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目前我国收入悬殊现状、原因及对策_目前我国的环境现状

时间:2019-03-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了解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的问题、分析收入差距的成因、探讨收入差距的治理对策,对于我国的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收入差距原因对策
  收入分配是民众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着力打破收入上的“大锅饭”,提倡一部分人先富,合理拉开差距,使之产生激励效应以及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流动效应,激发劳动热情、强化竞争意识,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市场不规范运作所引发的不合理收入,甚至是非法收入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渗透,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悬殊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关注收入差距的问题、分析收入差距的成因、探讨收入差距的治理对策,对于我国政治的稳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收入分配悬殊的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998年~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 458元、5 888元和6 3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 126元、2 210元和2 253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52倍、2.66倍和2.80倍。2004年是政府对社会中利益关系调控力度比较大的一年,特别是减免农业税、对粮食种植进行现金补贴等,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但并没有改变总体上收入拉大的趋势。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2:1比上年的3.21:1略有扩大。
  2.城乡内部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农村居民内部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由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不同,造成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比较突出,除了收入以外,财产的差距实际上扩大的比收入还快,收入差距达到了70多倍。由于国家过去没有财产的统计制度,所以对于过去财产状况分化的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农民人均收入的最高省与最低省的收入比由2004年的4.1:1扩大到4.4:1。
  根据“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4.6%国家发改委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如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收入差距扩大过快、过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大。这实际造成了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悬殊。
  3.地区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2000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深圳市,人均为2l 577.24元,收入最低的西宁市人均为5267.86元,前者为后者的4倍多。
  4.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从我国目前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收入增幅最高的是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技术服务业。其次是民航、铁路、烟草、电力、电信业等,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行业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第三季度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达到4.25倍,而在2000年同期此数据为2.62倍,2003年为3.98倍。
  社科院2007中国社会蓝皮书披露“中国收入最高的20%人口与最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差距约18倍,且差距仍在向纵深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20%的高收入户拥有银行储蓄存款的80%。收入的严重集中化强烈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从而妨碍了健康的经济发展。
  
  二、产生收入差距大的成因
  
  1.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化甚至扩大,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体制下所形成的政策具有惯性,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国家重视城镇建设及公益事业,忽视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等,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客观的说,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政策已有很大的松动和改进,但离根本性的改变还有很大的差距,它们仍然起着扩大城乡差距的作用。
  2.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率先在基础较好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3.竞争机会的不均等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由于我国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使得竞争存在明显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一些个体或群体凭借在计划经济时代占据的有利优势或特权,在市场经济放开搞活的条件下捷足先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暴发户。
  4.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已不再属于支配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存在,其中之一是“按要素分配”,这一分配原则必然产生马泰效应,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5.官场侵蚀市场现象仍然存在,一些行政权利未能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出现权利商品化权利收入化的腐败现象,使工作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使一些人获得高额的“腐败收入”;少数个体户投机钻营、专找政策的空子,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其表现主要有:偷税漏税、超范围经营、大搞假冒伪劣产品,在非法经营中获取巨额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干扰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和,破坏了和谐的社会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解决收入分配悬殊的举措
  
  不公平的现状和不平等的机会,破坏了社会公正,也容易激发社会矛盾。面对收入的严重分化,政府应按照“保障最低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总的原则进行调整,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
  1.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理念,国家政策还要向农业倾斜,制定和完善向农业倾斜的具体方针政策,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让农民真正尝到政策的甜头,从而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次,彻底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重视农村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取消工农界限,实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取消工农界限和城乡差别。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从而拉大了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西部大开发。西部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人才及文化教育远远落生于国内其它地区,要改变西部目前的现状,除了西部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的财政投人,同时要给予西部比东部更为宽松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努力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
  3.在贯彻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保障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和协调发展,使社会成员的收入趋于公平,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此,一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使职工收入货币化、工资化、规范化,保证个人收入分配纳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应当扩大中等收入成员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趋向合理。二是要发挥财政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到政府手中,也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将从高收入者那里征集的收入再分配给那些需要救济的低收入者。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措施,也是一项社会公平制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发挥了再分配的作用,但还需要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完备保障的体系,提高保障的水平,要按照均享性、适度性、对等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拓展筹资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制,建立全国性的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同时,将社会保障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基金征缴、使用、发放和监管的法律体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悬殊 目前我国 对策 现状