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王维平,对循环经济企业的忠告 循环经济是国家平台吗?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说起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绕不过王维平教授。   王维平,著名循环经济专家、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是中国最早进行循环经济实证研究的专家。他曾参与起草《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对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推动循环经济成为国家意志,起到过重要作用。
  这位多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元老级人物,对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对中国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发展空间,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和暗礁,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经验之谈,无疑对正在或即将投身于这个绿色产业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懂政策才能在这行淘金
  《中外管理》:您对中国循环经济目前发展的状况怎样评价?
  王维平:全面客观地来看,第一,循环经济的意识已经为社会接受了。第二,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了,成为政府行为、国家意志了。然后出台了很多政策,也包括资金的支持,很多废物再利用的企业现在也在迅速地发展。比如:废轮胎再利用、废钢铁再利用,废水、中水,废工料、废家电、电子垃圾……各领域都开始了,这是进步。
  《中外管理》:循环经济是中国企业的绿色机遇,对中国企业来讲,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王维平:中国的工农业生产、生活,每年都要产生数十亿吨废料,这么多废料都等着你去利用,能说没有广阔的市场吗?而且有这么多政策的支持,能说没有机遇吗?但是怎么能够挣到钱呢?主要是得懂政策,研究政策,获得政策的支持。
  我举个例子:橡胶历来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耗国和进口国,70%多在靠进口,而橡胶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多。所以我就建议成立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成立之初,循环利用废轮胎的企业都是小作坊,全国一共五六十家。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国家支持,现在全国已经有接近1000家企业了。他们不仅在市场上挣到钱,国家还有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的功劳在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司,拿出专项资金,出台政策,代表国务院支持这事。
  
  当前循环经济中的问题
  《中外管理》:目前地方政府对循环经济支持的情况怎样?
  王维平:还不是很理想,一个是各省各地的官员认识不够,很多循环经济企业享受不到政策,政策不是没有,而是很多人不知道。
  所以大量的废料堆在那儿污染环境,同时资源的价格却还在不断攀升,资源的利用率还不高。这就是所谓的高污染、高消耗、低利用,这个趋势还存在。
  另外,我们在研发方面,对实用的、非常简单的技术重视得不够,没法推广、成本太高的技术多。
  2007年我到美国国会演讲,后来见了希拉里,他们带我去参观了一个海边的建筑,这是个零能耗建筑,从玻璃到采光,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废物再利用的,而且成本也不高。
  但是目前国内的情况,比如:清华大学花七八亿元建了一个节能楼。我问了一下,近90%的技术都不能推广,因为太贵!这是个鲜明的对比。
  
  企业要小心的暗礁
  《中外管理》:对企业来讲,您觉得它们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问题有什么?您的建议又是什么?
  王维平:很多企业都没有研究政策的习惯,但是你放心,税务局长不会主动找你去说这有优惠政策。企业不研究就不知道,也享受不到优惠。要研究政策,找政府部门,这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企业自己心里得清楚什么技术才是适合自己的。比如:废塑料再利用技术就有100多种,你选择哪一种?这是机会成本。有人推销技术的时候,说自己的是世界第一,但实际上,作为投资者,你应该考虑:世界第一在我这儿的价值等于零,世界第五那个技术在我这儿才可能发财。适合你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投资循环经济,要认真掂量企业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投资规模。有的地方一个小县城就有18个垃圾填埋场,这个规模是很成问题的!
  还有,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时候,得做产业链的系统分析:你的产业链上游有没有原料?比如我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原料不给你送怎么办?从原料到市场、技术、设备,得做一个产业链分析,找到最适合你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环境成本。不注意政策,而且不注意做成本分析,贸然挺进,将赔得一塌糊涂。
  《中外管理》:参与循环经济产业,应该怎样控制成本、保证盈利?
  王维平:成本高还是成本低,取决于你会不会玩。第一,懂得国家政策吗?第二,做过系统产业链的分析吗?第三,你选择的技术怎样?第四,你选择的规模合适吗?这些都是确保盈利的关键因素。
  《中外管理》:这方面投资亏损的企业有什么典型例子?
  王维平:有一个垃圾处理企业,每天的垃圾一共就300吨,却建了18个垃圾处理场,显然它的吨成本太高了。一个填埋场得有防渗设施,得有污水处理,导排出来的气体还得做气处理,都得投资。平均下来每个垃圾处理场每天就处理这么点垃圾?这就有一个吨成本最低,规模最佳的问题。企业的效益绝不是资金和规模的叠加,不能光凭想,得去算。
  
  根本问题总是出在“人”上
  《中外管理》:出现这样的失误,教训确实是很惨痛的,您认为这些失误的根本原因出在哪里?
  王维平:其实要是说到根上还是人才问题。都是三流人才,干得出一流的事吗?可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就是重设备、重资金,但是轻人才!在人的问题上不肯花钱。小企业这样,国企也是这样,我们很多企业有这个通病。
  可问题是,企业买设备肯花钱,觉得自己在买设备方面很聪明,其实不少东西是废物,没用。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在人的问题上不肯花钱要吃大亏。美国、以色列在人的问题上都非常重视,一看你确实有用,那就是100万美元的顾问费。
  总之,循环经济产业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是这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要想能赚到钱,第一,研究政策。第二,聚集精英,就是人的问题,你得肯花钱,因为你一开始方向就是错的,那问题就大了,一定要有一流的人才。第三,就是要有良好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环境成本分析,选择最适合你的技术,最适合你的设备,以及最适合你的规模。
  责任编辑:焦晶

标签:循环经济 忠告 企业 王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