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如何以批判性的视角看待真人秀节目_“拟像”视角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近两年发展迅速,主要以选秀类真人秀、职场真人秀及相亲类真人秀为代表。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视角出发,从空白召唤、拟像先行及“超真实”三个方面对三类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 拟像理论 模式
  
  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现状
  2010年是我国真人秀节目蓬勃发展的一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因关注年轻人婚恋状况而备受注目,但也因某些嘉宾金钱至上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而受到质疑。广电总局因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要求相关电视节目进行整顿。与此同时,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依然在竞争中通过创新以寻求出路。其中,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引入“踢馆”概念,浙江卫视《非同凡响》直接提出了“高端选秀”理念,东方卫视则购买了《英国达人秀》的版权,推出《中国达人秀》,将怪人、能人集聚一堂,用感人或非凡的故事吸引观众。而诞生于2008奥运背景下的冲关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山东卫视的《爱拼才会赢》、天津卫视的《快乐加油站》等,因为模式相同、关卡相似而陷入了同质化的怪圈。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三类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真人秀节目形式,例如安徽卫视的《短信金手指》、《唐诗最强人》等。曾经消失的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也卷土重来。
  2011年以后,以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中国教育频道《职来职往》为代表的职场招聘求职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电视屏幕上的宠儿。《非诚勿扰》也一改昔日的尖锐,以“温情脉脉”的基调继续得到观众的关注,《中国达人秀》也开始了第二季的蓄势待发。
  二、平民选秀――“空白”召唤下的精神楷模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我们通过大众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由媒体所营造的由被操控的符码组成的“超现实”的世界。“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像化了”。拟像对真实世界的阐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符号表征现实世界中的美好,担任了重要的美学功能;第二阶段,真实渐渐被繁杂而机械化的资讯主宰;第三阶段,技术高度发展的媒介全球化时期,媒体打造出超真实拟像,却不具备表征现实的功能。
  影像正是从反映现实的载体渐渐过渡到有目的地构建虚拟并以此来指导现实。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各种搞笑恶搞充斥眼帘,影像文本的高仿真度却引发了一系列信任危机。当传统与信仰也被作为消遣娱乐的对象时,大众的精神空虚期盼得到填补。
  《中国达人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走红。“达人秀的精神内核应当是梦想与奇迹的实现,应当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相信梦想,相信奇迹。任何怀揣梦想的人都可以来到这个舞台上,进行造梦的旅程。
  媒体正是这样书写了一个开头。“达人秀”的舞台召唤所有有故事有梦想的大众众参与其中。北京的断臂青年刘伟曾在他十岁时,因为一次意外的电击失去了双臂,但是生活的不幸,并没有停下他追求音乐的脚步,他每天七小时用双脚脚趾在钢琴的键盘上苦练,来到“中国达人秀”的舞台,当他用双脚弹奏出优美动人的旋律时,观众和评委震惊了。曾经的千万富翁高逸峰在一夜破产之后急白了头,站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他的一曲《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既是对自己人生的呐喊,也是对所有受过挫折的人的激励。刘伟塑造了“所有抗争命运人的榜样”,高逸峰塑造了“所有面对困境人们的榜样”,而那头“令全世界感动的猪”和他的妻子更是塑造了“所有已婚人士的爱情榜样”。
  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各种故事,塑造了各种精神榜样,这是一种前置的目的性,却也是模式虚拟性和开放性的体现。伊瑟尔认为文本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对接受者而言,这些“空白”是一种无言的邀请,邀请观众去填补。而“空白”并不是缺陷,恰恰是优点和优势,它是强化期待视野的一个窗口。尤其是在真人秀节目中,模式的开放性如“空白”一样邀请观众走进模式。
  “影像世界成为人们除现实界之外的第二生存世界,它尤其构成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①如此,电视媒介通过模式的建构,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精神推崇的架构,而架构内的具象似乎又是以“空白”来召唤大众自己完成。大众在自己制造的镜像中迷失,在自己填补的“空白”中享受“平民的胜利”、“草根的奇迹”。
