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_西南地区

时间:2019-03-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整体竞争力和实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分析了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涵和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并对推进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 信息化 对策
  西南地区包括川、云、贵、渝、桂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7.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3%。2004年,西南地区的生产总值为17092.88亿元,占全国GDP的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14.9亿元,占全国的10.6%,人均GDP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822元和228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6%和55.0%。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商贸业发展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但它具有建设地区商贸中心和面向东南亚开展商贸活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一、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涵
  
  1.商贸中心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英国购物中心专家纳丁?贝丁顿认为购物中心是在统一管理之下规划建设的商业综合体。学者曾庆均提出,商贸中心是以专业化协作组织方式和不断更新的经营形态,对大范围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集中区域或中心城市。笔者认为,商贸中心是商贸产业、企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在实现横向多元化买卖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大规模服务性综合体。商贸中心以大量的商品流通、信息流通及货币流通为活动内容,其凭借雄厚的物资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及各类信息优势,发挥组织一定区域内的商品、资金、信息的大量流通的功能,形成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强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商贸中心可分为国际商贸中心(纽约、香港)、国家商贸中心(上海、北京)和地区商贸中心(如西南地区商贸中心)。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涵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的简称,其是指通过选择西南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商贸中心为大节点,以联系这些节点的铁路、公路、河道为干线及干线上的中小商贸城市、城镇为小节点,按照“点轴”开发的要求构成大中小商贸节点结合、空间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由点线结合交织而成的商贸中心网络体系。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中的一级商贸中心有重庆市中心区(重庆都市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和成都;二级商贸中心有南宁、昆明和贵阳;三级商贸中心有重庆的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南川和长寿;四川的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南充、攀枝花、德阳、绵阳、乐山、广元、雅安、遂宁、西昌和达州;云南的大理、曲靖、丽江、昭通、玉溪、个旧、景洪、保山、楚雄和瑞丽;贵州的遵义、毕节、都匀、安顺、六盘水和铜仁;广西的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悟州、玉林、贵港、河池、崇左和百色。
  
  二、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化的内涵
  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63年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问题。1967年,日本一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提出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信息化是指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的核心是资源共享,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储存形式和光速的传递速度影响商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质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在时空上的阻隔,被计算机网络的联结所打破。物质生产与销售方面的竞争,随着信息作用的提高而被信息竞争所替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开展好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商贸中心的基础和前提,是增强商贸中心聚合辐射功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顺应数字化时代要求,西南地区商贸中心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由单一的实体商贸中心向由实体商贸中心和虚拟商贸中心共同体转化。信息技术对商业流通现代化起着加速器作用,信息化为位于西部的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括:⑴流通业技术与管理手段创新;⑵信息服务中心建设;⑶电子商务发展;⑷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发展;⑸商贸信息网站建设;⑹ E-CBD建设;⑺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三、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树立“大网络”概念,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应突破条块体制的束缚,树立“大网络”概念,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对现有“一家一户”封闭运行的“信息中心”,通过统一规划和联网,按照效能原则进行跨部门、行业、系统和地区重组,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信息化建设中,可率先在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和南宁商贸中心城市建立起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带动西南地区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应建立网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2.建设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是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商贸中心提供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是物流系统的中枢神经,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与基础。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可设在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和南宁商贸中心内。其功能是服务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通过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举措有:⑴建立和完善流通基础信息平台。重点建设好商业情报中心数据库和商业门户网站――西南地区商业信息网,完善“商贸信息”网上直报系统,并与大型商贸企业、物流园区、批发市场联网,与地区的电信、数据电视、邮政等信息平台和全国相关信息网络对接。⑵加快商贸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⑶制定商业业态的技术服务标准和其他标准。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信息化水平高的企业可以降低其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借助自己的商业卫星,沃尔玛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5000多家门店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和销量全部盘点一遍。高效先进的信息系统配合高度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帮助沃尔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品库存和在途时间,压缩了营运成本,从而使其成为业内的成本领先者。据统计,我国连锁商业企业投在信息系统中的资金占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为1.2%~2%,投入硬件与软件之比一般是5:1,国外是1:1或1:2。西南地区企业信息化滞后,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低。对成都市50家重点优势企业和2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的调查表明,超过60%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仍停留在初级水平。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为此,可采取以下举措:(1)扶持生产资料市场、大宗消费品市场交互式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网上商品交易。(2)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3)推进网上身份认证和网上支付系统建设。(4)加强区内外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提供内外贸商情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内外贸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政策法规、案例、标准、企业、人才、国际动态、技术支持、解决方案等资源库,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⑸加强电子商务相关法规及标准建设。⑹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可逐步将商贸中心商贸活动涉及的各部门和机构整合成一个整体,提供电子化、网站式的对内对外贸易信息与交易服务。为此,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应加快内外贸政府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根据内外贸发展要求以及电子政务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整合,加快政府管理中的决策分析、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
  4.增加投入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流通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应加强流通业信息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加强现代流通软科学专题研究,全面提高流通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地方政府的技术创新、创业基金要给予匹配的资金支持。
  从长期看,能满足技术投资长期性要求的是资本市场。因此,西南地区除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外,还应引导银行支持流通企业信息技术创新。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建设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培育风险投资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成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商贸企业信息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体系。
  5.建立商贸中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
  随着商贸流通技术进步的加快,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应随之提高。加强流通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改变流通领域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因此,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政府应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信息技术的研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日等国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培训的机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有关部门应制定电子商务应用考核制度,建立相关认证体系。
  6.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体系
  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应逐步将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转向中介组织,发挥已有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中介组织,引导它们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和规范行为,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风险融资与担保、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服务。
  7.消除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性障碍
  流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的拉力。但是,流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它还需政府和法律的支持。要推动流通技术创新,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使流通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加强西南地区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通过诱导性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来推动流通技术创新,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流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获益主体。
  8.引导IT厂商加大对流通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的研发
  商贸中心流通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的结果。美、法、德等国在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IT厂商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向流通业IT厂商倾斜,引导它们为流通业信息化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进行系统集成,开发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通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由于成都的IT业较发达,因此可将其规划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流通业信息化系统和设备生产中心,大力发展流通业IT企业,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西南地区 信息化建设 对策研究 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