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教师过剩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状况由供不应求变为结构性过剩

新华北京11月28日电 长期以来困扰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中小学教师缺乏的状况近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教师供需状况由供不应求变为结构性过剩,即小学教师相对过剩,初中教师略有富余,而高中教师则严重缺乏。这是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近日在“教师发展学校研讨会”上透露的。袁振国指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独生子女成为城市中小学在校生的主体,因此,近六七年,我国小学生源减少了2000万人,到2010年还将减少1500万人,初中在校生目前处于高峰期,到2010年可能减少5000万人左右。生源的减少导致小学、初中教师的相对过剩。而普通高中的扩招,使高中师资严重缺乏。据教育部预测,到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将富余100万人,初中教师富余40万人至60万人,而高中教师的缺口将达110万人。此外,越来越多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使我国教师队伍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袁振国强调,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有些地方的小学和初中教师还不能满足需要。中小学教师供需状况的结构性过剩,使我国对教师的需求由着重弥补数量的不足转为注重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开发,也使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目前,30%的小学教师达到了大专学历,20%的中学教师达到了大学本科学历,均比教师法所规定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接受了研究生课程教育,有的还取得了硕士学位。中小学教师供需状况的结构性变化,也使教师培训工作由学历达标逐步转向研究性学习。首都师范大学在教师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出了“教师发展学校”模式,根据中小学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困惑,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改革,克服了中小学教师科研活动与本身教学活动脱节的问题,使素质教育的理念扎根于教育实践中,切实提高了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

篇二:高考改革对于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高考改革对于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作者:王志华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将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政治学科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论述如何使高中政治教师既能够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又能够很好地应对高考,在教与考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从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考改革;现阶段;高中阶段;政治教学

一、我国的高考改革制度

我国目前现行的高考改革制度,已经转变为了高考的三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原本也作为单独学科进行考试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现在作为等级考试课程进行考核。此项改革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考生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视。改革本意也正是这样,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避免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进一步适应当今现状。在知识高度综合但又相对分散的时代,对于知识的追求不仅具有分散性,同时也具有综合性。这样的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对于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特别是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二、

高考改革教师过剩

高考改革制度对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在高考改革之前,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是课堂的主体,而高考改革之后,政治作为等级考试课程之一,所占比重与原来相比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会在主观上对其产生或多或少的不重视,降低了学习政治学科的热情。由于主体地位的变化,很多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也并不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都出现了忽视本课程的怪现象。

其次,教师的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高考改革之前,政治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做好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高考改革之后,政治学科成为等级考试课程,很多政治教师将对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视分散到了其他相应的学科之中。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质,从而使政治教师的素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再次,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挑战。在高考改革之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无论学生喜欢不喜欢政治学科,他们都要学习。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缺少创新,缺少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的愿望。而高考改革以后,政治学科

篇三:如何让教师积极主动适应中高考改革的思考

如何让教师积极主动适应中高考改革的思考

日前,北京新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考试科目、分数、内容等都有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宽泛,这就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教师们改变教学方式,将以往更多地关注试卷的难度、题型,转移到关注教学的导向和实际需要。那么,各学段教师如何用“教宽”来应对“考宽”?下面主要说说初中和高中教师面对中高考改革应该怎么适应和调整。

中高考的调整,需要任课教师也相应的有所调整,抛弃以往经验,用“教宽”应对“考宽”。

第一,引导学生在学校里学“宽”。考题中会考察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包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古人刚健自强、与人为善等思想精髓;也会从一些红色经典、历史题材作品中出题,从日常生活中的节日、节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知识中出题。那么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学问,在活动中渗透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上、在精神上都有收获。

第二,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宽”。要改变以往外出就是“春游”“秋游”的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求,而不仅仅是好奇。老师提前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学科学案,提出一些知识性和发散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探求的目的性更强。

第三,教师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要“宽”。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解题,更要教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求答案。不要满足于照本宣科,书本知识已经不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老师要及时补充科学性新知识。语文学习可增加比较阅读比重,让学生在比较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有新的提升。课堂内容有拓展延伸性,让学生感觉余味无穷。

第四,老师留的课后作业要“宽”。以前的传统作业侧重记忆和达标,如今可以留得更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老师要自己研磨开放性新题,比如各类主题手抄报,发挥学生的书法、绘画水平,侧重传统知识的积累和交流,比如各种应用文的学习和模仿,科技馆里的科学知识与所学物理知识的契合点等,以前可能也做但很少,今后这些就要成为常规作业。对于高考“3+3”的改革方案,不少校长及老师表示看好,我也认为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各科都很强的,你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定齐呢,总有强的和不强的科目,而高考“3+3的模式”,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教育由“追求分”转向“培养人”。

虽然高考改革2020年才开始实施,但是在高考改革指挥棒的牵引下,未来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很大的挑战与变革。未来走班和分层教学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的课程是,所有的人都上一样的课,但现在改革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科目和课程的权利,自己来做排列组合,每个人都会有一张不一样的课表。对于可以自由选择科目,不少学生感觉这样做会减轻学业负担,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优势,从而扬长避短。

中高考改革将悄然影响着教师们的工作。

它让老师们体验了浓浓的“苦累感”。变革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聚成外压,逼迫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一般人来说维持现状是轻松的,而改变以往将会很辛苦。初中教学要突出“宽”,这就需要教师更新理念,重新研究。

它让老师们享受了暖暖的“和谐感”。“玩中学、做中学”,去掉模式化,让学习变得有趣,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了展示的舞台,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们爱上学习;同时,他们感到以往高高在上的老师走下讲台,成为了他们的“玩伴”、“助手”。在初一科学课的物理课上,老师们指导、陪伴学生制作“平衡鸟”、“两心壶”、“公道杯”等有趣的东西,师生之间其乐融融;中高考的指挥棒正逐步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一些学校领导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分数,这让教师们卸掉不少压力,课堂教学自然轻装上阵,上课也慢慢变成一种“享受”。这样良

好的师生关系自然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

它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成长感”。教师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质量,而这两年的变革好似一种新鲜的刺激,激发出无穷的内力。变革更新了理念,教师们开始立足学生素养,跳出学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变革引发了学习,为适应新情境下的教育,教师们自发、自主地研究探索,不断提升自身课程设计与开发、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能力;变革成就了个性,以往有“一技之长”但不善于应试提分的老师,如今将自己的擅长开发成课程,与兴趣相投的学生共同探索,利用并发展了自己的专长。教师专业素养中关于理念、能力和教学特色的方面得以发展、提升。

就教师本身而言,要跟上课程改革的发展脉搏,就要求我们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就要不断地学习、改变、反思、适应、出新。因为,在院校里学的知识最多也就能够支撑3~5年的岗位职业发展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课堂上、讲台上实现的,在与学生教学相长中进步的,在专业与通识之间共生同步发展的。这才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真谛。如学科10%的综合社会实践的实施,学科本质的把握,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养,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品质的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一对一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等等,是需要教师用一生的奋斗才有所收获。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就要树立这样的教育观——立德树人,就要树立这样的教学观——教学相长,就要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终身学习,唯此,才会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想。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唯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研究学科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各类《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要从课程观的高度重新审视现在的课堂教学,坚守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教学执行能力。

标签:高考 过剩 改革 高考改革 地理教师 高考改革对教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