  然而如鲍得里亚所说:“媒介只不过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工具,使现实与真实以及有的历史和政治之真全都失去稳定性……我们沉迷于媒介,失去它们便难以为继……这一结果不是我们渴求文化、交流和信息,而是由于媒介的操作颠倒真伪,摧毁意义。人们渴求做秀表演和仿像……便是对历史及政治理智的最后通牒作自发的、全面的抵制。”②这种被制造出来的胜利是虚假的,不是精神楷模的回归而是媒介操作下空白召唤中的完美“被塑造”。
  三、职场真人秀――“拟像”先行制造虚拟“职场达人”
  鲍德里亚在谈到拟像操纵下的“模式”的时候说,“这里只有一些模式,所有形式都出自这些模式,通过差异调制而成。只有纳入模式才有意义,任何东西都不再按照自己的目的发展,而是出自模式,即出自‘参照的能指’,它仿佛是一种前目的性,惟一的似真性。”③
  在职场真人秀节目中,评委是场上有着灭灯权的招聘代表们。他们所代表的企业来自各个行业,应聘者们要通过自我介绍、游戏互动及即时问答等环节测试。从表面上看,任何一个求职者都有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职场招聘与选秀节目的最大不同就是在最合适的岗位找到最合适的人,而非最优秀的。实际上,招聘公司可以对任何一个离开舞台的应聘者说出一个舍弃的理由,这个理由在很多时候可以相似的。
  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有一个很恰当的例子:版图不再出现在地图之前,而是受到了地图的制约。地图作为一个标志版图的符号却在发展中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系统。正如舞台前置性地制造了一个虚拟“职场达人”模式,试图进入职场的人不知不觉进入这个模式,并成为模式运作过程中的符号表征。参与者是谁并不重要,节目的最终必定会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既定的“职场达人”形象,这个形象必然具备某些素质,譬如沉着冷静、亲和力、团队合作能力、长远的眼光、灵活机动等等。应聘者们试图在招聘中表现出“非我莫属”的某些特质,但最终在模式的操控下,特质变成了共性。大众用虚拟的“职场达人”与自己进行对照,将差异磨平。然而这个磨平的过程并不短暂,于是,“表面的无差异”形成了,但仅是面试过程中的无差异性。
  四、 相亲交友――“超真实”的梦境编织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其被誉为摄影界“圣经”的《论摄影》中指出,通过相机拍摄事物的做法,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了解世界的一种新兴方式。这种以影像手法记录人们生活的方式,本身即在不断地收集世界与讨论世界。
  相亲交友,其最本源的表述是生活。生活包括经济的、政治的以及文化的范畴,而相亲交友是寻找一个有共同价值观,并且在方方面面都能互相包容的人以尝试共同生活。相亲交友区别于寻找商业合作伙伴或者应聘职位,这是一个需要各个层面深入了解的过程,在某些方面,其过程中的言行可以囊括整个社会现实。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交友类节目,不管是将颇受争议的社会话题搬上荧屏,引人发们的热议,还是奠定一个含情脉脉的基调,告知人们社会有情,都是在建造一个“超真实”的荧屏社会。
  “超真实”是后现代范畴中的批评语汇,当后现代色彩随着当代影视仿真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拟像”的凸显而不断加重,绝对的真实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媒体创造的“超真实”世界。“超真实”的首先来自对现实中“像”的模拟,其次才是对现实中“像”的消解。在鲍德里亚眼里“绝对的虚假”是真实之上的真实,在“超真实”体验下人们开始忽略本源的真实。
  在相亲交友真人秀的舞台上,媒体通过蒙太奇的剪辑合成,给观众制造出男女嘉宾们的快乐或悲伤,并通过主持人的串接表达出“被代表”了的年轻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谓的“剩男剩女危机”是“被统计之后的危机”,所谓的“拜金主义”也是“被宣扬”之后的不正之风。相亲交友真人秀的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言行类似于生活中某些风景照,那些复制生活的照片传递给人们的信息,虽然大多停留在“感情用事”的水平上,然而它们无不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体味与思想。这种“简明扼要”的“复现”编织了一个梦境。
  1843年费尔巴哈曾经这样说道:“喜爱影像更甚实物,喜爱复制更甚原创,喜爱表征更甚现实,喜爱外在更甚存在。”从人们对相亲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的喜爱来看,与其说人们喜爱节目中的人和事,不如说是媒介通过电视屏幕完成了观众对自己模式内的“现实”构建,并且以此操纵了观众的内心意愿。在由具体物到物的符号演变过程中,影像思维、视觉思维开始强化,并开始颠覆语言思维、逻辑思维。大众虽然经历了对电视屏幕中人物行为的真实性的怀疑,但仍然深陷在这个“超真实”的梦境中。媒体以一个俯仰天地、悲天悯人的姿态将相亲交友的过程放到屏幕上,使各种言论,包括被边缘化的以及大众化的在同一个平台上交锋对峙,声称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反映出了真实现实世界。事实上,一切只是媒介激发观众消费欲望的阴谋,节目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让观众去学习或者去理解赞同,而是为了让观众去希望,对更多不同言论作出期盼并且最终归结于一次完美提供解释的自我认同,这种希望正好证明了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也为“超真实”世界的编织提供解释。
  
  参考文献
   ①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8
  ②[美] 马克?波斯特:《让?鲍德利亚文选》[M].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217
  ③[法]让.鲍德里亚 著,车槿山 译:《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78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标签:视角 真人秀 节目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