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中国电影,为谁而歌】 中国少先队队歌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表面光鲜喧闹,实则乏味与贫瘠。   抛开我们难以说清楚的高深、艰涩的电影理论,从一个最普通的观影者的角度,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带给我们了什么?赢得掌声者寡。这是中国电影的没落还是悲哀?中国电影走在怎样的路上?急切地赚到斗金之外,中国电影能否真正赢得普通观众的一声喝彩?
  追逐金钱是市场经济下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所以对于电影市场来说,非议为了丰厚的回报拍片显然是对电影从业者的不公,事实上在人们失去了信仰的今天,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除了金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标尺了,这是社会的无奈与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让电影来扮演文化引导的角色多少有些苍白。
  电影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电影也是时代的光影印记。中国影坛很多优秀影片曾经影响过几代人,成为经典并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中国影坛左翼时期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抗战时期的《塞上风云》;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新中国成立后的《林家铺子》、《南征北战》、《甲午风云》、《阿诗玛》等等,都成为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
  距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优秀影片也不少,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优秀作品,像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陈凯歌的《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等;田壮壮的《盗马贼》等;吴子牛的《喋血黑谷》等;黄建新的《黑炮事件》等等。如今,第五代导演中的几位依然活跃在中国影坛,在时下的环境中,不能苟求他们每一部影片都是精品,那不符合实际,他们也拍出了一些让观众倒胃口的片子,如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三枪响过,惊奇没有,有的是观众的厌倦与板砖;陈凯歌的《无极》,看后真有些无聊之极。我们不是电影从业者,或许难以理解电影从业者的真实处境,不过,作为观众,我们的确需喜闻乐见的影片。
  当然了,混杂在场面宏大的诸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一堆烂片中间的,也能多少发现点闪光,像《可可西里》,但不多,投资人的眼睛瞄着票房,导演们朝着商业大片奔去,影片还没拍,先把票房目标定好,争先恐后地砸钱搞宣传,吸引眼球,欲扬先抑,各种传播手段齐上阵,期间调剂点花边新闻,在吊足观众胃口后,匆忙搞一个所谓大片出来,把仍然傻傻期待的观众忽悠进影院,之后迫不及待地点起了钞票。导演们花投资人的钱比赛似地去拍商业片无可厚非,但粗制滥造就说不过去了,即使用现代的特技手段搞些莫名其妙的花样,苍白的故事与天马行空的情节,却让广大的影迷朋友一次次失望。
  好莱坞搞商业大片,其中虽然有垃圾,但好莱坞成功的商业片为什么总能够打动中国观众呢?相信中国的电影从业者是明白的,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讲故事的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别的不说,以中国题材取得成功的好莱坞影片如《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其拍摄手法以及颇得中国观众认同的叙事方式,中国式大片怎么就做不来呢?我们很少或者根本不愿因从根本上来寻求突破,却短视地在金钱的驱使下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挣到票子。
  有人说,中国电影处在目前的时期,应该多些宽容,少些挑剔。中国观众不是不宽容,恐怕是太宽容了,看看粗制滥造的伪大片的票房收入,再对照下观众在被糊弄一次后第二次第三次仍然捏着票子走进影院,你说这是挑剔还是宽容?爱之深责之切,中国电影市场庞大,否则,好莱坞也不会让胖胖的熊猫阿宝有了第一次中国市场掘金经验后第二次又蹦蹦跳跳地来了。
  中国电影太商业了,目前的电影体制也存在问题,但电影工作者是不是该多些思考,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中国人的最真实的内心情感,少些铜板味道,当然了,中国影坛也不乏追梦者,如游离于主流电影之外的贾樟柯们。电影也需要赚钱,否则怎么维持电影的运作,问题是,电影到底为谁而歌?匆忙赚钱的过程中,不考虑观众的感受,透支观众对电影的期望,你以后还赚谁的钱去?如今我们喜欢讲重塑,令人失望的中国电影业,基于未来的考量,也该刮刮骨,来一次中国电影品牌的重塑。

标签:中国电影 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