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推进产学研_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初探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工业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其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产学研结合则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产学研结合,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技术、资本、市场三要素合理组合与利用。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化;比较分析
   自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多次明确指出,要不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探讨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策略研究。
   一、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
   (一)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及概念界定
   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产”不仅指工厂、企业,还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学”一般指高等院校,有时也泛指整个学术界;“研”泛指科研机构和部门;“结合”指各要素之间的联合行动,使产学研融为一体。
   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也包括四个方面:高新技术的“新”强调了技术发展的动态效应;高新技术突显了人的智能在研究与开发新的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相辅相成。
   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高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
   (二)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现状
   1906年,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赫尔曼?施耐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标志着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诞生。此后,产学研结合逐渐在发达国家中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发展,在1984-1998年的15年中,欧洲有65%的研发活动是在校企之间进行的。美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多个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计划。英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产学研的重要性,卡梅伦首相要求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以确立“英国科技产业的国际地位”。
   而我国最早是从1958年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始的。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进行了试点。1989年,北京联合大学也对产、学、合作教育进行了试点。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起“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5年,高校对外技术转让合同7314份,转让金额达22.12亿元。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到2020年将建成创新型国家,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
   一是科技研究与开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原动力,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如1989年美国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高达1292亿美元。二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减税政策,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如英国政府制定的《企业扩展计划》中规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减免60%的投资税,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减免100%的资本税。德国政府于1997年出台的《德国金融市场促进法》则是免征风险投资公司工商税和风险投资股权转让收益税。三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外政府也是异常重视。如历时20年的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共耗资13000亿日元,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年3月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1986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1998年10月,“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建立;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国家级高新区数目53个,高新技术产业达到17527亿元,从业人员约663.3万人次。
   二、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比分析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我国和国外在产学研结合上的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层次较低。国外产学研合作大部分是由市场需求主导的;而在我国,由市场需求主导引致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仅限于技术的转让、开发、服务、咨询等方面,市场以外的作用不大,合作模式层次有待提高。二是产学研结合模式比较单一。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合作中心、研究机构、科学园区等;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往往单一。三是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组成单位的联系和分工都十分明确;我国的机构庞大,分工模糊。四是国外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带动风险投资基金的蓬勃发展,而成熟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可以为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业提供第一笔资金;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欠发达,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来实现创业较难。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产业机构现状的差异。目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是第一产业比重占2%-3%,第二产业占30%-40%,第三产业占60%-70%,而我国2010年的三大产业比重为:10.17%、46.87%、42.96%。二是人力资源状况的差异。据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报告》表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成人文盲不足3%,而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成人文盲率为35%,中国为25%,高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4%的平均值。三是政策法规的力度不足。从上文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实施了许多优惠的政策制度,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四是优惠的信贷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和进行风险投资。五是外部环境的差异。发达国家的许多科技领导机构是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挂帅的。它们普遍形成共识,搞好官产学(研)联合,加强政府对研究开发、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的引导,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增强国家竞争力;而我国这方面做得明显不够。
   (二)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比分析的经验与启示
   尽管我国产学研结合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辉煌进步,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出适合自己的产学研结合道路,具体有以下几条: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基础保障。西方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遥遥领先,其完善的立法和健全的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都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二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建立好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关键,而我国的激励机制显然不尽人意,针对我国国情设计出适合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激励机制刻不容缓。三是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对产学研结合尤为重要,国外都有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存在。我国虽然有不少类似的机构,但在规模和人员素质上却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扩大机构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变得十分重要。四是利益冲突的防范。根据国外产学研发展历程来看,随着产学研结合实践的逐步深入,各方利益矛盾将变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提前制定好相关政策,防范于未然。
   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分析,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实施行之有效的高技术产业化手段。选择正确的关键性高技术产业作为目标,而后在此基础上实行灵活的贸易保护政策,将处于“幼儿期”的产业培育成有独立竞争能力的“成年人”产业。一旦目标产业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政府就减少干预。如日本的钢铁、汽车、家电等行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二是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风险投资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金融发动机”。如美国现有的600家风险资本公司。三是重视人才的培养。如美国的硅谷集结了世界上近1/4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区域内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学等大学。四是组织国家研究项目。政府把主要的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研究与国家优先目标相联系的有普遍意义的基础技术项目,为政府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R&D资金的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如表1所示,1997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经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从R&D支出占GDP比重情况看,我国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达国家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仅占发达国家的17.25%-30.81%。
   而企业技术创新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重点进行应用型和开发型的R&D活动,以保持自己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领先地位。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企业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因此只有保证充足的R&D资金投入,才能在世界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
   (二)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
   根据人力资源专家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培养人才十分重要。对企业来说,应该尽可能地加大对高校科研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只有加大对这两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企业才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前列。
   (三)培育中介机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由上文得知,我国产业结构比重严重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都比较高,这要求我们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服务中介的培养,不要让科研技术停留在高校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而应该通过相关服务中介建立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四)增加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环境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一直是我国企业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的周转不灵,许多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难以实现产业化,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和规模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建立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尽快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和社会融资为支撑的企业投入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6.
   2.孙福全.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成果,2007(12).
   3.科技部专题研究组.外国政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J].中国科技产业,2007(7).
   *本文属兰州市软科软研究计划项目: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策略研究――基于兰州地区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10-1-94)。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标签:产学研 高新技术 初探 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