化”的天主教发展十分迅速。这与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及家族式工商业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更值得注意的是,“无信仰”与“信仰极其混乱”的人数比例竟然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与奋斗目标,没有科学合理的本科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其中一些人表示,社会与学校未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初来乍到”对自身专业认识的局限性是其无信仰或信仰混乱的直接原因。此外,在党、团员人数占大比例的前提下,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明显偏低。显然,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当前“特色社会主义”的情况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存在严重的偏见或漠然视之。
   三、建议
   1.加强人文教育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强化大学专业教育的人文教育性质,提升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与底蕴是促使当代大学生信仰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能使大学生在内心逐渐培养起厚重的人文精神与底蕴,进而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理想与信仰。人文教育以提升纯粹的道德境界与人格修养为重点,其次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且使二者行之有效地融合、互补,最终的目的是成为具有人文精神支撑的高级专业人才。简言之,“先做人,后成才,德才兼备”是人文教育的理想追求。
   例如,笔者所在的浙师大人文学院人文教育专业于2011年11月开展了一项名为“品读经典,传承文明”的人文教育特色活动。以阅读诸如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司马迁的《史记》,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李泽厚《美的历程》,马克思的《资本论》,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系列,侯仁之的《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等等共十部人文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为活动核心,内容涉及了文、史、哲三大类中的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文献学等等分支科学。并且,在阅读之后,学院组织若干场沙龙,结合报告人发言、自由发言、讨论、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现场批评与指导等形式,汇报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做到了“百家争鸣,和而不同”、“曲高和寡,深入浅出”、“博采众长,不拘一格”、“思与辩”相结合等等,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实为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表现。
   其次,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与涵养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四年必修的功课。对于流行的“宗教热”,大学生应该从人类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正确地了解宗教文化,理性地对待宗教现象。对于社会上“蔚然成风”的一些文化思潮与文化现象,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而不是“随帮唱影”、“人云亦云”。大学生应该理性地、全面地看待当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同时,以全人类及全世界的广阔眼光,积极地吸收国外的文化优秀成果。
   2.加强责任感教育
   通过调查发现,责任感与信仰成正相关。无责任感的人往往无信仰。责任感强的学生对于信仰的认识度与坚守程度比较强。何谓“责任”?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因而其责任对象应该是全面的,即应包括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增强自我责任感的提升与进步,主动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笔者认为,社会与学校方面,应该努力提高大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工作和团体活动,从中提升责任意识、勇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随着每个大学生心中责任感的加强,“水到渠成”,笔者相信诸如“什么是信仰?”、“大学生应该拥有哪些信仰?”、“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等等一系列问题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F):146.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6.
  [3]林伟荦、肖来付.泉州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浅谈大学生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年第28卷第1期.
  [4]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作者简介:王 晨,男,辽宁沈阳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系,本科生,主要从事人文教育和历史研究。

标签:为例 调查报告 信仰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