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前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我国城市化水平曾较长时期保持稳定。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大幅提升,流动人口也随之快速增加。到201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突破一半,改变了我国人口总体结构。当前流动人口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总体数量增多,比例明显增大。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仅为5000万人左右,到2010年已超过2.2亿。过去只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流动人口,如今遍布几乎所有城市,人口流动已经演变为全国普遍现象。同时,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大。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66%,2000年流动人口比例上升到7.9%,2010年这个比例达到17%。
  结构发生变化,组成更加复杂。一是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中年农民工和儿童比重增加。在2000年,流动人口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到2010年,流动人口不仅变“老”了,40岁以上农民工的数量和比例都增加了;而且变“小\”了,流动人口子女到城市里与父母一起居住、接受教育的现象越来越多,全国流动儿童比例已经超过留守儿童比例。二是性别构成渐趋均衡。近几年,更多的已婚农村女性进入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化流动趋势,促使性别比趋于均衡。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已婚流动人口中有84.5%与配偶一同流动。
  工作不稳定,流动仍然频繁。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职业技能总体较低,多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不稳定。不少人在不同城市、地区之间流动,即使在同一城市,也频繁更换工作。流动人口在一个行业内平均就业时间只有3年左右,而在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住宿餐饮业,平均就业时间仅为32个月,在制造业仅为35个月。
  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58年,全国平均水平为5.5年;2000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66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62年;2005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89年,全国是8.3年。这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群体相对年轻,基本都接受或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另外,流动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流动人口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已超过300万人,拉升了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
  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好地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各种权益。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劳动权益保障。主要是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比例较低;工作时间较长,据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60.4小时,其中批发零售业68小时,制造业52小时;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由于尚未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社会保障方面的衔接,流动人口不能充分享有各项社会保障。
  子女教育。工作不稳定,流动频繁,致使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得到连续而稳定的教育,受教育质量偏低。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也已经凸显。一些城市公办教育资源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求学要求。
  工作技能提高。工作不稳定,不能接受连续的、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利于流动人口提高生产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庞大的、有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目前流动人口既无法承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任,也无法满足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社会融合。由于户籍等因素,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却不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特别是留在城市的愿望难以实现。这使他们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对社会秩序和稳定有较大影响,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口的长期存在还形成了几个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老人,产生了一定的家庭问题。

标签:流动人口 主要特征 当前我国 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